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运资本结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策略选择
1
作者 杨婕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基于2013—2021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探讨营运资本结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与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关系。研究表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与企业实质性技术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均显著正相关;高金融性营运资本结构与企业实质性技... 基于2013—2021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探讨营运资本结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与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关系。研究表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与企业实质性技术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均显著正相关;高金融性营运资本结构与企业实质性技术创新显著负相关、与策略性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高经营性营运资本结构与企业实质性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与策略性技术创新显著负相关;营运资本结构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与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关系起到显著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 实质性技术创新 策略性技术创新 营运资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环境、科技资源配置对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敏 方取 +1 位作者 范温萍 陈丰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8期8-15,共8页
高校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担当重要角色,高校科研绩效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重要环节。以长三角区域85所高校为研究样本,利用回归模型检验区域创新环境、科技资源配置、二者交互作用... 高校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担当重要角色,高校科研绩效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重要环节。以长三角区域85所高校为研究样本,利用回归模型检验区域创新环境、科技资源配置、二者交互作用对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以及区域创新环境的门限效应,对“十二五”与“十三五”时期高校科研绩效水平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环境、科技资源配置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均显著正向影响高校科研绩效,且区域创新环境能强化经费资源配置的正向作用“,十三五”相比“十二五”期间高校科研绩效提升更为明显。需要从政府、高校及社会等多方面优化措施对策,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绩效 区域创新环境 科技资源配置 门限模型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26
3
作者 常涛 李志强 +1 位作者 韩牛牛 袁旭红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62-67,共6页
科技创新是我国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驱动要素。以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为目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2007—2013年面板数据为基础,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纵向和横向分析,从科技创新基础、投入、产出和效益4个方面... 科技创新是我国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驱动要素。以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为目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2007—2013年面板数据为基础,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纵向和横向分析,从科技创新基础、投入、产出和效益4个方面对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价,探讨山西省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资源型地区 资源型经济转型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强 颜婷 刘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22-1730,共9页
选取201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集聚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源集聚度、技术市场成交额、"211"工程高校占比和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与科技创新能力正相关;创新... 选取201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研究了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集聚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源集聚度、技术市场成交额、"211"工程高校占比和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与科技创新能力正相关;创新人力资源集聚度在技术市场成交额、"211"工程高校占比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而在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人力资源集聚度 区域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域自主创新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健 杨丹丹 高杨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6,共4页
针对政府配置模式缺乏市场需求导向,以及市场配置模式存在失灵等问题,从科技资源集聚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市场"有区别联合配置模式,并从协同创新角度提出了科技资源共享式管理模式,通过实现区域科技资源共享,试图解决当前我... 针对政府配置模式缺乏市场需求导向,以及市场配置模式存在失灵等问题,从科技资源集聚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市场"有区别联合配置模式,并从协同创新角度提出了科技资源共享式管理模式,通过实现区域科技资源共享,试图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综合这两个模型的特点,对我国传统区域创新发展以及自主创新区域优化发展路径提出了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自主创新 科技资源配置 资源集聚 资源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视角下煤炭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协同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德生 穆东 长青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67,共4页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对系统间协同性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在总结现有定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协同性评价模型。采用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相关面板数据,对我国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子系统与经济发展子系统之间协...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对系统间协同性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在总结现有定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协同性评价模型。采用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相关面板数据,对我国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子系统与经济发展子系统之间协同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价,针对主要煤炭资源型区域协同度仍未达到稳定的优质协同状态及子系统间仍处于非对称性互利共生状态的改进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区域 科技创新能力 经济发展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机理与江苏创新驱动发展建议 被引量:4
7
作者 凌峰 戚湧 石志岩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68-74,共7页
