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博物馆藏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玉器的谱学分析及新发现
1
作者 谷娴子 郑昕雨 +2 位作者 张跃峰 裔传臻 丘志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89-2295,共7页
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玉器面世近70年来一直缺乏科学测试分析。针对上海博物馆藏13件北阴阳营玉器,进行了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OM)观察和红外光谱(FTIR)、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激光拉曼光谱(LRS)无损测试分析。谱学结果确认其材质包... 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玉器面世近70年来一直缺乏科学测试分析。针对上海博物馆藏13件北阴阳营玉器,进行了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OM)观察和红外光谱(FTIR)、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激光拉曼光谱(LRS)无损测试分析。谱学结果确认其材质包括云母质玉、石英质玉和符山石玉。结合前人感性鉴定结果,证实北阴阳营文化时期使用透闪石玉的比例确实较低。此外,拉曼谱学分析首次发现北阴阳营云母质玉中含金红石、独居石和红磷铁矿等特殊矿物包裹体,且有高铝低铁的化学成分特征,指示其为中酸性火山岩的热液蚀变产物,其母岩形成于较高温富Ti的地球化学环境。鉴于长江下游地区有较多中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分布,有产生中低温热液蚀变云母类岩其母岩石的可能,且史前多处遗址有云母质玉器的考古发现,推测其原料有较大可能为就近取材,但确切的结论仍需进一步科学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阴阳营 云母质玉 谱学分析 矿物包裹体 玉料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阴阳营——凌家滩玉器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蒋素华 《东南文化》 2002年第5期63-65,共3页
北阴阳营、凌家滩属江淮地区,时间一先一后。通过对玉器质料、器形、工艺的对比分析,说明凌家滩继承并发展了北阴阳营的玉文化,已进入产生宗教信仰的新阶段。江淮地区与东北、黄河下游、太湖流域共同创造了中国史前的玉文化。
关键词 北阴阳营 凌家滩 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墓地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仲召兵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0,共5页
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墓地由于其特殊的埋葬方式、随葬品极其复杂等原因,从器物形态的角度进行文化的分期较困难,但若从墓地结构与布局变迁的角度进行考察,并结合器物形态变化的程度,则可以大致以第三、第二墓层之间为界,将墓葬区代表的... 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墓地由于其特殊的埋葬方式、随葬品极其复杂等原因,从器物形态的角度进行文化的分期较困难,但若从墓地结构与布局变迁的角度进行考察,并结合器物形态变化的程度,则可以大致以第三、第二墓层之间为界,将墓葬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为早、晚两个期(段)。笔者认为从空间关系上看墓地上存在着分群、群内分组而葬的现象,这表现在各墓群随葬的陶器与石制品的比重上也有明显的差别,说明墓地有不同的社群组织构成并且社群间的生产经济方面的职能分化已见端倪。另外,本文还指出墓地所代表的社会存在陶器制作分散、自由化的特点,整个社会缺乏统一的生产系统,社会没有被有机地整合,这可能是北阴阳营类型文化最终消融在崧泽——良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墓地结构与布局 职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阴阳营文化的相关问题
4
作者 段天璟 陶志远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3,共13页
分析北阴阳营文化的内涵,可知北阴阳营第一、三、四期遗存均不属北阴阳营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应以北阴阳营二期遗存为代表,包括釜形鼎、罐形鼎、盆形鼎、侧装把手盉、豆、罐、碗、匜、钵、盆、壶等。北阴阳营文化可分为三期。盉的有无是... 分析北阴阳营文化的内涵,可知北阴阳营第一、三、四期遗存均不属北阴阳营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应以北阴阳营二期遗存为代表,包括釜形鼎、罐形鼎、盆形鼎、侧装把手盉、豆、罐、碗、匜、钵、盆、壶等。北阴阳营文化可分为三期。盉的有无是区分北阴阳营文化和黄鳝嘴文化的重要标志。北阴阳营文化一直受到黄鳝嘴文化影响。至北阴阳营文化晚期时,北阴阳营文化向黄鳝嘴文化输出了文化因素,与其展开了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阴阳营文化 文化内涵 分期 黄鳝嘴文化
原文传递
对湖熟文化正名、分期及其他 被引量:6
5
作者 林华东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5期340-346,共7页
一、湖熟文化正名研究湖熟火化,不能不涉及到土墩墓.1954年丹徒大港烟墩山一古墓中出土了著名的《宜侯矢簋》,多数学者主张《矢簋》为西周康王时器,已故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首先指出,宜候矢可能就是太伯、仲雍之后的周章.1985年李学... 一、湖熟文化正名研究湖熟火化,不能不涉及到土墩墓.1954年丹徒大港烟墩山一古墓中出土了著名的《宜侯矢簋》,多数学者主张《矢簋》为西周康王时器,已故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首先指出,宜候矢可能就是太伯、仲雍之后的周章.1985年李学勤先生发表了《宜侯矢簋与吴国》的大作,支持并补充论证了唐兰先生的主张,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因此,倘若《史记》所载太伯、仲雍奔吴的传说尚可存疑的话,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熟文化 遗址 团山 夹砂 土墩墓 北阴阳营 马桥文化 印纹硬陶 蜀山 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宁镇地区古文化之演进 被引量:5
