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偏好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的证据
1
作者 张国建 胡玉梅 许东彦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94,共22页
如何有效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中国制造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地方政府的政策偏好视角探讨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的制定逻辑和实施效果,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制定效率、增进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性... 如何有效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中国制造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地方政府的政策偏好视角探讨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的制定逻辑和实施效果,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制定效率、增进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性。文章基于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创新性地测算了地方政府的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偏好,并考察了其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地方政府的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偏好整体上显著抑制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政策带来的效率损失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成熟期企业以及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地区。机制分析发现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偏好通过抑制市场竞争、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企业退出和影响企业成长等渠道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却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地方政府的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偏好带来一定的效率损失,但却有效提高了微观层面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就业和税收,宏观层面城市生产总值和利税总额。文章对于新发展阶段更好地评估区位导向性政策制定效果、进一步优化区位导向性政策设计、推动制造强国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偏好 全要素生产率 地方政府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能够促进城市数字创新吗?
2
作者 雷丽萍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56,共11页
增强城市数字创新能力,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践、提高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抓手。基于2011-2022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探讨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对城市数字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 增强城市数字创新能力,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践、提高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抓手。基于2011-2022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探讨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对城市数字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数字创新,该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对良好市场发展水平、高级行政区划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创新网络嵌入在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对城市数字创新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数字规制政策则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拓展分析发现,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通过数字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城市数字经济增长。据此,应建立健全对数字创新的财税金融支持机制,着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与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持续优化完善数字规制政策管理体系,以稳步提升城市数字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 数字创新 制造业企业金融化 创新网络 数字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的消费带动效应——以开发区政策为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4
3
作者 孙伟增 吴建峰 郑思齐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68,200,共22页
作为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排头兵,开发区政策能否带动城市居民消费活力的提升,成为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机制?利用省级开发区升级的政策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开发区政策的消费带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开发区升级对于城市... 作为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排头兵,开发区政策能否带动城市居民消费活力的提升,成为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机制?利用省级开发区升级的政策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开发区政策的消费带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开发区升级对于城市居民总消费、生活性消费、住房消费和子女受教育支出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主要得益于开发区升级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但在户籍制度更严格、流动人口购房限制更大以及社会和谐度偏低的城市,劳动力在城市里消费的意愿和能力相对较弱,内需难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导向性产业政策 开发区政策 开发区升级 消费带动效应 城镇化质量
原文传递
The Consumption-Driven Effect of Place-based Industrial Policy: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Development Zone Policy 被引量:3
4
作者 Sun Weizeng Wu Jianfeng +1 位作者 Zheng Siqi Gong Huaya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0年第4期44-62,共19页
Can the development zone policy that pioneered Chinese industrialization energize the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achiev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 Can the development zone policy that pioneered Chinese industrialization energize the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achiev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We used the policy impact of upgrading provincial development zones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onsumptiondriven effect of development zone policy with the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model.Our findings show that the upgrading of development zones is significant in raising urban residents’total consumption,personal consumption,housing consumption and expenditure on children’s education.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increase in productivity brought about by the upgrading policy.However,in cities that have more string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hukou)systems,impose tougher home purchase restrictions(HPR)on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have less social harmony,the labor force is less willing and less able to consume,making it hard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ce-based industrial policy development zone policy upgrading development zones consumption-driven effect urbanization qua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