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畸变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伟均 郑巧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10期12-13,共2页
目的 了解职业性低剂量外照射对射线工作者的细胞遗传学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按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分析畸变细胞;职业外照射剂量,采用TLD剂量计测得。结果 ①照射组的畸变细胞率为0.688%,比对照组的0.225%差异有非... 目的 了解职业性低剂量外照射对射线工作者的细胞遗传学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按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分析畸变细胞;职业外照射剂量,采用TLD剂量计测得。结果 ①照射组的畸变细胞率为0.688%,比对照组的0.22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中无着丝粒畸变、稳定性畸变、染色体体型畸变、单体型畸变等指标照射组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意义的增加(P<0.01);②各类型的染色体体型畸变率随着年剂量的增加而升高,最高的年剂量当量组(3~5mSv/a)畸变细胞率为1.670%,染色体体型畸变率为1.670%,单体型畸变率2.000%;③在放射工龄比较中,工龄10年以上组各类型畸变率最高,但各工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长期受职业性小剂量外照射可引起染色体畸变率增高。因此,必须做好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年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姚玉华 姚文 +3 位作者 杨平 陈道涌 戴江红 地力夏提.亚克甫 《地方病通报》 2007年第5期8-11,共4页
目的了解职业性低剂量外照射对射线工作者的细胞遗传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职业外照射剂量,采用TLD剂量计测得。结果(1)放射组的畸变细胞率为0.464%,比对照组的0.149%,差异明显(P〈0.01)。(2)... 目的了解职业性低剂量外照射对射线工作者的细胞遗传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职业外照射剂量,采用TLD剂量计测得。结果(1)放射组的畸变细胞率为0.464%,比对照组的0.149%,差异明显(P〈0.01)。(2)放射组各类型的染色体畸变率与性别没有关系(P〉0.05);(3)放射组不同工龄组之间双+环畸变率、无着丝粒畸变率、畸变细胞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单体型畸变在工龄为10~29年工龄组最高,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4)染色体畸变率随着累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高剂量组无着丝粒畸变率0.448%、畸变细胞率为0.586%、单体型畸变率为1.24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长期受职业性小剂量外照射可引起染色体畸变率增高。因此,必须做好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累积剂量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1950~1995年间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恶性肿瘤流行病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栾耀君 綦志 季秀芬 《中国辐射卫生》 2001年第4期224-225,共2页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 195 0~ 1995年间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恶性肿瘤发生情况。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1980年以前为回顾性调查 ,1980年以后每 5年一次作前瞻性调查。结果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恶性肿瘤发病率未见高于对照的医务人员 (...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 195 0~ 1995年间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恶性肿瘤发生情况。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1980年以前为回顾性调查 ,1980年以后每 5年一次作前瞻性调查。结果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恶性肿瘤发病率未见高于对照的医务人员 (RR =0 94) ,但其中的白血病、胃癌、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结论 从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相对危险与工龄、参加工作的时期和年龄的分析可以看出 ,黑龙江省的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白血病 ,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与职业照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恶性肿瘤 辐射致癌效应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死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宁乐 王进 许翠珍 《中国辐射卫生》 2003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 对江苏省境内 195 0~ 1996年间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死因进行分析。方法 调查对象为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及非放射工作人员 770 1人。采用回顾前瞻性调查方法。使用Epicure(hirosoftInternationalCorp .1988~1992 )软件中DATAB程... 目的 对江苏省境内 195 0~ 1996年间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死因进行分析。方法 调查对象为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及非放射工作人员 770 1人。采用回顾前瞻性调查方法。使用Epicure(hirosoftInternationalCorp .1988~1992 )软件中DATAB程序计算人年数 ,采用statXact 4.0的精确概率法计算相对危险度 (RR )。结果及结论  1996年底止 ,失访率 1 3 4% ,总观察人年数为 2 15 3 5 5人年。照射组和对照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死因顺位相同 ,前四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照射组死亡年龄提前 6岁。照射组除传染性疾患死亡相对危险 <1以外 ,其余均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医用诊断x射线 工作者 死因 调查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元市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血清免疫水平调查
5
作者 李勇 《中国辐射卫生》 2003年第4期233-233,共1页
