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1
篇文章
<
1
2
…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尚武之风在北朝民歌中的表现及影响
1
作者
陈志伟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5期62-67,共6页
北朝时期由于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在全社会形成尚武之风,这种风气反映到文学领域,对北朝民歌产生显著影响。首先体现在北朝民歌的主题内容上,北朝民歌中多有热爱骏马宝刀、歌颂英雄豪气、描写游牧风光的作品,其中充满浓郁的...
北朝时期由于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在全社会形成尚武之风,这种风气反映到文学领域,对北朝民歌产生显著影响。首先体现在北朝民歌的主题内容上,北朝民歌中多有热爱骏马宝刀、歌颂英雄豪气、描写游牧风光的作品,其中充满浓郁的尚武气息。其次是对北朝民歌豪放刚健、慷慨壮阔的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在表现人民疾苦、爱情生活等其他题材的作品中,也同样都弥漫着尚武的印迹与影响,表现出豪壮劲健之气。北朝民歌传入南朝后,为南朝文坛注入清新气息,南朝文人纷纷学习并拟作,从而为唐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直接为唐代边塞诗学习和借鉴。北朝民歌对于其后的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都有潜移默化的、深远恒久的影响,是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尚武
北朝民歌
思想内容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北朝民歌之差异及其地域成因
2
作者
赵亚萍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57-59,共3页
民歌,对于南北朝文学来说,具有新鲜活泼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是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经过查阅大量南北朝文献资料及对具体的南北朝民歌作品进行分析,本文着重研究南朝民歌与北朝民歌的差异及差异的地域成因,得出南北朝民歌...
民歌,对于南北朝文学来说,具有新鲜活泼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是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经过查阅大量南北朝文献资料及对具体的南北朝民歌作品进行分析,本文着重研究南朝民歌与北朝民歌的差异及差异的地域成因,得出南北朝民歌在内容、情调、语言形式方面差异分明,而且这些差异均与地域因素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
北朝民歌
差异
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朝民歌与北方民族文化关系研究
3
作者
张小侠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1期91-93,共3页
正如《乐府诗集》中讲到的:"艳曲兴于南方,胡音生于北俗",与南朝细腻缠绵、含蓄委婉的民歌相异,北朝民歌则深受北方民族文化的影响,在风格上呈现质朴刚健、粗犷豪放的特点。结合民俗文化学,文章对北朝民歌与北方民族文化的关...
正如《乐府诗集》中讲到的:"艳曲兴于南方,胡音生于北俗",与南朝细腻缠绵、含蓄委婉的民歌相异,北朝民歌则深受北方民族文化的影响,在风格上呈现质朴刚健、粗犷豪放的特点。结合民俗文化学,文章对北朝民歌与北方民族文化的关系在尚武风气、大胆直率的婚恋表达与质朴直白的本色语言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民歌
民族文化
尚武风气
婚恋表达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乐府诗集中南北朝民歌之情歌百态
4
作者
刘新文
孙瑞华
《唐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77-81,共5页
通过列举实例,对乐府诗集中南北朝民歌之情歌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对其中反映的男女情爱、性爱状况进行分类阐述,指出南北朝民歌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乐府诗集
南
北朝民歌
情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魏晋时北朝民歌的英雄崇拜
5
作者
周丽玲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4-56,共3页
文章论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及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北朝民歌,以其豪迈独特的表现方法与技巧,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些民歌有着浓郁的英雄情结以及对英雄的敬仰与崇拜。
关键词
北朝民歌
英雄崇拜
魏晋时期
社会现实
表现方法
语言风格
乐府诗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北朝民歌创作的继承性——与汉代北方民歌之比较
6
作者
宋国庆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北朝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色彩,同时对于汉代民歌,尤其是汉代北方民歌具有一定继承性,突出体现在大胆直白的风格,文本叙事性及五言体形式上。这种继承,不仅为北朝民歌在艺术成就的成功奠定了丰厚的基础,也使中国古代民歌这门古...
北朝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色彩,同时对于汉代民歌,尤其是汉代北方民歌具有一定继承性,突出体现在大胆直白的风格,文本叙事性及五言体形式上。这种继承,不仅为北朝民歌在艺术成就的成功奠定了丰厚的基础,也使中国古代民歌这门古老文学艺术散发出无限魅力,使它成为古代民歌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民歌
汉代北方
民歌
继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朝民歌中河洛思想的民族融合性探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婕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0-16,共7页
河洛思想中的民族融合性正式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异族入侵中原给社会文明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能量,民歌中有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民间思想的最直接、最原始的材料。河洛地区这一文化空间里,民族融合性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
河洛思想中的民族融合性正式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异族入侵中原给社会文明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能量,民歌中有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民间思想的最直接、最原始的材料。河洛地区这一文化空间里,民族融合性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文化的对抗冲突,到统治者的政策规定强制促成,再到各民族固定杂居自然交融。民族融合最终成为河洛思想的重要特征,为开放包容的隋唐盛世以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民歌
河洛思想
民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朝民歌的社会风俗史研究
被引量:
6
8
作者
李德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5期52-62,共11页
北朝民歌,是我国中古时期北方各族人民的诗歌创作。尽管数量不多,但它却以鲜明的色调和独特的风格为南北朝的文苑增添了异彩,并与南朝民歌一起,给予唐代诗歌的创作和繁荣以巨大的启示和推动。它尤其以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深刻表...
