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城镇化格局及演化机制
1
作者 管卫华 吴小妮 +3 位作者 李焕兰 张惠 吴巍 吴连霞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7,共13页
本文运用Mann-Kendall方法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镇化增长率划分为1978—1994年、1995—2020年2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中国省域城镇化格局进行了分析。利用面板数据从区域内、区域间层面对形成这种格局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本文运用Mann-Kendall方法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镇化增长率划分为1978—1994年、1995—2020年2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中国省域城镇化格局进行了分析。利用面板数据从区域内、区域间层面对形成这种格局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城镇化的时空动态差异特征显著,1978年城镇化格局整体上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1994年表现为北方和东南沿海省份城镇化率等级相对较高,西南省份相对等级较低;2020年已形成由东向西逐级递减的格局;(2)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力需求作为拉力对区域间城镇化率提升作用强于区域内;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率的作用效应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对区域间的作用强度始终强于区域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为地区间推力对城镇化的正向效应仅在前一阶段显著;地区间城镇收入差距作为地区间拉力对城镇化率的影响总体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作用效应由区域间强于区域内转变为区域内强于区域间;(3)地理加权回归结果表明,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劳动力需求和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地区内推、拉力对各省城镇化提升具有正向驱动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地区间城镇收入差距对城镇化的正向推进效应在空间上的波动明显,随时间变化越来越强,表明区域间、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作为地区间推、拉力正在不断促进各区域的城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城镇化 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杜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态势及战略选择 被引量:42
2
作者 刘玉 冯健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54,共10页
沿海地区多元且互补性强的城镇化动力使其长期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城镇人口比重较高且增长速度较快,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城市规模齐全,但相对于区域人口,城市数量仍存在着一定的增长空间,部分省份城乡差距较大不利于城镇化持续发展。... 沿海地区多元且互补性强的城镇化动力使其长期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城镇人口比重较高且增长速度较快,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城市规模齐全,但相对于区域人口,城市数量仍存在着一定的增长空间,部分省份城乡差距较大不利于城镇化持续发展。未来城镇化战略重点应放在完善现代城市体系、提升城市群发展水平和加速城乡融合等方面;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偏低但近年城镇人口相对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城市空间分布较密但相对于区域人口的城市数量并不算多,人口向最大城市集中程度较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未来城镇化战略重点应加快产业培育,增强本地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能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城市空间分布稀疏,但人均拥有城市数量与其他区域差距并不大,城市规模偏小,城乡发展差距大,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特征差异明显。未来城镇化战略重点应进一步促进城市集聚发展,培育重点与特色产业,强化城乡经济支撑体系;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最高但近年城镇人口相对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最慢,人均拥有城市数量非常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小。未来城镇化战略重点应放在重塑城镇化发展动力,优化城市网络结构和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城镇化 城市规模结构 城乡一体 城镇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特征和发展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钟少颖 宋迎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9,共6页
中国城镇化发展在水平、速度、空间格局等方面区域差异显著。与此同时,东、中、东北、西北、西南五大区域自身的地理、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完全不同。因此,区域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东部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提升城镇... 中国城镇化发展在水平、速度、空间格局等方面区域差异显著。与此同时,东、中、东北、西北、西南五大区域自身的地理、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完全不同。因此,区域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东部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化质量。东北地区要注意提高主要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中部地区要着力打造城市群和城市圈。注意城乡统筹发展。西北地区要促进人口向城市主要是大城市集中,同时注意能源城市和边贸城市建设。西南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地区在少量的城市密集区,对于边缘区域要大力发展特色城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城镇化 区域城镇空间布局 区域协调发展 城镇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区域城镇化进程态势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勇 刘津 许云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3期154-160,共7页
2012年我国区域城镇化提升格局呈现出与经济水平顺向发展态势,区域城镇化水平差距拉大,区域城镇化质量明显恶化;区域城镇化水平继续呈"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变化是东部与平均之比略降、中部略升、西部未变;区域城镇化与... 2012年我国区域城镇化提升格局呈现出与经济水平顺向发展态势,区域城镇化水平差距拉大,区域城镇化质量明显恶化;区域城镇化水平继续呈"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变化是东部与平均之比略降、中部略升、西部未变;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基本协调,两者之比依然是"东西部高、中部低",变化是都有所扩大,东部幅度最大。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区域城镇化进程将启稳回升,各地区城镇化提升幅度将超过上年;区域城镇化水平将继续保持协调收敛态势;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性将继续改善。最后,提出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几条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城镇化 东部 中部 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旅游与区域城镇化互动融合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云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3期80-84,共5页
