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匹那地尔对大鼠缺血心肌钙调控的作用
1
作者 林茹 康曼丽 +3 位作者 曹春梅 夏强 舒强 张泽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缺血心肌再灌注 (I- R)损伤的钙调控机制及匹那地尔对心肌 I- 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 :取 SD大鼠 ,心室肌细胞酶解分离 ,心肌细胞静息 1~ 2 h后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高钾停搏液组、匹那地尔强化组、格列苯脲拮抗组... 目的 :探讨大鼠缺血心肌再灌注 (I- R)损伤的钙调控机制及匹那地尔对心肌 I- 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 :取 SD大鼠 ,心室肌细胞酶解分离 ,心肌细胞静息 1~ 2 h后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高钾停搏液组、匹那地尔强化组、格列苯脲拮抗组。 4组细胞在 2 4℃下保存 2 h后 ,复氧、复灌 2 0 min同时测定 [Ca2 + ]i 瞬态变化、肌浆网内贮钙释放功能。结果 :经匹那地尔强化处理的心肌细胞在 I- R过程中 [Ca2 + ]i 瞬态变化恢复率明显高于高钾停搏液组 (90 .2 7%~ 95 .5 7% vs6 7.0 5 %~ 80 .11% ,P<0 .0 1)。肌浆网内贮钙释放能力 (173.15 %± 2 6 .0 1% )明显高于高钾停搏液组 (112 .0 0 %± 16 .93% ) (P<0 .0 1)。经匹那地尔强化处理的心肌细胞在咖啡因诱导的钙释放后 ,胞内钙离子浓度从高水平回复到舒张末静息水平的时间为 (3.2 0± 0 .71) ms,显著短于高钾停搏液组 (3.93± 0 .4 6 ) ms(P<0 .0 5 )和对照组 (4 .6 8± 0 .77) ms(P<0 .0 1)。结论 :匹那地尔通过肌浆网和细胞膜 Na+ /Ca2 +交换体功能来调节钙瞬态变化 ,减少细胞内钙超载使心肌细胞在 I- R过程中保持较好的钙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钙调控机制 匹那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那地尔对大鼠停跳心肌的能量保存作用
2
作者 汪文东 张凯伦 胡志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2-384,共3页
为探讨匹那地尔 (Pinacidil)冷超极化停搏液对大鼠缺血心肌的能量保存作用 ,并与传统高钾去极化停搏液(St.Thom as液 )进行比较 ,在改良 L angendorff离体大鼠工作心模型基础上进行低温缺血再灌注实验。把 4 0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为探讨匹那地尔 (Pinacidil)冷超极化停搏液对大鼠缺血心肌的能量保存作用 ,并与传统高钾去极化停搏液(St.Thom as液 )进行比较 ,在改良 L angendorff离体大鼠工作心模型基础上进行低温缺血再灌注实验。把 4 0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S1组停搏液为 4℃ St.Thomas液 ,停搏时间为 1h;P1组为 4℃含匹那地尔的超极化停搏液 ,停搏时间为 1h;S2组停搏液同 S1组 ,停搏时间为 2 h;P2组停搏液同 P1组 ,停搏时间为 2 h。再灌注转为工作心 30 min后 ,取心肌标本置入液氮罐中 ,用荧光素酶法分别测定心肌 ATP含量。结果显示 :在保存心肌 ATP含量方面 P1组优于 S1组 (P<0 .0 5 ) ,而 P2组与 S2组相当。提示 :匹那地尔可作为心肌保护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那地尔 超极化停搏 能量保存 停跳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那地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泡巨噬细胞胞质游离钙浓度及其分泌的NO IL-6的影响
3
作者 李旭 周红 王立祥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2期947-949,共3页
目的观察匹那地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胞质游离钙浓度及其分泌的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胞培养和荧光指示剂方法,测定AM内钙浓度及其生成的NO和IL-6含量。结果... 目的观察匹那地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胞质游离钙浓度及其分泌的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胞培养和荧光指示剂方法,测定AM内钙浓度及其生成的NO和IL-6含量。结果①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内钙浓度、NO和IL-6均较对照组胞内钙浓度、NO和IL-6增高(P<0.01);②脂多糖(LPS)刺激以后,胞内游离钙浓度、NO和IL-6均较刺激前增高(P<0.01);③先加匹那地尔孵育AM再加入LPS,胞质内游离钙浓度、NO和IL-6较仅加LPS时减少(P<0.01)。结论匹那地尔可抑制LPS引起的[Ca2+]i增加,对LPS刺激的NO和IL-6升高也有抑制作用;匹那地尔可调节AM激活,抑制NO和IL-6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慢性 巨噬细胞 肺泡 匹那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匹那地尔的超极化停搏液对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汪文东 张凯伦 胡志伟 《心脏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12-214,217,共4页
目的 :探讨含匹那地尔的冷超极化停搏液是否能延长心肌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 :在改良 L angendorff离体大鼠工作心模型上进行低温缺血 /再灌注实验 ,以 4℃除极化停搏液 St.Thomas液为对照组 ,4℃含匹那地尔的超极化停搏液为实验组 ,根... 目的 :探讨含匹那地尔的冷超极化停搏液是否能延长心肌缺血的安全时限。方法 :在改良 L angendorff离体大鼠工作心模型上进行低温缺血 /再灌注实验 ,以 4℃除极化停搏液 St.Thomas液为对照组 ,4℃含匹那地尔的超极化停搏液为实验组 ,根据停搏液种类和停搏时间不同 ,把 40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S1,S2为对照组 ,停搏时间分别为 1h,2 h;P1,P2为实验组 ,停搏时间分别为 1h,2 h。观察缺血前及再灌注转为工作心后心功能指标 ,缺血前及再灌注后心肌酶值变化 ,心肌 ATP含量 ,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及心肌含水率。结果 :低温缺血 /再灌注后实验组 P1,P2在心排出量恢复率 ,冠脉流量恢复率 ,左室最大收缩压力变化速度及左室峰压恢复率均优于对照组S1,S2 ( P<0 .0 5 ) ;灌注停搏液后心肌机械活动和电活动的消失时间 ,实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 ( P<0 .0 1) ;在保存心肌 ATP含量及乳酸脱氢酶 ( L DH)方面 ,P1优于 S1( P<0 .0 5 ) ,而 P2与 S2相当。再灌注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漏出量及心肌含水率 ,实验组 P1,P2与对照组 S1,S2相比无显著差异 ;在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方面 ,P1与S1,P2与 S2相似 ;再灌注时 P2室颤发生率为 2 0 %。结论 :匹那地尔可作为心肌保护成分。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离子通道开放剂 匹那地尔 超极化停搏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那地尔合用卡立泊来德对离体大鼠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