由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探索区域创新引力,分析区域创新引力影响下科技资源流动态势,运用科斯定理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探讨区域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机理。认为区域创新相对引力与创新主体逐利共同影响科技资源市场交易并驱动地方科技创新与... 由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探索区域创新引力,分析区域创新引力影响下科技资源流动态势,运用科斯定理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探讨区域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机理。认为区域创新相对引力与创新主体逐利共同影响科技资源市场交易并驱动地方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联系实际提出江苏创新驱动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资源 市场化配置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守文 石懿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根据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要素分类进行配置筛选,由于资源筛选是一个非线性组合优化的过程,因此通过改进蚁群算法的多次迭代运算,发现启发式信息、正反馈机制、信息素挥发机制是影响主体参与机制和资源要素配置的3个决定因子。最后根据政... 根据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要素分类进行配置筛选,由于资源筛选是一个非线性组合优化的过程,因此通过改进蚁群算法的多次迭代运算,发现启发式信息、正反馈机制、信息素挥发机制是影响主体参与机制和资源要素配置的3个决定因子。最后根据政府的参与实证为例,提出可以寻找最优经济和社会效益导向下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最优配置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蚁群算法 区域科技创新 要素 资源配置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的分形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宏起 王雪原 《技术经济》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是反映创新型国家和省区建设的重要尺度。为了科学准确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基于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原理,运用分形理论,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分形评价模型,并对我国相关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资源...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是反映创新型国家和省区建设的重要尺度。为了科学准确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基于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原理,运用分形理论,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分形评价模型,并对我国相关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分类评价,旨在为各区域制定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 资源配置 分形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影响研究——以浙江省11地市2003-2012年面板数据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洁音 潘晓霞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9期29-32,共4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创新资源是决定创新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03-2012年面板数据,从企业和政府两大创新资源投入主体,考察区域科技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浙江区域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创新资源是决定创新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03-2012年面板数据,从企业和政府两大创新资源投入主体,考察区域科技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浙江区域企业与政府的科技投入在创新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企业资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技术知识的应用和产业化阶段,而政府的资金投入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则主要集中在技术知识的生产阶段;企业与政府的创新资源投入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最后,文章提出了提高浙江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投入 区域创新产出 企业 政府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小微企业联盟网络关系特征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创新资源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英华 彭建强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40-147,共8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竞争愈发激烈,创新成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持续发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因素。受自身条件限制,寻求支持,从外部获取资源已成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联盟网络的兴起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竞争愈发激烈,创新成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持续发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因素。受自身条件限制,寻求支持,从外部获取资源已成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联盟网络的兴起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机会。小微企业通过联盟网络密切合作,整合联盟资源与生产要素,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实力,提高创新能力。以创新资源为中介变量研究科技型小微企业网络关系特征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利用SPSS19.0和Lisrel8.70软件对回收的246份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科技型小微企业联盟网络关系特征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创新资源在联盟网络关系特征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小微企业 联盟网络关系特征 创新资源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视角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和提升路径——以苏南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玉霞 蒋伏心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3-126,共4页
技术势力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苏南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结果显示,苏南科技资源配置规模强大,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企业没有形成技术势力。原因在于企业家要素和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的欠缺,因此,提... 技术势力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苏南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结果显示,苏南科技资源配置规模强大,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企业没有形成技术势力。原因在于企业家要素和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的欠缺,因此,提出要内重企业家培育,外重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完善,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技术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势力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家培育 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高等教育与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丽华 侯胜 王一然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102,共8页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层面对金融发展、高等教育和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选取我国17个资源型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高等教育对资源...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层面对金融发展、高等教育和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选取我国17个资源型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高等教育对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高等教育都对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且高等教育会在金融发展水平与资源型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发挥一定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促进金融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以及推进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对增强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高等教育 资源区域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评价 被引量:15
14
作者 卢新海 沈纬辰 +1 位作者 杨喜 刘瑞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29-132,共4页