目的 调查广元市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血清免疫水平。方法 采用彩色免疫单向扩散法测定280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调查组)和183名正常人员(对照组)血清中IgA、IgG、IgM含量。结果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血清中IgA、IgG、IgM三种免疫球蛋白... 目的 调查广元市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血清免疫水平。方法 采用彩色免疫单向扩散法测定280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调查组)和183名正常人员(对照组)血清中IgA、IgG、IgM含量。结果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血清中IgA、IgG、IgM三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人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医用X射线工作者血清免疫水平比正常人群低,辐射生物效应明显,提示放射防护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元市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血清免疫水平 彩色免疫单向扩散法 辐射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1997-2011年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哲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6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研究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接触小剂量辐射诱发恶性肿瘤的表现和发病危险。方法采用回归性队列研究,收集1997—2011年间医用X射线工作者和非X射线工作者的癌症发病资料,用Epicure软件中DATAB程序计算人年数,采用AMFIT估算照射组恶性... 目的研究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接触小剂量辐射诱发恶性肿瘤的表现和发病危险。方法采用回归性队列研究,收集1997—2011年间医用X射线工作者和非X射线工作者的癌症发病资料,用Epicure软件中DATAB程序计算人年数,采用AMFIT估算照射组恶性肿瘤的发病相对危险(RR)及其95%CI。结果研究共调查898人,其中,照射组414人,累计观察5 560人年;对照组484人,累计观察6 414人年。队列成员失访率为3.54%。队列共发现新发恶性肿瘤88例,其中,照射组49例,对照组39例。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全癌的RR值为1.47(95%CI:0.98~2.38),无统计学意叉。照射组发病率显著性上升的为肺癌(RR=2.00,95%CI:1.16~2.72)和胃癌(RR=2.34,95%CI:1.37~2.93),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照射组肝癌、胰腺癌、直肠癌、子宫肌瘤、食管癌和结肠癌发病率虽然有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苏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恶性肿瘤发病率与其他非X射线工作者并无太大差异,可能与苏州市医疗机构重视辐射防护,加强个人防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x射线工作者 队列 恶性肿瘤 辐射致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畸变调查
7
作者 钟小虎 李宇红 +2 位作者 王军锋 于建平 吴莹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染色体畸变分析 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 外周血淋巴细胞 放射性工作人员 防护情况 辐射损伤 防护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畸变断裂点分布的分析
8
作者 王芹 李进 +1 位作者 唐卫生 王知权 《中国辐射卫生》 2003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 对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畸变断裂点的分布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G显带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断裂点。结果  3 7名X射线工作者G显带中期分裂细胞 3 5 45个 ,共有断裂点 146个 ,统计学处理观察值和预期值有显著性差异 (... 目的 对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畸变断裂点的分布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G显带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断裂点。结果  3 7名X射线工作者G显带中期分裂细胞 3 5 45个 ,共有断裂点 146个 ,统计学处理观察值和预期值有显著性差异 ( χ2 =42 82 ,df =2 3 ,P<0 0 1)。 10名对照人员G显带中期分裂细胞 90 8个 ,共有断裂点 17个 ,统计学处理观察值和预期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畸变断裂点呈非随机分布 ,其中第 7和 14号染色体断裂点数目的观察值比预期值高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工作者 染色体畸变 断裂点分布 诊断 G显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外周血细胞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荷叶 杨文华 李元美 《中国辐射卫生》 1998年第3期174-174,共1页
为了解云南诊断X射线工作者目前健康状况,从而进行防护评价,以及外周血细胞数量效应是否还是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进行了外周血细胞效应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调查对象和方法采用1987年到1997年间云南省放射工作者健康检... 为了解云南诊断X射线工作者目前健康状况,从而进行防护评价,以及外周血细胞数量效应是否还是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进行了外周血细胞效应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调查对象和方法采用1987年到1997年间云南省放射工作者健康检查资料,调查对象为云南省医用诊断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污染 诊断x射线 工作者 外周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个人剂量
10
作者 李桂荣 王元林 +1 位作者 周文英 张竹青 《中国辐射卫生》 2003年第2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x射线工作者 个人剂量 监测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1950—1995年恶性肿瘤危险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继先 李本孝 +4 位作者 赵永成 高智伟 徐钧 张景源 青山乔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4-238,共5页