5
作者 潘明玉 窦秀莉 张七一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期41-43,共3页
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通道)是受细胞内ATP浓度等多因素调节的钾通道,KATP通道在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匹那地尔可开放KATP通道,对心脏有保护作用[1]。Na^+/H^+交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 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通道)是受细胞内ATP浓度等多因素调节的钾通道,KATP通道在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匹那地尔可开放KATP通道,对心脏有保护作用[1]。Na^+/H^+交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在生理状态下受很多因素的调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那地尔 心肌梗死范围 卡立泊来德 离体大鼠 Na^+ H^+交换蛋白 KATP通道 敏感性钾通道 ATP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尼曼-匹克病1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康玮玮 高原 +2 位作者 冯丽丽 钟蕊 陈煜 《肝脏》 202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患者,女性,18岁,学生,因“血小板减少3余年”于2023年8月15日入院。3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鼻衄、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无发热、皮疹、光过敏、脱发,无呕血、黑便等,就诊于当地医院发现血小板减低[(70~80)×10^(9)/L],未进... 患者,女性,18岁,学生,因“血小板减少3余年”于2023年8月15日入院。3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鼻衄、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无发热、皮疹、光过敏、脱发,无呕血、黑便等,就诊于当地医院发现血小板减低[(70~80)×10^(9)/L],未进一步诊治。10天前当地复查血小板仍低伴脾大,遂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4.42×10^(9)/L,血红蛋白(Hb)127 g/L,血小板(PLT)72×10^(9)/L。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02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1 U/L,总胆红素(TBil)30.7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7.2μmol/L,血白蛋白51.5 g/L,碱性磷酸酶(ALP)69 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29.0 U/L,铜蓝蛋白18.5 mg/dL,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自身抗体、抗核抗体谱、肝抗原谱、M2均阴性,IgG、IgA、IgM、补体C3/C4、抗链“0”、甲状腺功能、血清蛋白电泳均正常。腹部超声:肝大(右肋下斜径16.4 cm)、脂肪肝、脾大(脾厚6.6 cm,长径约22.7 cm,肋下7.6 cm)。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体健、月经正常,父母及弟弟均无神经系统症状、皮下瘀斑、鼻衄、肝大、脾大等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曼-克病 脾大 肝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罗匹坦复合舒泰-右美托咪定对兔麻醉效果的研究
7
作者 张周结 蔡文英 +2 位作者 吴月萱 朱毅威 胡崇伟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9,153,共8页
为了探究马罗匹坦复合舒泰-右美托咪定对兔的麻醉效果及对兔常规生理指标和心脏功能的影响,试验将12只90日龄、体重为(2.44±0.17)kg的健康新西兰白兔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对照组按体重肌肉注射1.75 mg/kg舒泰和0.0... 为了探究马罗匹坦复合舒泰-右美托咪定对兔的麻醉效果及对兔常规生理指标和心脏功能的影响,试验将12只90日龄、体重为(2.44±0.17)kg的健康新西兰白兔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对照组按体重肌肉注射1.75 mg/kg舒泰和0.033 mg/kg右美托咪定,试验组按体重肌肉注射1.75 mg/kg舒泰和0.033 mg/kg右美托咪定并静脉注射1 mg/kg马罗匹坦,对两组进行麻醉效果评估、常规生理指标[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和左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s,EF)、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和E峰与A峰比值(E/A)]监测。结果表明:对照组的麻醉诱导时长和麻醉维持时长分别为(2.84±2.05)min和(56.82±17.20)min,试验组分别为(1.97±0.60)min和(68.73±8.37)min;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麻醉诱导时长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维持时长显著提高(P<0.05)。与麻醉即刻比较,对照组镇静效果评分在麻醉第40,50分钟时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镇静效果评分在麻醉第50分钟时显著下降(P<0.05);两组肌松效果评分在麻醉第50分钟时显著下降(P<0.05),生物反射和镇痛效果评分在整个观察期间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体温和心率均在麻醉后呈现下降趋势;与麻醉即刻比较,对照组体温在麻醉第30,40,50分钟时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体温在麻醉后第20,30,40,50分钟时显著下降(P<0.05),两组心率在麻醉第40分钟时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心率在麻醉第50分钟时出现回升,而试验组心率在在麻醉第50分钟时极显著下降(P<0.01)。两组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在麻醉过程中的变化较为平稳,整个观察期间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血压在麻醉过程中的变化较为平稳;与麻醉即刻比较,除对照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麻醉第50分钟时显著上升(P<0.05)外,两组在麻醉第10,20,30,40分钟时各血压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SV、EF、CO、CI、E/A在麻醉过程中的变化较为平稳;与麻醉第0~15分钟比较,第15~30,30~45,45~60分钟两组左心功能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马罗匹坦复合舒泰-右美托咪定较舒泰-右美托咪定具有更好的镇静效果,且在延长麻醉维持时长的同时不会对常规生理指标及心脏功能造成明显影响,适用于兔临床手术及试验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罗 舒泰 右美托咪定 麻醉效果
