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花杜鹃和千里香杜鹃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姚晶 杨扬 林鹏程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46-2148,共3页
分析比较青海互助北山林场中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 Maxim.)和千里香杜鹃(Rhododendron thymifolium Maxim.)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异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头花杜鹃和千里香杜鹃叶的挥发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 分析比较青海互助北山林场中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 Maxim.)和千里香杜鹃(Rhododendron thymifolium Maxim.)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异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头花杜鹃和千里香杜鹃叶的挥发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并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鉴定出头花杜鹃叶中40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含量最高的分别是β-蒎烯(29.02%)、α-蒎烯(28.31%)、柠檬烯(7.45%)。千里香杜鹃叶中鉴定出24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含量最高的分别是β-蒎烯(19.92%)、α-蒎烯(19.81%)、月桂烯(4.21%)。头花杜鹃和千里香杜鹃叶中的挥发油在成分构成上比较相似,但在相对含量上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 MAXIM ) 千里香杜鹃(rhododendron thymifolium MAXIM ) 气质联用仪 Kovats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香杜鹃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继 马君义 +2 位作者 黄爱仑 姚健 杨永利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6-388,共3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野生杜鹃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分离出 83个峰 ,确认了其中的 77种化合物 ,其含量共占全油的 98.6 3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 5 -羟基 - 2-甲基苯甲醛 ;2 -氟苯基异氰酸盐 ;5 -乙基 - ...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野生杜鹃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分离出 83个峰 ,确认了其中的 77种化合物 ,其含量共占全油的 98.6 3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 5 -羟基 - 2-甲基苯甲醛 ;2 -氟苯基异氰酸盐 ;5 -乙基 - 5 -甲基 -环己酮 ;1-乙基 - 1-甲基 -环己烷 ;4α -甲基-十氢萘 ;β -榄香酮 ;1,2 ,3 ,5 ,6 ,7,8,8α -八氢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香 杜鹃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香杜鹃根系生物量时空动态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曹文侠 李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61,共10页
以东祁连山高寒杜鹃灌丛草地建群种-千里香杜鹃为对象,研究了灌丛基部和灌丛间千里香杜鹃及其他植物根系生物量水平与垂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生育期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随土层的深入,千里香杜鹃地下粗根、细根生物量,以及群落其他植物... 以东祁连山高寒杜鹃灌丛草地建群种-千里香杜鹃为对象,研究了灌丛基部和灌丛间千里香杜鹃及其他植物根系生物量水平与垂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生育期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随土层的深入,千里香杜鹃地下粗根、细根生物量,以及群落其他植物的地下活根及死根生物量均随土层的深入显著降低,千里香杜鹃地下细根生物量的90%分布在0~20cm的土层中,千里香杜鹃灌丛基部生物量大于灌丛间。千里香杜鹃细根生物量在萌动期和休眠前相对较低,从6月份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7月达最大;表层峰值的出现总是早于深层,而灌丛间峰值早于灌丛基部,灌丛间细根变幅活跃。群落其他植物地下生物量从萌动初开始下降,7月达最低,8月出现小幅增长后开始下降,在生长季末呈现较大幅度增长;随土层加深,死根生物量比例增加,7,8月份0~10cm层土壤中千里香杜鹃活根占总生物量的比值最大,此时,群落活根总量接近或大于死根,但年平均群落死根量大于活根,深层动态升降的出现滞后于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灌丛草地 千里香杜鹃 根系生物量 时空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香杜鹃提取物对赤拟谷盗、烟草甲和马铃薯茎线虫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旭东 吴昊书 +4 位作者 王作亮 李秋月 王俊龙 张继 梁俊玉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2,共7页
以千里香杜鹃枝、叶为实验材料,石油醚、甲醇、95%乙醇为提取剂,采用热浸法得到提取物,测试提取物对赤拟谷盗和烟草甲的触杀、熏蒸和拒食活性以及其对马铃薯茎线虫的毒杀活性,以此初步筛选出对赤拟谷盗、烟草甲和马铃薯茎线虫具有较好... 以千里香杜鹃枝、叶为实验材料,石油醚、甲醇、95%乙醇为提取剂,采用热浸法得到提取物,测试提取物对赤拟谷盗和烟草甲的触杀、熏蒸和拒食活性以及其对马铃薯茎线虫的毒杀活性,以此初步筛选出对赤拟谷盗、烟草甲和马铃薯茎线虫具有较好抗虫活性的提取物。结果表明:千里香杜鹃叶95%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烟草甲和马铃薯茎线虫具有明显杀虫活性(LD_(50)分别为15.32、16.18μg/头;LC_(50)=0.78 mg/mL);对赤拟谷盗具有明显拒食活性,在质量浓度2 mg/mL测试条件下,拒食率为78.17%。各提取物对赤拟谷盗和烟草甲无明显熏蒸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香杜鹃 赤拟谷盗 烟草甲 马铃薯茎线虫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县湫水山云锦杜鹃资源现状分析
5
作者 舒红锁 宋绪忠 +1 位作者 杨华 任典挺 《林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7期69-72,共4页
