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2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及其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郭腾云 陆大道 甘国辉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4-510,共7页
在对近 2 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文中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和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对外开放这一区域发展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 ,首次从量的方面探讨了对外开放政策对东... 在对近 2 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文中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和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对外开放这一区域发展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 ,首次从量的方面探讨了对外开放政策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及其差异。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模拟计算 ,2 0世纪 80年代初至 1 999年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GDP的直接作用率达到 2 1 39% ,使其相应的GDP年增长速度由9 1 %提高到 1 0 2 4 % ,提高了 1 1 4个百分点。而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 ,由于对外开放较晚 ,对外开放政策的力度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的大 ,从 90年代初期开始的沿江、沿边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中西部地区GDP的直接作用率为 4 2 4 % ,仅为前者的 2 0 %左右 ,使其相应的GDP年增长速度也仅由 8 96 %提高到 9 2 7% ,仅提高 0 31个百分点 ,两者的差距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政策作用 区域对比 中国 计量经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政策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收敛 被引量:5
2
作者 郭腾云 徐勇 杨国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1-96,共6页
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计算分析了1952~2000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从1952~2000年以实际人均GDP为指标,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变化呈发散趋势.然而,根据不同时段国家所采取... 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计算分析了1952~2000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从1952~2000年以实际人均GDP为指标,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变化呈发散趋势.然而,根据不同时段国家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不同把整个时期划分为若干不同时段,则发现1952~1966、1979~1990、1979~2000年等时段,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均存在显著的β型绝对和条件收敛趋势.进一步的研究还显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β型收敛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经济增长 β型收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左兵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38-43,共6页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主要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三个阶段。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看出,区域发展政策的变化勾勒出了我国高等...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主要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三个阶段。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看出,区域发展政策的变化勾勒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结构布局;经济政策是高等教育区域政策调整的主导因素;我国大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深受高等教育区域政策的影响,而高等教育区域政策的演变则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不断深入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高等教育布局 大学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与国家区域发展政策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荣科 段华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86-89,共4页
我国的区域发展政策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 ,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国家区域发展政策 ,对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但在区域经济协作中西部地区的地位、优惠政策的作用、资源的投入以及西部开发中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 我国的区域发展政策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 ,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国家区域发展政策 ,对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但在区域经济协作中西部地区的地位、优惠政策的作用、资源的投入以及西部开发中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关系等方面 ,区域发展政策还不能充分满足西部大开发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西部大开发 区域发展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耀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1期25-28,共4页
"十三五"时期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经区域总体战略实施后,在新的时期,将继续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均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并不仅仅意味着发展速度由"高速"降... "十三五"时期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经区域总体战略实施后,在新的时期,将继续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均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并不仅仅意味着发展速度由"高速"降为"中高速",还应包含更多的内容,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节能减排,等等,但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均衡也应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而言,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会带来各个经济区之间格局的梯度差变大,而稳步的经济增速,将会给这一现象带来改观。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环境,自然有利于区域发展格局的梯度变缓。"十三五"规划当下正处在编制阶段,新常态下的区域格局究竟如何实现新均衡、新协调、新发展呢?我们特别邀请五位学界专家和决策层的高级智囊,请他们谈谈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小康社会目标 五年规划 新中国成立 承前启后 转换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发展政策调整与高等教育改革 被引量:5
6
作者 左兵 《高校教育管理》 2008年第1期47-52,共6页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主要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区域非均衡发展政策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三个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虽然我国没有像经济政策一样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但是从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演...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主要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区域非均衡发展政策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三个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虽然我国没有像经济政策一样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但是从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演变过程和高等教育政策随之而进行的调整变化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区域发展政策对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高等教育布局 大学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政策 被引量:5
7
作者 晏敬东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121-124,共4页
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 ,必须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法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制定和实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法国 国土整治 区域发展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小东西部差距与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庆宁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5-59,共5页
缩小东西部差距与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整张庆宁区域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区域发展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是区域经济活动的行为指向和准则,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解决区域问题的有效措施。制定和实施正确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是处理好国家与... 缩小东西部差距与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整张庆宁区域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区域发展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是区域经济活动的行为指向和准则,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解决区域问题的有效措施。制定和实施正确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是处理好国家与区域、区域与区域之间关系的关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缩小东西部差距 东西部地区 区域政策 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东部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 区域发展战略 效率与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域发展政策 被引量:4