原文传递
“小醒脑”针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陈彦如 张捷 +2 位作者 刘虹艳 周艳 张艺扬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3期79-81,84,共4页
目的:评价“小醒脑”针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小醒脑”针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匹兹堡... 目的:评价“小醒脑”针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小醒脑”针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和中医症状积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ISI、SAS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组间PSQI、SAS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相比,“小醒脑”针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能更显著地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不寐 “小醒脑”针法 右佐克隆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对抗非糖尿病PCI术后患者糖代谢和炎症因子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杨广浦 张铁须 张永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51-154,共4页
探讨分析匹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对抗非糖尿病PCI术后患者糖代谢和炎症因子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接诊的50例对抗非糖尿病PCI术后患者,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表法予以分组,划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使... 探讨分析匹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对抗非糖尿病PCI术后患者糖代谢和炎症因子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接诊的50例对抗非糖尿病PCI术后患者,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表法予以分组,划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使用匹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匹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对抗治疗,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糖代谢、炎症因子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糖代谢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水平方面,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IL-10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研究组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在接诊非糖尿病PCI术后患者时,通过采用匹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糖代谢及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该种联合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伐他汀 依洛尤单对抗 PCI 糖代谢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罗匹尼罗缓释微丸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
10
作者 吴燕 唐靖禹 +4 位作者 刘灵 邢佳丽 曹宇佳 刘雨欣 赵利刚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54-161,共8页
目的制备盐酸罗匹尼罗缓释微丸,初步探讨其释药机制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缓释包衣材料,通过流化床以空白丸芯层积上液的方式制备缓释微丸,考察包衣增重、不同种类及用量的致孔剂及老化时间对药物释... 目的制备盐酸罗匹尼罗缓释微丸,初步探讨其释药机制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缓释包衣材料,通过流化床以空白丸芯层积上液的方式制备缓释微丸,考察包衣增重、不同种类及用量的致孔剂及老化时间对药物释放的影响,通过中心复合设计优化盐酸罗匹尼罗缓释层处方。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口服给药盐酸罗匹尼罗缓释微丸、速释微丸和市售制剂,不同时间取样后,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缓释层最终包衣处方: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6.82%、羟丙甲基纤维素4.66%。盐酸罗匹尼罗缓释微丸相对于速释微丸及缓释片粉末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33.01%、138.31%。结论所制得的盐酸罗匹尼罗缓释微丸处方工艺简单,释药稳定性好,缓释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罗尼罗 缓释微丸 流化床包衣 中心复合设计 药物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瑞匹坦通过内质网应激逆转结直肠癌小鼠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陈绍兰 罗俊 +2 位作者 彭书生 冉靖 游先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阿瑞匹坦(Apr)通过内质网应激(ERS)逆转结直肠癌(CRC)小鼠模型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30只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配其中5只为对照组(Control组),剩余25只采用背部皮下注射法构建HCT-116/5-FU CRC小鼠模型,... 目的探讨阿瑞匹坦(Apr)通过内质网应激(ERS)逆转结直肠癌(CRC)小鼠模型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30只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配其中5只为对照组(Control组),剩余25只采用背部皮下注射法构建HCT-116/5-FU CRC小鼠模型,并设为CRC组、5-FU组、Apr组、Apr+5-FU组和Apr+ERS抑制剂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组,每组5只。