目的提供职业照射诱发人类恶性肿瘤的证据和评价其危害.方法用O/E程序分析了我国24省、直辖市、自治区1950~1980年间在职的27 011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和25 782名其他科医务工作人员1950~1995年间的恶性肿瘤发病资料.结果 X射线工作... 目的提供职业照射诱发人类恶性肿瘤的证据和评价其危害.方法用O/E程序分析了我国24省、直辖市、自治区1950~1980年间在职的27 011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和25 782名其他科医务工作人员1950~1995年间的恶性肿瘤发病资料.结果 X射线工作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医务人员,相对危险(RR)为1.2,95%可信限(CI)为1.1~1.3.发病率明显增加的肿瘤是白血病、皮肤癌、女性乳腺癌、肺癌、肝癌、膀胱癌和食管癌;RR分别为:2.2、4.1、1.3、1.2、1.2、1.8和2.7.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见增高RR=1.6,95%(CI)为0.9~2.6.结论 X射线工作者白血病、皮肤癌、女性乳腺癌,可能还有甲状腺癌相对危险的增高与职业X射线的照射有关,当累积剂量达到一定水平时,这些肿瘤的相对危险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0-1995年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恶性肿瘤 辐射致癌 电离辐射
原文传递
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1950~1995年非肿瘤死亡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贾卫华 王继先 +2 位作者 李本孝 赵永成 张景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 研究职业X射线照射对人类非肿瘤性疾病的影响及其规律。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放射组 )及非放射科室医务工作者 (对照组 )的非肿瘤死因进行了随访观察和对比研究。结果 放射组非肿瘤死亡危险明显... 目的 研究职业X射线照射对人类非肿瘤性疾病的影响及其规律。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放射组 )及非放射科室医务工作者 (对照组 )的非肿瘤死因进行了随访观察和对比研究。结果 放射组非肿瘤死亡危险明显高于对照组 ,RR =1 18,P <0 0 1。危险显著增高的非肿瘤死因有 :冠心病 ,RR =1 39(P <0 0 1) ;脑血管病 ,RR =1 36 (P <0 0 1) ;再生障碍性贫血 ,RR =10 35 (P <0 0 1) ;神经系统疾病 ,RR =2 0 6 (P <0 0 1) ;及皮肤、皮下组织疾病 ,RR =3 2 3(P <0 0 5 )。结论 受到长期职业照射的X射线工作者非肿瘤病因死亡危险显著增高 ,其中冠心病、脑血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0-1995年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非肿瘤死因 危险因素 疾病调查
原文传递
用G-显带法和荧光原位杂交对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细胞遗传学分析和剂量重建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进 王芹 +2 位作者 唐卫生 孙元明 王知权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 为了估算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的剂量。方法 对不同时期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分别采用G 显带和FISH法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估算的剂量基本一致。结论 G 显带和FISH法是检测染色体易位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G-显带法 荧光原位杂交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细胞遗传学 剂量重建 染色体畸变
原文传递
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1950—1995年肿瘤死亡危险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永成 王继先 +3 位作者 张卫 李本孝 樊体强 张景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研究职业X射线照射所致人类恶性肿瘤的死亡危险及其规律.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调查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及非射线医务工作者的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并用O/E程序对X射线工作者1950~1995年间肿瘤死亡危险进行分析.结果医用诊断X射线... 目的研究职业X射线照射所致人类恶性肿瘤的死亡危险及其规律.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调查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及非射线医务工作者的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并用O/E程序对X射线工作者1950~1995年间肿瘤死亡危险进行分析.结果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与非射线工作者比恶性肿瘤死亡相对危险(RR)显著增高,特别是在早期队列,全部癌的RR=1.26,95%可信限(CI):1.14~1.38,其中白血病RR=2.48,95%CI:1.68~3.51,食管癌RR=3.18,95%CI:2.02~4.77,肝癌RR=1.54,95%CI:1.27~1.86和骨癌RR=2.48,95%CI:1.00~5.40;近期队列中只有食管癌RR=4.19,95%CI:1.80~8.25和肺癌RR=1.60,95%CI:1.10~2.25的死亡危险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当职业照射的累积剂量达到一定水平,可导致恶性肿瘤死亡危险的显著性增加;白血病和部分实体癌RR显著增高与职业X射线照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0-1995年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恶性肿瘤 死亡 放射卫生
原文传递
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职业紧张与高血压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志刚 王继先 +1 位作者 赵永成 张卫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0-542,共3页
目的 对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职业心理因素尤其是职业紧张与高血压病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在我国 10省市的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中选择高血压病 2 6 4例 ,采用 1∶2匹配的方式进行病例 对照研究。职业紧张的调查采用付出 回报失... 目的 对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职业心理因素尤其是职业紧张与高血压病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在我国 10省市的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中选择高血压病 2 6 4例 ,采用 1∶2匹配的方式进行病例 对照研究。职业紧张的调查采用付出 回报失衡模式。结果 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和混杂因素的作用后 ,付出 回报失衡、过度投入、工作环境差与高血压病显著相关 ,OR值分别为 1 84 8(P =0 0 18)、2 0 5 8(P =0 0 0 0 )、1 797(P =0 0 0 8)。累积受照剂量未见与高血压病显著相关。职业紧张对与高血压病相关的行为或生活方式产生影响 ,在职业紧张程度高的人群中 ,饮酒、体重指数明显增加。结论 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中高血压病的主要职业危险因素为付出 回报失衡、过度投入和工作环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职业紧张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OR值 职业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 受照剂量 累积 目的
