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千金子中提取高纯度千金子甾醇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玉山 王经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70,77,共5页
从千金子中提取纯化千金子甾醇,利用冷榨制取千金子油,入榨温度为常温,出油率达42%,最佳榨油工艺参数为:榨油机转速12 r/min,物料水分在7.2%,该法污染少,能耗低。饼粕最佳提取工艺为:等量(V/m)石油醚(60~90℃)在60℃下提取2次,每次3 h... 从千金子中提取纯化千金子甾醇,利用冷榨制取千金子油,入榨温度为常温,出油率达42%,最佳榨油工艺参数为:榨油机转速12 r/min,物料水分在7.2%,该法污染少,能耗低。饼粕最佳提取工艺为:等量(V/m)石油醚(60~90℃)在60℃下提取2次,每次3 h,经冷处理饼粕残油率仅达2.1%。粗油的萃取,考察了萃取剂用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次数4个因素为考察对象,采用了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优化,最佳萃取工艺为:3倍量(V/V)石油醚60℃萃取0.5 h,萃取2次。柱色谱以硅胶为填料,对色谱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桂色谱条件为:层析柱高径比25∶1,填料为硅胶,流动相为石油醚∶乙酸乙酯=4∶1(V/V),流速5 mL/min,室温下色谱,千金子甾醇质量分数达99.4%,收率达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甾醇 冷榨 萃取 柱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千金子甾醇在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秀婷 王英姿 +6 位作者 李韶菁 段飞鹏 王晴 张春泥 李凤英 李文华 骆声秀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24-627,共4页
目的研究千金子甾醇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情况以及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对千金子甾醇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灌流液中千金子甾醇的含量,计算... 目的研究千金子甾醇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情况以及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对千金子甾醇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灌流液中千金子甾醇的含量,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千金子甾醇在大鼠结肠的Ka及Papp最高(P<0.05)。加入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后,千金子甾醇在结肠段的Ka及Papp显著增加;而加入MRP2抑制剂吲哚美辛后,千金子甾醇在大鼠结肠段的Ka及Papp普遍降低。结论千金子甾醇在肠道中的主要吸收部位为结肠,推测千金子甾醇可能为P-gp的底物,而非MRP2的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肠灌流 千金子甾醇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大鼠
原文传递
千金子甾醇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段飞鹏 王英姿 +9 位作者 李韶菁 文丽梅 王军玲 黄志英 李彩霞 张秀婷 王晴 冯艾灵 孙秀玉 张胜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136-3140,共5页
目的 研究千金子甾醇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和转运.方法 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千金子甾醇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双向转运,考察时间、药物浓度和P-糖蛋白抑制剂对千金子甾醇跨膜转运的影响.采用UPLC-MS/MS法测定药物浓度,计算表观... 目的 研究千金子甾醇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和转运.方法 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千金子甾醇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双向转运,考察时间、药物浓度和P-糖蛋白抑制剂对千金子甾醇跨膜转运的影响.采用UPLC-MS/MS法测定药物浓度,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以及表观渗透率(PDR).结果 在Caco-2细胞中的转运过程中,不同浓度千金子甾醇的Papp值介于1×10-6^-1×10^-5,其累积转运量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浓度依赖性.10、30、50 μmol/L千金子甾醇的PDR分别为1.35、0.83、0.65.盐酸维拉帕米可以促进千金子甾醇由AP侧→BL侧的转运.结论 千金子甾醇在肠道中的吸收中等,以被动转运为主,可能存在肠道转运蛋白的外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千金子甾醇 CACO-2 肠吸收 转运 外排
原文传递
Fas/FasL信号通路在千金子甾醇诱导HL-60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郭菲 李霞 +3 位作者 张超 任霞 史美艳 姜国胜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679-684,共6页
目的:在明确千金子甾醇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的基础上,从Fas/FasL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其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HL-60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以千金子甾醇终浓度2.5、10、40μg/ml作用24 h后CCK-8法检测千金子甾醇对HL-60细胞... 目的:在明确千金子甾醇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的基础上,从Fas/FasL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其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HL-60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以千金子甾醇终浓度2.5、10、40μg/ml作用24 h后CCK-8法检测千金子甾醇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光学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 Ⅴ/PI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Fas/FasL、caspase-8和caspase-3 mRNA转录水平,比色法检测caspase-8和caspase-3的相对活性。结果千金子甾醇可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4.9±3.7)%、(54.6±5.2)%、(61.3±4.3)%,细胞呈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3.4±3.1)%、(35.7±4.3)%、(53.2±3.9)%。Fas、FasL、caspase-8和caspase-3 mRNA转录水平明显上调(P<0.01),caspase-8和caspase-3活性显著增高(P<0.01)。结论千金子甾醇可以诱导HL-60细胞发生剂量依赖性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Fas/FasL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细胞凋亡 千金子甾醇
原文传递