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热点增长极:休闲旅游和小城镇建设,根据两者互动融合的阶段阐述其关系,通过建立休闲旅游与城镇化互动融合的典型相关模型,充分挖掘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脉络,以期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旅游型城镇化互动融... 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热点增长极:休闲旅游和小城镇建设,根据两者互动融合的阶段阐述其关系,通过建立休闲旅游与城镇化互动融合的典型相关模型,充分挖掘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脉络,以期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旅游型城镇化互动融合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旅游 区域城镇化 互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内涵和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的重点 被引量:12
6
作者 冯更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0-54,共5页
城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内涵,概括地说,就是乡村按照城镇发展的方向,在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必须实现思想意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镇现代化水平转变。实现这三个转变要以民为本,这是现阶段... 城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内涵,概括地说,就是乡村按照城镇发展的方向,在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必须实现思想意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镇现代化水平转变。实现这三个转变要以民为本,这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实质。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的重点有两个:(1)从城镇化区域结构体系来说,是发展和建设小城镇。这是由小城镇的性质、地位和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决定的。现在我国农村人口绝大部分都在中小城市辖区居住。发展和建设小城镇要坚持更新理念,提高认识;统筹规划,持续发展;扩大内涵,实现“三个转变”;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镇运行物质条件;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因地制宜,各具特色。(2)从城镇化的内涵来说,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在当代,先进的生产力就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就必须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深化体制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切实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分异研究——以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张荣天 《旅游论坛》 2015年第6期60-65,共6页
基于耦合协调研究视角,以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剖析旅游驱动背景下区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分异基本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2年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城镇化和旅游发展系统得分值不断提高,总体上旅游发展高于区域城镇... 基于耦合协调研究视角,以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剖析旅游驱动背景下区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分异基本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2年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城镇化和旅游发展系统得分值不断提高,总体上旅游发展高于区域城镇化水平;2000-2012年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系统耦合度C∈[0.52,0.75],位于磨合阶段;而系统协调度D∈[0.35,0.49],处于中度耦合协调状态,且区域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上升态势;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具有显著空间分异特征,总体表现为黄山、芜湖及马鞍山等地县(市)系统耦合协调程度较高;最后,从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建设、促使城镇与旅游规划一体化等方面提出未来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城镇化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城镇化 旅游发展 耦合协调 时空分异 皖南文旅游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城镇化进程态势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勇 《中国市场》 2013年第8期6-11,共6页
2009年我国区域城镇化水平提升格局继续呈 "中西部明显快于东部"态势,地区速度差继续扩大,即中西部相对更快一些、东部相对更慢一些; 区域城镇化水平格局继续呈 "东部高、中西部低"态势,地区水平差距继续缩小; 区... 2009年我国区域城镇化水平提升格局继续呈 "中西部明显快于东部"态势,地区速度差继续扩大,即中西部相对更快一些、东部相对更慢一些; 区域城镇化水平格局继续呈 "东部高、中西部低"态势,地区水平差距继续缩小; 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基本协调,两者之比依然是 "东西部高、中部低",变化是都有所扩大,东部幅度最大。2010年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区域城镇化进程将企稳回升,各地区城镇化提升幅度将超过上年; 区域城镇化水平将继续保持协调收敛态势; 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性将继续改善。最后,提出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几条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城镇化 东部 中西部 态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城镇化:西部大开发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家强 《小城镇建设》 2001年第6期24-25,共2页
一、西部区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西部应加速城镇化的问题,有的从经济增长极理论提出发展西部大城市,有的从促进西部农民增收,解决西部贫困的高度提出大力发展小城镇,其目的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 一、西部区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西部应加速城镇化的问题,有的从经济增长极理论提出发展西部大城市,有的从促进西部农民增收,解决西部贫困的高度提出大力发展小城镇,其目的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促进西部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只有加速城镇化进程,才能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区域城镇化 乡镇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与组织过程研究综述