文章构建了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和耦合协同度评价模型,对中国八大区域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实体经济水平滞后... 文章构建了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和耦合协同度评价模型,对中国八大区域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实体经济水平滞后于其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水平;大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水平滞后于实体经济水平,这种失调在进一步的恶化,相比之下,长江中游地区协同发展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三大沿海地区的协同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在三大沿海地区内部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区域 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 现代金融 人力资源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及其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五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周光礼 赵之灿 耿孟茹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5,112,共11页
研究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出发,基于五大城市群十年面板数据,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资源的空间布局进行综合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类资源空间布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五大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整体表... 研究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出发,基于五大城市群十年面板数据,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资源的空间布局进行综合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两类资源空间布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五大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整体表现出长期高集聚度-单中心的不均衡分布状态,且质量资源集聚程度要高于数量资源。数量资源单中心分布和集聚格局对城市群创新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质量资源则表现为显著正向作用。基于此,应分地区合理分配两类高等教育资源,构建“中心-承接”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中心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程度,增强内生创新能力,打造区域科技增长极;加快中小城市应用型大学布局,增强外溢创新能力,做好区域科技溢出承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城市群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空间布局 雄安新区 知识溢出 人才集聚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科技资源支撑区域创新经济产出的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双杰 白玉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3-41,共9页
根据2011-2014年科技部《国家重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表》以及国家统计年鉴数据,首先,使用赫芬达尔指数定量描述了利用国家重点科技资源进行创新活动的非均衡性。其次,使用网络DEA方法,实证分析了2012-2014年中国(内地)各省份国家重... 根据2011-2014年科技部《国家重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表》以及国家统计年鉴数据,首先,使用赫芬达尔指数定量描述了利用国家重点科技资源进行创新活动的非均衡性。其次,使用网络DEA方法,实证分析了2012-2014年中国(内地)各省份国家重点科技资源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表明,国家重点科技资源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不仅取决于资源创新生产阶段,而且受制于重点科技资源支持下的区域创新发展阶段。重点科技资源的支撑作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70%的省份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且大部分省份的国家重点科技资源未实现优化配置。此外,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国家重点科技资源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支撑效率不存在绝对收敛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科技资源 区域创新 网络DEA 支撑效率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区域配置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冬梅 王书华 龙开元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2年第5期10-13,共4页
对我国创新资源区域配置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指出,从全国科技创新资源的区域分布来看,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专利申请授权数、国外检索论文数等指标都是由东部向西部依次减少,明显形成东中西3个梯度的... 对我国创新资源区域配置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指出,从全国科技创新资源的区域分布来看,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专利申请授权数、国外检索论文数等指标都是由东部向西部依次减少,明显形成东中西3个梯度的分布格局;目前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位、功能等缺乏全国范围的、总体的统筹协调和国家顶层设计。最后,提出加强国家科技宏观调控管理能力等促进创新资源区域优化配置的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资源 资源区域配置 优化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端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化路径分析——以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铁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9-133,共5页
江苏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高端科技创新资源规模强大,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配置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江苏境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与江苏开放型经济有密切联系的发达国家地区以及江苏省内三大区域... 江苏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高端科技创新资源规模强大,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配置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江苏境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与江苏开放型经济有密切联系的发达国家地区以及江苏省内三大区域的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和整合。为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应坚持走市场化路径,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促进各类高端科技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和有效整合,促进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高端科技创新资源 配置效率 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技计划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雪原 王宏起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41-43,共3页
科技计划作为实现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已得到各区域科技管理部门的重视。文章通过对科技计划配置功能与作用机制的系统分析,从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视角,提出科技计划管理的前期战略研究、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生成、科... 科技计划作为实现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已得到各区域科技管理部门的重视。文章通过对科技计划配置功能与作用机制的系统分析,从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视角,提出科技计划管理的前期战略研究、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生成、科技立项评审、过程管理与科技成果管理、后评估等环节的完善策略,旨在为发挥科技计划配置功能,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计划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以湖北省高校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殷朝晖 龚娅玲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5期20-24,共5页
为了避免区域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等科技物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区域高校科技的协同发展,探索区域内各高校主体之间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路径和创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湖北省为例,分析... 为了避免区域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等科技物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区域高校科技的协同发展,探索区域内各高校主体之间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路径和创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湖北省为例,分析了目前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现状和障碍因素,从共享文化、制度环境、共享服务系统和共享平台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湖北省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机制 区域高校 科技物理资源 共享机制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