9
作者 殷晓红 《商场现代化》 2009年第6期232-232,共1页
在当今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正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的美好前景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辽宁作为该区域内的经济大省,能否抓住机遇.在对外经济合作中实现振兴和发展.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做出正确... 在当今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正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的美好前景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辽宁作为该区域内的经济大省,能否抓住机遇.在对外经济合作中实现振兴和发展.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做出正确的区域发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发展政策 辽宁 区域经济集团化 对外经济合作 发展潜力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与区域发展政策关系浅析——基于欠发达地区问题存在的视角
10
作者 孙国峰 张旭晨 《理论建设》 2014年第2期69-72,26,共5页
将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问题放在制度变革、劳动力市场的培育、社会资本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多视角所形成的区域统筹发展的大框架中去思考,一方面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政策措施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另一方面提升新生态农民... 将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问题放在制度变革、劳动力市场的培育、社会资本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多视角所形成的区域统筹发展的大框架中去思考,一方面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政策措施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另一方面提升新生态农民工社会融入政策的科学性、创新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 区域发展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的区域发展政策及实践分析
11
作者 李小建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41,共6页
一、区域政策的发展 1、70年代以前的区域政策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的区域发展规划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缺乏区域间的总体规划。联邦政府对区域规划的关注,始于本世纪40年代,1943年。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澳大利亚 实践分析 区域政策 区域发展规划 区域规划 总体规划 地方政府 工党政府 联邦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区域发展政策 被引量:4
12
作者 郝春和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97年第5期6-11,共6页
关键词 财政体制 区域发展政策 转移支付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有差别的区域发展政策是缩小区域差别的可行方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季建林 《唯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70,共2页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水平的差别,与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的区域分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缩小各省区间收入分配的差距,必须相应地调整有关区域分工。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却存在着一种片面性,即认为东部省市比中西部省区收入...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水平的差别,与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的区域分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缩小各省区间收入分配的差距,必须相应地调整有关区域分工。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却存在着一种片面性,即认为东部省市比中西部省区收入分配水平高,是因为中西部的资源价值的一部分转移为东部的收入,主张中西部大力发展加工工业实现资源高附加值的就地化,以加速中西部的发展最终赶上东部地区。这种“反梯度理论”,如果仅从中观角度考察似乎有些道理。但如置于宏观角度分析,则发现其违背了现代商品生产中的一个基本趋势和基本规律,即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一种商品应在生产率最高化的地方生产才能取得最优化效益。如中西部省区实行资源就地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西部省区 区域分工 收入分配 区域差别 梯度理论 地区间经济 发展水平 最优化 东部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微观层面看区域发展政策调整
14
作者 宋华琴 《浙江经济》 2010年第21期54-54,共1页
从地方经济的中观角度看,今年前三季度,嘉兴市南湖区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增长,但经济转型的阻力仍然较强如果从更微观的企业财务视角进行分析,还可以得到一种与区域发展大势相近,局部判断存在差异的现象。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微观 调整 地方经济 湖区经济 财务视角 经济转型 存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增长理论及中国区域发展政策的演变
15
作者 刘洋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13-15,21,共4页
区域增长均衡或非均衡长期以来一直是区域经济学所争论的焦点。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今后应按照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为依托。
关键词 区域增长理论 区域发展政策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倾斜型区域发展政策的思索
16
作者 李世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1-36,共6页
区域经济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运行中很难回避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开放省市和经济特区的发展,采取了倾斜型的区域发展政策。根据经济效益最优化原则,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实现生产要素配置的适度倾斜和非均... 区域经济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运行中很难回避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开放省市和经济特区的发展,采取了倾斜型的区域发展政策。根据经济效益最优化原则,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实现生产要素配置的适度倾斜和非均衡发展,是无可非议的。但从发展经济学的要求来观察,倾斜型的区域发展政策是存在着弊端的。我国是一个拥有11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应该对区域发展政策作出科学而审慎的选择。根据国民经济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要求,对现行倾斜型区域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估,乃是消除当前区域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优化今后区域发展政策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东部沿海地区 区域政策 协调发展 经济效益 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特区 非均衡发展 发展经济学 东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区域发展政策与中部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之二
17
作者 陈洪博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8期24-26,共3页
一、建国后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演变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布局极不平衡。当时,70%以上的工业生产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部地区,轻纺工业和机械修配等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无锡等少数城市,仅... 一、建国后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演变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布局极不平衡。当时,70%以上的工业生产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部地区,轻纺工业和机械修配等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无锡等少数城市,仅上海的工业产值就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4以上。而广大的内地工业非常落后,有限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武汉、重庆、太原等少数几个城市。这种不平衡的工业布局,对建国以后40多年来的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一直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纵观我国40多年来区域发展政策的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产值 演变过程 生产集中 原材料工业 区域发展政策 五年计划 中部地区 工业生产 能源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区域发展政策的特点
18
作者 陈淮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L期40-40,共1页
在跨世纪战略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继续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从目前的趋势看,这一过程的政策将明显具有系统化、长期化的特点: 一是多样化与非区别化相结合,一方面强调区分类型,根... 在跨世纪战略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继续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从目前的趋势看,这一过程的政策将明显具有系统化、长期化的特点: 一是多样化与非区别化相结合,一方面强调区分类型,根据不同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给予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不再主要采用特殊优惠方式的区别化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跨世纪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 区别化 非区别 特殊优惠 化相 分工合作 长期化 政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政策面临的矛盾
19
作者 俞建国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J期28-28,共1页
市场化的改革取向使我国原区域经济政策面临挑战。市场经济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贫困地区的就业问题和收入水平过低的问题,可以说是一种非效率导向型的区域政策。这些国家的效率问题一般已经在企业微观层次上得到解决。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政策 改革取向 非效率 导向型 经济体制转轨 市场经济国家 面临挑战 微观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的区域发展政策和经济布局战略
20
《地理教学》 1998年第5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区域发展政策 经济布局战略 中国 经济建设 沿海地区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