10
作者 吕园 邢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6期216-218,220,共4页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空间为切入点,结合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与组织过程的具体研究内容,系统总结区域城镇化在空间格局与组织过程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进展,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今后研究的趋势与重点,从区域层面开展城镇化空...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空间为切入点,结合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与组织过程的具体研究内容,系统总结区域城镇化在空间格局与组织过程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进展,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今后研究的趋势与重点,从区域层面开展城镇化空间格局与组织过程研究,逐步整合、建立区域层面上的研究体系,以期为深化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城镇化 空间格局 组织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城镇化的集聚演进及其基本路径研究——以鲁东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燕 卢中华 《临沂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13-19,共7页
为探索区域城镇化的集聚演进机制与其基本路径,以鲁东南地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区域城镇化发端于综合优势和市场需求,经过单元集聚、中心集聚、群化集聚、集聚衰退,形成了"单元集聚—中心集聚—群化集聚"的区域城镇化路径... 为探索区域城镇化的集聚演进机制与其基本路径,以鲁东南地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区域城镇化发端于综合优势和市场需求,经过单元集聚、中心集聚、群化集聚、集聚衰退,形成了"单元集聚—中心集聚—群化集聚"的区域城镇化路径,以及单元集聚、中心集聚或群化集聚的子区域城镇化路径。由此提出应建立政府、企业家、科技专家、社会组织的协同战线;完善政府评价与激励体系、区域优势评价体系;构建区域教育、培训、信息、服务、融资平台;培育区域产业区、制度创新实验区、风险投资实验区、官产学研联合实验区;深化户籍、土地、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促进资源的区域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城镇化 集聚演进 综合优势 鲁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冶城市区域城镇化战略地位提升研究——以黄石市为例
12
作者 向夏莹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1-15,共5页
半个多世纪以来,黄石作为矿冶文化名城,其战略地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为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到了国家工业化发展中期,受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黄石矿冶资源枯竭,城市发展速度趋缓,现已被定位为"资源枯竭型"城... 半个多世纪以来,黄石作为矿冶文化名城,其战略地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为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到了国家工业化发展中期,受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黄石矿冶资源枯竭,城市发展速度趋缓,现已被定位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矿冶城市区域城镇化战略地位,以促进城市的社会经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冶城市 区域城镇化 战略地位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四川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
13
作者 夏泽明 《四川省情》 2014年第4期44-44,共1页
初步测算,2013年末四川城镇人口达3640万人,比2012年增加15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4_g%,较2012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提高幅度比全国的1.16%高0.21个百分点,列全国第3位,仅低于贵州(增1.42%)、甘肃(增1.38%)。2013年... 初步测算,2013年末四川城镇人口达3640万人,比2012年增加15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4_g%,较2012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提高幅度比全国的1.16%高0.21个百分点,列全国第3位,仅低于贵州(增1.42%)、甘肃(增1.38%)。2013年四川城镇化水平居全国第24位,在西部位次由2012年第8位上升到第6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城镇化 水平差异 四川 城镇水平 城镇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老区加快推进整区域城镇化
14
作者 农发行福建省龙岩市分行课题组 梅李军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5年第1期30-31,共2页
龙岩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作为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闽西南一翼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龙岩老区大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闽西特色的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 龙岩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作为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闽西南一翼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龙岩老区大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闽西特色的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道路.作为当地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福建省龙岩市分行如何抓住整区域城镇化建设的机遇,更好地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是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老区 区域城镇化 海峡西岸经济区 城镇发展战略 农业政策性银行 城镇道路 城镇建设 城镇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城镇化差异及成因解释 被引量:19
15
作者 周靖祥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72,89,共18页
立足于中国式行政主导城镇化发展内涵,借助2002-2012年分省份面板数据展开经验检验。研究发现,省份内部和省际对城镇化差异的贡献率已经稳定在50%左右;大一统的城镇化战略是差异形成的主因,作用机制和渠道已经趋于固化;先导性战略布局... 立足于中国式行政主导城镇化发展内涵,借助2002-2012年分省份面板数据展开经验检验。研究发现,省份内部和省际对城镇化差异的贡献率已经稳定在50%左右;大一统的城镇化战略是差异形成的主因,作用机制和渠道已经趋于固化;先导性战略布局的作用显著,经验上证实了区域城镇化梯度差异及格局重塑存在路径依赖的立论成立。因此,为实现全国联动的城镇化发展目标,未来东部沿海高城镇化水平省份应当深度推进城镇化战略,中西部内陆低城镇化水平省份可以继续实施城市化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城镇化 人口数量 战略布局
原文传递