千金子甾醇诱导HL-60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杰伟 郭菲 +5 位作者 张超 任霞 史美燕 张洪海 李霞 姜国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865-1870,共6页
目的探讨Bcl-2/Bax信号通路在千金子甾醇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方法HL-60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大、中、小剂量千金子甾醇溶液,甾醇溶液作用细胞24h后,采用CCK-8法检测千金子甾醇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 目的探讨Bcl-2/Bax信号通路在千金子甾醇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方法HL-60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大、中、小剂量千金子甾醇溶液,甾醇溶液作用细胞24h后,采用CCK-8法检测千金子甾醇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Ⅴ/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Bcl-2/Bax、Caspase-9和Caspase-3mRNA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活性。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千金子甾醇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F=42.97,P<0.001),各个浓度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F=56.74,P<0.001),经10、20和40μg/mL千金子甾醇处理24h后,HL-60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3.4±3.1)%、(35.7±4.3)%和(53.2±3.9)%,细胞呈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千金子甾醇作用后,Bax 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Bcl-2mRNA转录水平显著降低,且呈化合物剂量依赖性(F=53.45,P<0.001),Caspase-9和Caspase-3 mRNA转录水平升高,且呈化合物剂量依赖性(F=34.21,P<0.001),千金子甾醇对HL-60细胞作用24h后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活性显著升高(F=54.33,P<0.001),且随着千金子甾醇浓度增加蛋白活性逐渐升高。结论千金子甾醇通过调节Bcl-2/Bax凋亡信号通路,诱导HL-60细胞凋亡,其作用呈明显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甾醇 白血病 HL-60细胞 细胞凋亡 BCL-2/BAX
原文传递
千金子霜质量标准研究
6
作者 李英霞 侯立静 +3 位作者 高华 刘桂霞 苏丽君 慈倩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69-2772,共4页
目的对千金子霜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以泻下成分千金子甾醇及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为对照品,建立薄层色谱(TLC)法,并对10批不同产地的千金子霜进行鉴别。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千金子霜中这两种泻下成分、水分、灰分及脂肪... 目的对千金子霜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以泻下成分千金子甾醇及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为对照品,建立薄层色谱(TLC)法,并对10批不同产地的千金子霜进行鉴别。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千金子霜中这两种泻下成分、水分、灰分及脂肪油的含有量进行测定。结果 10批千金子霜在与千金子甾醇及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对应的TLC位置上,均显示出相同颜色的斑点,水分含有量为5.55%-7.22%,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有量分别为5.95%-6.82%和0.12%-0.45%,含油量为18.04%-20.00%,千金子甾醇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含有量分别为0.134%-0.182%和0.212%-0.248%。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千金子霜的定性鉴别及定量分析,为其质量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质量标准 千金子甾醇 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油对千金子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宏伟 金锋 张振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比较泛油对千金子种仁中脂肪油及千金子甾醇的含量的影响。方法:索式提取法提取脂肪油并测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千金子甾醇含量,Agilent Rx-SIL液相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正己烷-乙酸乙酯-乙腈(87.5∶10∶2.... 目的:比较泛油对千金子种仁中脂肪油及千金子甾醇的含量的影响。方法:索式提取法提取脂肪油并测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千金子甾醇含量,Agilent Rx-SIL液相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正己烷-乙酸乙酯-乙腈(87.5∶10∶2.5),柱温30℃,检测波长275 nm,体积流量1.0 mL·min-1。结果:未泛油千金子种仁脂肪油平均含量为62.48%,千金子甾醇平均含量为1.20%;泛油千金子种仁脂肪油平均含量为53.66%,千金子甾醇平均含量为1.10%。结论:千金子种仁泛油后其脂肪油及千金子甾醇含量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泛油 脂肪油 千金子甾醇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千金子种子、种仁及种皮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德英 张宏伟 +1 位作者 张振凌 李雅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783-1785,共3页
目的:对千金子种子、种仁及种皮中脂肪油、千金子甾醇含量进行比较,进一步确定"去壳"必要性。方法:索式提取法提取脂肪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千金子甾醇含量。结果:千金子种仁占种子质量的65.87%,种皮占种子质量的34.13%;脂... 目的:对千金子种子、种仁及种皮中脂肪油、千金子甾醇含量进行比较,进一步确定"去壳"必要性。方法:索式提取法提取脂肪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千金子甾醇含量。结果:千金子种仁占种子质量的65.87%,种皮占种子质量的34.13%;脂肪油含量一批(批号:20110707)种仁61.39%>种子45.40%>种皮4.94%,二批(批号:20100330)种仁64.47%>种子47.97%>种皮3.46%,三批(批号:20110912)种仁57.52%>种子44.04%>种皮4.59%;千金子甾醇含量一批种仁1.10%>种子0.78%>种皮0.08%,二批种仁1.30%>种子0.89%>种皮0.07%,三批种仁1.34%>种子0.85%>种皮0.09%。结论:千金子种仁中脂肪油、千金子甾醇含量远高于种皮中的含量,且种皮占种子比例较大,千金子制霜使用掺入种皮影响其外观性状和临床疗效,因此在千金子入药或制霜应用时,剥去种皮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种子 千金子种仁 千金子种皮 千金子甾醇 炮制 脂肪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千金子鉴别研究(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兆基 刘秋铭 +3 位作者 粟晓黎 林瑞超 郑秀云 冯国培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04-1307,共4页