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及肿瘤发生情况,并计算其脏器指数。采用蛋白印迹法(WB)检测各组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亚基α(eIF2α)、激活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用药后5、10、15、20 d时,CRC组、5-FU组、Apr组、Apr+5-FU组、Apr+TUDCA组小鼠体质量的组间比较、时点比较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给药2 d后,各组小鼠胸腺、肺脏、肝脏、脾脏、心脏、肾脏等脏器指数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RC组比较,Apr组、Apr+5-FU组小鼠PERK、p-eIF2α/eIF2α、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肿瘤数量减少,肿瘤质量降低,肿瘤体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pr+5-FU组改善情况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ERS抑制剂TUDCA干预后,抗肿瘤效应及ERS途径激活均受到抑制。结论Apr可增强CRC小鼠化疗敏感性并逆转其化疗耐药性,其可能通过介导ERS途径的下游分子发挥这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阿瑞 内质网应激 5-氟尿嘧耐药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瑞匹坦在含铂双药化疗肺癌患者急性及延迟性呕吐止吐治疗中的效果
12
作者 杨胜男 陈忠光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阿瑞匹坦在含铂双药化疗肺癌患者急性及延迟性呕吐止吐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经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予含铂双药化疗... 目的观察阿瑞匹坦在含铂双药化疗肺癌患者急性及延迟性呕吐止吐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经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予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昂丹司琼片止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阿瑞匹坦胶囊止吐。2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2组急性呕吐与延迟性呕吐的止吐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呕吐与延迟性呕吐止吐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2组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厌食、便秘、疲倦、呃逆、头晕、口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瑞匹坦在含铂双药化疗肺癌患者急性及延迟性呕吐止吐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阿瑞 含铂双药化疗方案 止吐效果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5种成分含量测定
13
作者 钟朝敏 杨馨 李兵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建立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4,5-二-O-咖啡酰奎宁酸、5-羟甲基糠醛、绿原酸、隐绿原酸、东莨菪苷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UItimate LP-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 目的建立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4,5-二-O-咖啡酰奎宁酸、5-羟甲基糠醛、绿原酸、隐绿原酸、东莨菪苷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UItimate LP-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00 nm。再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以4,5-二-O-咖啡酰奎宁酸为内标,计算其他4种成分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15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0个共有峰,相似度0.974~1.000。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8.36%~100.36%,RSD 0.73%~2.08%,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各批样品聚为3类,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4.076%,11号峰、1号峰、2号峰(5-羟甲基糠醛)、6号峰为质量标志物。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经济适用性良好,可为壮医匹绸方藤饮颗粒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绸方藤饮颗粒 HPLC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一测多评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瑞匹坦联合奥美拉唑对肺癌化疗患者的止吐效果
14
作者 梁丹 宋央央 王剑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5年第1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究阿瑞匹坦联合奥美拉唑对肺癌化疗患者的止吐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肿瘤科与新昌县中医院肿瘤科进行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根据止吐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阿瑞匹坦、地塞... 目的探究阿瑞匹坦联合奥美拉唑对肺癌化疗患者的止吐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肿瘤科与新昌县中医院肿瘤科进行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根据止吐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阿瑞匹坦、地塞米松、昂丹司琼)和观察组(47例,奥美拉唑、阿瑞匹坦、地塞米松、昂丹司琼)。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和呕吐完全缓解率、功能性生活指数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全程期、延迟期的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3.72%(36/43)、86.05%(37/43)均高于对照组62.50%(25/40)、67.50%(27/40)(χ^(2)=4.791、4.038,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急性期的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8.37%(38/43)、85.00%(34/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P=0.651)。