6
作者 谷建祥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5期326-339,296,共15页
在黄河文化圈与太潮文化圈的中央地带有一片方圆数千里的文化走廊区.其范围东至江苏茅山山脉,西抵安徽九华山山脉,南濒太湖水网区,北临江北蜀冈丘陵一线.在此以宁镇山脉为主体的广大区域内自50年代初至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与商周时期的... 在黄河文化圈与太潮文化圈的中央地带有一片方圆数千里的文化走廊区.其范围东至江苏茅山山脉,西抵安徽九华山山脉,南濒太湖水网区,北临江北蜀冈丘陵一线.在此以宁镇山脉为主体的广大区域内自50年代初至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与商周时期的遗址总数在300处以上,经过考古发掘的典型遗址计有南京市的北阴阳营、太岗寺、锁金村、安怀村江宁县的点将台、昝庙、江浦县的蒋塍子、曹王塍子、营盘山、镇江市的马迹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镇地区 遗址 吴国 团山 器物 北阴阳营 古文化 太湖地区 商文化 文化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湖熟文化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7
作者 杨宝成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5期352-354,共3页
湖熟文化是宁镇地区青铜文化的代表.地层叠压关系及其陶器排比结果表明,该文化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的绝对年代经C<sup>14</sup>测定为1540±90B.C.,约相当于商代中期;晚期的绝对年代为1195±105B.C.,约相当于商代... 湖熟文化是宁镇地区青铜文化的代表.地层叠压关系及其陶器排比结果表明,该文化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的绝对年代经C<sup>14</sup>测定为1540±90B.C.,约相当于商代中期;晚期的绝对年代为1195±105B.C.,约相当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关于湖熟文化的性质.绝大多数同志认为湖熟文化晚期就是吴文化,而它的早期则是吴文化的前躯,按考古学界的习惯称法,可名之为“先吴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熟文化 北阴阳营 遗址 陶器 吴文化 商文化 两个问题 土墩墓 下层文化 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熟文化族属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林留根 施玉平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5期347-351,共5页
湖熟文化遗存遍布长江南北,时间跨度在十几个世纪之上,而且历经了从原始社会向文明时代迈进的巨大变革,其本身的文化面貌相当丰富和复杂.再加上湖熟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又处于考古学上的漩涡地带,北方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 湖熟文化遗存遍布长江南北,时间跨度在十几个世纪之上,而且历经了从原始社会向文明时代迈进的巨大变革,其本身的文化面貌相当丰富和复杂.再加上湖熟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又处于考古学上的漩涡地带,北方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岳石文化.南方的几何印纹陶文化;东部的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西部的薛家岗文化、楚文化等在此交汇撞击,更使得湖熟文化异彩纷呈、光怪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熟文化 族属研究 东夷族 岳石文化 龙山 商文化 宁镇地区 遗址 北阴阳营 荆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沂市博物饱藏花厅墓地出土文物 被引量:1
9
作者 臧公珩 《东南文化》 CSSCI 1998年第3期53-55,共3页
新沂市博物饱藏花厅墓地出土文物臧公珩花厅遗址因位于新沂市城岗乡花厅村而得名,面积57万平方米。南京博物院先后四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由于花厅遗址文化层浅(有的墓葬离地表仅20厘米),又处在丘陵坡地,... 新沂市博物饱藏花厅墓地出土文物臧公珩花厅遗址因位于新沂市城岗乡花厅村而得名,面积57万平方米。南京博物院先后四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由于花厅遗址文化层浅(有的墓葬离地表仅20厘米),又处在丘陵坡地,水土流失严重;一场暴雨过后,就会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厅墓地 新沂市 孔径 考古发掘 软玉 长方形 直线刃 北阴阳营 圆周规 出土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代宁镇地区的农业
10
作者 黄苑(文/图) 吴文婉(文/图) 《大众考古》 2022年第10期37-45,共9页