目的:研究建立具有抗癌等特殊药理活性的毒性药材生千金子(Semen Euphorbiae)的鉴别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形态鉴别、显微鉴别、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技术进行研究。HPLC-UV条件:C18(2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 目的:研究建立具有抗癌等特殊药理活性的毒性药材生千金子(Semen Euphorbiae)的鉴别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形态鉴别、显微鉴别、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技术进行研究。HPLC-UV条件:C18(2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梯度洗脱:流速为200μL.min-1;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75 nm。LC-MS/MS条件:PE-SCIEX API-300LC-MS-MS系统;流动相为乙腈-甲酸缓冲液,梯度洗脱;进样10μL。其他同前。结果:本文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4个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了分析。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分析方法主要测定药材中秦皮乙素、千金子甾醇、续随子醇二乙酸二苯甲酸酯、续随子醇二乙酸苯甲酸酯、续随子醇二乙酸吡啶甲酸酯等有效成分。结论: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验证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鉴别 秦皮乙素 千金子甾醇 续随子醇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通过调控脂筏介导Caco-2细胞中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慧楠 魏晓彤 +6 位作者 石双慧 王梦琳 马思媛 胡宇峰 姜明瑞 张婧秋 王英姿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7474-7481,共8页
目的探究千金子Euphorbiae Semen制霜前后提取物通过调控脂筏介导Caco-2细胞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aco-2细胞分为千金子生品低、中、高剂量(50、200、800μg/mL)组及千金子霜品低、中、... 目的探究千金子Euphorbiae Semen制霜前后提取物通过调控脂筏介导Caco-2细胞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aco-2细胞分为千金子生品低、中、高剂量(50、200、800μg/mL)组及千金子霜品低、中、高剂量(50、200、800μg/mL)组和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co-2细胞膜脂筏丰度;采用激光共聚焦实验检测Caco-2细胞中TLR4与脂筏的共定位;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aco-2细胞中TLR4、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p-NF-κB p65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Caco-2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Caco-2细胞转染TLR4后检测IL-1β和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千金子生品提取物可以显著增加Caco-2细胞膜脂筏的丰度(P<0.01),促进TLR4向脂筏的募集(P<0.01),提高TLR4、NF-κB p65、p-NF-κB p65和NLRP3的蛋白表达以及诱导IL-1β和TNF-α的释放(P<0.05、0.01、0.001)。相同剂量下,与千金子生品提取物相比,千金子霜品提取物对Caco-2细胞膜脂筏丰度、TLR4向脂筏募集、TLR4介导的信号通路传导和促炎因子分泌的影响均明显减弱(P<0.05、0.01、0.001)。体外si TLR4转染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Caco-2细胞转染TLR4后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0.01、0.001)。结论千金子制霜减毒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脂筏丰度干扰TLR4向脂筏募集,最终影响脂筏中包含的TLR4信号蛋白的传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制霜减毒 脂筏 TOLL样受体4 CACO-2细胞 千金子甾醇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千金子引发腹泻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鲁家彤 吴亚娇 +4 位作者 李楚涛 鲍文强 陈小鹰 侯绍章 朱安 《毒理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81-188,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千金子引发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千金子化学成分信息,在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和GeneCards等数据库收集其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及腹泻相关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千金子...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千金子引发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千金子化学成分信息,在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和GeneCards等数据库收集其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及腹泻相关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千金子与腹泻的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图及“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筛选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培养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验证计算模拟结果。结果经筛选得到千金子潜在活性成分12个及其对应靶点389个,腹泻相关靶点570个,二者共同靶点43个。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共同靶点主要参与ATP结合和ERBB2信号传导途径等生物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千金子主要影响Rap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HTLV-I感染和FoxO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各活性成分与SRC、PIK3CA、AKT1和PIK3R1等靶点结合良好。千金子甾醇可抑制细胞活性,使EGFR和mTOR基因表达异常。结论千金子可能通过beta-sitosterol、stigmasterol、artemetin和euphorbiasteroid等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SRC、PIK3CA、AKT1和PIK3R1等靶点和通路,从而引发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腹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千金子甾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