北朝民歌,是我国中古时期北方各族人民的诗歌创作。尽管数量不多,但它却以鲜明的色调和独特的风格为南北朝的文苑增添了异彩,并与南朝民歌一起,给予唐代诗歌的创作和繁荣以巨大的启示和推动。它尤其以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深刻表现了中古时期北方大动乱的社会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民歌
木兰诗
鲜卑族
社会风俗
战争
南朝
民歌
《乐府诗集》
战马
折杨柳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知诗学观照下的南北朝民歌翻译
9
作者
伍晓燕
周雪婷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年第7期103-105,共3页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民歌又一次繁荣的时代。迄今,中国古诗虽然已经被大量翻译成英文传播到世界各地,但是南北朝民歌的翻译却较少。本文旨在认知诗学理论的指导下,探析南北朝民歌英译。这样不仅有助于南北朝民歌的解读,还可为中国...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民歌又一次繁荣的时代。迄今,中国古诗虽然已经被大量翻译成英文传播到世界各地,但是南北朝民歌的翻译却较少。本文旨在认知诗学理论的指导下,探析南北朝民歌英译。这样不仅有助于南北朝民歌的解读,还可为中国民歌的对外推广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南
北朝民歌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朝民歌和《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研究
10
作者
周倩如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3-96,共4页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有关爱情的纯真与美好也反映在诗歌中。《诗经》和北朝民歌中有大量的爱情诗,其中有些诗歌展现了男女之间比较自由的爱情生活,尤其是刻画出了一些勇于追爱的女性形象,这些女子对所钟爱的男子大胆表白、率真干脆,...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有关爱情的纯真与美好也反映在诗歌中。《诗经》和北朝民歌中有大量的爱情诗,其中有些诗歌展现了男女之间比较自由的爱情生活,尤其是刻画出了一些勇于追爱的女性形象,这些女子对所钟爱的男子大胆表白、率真干脆,往往直截了当地表达出要与所爱之人白头偕老的愿望。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诗经》和北朝民歌中的这类爱情诗歌,分析二者在女性形象、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的相似性,并分析地域的相似性、汉民族文化上的传承性和较少受礼教影响是产生这种相似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
诗经
北朝民歌
勇敢追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南北朝民歌简论
被引量:
1
11
作者
张亚新
《贵州文史丛刊》
1984年第2期103-111,共9页
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魏晋南北朝时代民歌又一次放出了异采。这个时代的民歌大致由南朝乐府民歌、北朝乐府民歌和魏晋南北朝歌谣三个部分构成,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各具特色,而又相互映衬和补充,不仅反映了多方面的社会现实生活,在...
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魏晋南北朝时代民歌又一次放出了异采。这个时代的民歌大致由南朝乐府民歌、北朝乐府民歌和魏晋南北朝歌谣三个部分构成,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各具特色,而又相互映衬和补充,不仅反映了多方面的社会现实生活,在艺术上也有诸多创造,对当时及后世的文人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
北朝民歌
乐府
民歌
北朝
乐府
诗歌创作
《木兰诗》
爱情理想
乐府诗集
横吹曲
文人诗
五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朝民歌《敕勒歌》的艺术探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佳峰
《艺术家》
2023年第3期75-77,共3页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其中古诗词文化更是流传至今的民族瑰宝。近些年“古诗新唱”的歌曲非常火热,这些歌曲大都是运用古诗原词并以流行音乐曲式和民族唱法进行改编来完成的,其中最热门的古诗新唱歌曲当属被称为北朝民歌杰作的《敕勒歌》...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其中古诗词文化更是流传至今的民族瑰宝。近些年“古诗新唱”的歌曲非常火热,这些歌曲大都是运用古诗原词并以流行音乐曲式和民族唱法进行改编来完成的,其中最热门的古诗新唱歌曲当属被称为北朝民歌杰作的《敕勒歌》。本文通过对北朝民歌《敕勒歌》的历史背景、诗词内容、歌曲背景及歌曲内涵进行论述,探析北朝民歌《敕勒歌》的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新唱
北朝民歌
《敕勒歌》
歌曲背景
民族唱法
音乐曲式
民族瑰宝
历史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乐府诗中南北朝民歌艺术特色的异同
13
作者
刘星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第24期80-80,共1页
乐府诗中有大量的南北朝民歌,由于南北的长期对峙,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大不相同,因而南北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本文拟在深入分析各种原因对南北朝民歌创作的影响后,着力分析南北朝民歌艺术特色的异同。
关键词
南
北朝民歌
艺术特色异同
地位和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间女性形象的差异书写——以南北朝民歌为中心
14
作者
蔡雨晴
张喜贵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43-46,共4页
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两地长期分裂,文学版图的南北分化随之产生。其中,产生于民间而较少受到文人技巧影响的南北朝民歌最容易体现南北朝文学风格的整体差异。南北朝民歌不仅在民间生活的描绘、语言艺术的应用、乐曲的风格情调上呈现不同...