宁镇地区指南京至镇江一带,其范围东到茅山,西至九华山,南达天目山,北接长江并延伸到江北蜀岗丘陵一带,这一地区丘陵地貌绵延50余公里。宁镇地区处在江淮和太湖之间,先秦时期多个考古学文化在此交融。根据现有考古资料,自新石器时代至... 宁镇地区指南京至镇江一带,其范围东到茅山,西至九华山,南达天目山,北接长江并延伸到江北蜀岗丘陵一带,这一地区丘陵地貌绵延50余公里。宁镇地区处在江淮和太湖之间,先秦时期多个考古学文化在此交融。根据现有考古资料,自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宁镇地区先后经历了丁沙地遗存、北阴阳营文化、薛城文化类型、点将台文化、湖熟文化、吴文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文化 北阴阳营文化 商周时期 新石器时代 湖熟文化 丘陵地貌 宁镇地区 九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家浜文化玉质装饰品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正瑾 《农业考古》 1999年第3期57-61,共5页
关键词 马家浜文化 装饰品 罗家角遗址 新桥遗址 北阴阳营 圩墩遗址 玉饰 长江下游 新石器时代遗址 随葬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地区与江南古文化的交融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梦龙 《南方文物》 1996年第2期67-74,共8页
江淮地区与江南古文化的交融肖梦龙ThearchaeologistsofJiangsuandAnhuiprovincediscoveralotofancientculturalrelicsinJianghuairegi... 江淮地区与江南古文化的交融肖梦龙ThearchaeologistsofJiangsuandAnhuiprovincediscoveralotofancientculturalrelicsinJianghuairegion.Withresearchw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湖熟文化 宁镇地区 北阴阳营 古文化 岳石文化 文化因素 薛家岗遗址 青铜器 薛家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宁县施庄乡东园村发现古文化遗址
13
作者 熊涵东 唐剑云 《东南文化》 1986年第2期221-221,共1页
阜宁县施庄乡东园村是沙土地区。一九七八年十月,村民们在该村周围沙地取沙过程中,先后发现石斧、石锛、石环等石器四百多件。 一九八五年我馆组成调查组,对遗址作了初步凋查。东园村位于范公堤以西八里,沙地东西十五华里,南北三华里,... 阜宁县施庄乡东园村是沙土地区。一九七八年十月,村民们在该村周围沙地取沙过程中,先后发现石斧、石锛、石环等石器四百多件。 一九八五年我馆组成调查组,对遗址作了初步凋查。东园村位于范公堤以西八里,沙地东西十五华里,南北三华里,西北离阜宁城十四、五华里,距离淮安约一百八十华里。沙地较厚,面积很大,第一层是耕土,第二层是黑土,第三层是黄沙土,石器就在第三层沙土中发现,它分布在六十厘米厚的沙土内。文物无规则的分布着,出土文物有穿孔石斧、石环(很象南京北阴阳营出土的石环)、石斧(和青莲岗文化同类器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宁县 古文化遗址 石环 沙地 沙土地区 青莲岗文化 北阴阳营 范公堤 石器 穿孔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念父亲赵青芳
14
作者 赵成华 赵宁华 赵庆华 《东南文化》 CSSCI 1996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怀念父亲赵青芳赵成华赵宁华赵庆华1994年11月24日,父亲离开了我们,至今已近两年了。一想起父亲,他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仿佛他仍在我们身边。(一)我们的父亲赵青芳1912年10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今南阳... 怀念父亲赵青芳赵成华赵宁华赵庆华1994年11月24日,父亲离开了我们,至今已近两年了。一想起父亲,他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仿佛他仍在我们身边。(一)我们的父亲赵青芳1912年10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今南阳市)赵营村。爷爷虽有几十亩薄地,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阴阳营 考古工作 中央研究院 考古学家 考古发掘 青莲岗文化 中国考古 新石器遗址 博物院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吴文化的发展与特色
15
作者 肖梦龙 《南方文物》 1992年第1期36-43,共8页
黄河长江都是孕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摇篮。在长江下游江南地区为古代荆蛮族人民的聚集地,他们继这一地区先进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后,创造了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铜文化。文献记载商代末年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奔荆蛮。在这一土著文... 黄河长江都是孕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摇篮。在长江下游江南地区为古代荆蛮族人民的聚集地,他们继这一地区先进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后,创造了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铜文化。文献记载商代末年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奔荆蛮。在这一土著文化基础上建立起“句吴”奴隶制国家。由此,根据历史时代考古学文化确定原则,命名这一地区的青铜文化为吴国文化,简称吴文化。吴从商代晚期立国至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约经历了七百年左右的历史。西周时期,吴尚为一个僻处江南的无名蛮夷小国,至春秋中期,国力强盛,“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一跃而居当时列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文化 吴文化 考古学文化 商代晚期 春秋中期 新石器时代文化 南服 吴国 仲雍 北阴阳营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前东方沿海地区菱形图案初析
16