以浙江三门县湫水山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群落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云锦杜鹃种群资源现状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锦杜鹃林分发育从中龄林向成熟林发展,整体处于中龄林状态,已具有观赏价值。皇嬉梁片区树体径... 以浙江三门县湫水山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群落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云锦杜鹃种群资源现状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锦杜鹃林分发育从中龄林向成熟林发展,整体处于中龄林状态,已具有观赏价值。皇嬉梁片区树体径级结构以中大径级为主,平均地径为8.87 cm,平均树高为2.44 m,更新层小苗及幼苗较少。皇嬉梁片区的灌草层结构简单,多样性低,其乔木层多样性明显低于双尖片区。从提高观赏角度来说,适度抚育有积极的作用。2个群落土壤中各营养成分含量丰富,有利于云锦杜鹃的生长、开花,对开发利用该资源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锦杜鹃 rhododendron fortunei 资源 三门
原文传递
马缨杜鹃驯化栽植技术初探
6
作者 樊天佑 《林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6期87-89,共3页
总结了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幼苗和大树移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土壤、水肥、光照、栽前处理、移栽时间等关键性技术环节的要点,为马缨杜鹃的园林应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 马缨杜鹃 rhododendron delavayi 移植 土壤 水肥
原文传递
贵州特有植物习水杜鹃扦插技术
7
作者 戴正先 罗康 +2 位作者 熊玲 余徐 向涛 《林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5期68-71,共4页
为了探究贵州特有植物习水杜鹃(Rhododendron xishuiense)扦插繁育技术,为该种扦插育苗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探讨不同季节夏季(7月)和冬季(11月)习水杜鹃枝条,不同基质(黄心土、泥炭土、石英砂、石英砂∶黄心土=1∶1)、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 为了探究贵州特有植物习水杜鹃(Rhododendron xishuiense)扦插繁育技术,为该种扦插育苗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探讨不同季节夏季(7月)和冬季(11月)习水杜鹃枝条,不同基质(黄心土、泥炭土、石英砂、石英砂∶黄心土=1∶1)、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IBA、IAA、NAA)及浓度(50、100、200、500、1000 mg/L),并进一步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基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1∶1∶1;泥炭土∶黄沙∶珍珠岩=1∶1∶1;泥炭土∶珍珠岩=3∶2),IBA(200、400、600 mg/L)和浸泡时间(2、5、8 h)对习水杜鹃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习水杜鹃冬季插穗成活率显著高于夏季枝条;2)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对插穗的生长势好于IAA和NAA;3)极差分析可得,习水杜鹃插穗经200 mg/L IBA处理2 h,扦插至泥炭土∶蛭石∶珍珠岩=1∶1∶1基质中,可获得6.67%的习水杜鹃扦插苗。习水杜鹃插穗扦插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假活现象,生根时间长,生根率低,为难生根植物,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有植物 习水杜鹃 rhododendron xishuiense 扦插 皮部生根
原文传递
高温胁迫对桃叶杜鹃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响应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丽娟 欧静 +3 位作者 钟登慧 刘仁阳 谌端玉 张仁嫒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882-4884,4891,共4页
为探明桃叶杜鹃生长适宜的温度,以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 Franch.)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气候鉴定法,设置对照(22℃)、模拟高温(30和38℃),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桃叶杜鹃叶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 为探明桃叶杜鹃生长适宜的温度,以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 Franch.)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气候鉴定法,设置对照(22℃)、模拟高温(30和38℃),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桃叶杜鹃叶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桃叶杜鹃幼苗的MDA、Pro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CAT和POD活性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叶绿素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则表现为在30℃条件下小幅增加,38℃条件下下降的趋势。说明桃叶杜鹃幼苗不耐高温胁迫,22℃条件是其较适宜的生长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 Franch.) 高温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适宜温度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西安露地栽培杜鹃花品种综合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李仁娜 王亚玲 +5 位作者 闫会玲 李阳 刘立成 毛祝新 柏国清 路强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67-70,共4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西安地区栽培的30个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根据选定指标的评价结果,将30个品种分为4个等级:一级(≥4.75分),共4个品种;二级(4.00~4.50分),共10个品种;三级(3.50~3.75分),共11...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西安地区栽培的30个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根据选定指标的评价结果,将30个品种分为4个等级:一级(≥4.75分),共4个品种;二级(4.00~4.50分),共10个品种;三级(3.50~3.75分),共11个品种;四级(<3.50分),共5个品种。综合评价结果与杜鹃花实际种植性能相一致,为西安杜鹃花品种选育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品种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杜鹃花属种间杂交亲和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巴春影 曹后男 +2 位作者 宗成文 刘淼 李英男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310-3312,3319,共4页