原文传递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的眼部防护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贵智 郭晓琴 +3 位作者 苏木坤 杨树春 娜仁 刘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69,共1页
关键词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眼部防护 眼晶状体混浊 受照剂量 x射线照射 严重程度 受照者 发生率
原文传递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GPA基因突变频率与累积受照剂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继先 于文儒 +5 位作者 李本孝 樊体强 李征 高智伟 陈振军 赵永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 探讨GPA基因突变频率检测作为累积受照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 用改进的GPA基因位点突变检测技术 ,分析了 5 5名不同时期开始X射线工作者和 5 0名非放射科医务工作者外周血红细胞GPA基因突变变异体频率与开始工作时期、工龄和... 目的 探讨GPA基因突变频率检测作为累积受照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 用改进的GPA基因位点突变检测技术 ,分析了 5 5名不同时期开始X射线工作者和 5 0名非放射科医务工作者外周血红细胞GPA基因突变变异体频率与开始工作时期、工龄和累积受照剂量间的关系。结果 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GPA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对照 ;突变率明显增高是发生在 1970年前开始X射线工作者 ,这与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所见恶性肿瘤危险明显增高发生在 1970年前开始X射线工作者相一致 ;X射线工作者的GPA基因突变频率随累积剂量而增高 ,剂量 效应关系N突变优于NN突变。结论 用GPA基因突变检测作为生物剂量计 ,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如 :个体差异、特异性及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GPA基因突变 生物剂量计
原文传递
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高血压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卫 王继先 +2 位作者 赵永成 李本孝 樊体强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 研究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中高血压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探讨长期职业受照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选取 2 88对 1∶2配比的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高血压患者及相应对照 ,问卷调查各种... 目的 研究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中高血压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探讨长期职业受照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选取 2 88对 1∶2配比的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高血压患者及相应对照 ,问卷调查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 ,归一化工作量法估算累积受照剂量 ,SAS软件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超重 (OR =3 0 87,P =0 0 0 1)、高血压家族史 (OR =3 14 0 ,P =0 0 0 1)、担心从事放射工作有害健康 (OR =1 798,P =0 0 10 )是我国X射线工作者高血压 3个主要危险因素 ;将性别、参加工作年代分层后 ,男性、早期参加放射工作者中较大剂量受照同高血压呈正相关 (OR =5 6 72 ,P =0 0 2 2 )。结论家族史、超重是X射线工作者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 ,职业紧张在X射线工作者高血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高血压 电离辐射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放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继先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放射流行病学 小剂量慢性照射 放射病 受照剂量 放射医学
原文传递
连云港市第五次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受照剂量与效应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庄家毅 周日辉 +1 位作者 朱磷扬 苏旭 《中国辐射卫生》 2014年第1期37-39,41,共4页
目的为研究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接触小剂量辐射致癌症和非癌症健康效应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方法对定群队列人群进行第五次调查,收集1950—2011年间癌症发病资料,其相对危险(RR)采用SPSS13.0软件计算。结果连云港市定群队列研究共... 目的为研究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接触小剂量辐射致癌症和非癌症健康效应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方法对定群队列人群进行第五次调查,收集1950—2011年间癌症发病资料,其相对危险(RR)采用SPSS13.0软件计算。结果连云港市定群队列研究共432人,放射组194人,对照组238人,失访21人,累计观察人年数26013。发生恶性肿瘤36例,经性别、年龄调整,放射组全部癌症的相对危险RR=1.6,95%CI为0.82-3.29;食管癌、胃癌相对危险小于1,甲状腺癌1例、垂体瘤1例、鼻咽癌1例、白血病2例均出现在放射组。结论放射组和对照组癌症发病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是样本量不足的缘故。随着年龄的增长,癌症发病人数呈倒“U”字型趋势,放射组趋势更为明显,还需进一步结合全省和全国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癌症 相对危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