作者 方向明 《南方文物》 1998年第3期46-51,共6页
There often was a rhombus pattern at prehistoric culture in the east coastline areas .We introduce and analyse four forms of the rhombus pattern at the article and indicate that the pattern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 There often was a rhombus pattern at prehistoric culture in the east coastline areas .We introduce and analyse four forms of the rhombus pattern at the article and indicate that the pattern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zone where had a frequent cultural exchange five thousand years ago .And it should be separated into two stages where maybe had an inheritance relation and its meaning may be the concept with the sun and four 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图案 东方沿海 大墩子 南京博物院 良渚文化 图案艺术 考古研究所 北阴阳营 瑶山 新石器时代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坠落的星辰——哀悼秦家琪教授
17
作者 丘梅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5年第3期80-80,共1页
在南京大学作学术研究期间,笔者有章认识了许多当代著名的教授和作家,而其中一位便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秦家琪教授.她有才女之称,文章写得很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日,接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辽先生来函,... 在南京大学作学术研究期间,笔者有章认识了许多当代著名的教授和作家,而其中一位便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秦家琪教授.她有才女之称,文章写得很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日,接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辽先生来函,告谓秦家琪教授不幸於二月十日患胃癌不治逝世.噩耗惊传,笔者亦心戚戚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究 文学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星辰 社会科 南京大学 北阴阳营 自我放逐 研究员 石头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根——南京附近史前文化遗址考察记(一)
18
作者 刘宗意 《江苏地方志》 2016年第3期4-13,共10页
2015年4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了《江苏地方志》杂志2015年第1期刊发的刘宗意先生研究论文《史前"湖熟文化"——那时有个大湖》。长期业余从事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刘... 2015年4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了《江苏地方志》杂志2015年第1期刊发的刘宗意先生研究论文《史前"湖熟文化"——那时有个大湖》。长期业余从事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刘宗意先生,依靠熟练的电脑网络技术,借助互联网上的文献资源、地图资源和各种软件,对南京文化的起源进行了新考证,并绘制出论证所需的地图,提出最新见解:史前秦淮河盆地曾经是个大湖,"古秦淮大湖"才是南京文明的摇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公园 史前文化 江苏地方志 刘宗 历史文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周家山 新石器时代遗址 湖熟镇 北阴阳营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博物馆:书写传统与未来
19
作者 宋莹 《华人时刊》 2002年第7期18-19,共2页
在南大北园老教学楼的顶层,有一间不大的房子,里边曾经静静地躺着9000多件从四方荟集而来的文物珍品。这些古老的文物凝聚着无数先民的智慧,同时也饱含着几代南大人的汗水与心血。然而,多少年来,这间房子却只是作为南大考古专业的教研室... 在南大北园老教学楼的顶层,有一间不大的房子,里边曾经静静地躺着9000多件从四方荟集而来的文物珍品。这些古老的文物凝聚着无数先民的智慧,同时也饱含着几代南大人的汗水与心血。然而,多少年来,这间房子却只是作为南大考古专业的教研室,从未对外开放过。在南大建校100周年前夕,那一件件尘封已久的文物,告别了狭小拥挤的小房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文物 北阴阳营 金陵大学 商承祚 南京大学 建校100周年 胡小石 商周青铜器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渚文化玉器源流与玉石产地考──兼与邹身城先生商榷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志一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86-90,共5页
关键词 玉器 良渚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 公元前 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 北阴阳营 软玉 河姆渡文化 查海遗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