为了探索长白山杜鹃花属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及种间杂交在种质创新中的可行性,以5种长白山杜鹃花属植物为试材,进行种间正反杂交,并对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杜鹃花属种间正反杂交亲和力有显著差异,以牛皮杜鹃为母本,与迎红杜鹃、白... 为了探索长白山杜鹃花属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及种间杂交在种质创新中的可行性,以5种长白山杜鹃花属植物为试材,进行种间正反杂交,并对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杜鹃花属种间正反杂交亲和力有显著差异,以牛皮杜鹃为母本,与迎红杜鹃、白花迎红杜鹃、亚布力杜鹃杂交有较高的亲和性,与母本的自然授粉坐果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92.55%、94.14%、92.42%,杂种胚的萌发率分别为13.60%、11.59%、4.12%;杂种苗生长势微弱,呈白化状态,有败育迹象,经继代培养2~3次后,生长势得到一定的恢复,且分化率明显高于牛皮杜鹃种胚苗,但植株的颜色仍是黄绿色.而反交时,坐果率明显降低,坐果率最高的组合为亚布力杜鹃×牛皮杜鹃,为36.51%;与迎红杜鹃的杂交坐果率为6.52%;而与大字杜鹃的杂交坐果率为0,但反交时亚布力×牛皮杜鹃的种胚萌发率极显著地高于正交,为39.81%,而且种胚苗生长健壮,无需继代,可直接进行炼苗移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nthum Pall.) 种间杂交亲和性 种胚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杜鹃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姝涵 李玉桃 孙墨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95-1897,共3页
为考察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总黄酮对·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以及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以95%(V/V)乙醇浸提兴安杜鹃叶和茎样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兴安杜鹃提取物的总... 为考察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总黄酮对·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以及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以95%(V/V)乙醇浸提兴安杜鹃叶和茎样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兴安杜鹃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兴安杜鹃提取物对·OH、亚硝酸盐和超氧阴离子均有清除作用,对亚硝胺的合成具有阻断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清除或合成阻断作用增加。兴安杜鹃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效果优于对·OH和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叶提取物的清除作用强于茎提取物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 )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清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分析锦锈杜鹃叶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梅 潘大仁 +2 位作者 周以飞 朱秋强 王少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211-5213,5514,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技术对锦锈杜鹃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色谱条件为:Wa-ter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相为水(含浓度0.1%甲酸),流动相B相为无水甲醇;梯度洗脱程序:0~24 ...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技术对锦锈杜鹃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色谱条件为:Wa-ter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相为水(含浓度0.1%甲酸),流动相B相为无水甲醇;梯度洗脱程序:0~24 min,31%~42%B;24~30 min,42%~50%B;30~35 min,50%~60%B;35~40 min,60%B;进样量20μl;流速为0.7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56 nm。质谱条件为:电离源: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扫描;干燥气温度:350℃;干燥气体积流量(N2):10 L/min;雾化气压力275.8 KPa;毛细管电压:3.5 KV,毛细管出口电压100 V;质量扫描范围:m/z 200~700。使用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通过与文献数据和部分标准品对照,推断出锦锈杜鹃叶中含有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是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广寄生苷、槲皮苷、槲皮素。[结论]液质联用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有效的特点,是一种相对较好的定性测定方法。其对锦锈杜鹃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和鉴定,为今后锦锈杜鹃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 锦锈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处理对锦绣杜鹃开花时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娟 王晖 +3 位作者 万若男 武小霞 宋钰睿 项俊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5期3683-3685,共3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GA3、6-BA、KT、GA3+6-BA、GA3+KT处理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花蕾,研究其对锦绣杜鹃花蕾形态指标、开花时期、开花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激素处理均可使花蕾发育进程显著加快,开花时期提前,花朵体积... 