化疗3、5 d后,观察组的功能性生活指数量表、恶心子量表评分[分别为(44.33±3.67)分、(47.54±5.23)分]均高于对照组[(40.77±3.82)分、(43.68±4.95)分](t=4.508、3.588,均P<0.05);观察组的呕吐子量表评分[分别为(45.51±3.93)分、(50.35±5.67)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1.82±3.99)分、(44.75±5.15)分](t=4.417、4.889,均P<0.05)。两组头晕、乏力、便秘、呃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29.79%(14/47)、25.53%(12/47),均高于对照组的11.63%(5/43)、9.30%(4/43)(χ^(2)=4.446、4.046,均P<0.05)。结论阿瑞匹坦联合奥美拉唑可以更好地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但需监测奥美拉唑药物浓度,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瑞 奥美拉唑 肺癌 化疗 恶心 呕吐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匹韦林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15
作者 邓梁丹 钱碧莎 +1 位作者 丁利红 肖艳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5,共4页
对利匹韦林关键中间体4-((4-氯-2-嘧啶基)氨基)苯甲腈(1)与(E)-3-(4-氨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烯腈(2)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尿嘧啶为起始原料,通过氯代反应和偶联反应合成关键中间体1,合成原料廉价,较已报道的路线更简单环... 对利匹韦林关键中间体4-((4-氯-2-嘧啶基)氨基)苯甲腈(1)与(E)-3-(4-氨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烯腈(2)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尿嘧啶为起始原料,通过氯代反应和偶联反应合成关键中间体1,合成原料廉价,较已报道的路线更简单环保。以4-溴-2,6-二甲基苯胺(5)为起始原料、DMA为反应溶剂,在n(5)∶n(丙烯酰胺)∶n(醋酸钯)∶n(三(邻甲基苯基)膦)为1∶2∶0.1∶0.3、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4 h时,经Heck反应合成(E)-3-(4-氨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烯酰胺,收率达到85.94%;然后改变后处理方式,将反应液缓慢滴加至冰水中,并在-5℃下搅拌2 h,得到关键中间体2,合成路线更经济环保,更有利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林 关键中间体 4-((4-氯-2-嘧啶基)氨基)苯甲腈 (E)-3-(4-氨基-3 5-二甲基苯基)丙烯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挪威对斯匹茨卑尔根群岛政策的调整:动因与特点
16
作者 朱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9-22,共14页
2024年5月31日,挪威政府发布了《斯瓦尔巴群岛白皮书(2023—2024)》。与2016版的白皮书相比,此版在优先任务、国家控制、人员和货物管理等方面出现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全球和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挪威对混合威胁感... 2024年5月31日,挪威政府发布了《斯瓦尔巴群岛白皮书(2023—2024)》。与2016版的白皮书相比,此版在优先任务、国家控制、人员和货物管理等方面出现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全球和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挪威对混合威胁感知的增加、外界对斯匹茨卑尔根群岛关注度的提升、挪威公民在群岛总人口中占比的下滑以及气候变暖的影响。新白皮书呈现出安全化、排他性和针对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中短期将继续保持甚至进一步强化。这些变化势必对挪威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斯匹茨卑尔根群岛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值得各方关注与研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卑尔根群岛 挪威 安全化 环境政治 混合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酮康唑软膏、莫匹罗星软膏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老年痴呆失禁性皮炎的疗效
17
作者 余艳波 朱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酮康唑软膏、莫匹罗星软膏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老年痴呆失禁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22年6月—2023年6月入住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的155例老年痴呆患者中选取80例曾发生过失禁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 目的:观察复方酮康唑软膏、莫匹罗星软膏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老年痴呆失禁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22年6月—2023年6月入住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的155例老年痴呆患者中选取80例曾发生过失禁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JH30型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治疗+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JH30型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治疗+复方酮康唑软膏和莫匹罗星软膏以1:1比例涂抹,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愈合时间为(7.02±0.93)d,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愈合时间为(7.73±1.04)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酮康唑软膏、莫匹罗星软膏联合氦氖激光治疗能明显提高老年痴呆失禁性皮炎的治疗有效率,愈合速度快,临床效果显著,且实际操作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禁性皮炎 老年痴呆 复方酮康唑软膏 罗星软膏 氦氖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