加速玉树区域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对策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光中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12,共4页
玉树的灾后重建,使玉树市的城镇化建设在硬件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在这样一个水平之上玉树应借助重建后的有利条件,通过努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农牧业的现代化水平,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经济,大力推进特色旅... 玉树的灾后重建,使玉树市的城镇化建设在硬件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在这样一个水平之上玉树应借助重建后的有利条件,通过努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农牧业的现代化水平,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经济,大力推进特色旅游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通过完善城镇社保制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社区建设来进一步提升人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加速推进玉树区域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带动玉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 区域城镇化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边缘乡镇的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安琴 吴彤琳 +1 位作者 霍家旭 苏瑞祥 《时代经贸》 2018年第6期66-67,共2页
区域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乡结合、互促共进的共同发展。本项目以雄安新区建设为前提,着重研究新区周边区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关... 区域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乡结合、互促共进的共同发展。本项目以雄安新区建设为前提,着重研究新区周边区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为地方政府把控、引导周边区域城镇化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区域城镇化 生态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城镇化质量与房地产市场协调性研究——基于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18
作者 戴志颖 《价格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7-49,共3页
区域房地产市场不仅关乎城市转型发展大局和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质量,同时也事关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社会和谐稳定,该行业的发展受到区域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并且与其存在相关性。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如何在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同时... 区域房地产市场不仅关乎城市转型发展大局和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质量,同时也事关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社会和谐稳定,该行业的发展受到区域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并且与其存在相关性。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如何在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同时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并以重庆六个中心城市为实证案例,从市场现状准确判断、发展潜力合理预估、开发建设规模控制和配套设施建设时序等维度进行分析,以期通过价格和市场管理的体制机制在区域城镇化进程中更好地追寻"人的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 城镇质量 房地产市场 区域城镇化
原文传递
跨区域人口城镇化迁移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理论模型与模拟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海龙 马长发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136,共19页
在构建两地区两部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设置以中国为背景的情景模拟,研究跨区域人口城镇化迁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认为:城镇化水平的状态决定了人口跨区域城镇化迁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性质;人口迁入地区城乡... 在构建两地区两部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设置以中国为背景的情景模拟,研究跨区域人口城镇化迁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认为:城镇化水平的状态决定了人口跨区域城镇化迁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性质;人口迁入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率上升,迁出地区则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率的特征受人口跨区域城镇化迁移比重、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人口迁移带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帕累托改进”的可能。笔者认为鼓励人口跨区域城镇化迁移,弱化户籍限制将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也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地区差距的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人口城镇迁移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模拟分析 帕累托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雪萍 吕衍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5,共8页
生态城镇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是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生态城镇化建设需要构建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三大机制共同组成的长效机制,使生态城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区域生态城镇化的发展是生态城镇... 生态城镇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是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生态城镇化建设需要构建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三大机制共同组成的长效机制,使生态城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区域生态城镇化的发展是生态城镇化的有效补充,通过运用长效机制,针对不同地区的城镇化状况制定符合地区特色的顶层设计、有效熨平多方利益博弈矛盾的制度协调、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城镇化布局、完善的地方生态补偿办法、明晰的地方政府权责制度,保障区域生态城镇化长期有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镇 区域生态城镇 决策机制 运行机制 监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