采用不同浓度的GA3、6-BA、KT、GA3+6-BA、GA3+KT处理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花蕾,研究其对锦绣杜鹃花蕾形态指标、开花时期、开花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激素处理均可使花蕾发育进程显著加快,开花时期提前,花朵体积增大,但对花期长短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其中,GA3+KT促进效果最好,1 500 mg/L GA3+15 mg/L KT可使开花提前45 d左右,其次为GA3+6-BA,1 500 mg/L GA3+15 mg/L 6-BA处理可使开花提前33 d左右,而这两种混合液处理效果都显著优于单纯GA3处理;促进效应还与激素的浓度有关,1 500 mg/L GA3促进效应显著优于1 000 mg/L GA3的处理,无论是混合液还是单纯GA3处理,1 500 mg/L GA3促进效应显著优于1 000 mg/L GA3的处理。结构的观察显示,GA3+KT混合液处理显著促进了子房的发育进程,使子房膨大速度加快,提前形成胚珠,并发育至成熟,但对花药的发育进程没有影响或影响不显著,开花后的花药不开裂、不散粉,花粉粒处于四分体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 激素 开花时期 花器官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峰山古杜鹃群落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书珍 查三省 +4 位作者 方娇 李志良 张明菊 干建平 金卫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2931-2934,共4页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技术,对龟峰山3个野生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居群共23个种质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运用40条ISSR引物共筛选出7条扩增条带清晰、重...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技术,对龟峰山3个野生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居群共23个种质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运用40条ISSR引物共筛选出7条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和多态性高的引物;筛选出来的7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79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74条,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3.67%,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962 0和1.555 4,奈氏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30 8,香农氏信息指数I为0.499 0,表明龟峰山古杜鹃群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Rho-M和Rho-H两个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小至0.069 8,亦即这两个居群之间的分化最小。试验从分子层面对古杜鹃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将对龟峰山古杜鹃种质资源的评价、保存以及杜鹃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龟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毒方式和萌发介质对十种杜鹃属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广超 田晓玲 +1 位作者 李秀阳 黄承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07-110,共4页
为探究不同消毒方式和不同萌发介质对杜鹃属(Rhododendron L.)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以10种杜鹃属植物的种子为研究对象进行种子萌发试验,消毒方式分别为0.3%高猛酸钾溶液消毒10 min,1%次氯酸钠消毒10 min,0.1%升汞消毒10 min,70%乙醇消毒... 为探究不同消毒方式和不同萌发介质对杜鹃属(Rhododendron L.)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以10种杜鹃属植物的种子为研究对象进行种子萌发试验,消毒方式分别为0.3%高猛酸钾溶液消毒10 min,1%次氯酸钠消毒10 min,0.1%升汞消毒10 min,70%乙醇消毒30 s+1%次氯酸钠消毒10 min,70%乙醇浸泡30 s+0.1%升汞消毒10 min;萌发介质分别为滤纸、海绵、纱布和琼脂培养基,比较不同消毒方式和萌发介质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时滞。结果表明,不同消毒方式对不同杜鹃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不同,1%NaClO和70%乙醇+1%NaClO消毒后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其他消毒方式高,且发芽时滞也明显短于其他消毒方式。琼脂培养基适合多数杜鹃种子的萌发,而纱布不适合作为杜鹃属种子的萌发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属(rhododendron L.) 种子 萌发 消毒方式 萌发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书珍 金卫斌 +5 位作者 项俊 郑永良 方元平 干建平 程华 杜航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627-630,637,共5页
利用FIASCO方法(Fast Isolation by AFLP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构建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的(AG)n微卫星富集文库。通过菌液PCR检测,从(AG)n微卫星富集文库的356个阳性菌落中筛选了233个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20... 利用FIASCO方法(Fast Isolation by AFLP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构建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的(AG)n微卫星富集文库。通过菌液PCR检测,从(AG)n微卫星富集文库的356个阳性菌落中筛选了233个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202个序列富含SSR位点,阳性比率达86.7%。去除杂峰、叠峰、信号弱的序列,最终筛选39个供后续引物开发使用,其中完美型SSR有22个,不完美型5个,混合型12个。磁珠富集法构建杜鹃基因组微卫星文库是一条高效可行的途径,为微卫星位点的分离、杜鹃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微卫星 探针 富集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黄冈市野生杜鹃花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勇奇 罗代清 +2 位作者 王云川 方元平 金卫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2期5637-5640,共4页
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境内的龟峰山上生长着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Rhododendron L.)灌丛,形成了极为壮观的“花海”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以杜鹃花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日趋火热。为了加强对野生杜鹃花种群的保护,全面了解大别山地区野生杜... 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境内的龟峰山上生长着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Rhododendron L.)灌丛,形成了极为壮观的“花海”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以杜鹃花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日趋火热。为了加强对野生杜鹃花种群的保护,全面了解大别山地区野生杜鹃花分布状况是非常必要的。利用黄冈市ETM+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以龟峰山景区的杜鹃花为典型训练样本,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Arc GIS 10.0平台上单独提取出杜鹃花的分布图层,分县(市)统计并与DEM数据叠加分析,了解杜鹃花在不同海拔高度、坡度及坡向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黄冈市的野生杜鹃花主要分布在英山、罗田、麻城3县(市),总面积在34 562.7 hm2左右。主要集中在海拔500~1 000 m的山丘,坡度范围在15°~25°,且阳坡和阴坡上的分布差异不明显,由此推测,在黄冈市可能还存在着集中连片分布的杜鹃花种群。该结果对于认识北亚热带区域杜鹃花种群生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也对黄冈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rhododendron L.) ETM+遥感影像 地理信息系统 监督分类 空间分布 黄冈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B-LCJ法与SD法的杜鹃专类园春季植物景观美学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璐 陈月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9期4907-4912,共6页
杜鹃(Rhododendron L.)专类园是春季景观最具特色的专类园之一,运用BIB-LCJ法(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 design-Law of Comparative Judgment,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比较评判法)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国家杜鹃园25个景观样本进行了美学评价... 杜鹃(Rhododendron L.)专类园是春季景观最具特色的专类园之一,运用BIB-LCJ法(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 design-Law of Comparative Judgment,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比较评判法)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国家杜鹃园25个景观样本进行了美学评价,根据200名评价者的评价结果,得出最优及最差景观样本;同时,40名相关领域人员采用SD法(Semantic Differential,语义学解析法)对以上样本也进行了评价。综合2种评价结果,认为最优景观样本为14、1、6、20号,最差样本为9、10、25、22号。对SD法评价结果进行SD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影响杜鹃专类园春季植物景观的因子有环境、空间、形式、美感4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rhododendron L.)专类园 美学评价 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比较评判法 语义学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花根部共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19
作者 王书珍 王昭华 +4 位作者 骆亮 张明菊 向福 方元平 金卫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7期4577-4579,4603,共4页
对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根部土壤微生物进行了筛选,依据形态特征和r DNA ITS序列信息,对比临近根部土壤中的真菌,共分离出5种真菌。结果表明,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p.)、拟盾壳... 对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根部土壤微生物进行了筛选,依据形态特征和r DNA ITS序列信息,对比临近根部土壤中的真菌,共分离出5种真菌。结果表明,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p.)、拟盾壳霉(Paraconiothyrium hawaiiense)均为与杜鹃花共生的真菌类型。该研究为后续杜鹃花和根际微生物共生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共生真菌 形态学鉴定 ITS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花属植物在河北品种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卫红 《现代农业》 2016年第12期111-111,共1页
杜鹃花属植物常绿或落叶灌木,稀乔木,植株有或无鳞斑。单叶互生,全缘,少数具细齿。花为顶生或腋生的总状及伞形花序或1至几花单生及簇生;萼小形,5裂;花冠漏斗状、辐状或筒状,常稍两侧对称;雄蕊5-20,花药顶孔开裂;子房上位,5~10室,每室... 杜鹃花属植物常绿或落叶灌木,稀乔木,植株有或无鳞斑。单叶互生,全缘,少数具细齿。花为顶生或腋生的总状及伞形花序或1至几花单生及簇生;萼小形,5裂;花冠漏斗状、辐状或筒状,常稍两侧对称;雄蕊5-20,花药顶孔开裂;子房上位,5~10室,每室具多数胚珠。蒴果,室间开裂。种子小,多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属 单叶互生 子房上位 rhododendron 模式种 顶孔 细齿 迎红杜鹃 两侧对称 全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