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两地长期分裂,文学版图的南北分化随之产生。其中,产生于民间而较少受到文人技巧影响的南北朝民歌最容易体现南北朝文学风格的整体差异。南北朝民歌不仅在民间生活的描绘、语言艺术的应用、乐曲的风格情调上呈现不同,而且分别塑造了迥异的女性身份类型与气质类型。这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合力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
北朝民歌
女性形象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么?
15
作者
胡卓学
《中国韵文学刊》
2012年第4期98-101,共4页
神二年北魏对柔然的战争,是魏太武帝拓跋焘对没设防的柔然等国突然发动的大肆劫掠行动,说它是反击柔然的侵略,并作为《木兰诗》的历史背景,不仅颠倒了战争是非,也抵牾了《木兰诗》主旨,损害了木兰女形象。《木兰诗》反映的不是北魏或北...
神二年北魏对柔然的战争,是魏太武帝拓跋焘对没设防的柔然等国突然发动的大肆劫掠行动,说它是反击柔然的侵略,并作为《木兰诗》的历史背景,不仅颠倒了战争是非,也抵牾了《木兰诗》主旨,损害了木兰女形象。《木兰诗》反映的不是北魏或北朝的社会状况,而且北魏是胡汉分治的,"织女"木兰是"郡国之民",若在那时,并没有从军的可能。萧涤非持北朝说的论据都似是而非,不能服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不是
北朝民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
16
作者
赵心瑞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本文以“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反映北方民族好勇尚武精神”、“塑造能射善骑、英勇征战的妇女形象”三个方面 。
关键词
北朝民歌
思想内容
爱情
好勇尚武
英勇征战
北方
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及婚恋心理
17
作者
冯少飞
《河南农业》
2019年第27期60-62,共3页
建安以来,女性被两汉经学束缚的肉体和心灵逐渐得到解放,女性追求婚恋的快乐、感情的满足,成为普遍的愿望,这种心理则通过民歌表现出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具体作品出发,通过她们对爱与恋的吟唱...
建安以来,女性被两汉经学束缚的肉体和心灵逐渐得到解放,女性追求婚恋的快乐、感情的满足,成为普遍的愿望,这种心理则通过民歌表现出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具体作品出发,通过她们对爱与恋的吟唱,结合当时的经济、文化、社会风俗,探究女性复杂而微妙的婚恋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
北朝民歌
女性形象
婚恋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兰辞》和南北朝民歌
被引量:
2
1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66-69,共4页
许多人都读过著名的叙事诗《木兰辞》。一个封建时代的女孩子,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毅然穿上男装,代替父亲应征打仗,奔赴边疆;等到胜利归来,换回女装,人们才知道这英姿飒爽的军官,竟是个年青的姑娘。这件事情,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显得...
许多人都读过著名的叙事诗《木兰辞》。一个封建时代的女孩子,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毅然穿上男装,代替父亲应征打仗,奔赴边疆;等到胜利归来,换回女装,人们才知道这英姿飒爽的军官,竟是个年青的姑娘。这件事情,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显得多么的不平凡!加上诗里所刻划的艺术形象是那样的鲜明,表现手法是那样的巧妙,为此,多少年来,这首具有积极浪漫主义色彩的长诗,就一直在民间被广泛传诵。它是南北朝时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诗歌,也只有劳动人民,才能塑造出这样一个英勇的劳动妇女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辞
劳动人民
表现手法
南朝
民歌
英雄形象
斗争精神
作品
北朝民歌
民间歌手
乡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朝民歌《敕勒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技巧研究
19
作者
刘禹含
庄研光
《大观(论坛)》
2024年第10期51-53,共3页
北朝民歌《敕勒歌》历经千百余年流传至今,是敕勒人民留给后世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敕勒族由战乱到安定发展的有力证明。从音乐特征来看,《敕勒歌》的歌词展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豁达豪爽,其中所运用的蒙古长调委婉且具有节奏感,展现...
北朝民歌《敕勒歌》历经千百余年流传至今,是敕勒人民留给后世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敕勒族由战乱到安定发展的有力证明。从音乐特征来看,《敕勒歌》的歌词展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豁达豪爽,其中所运用的蒙古长调委婉且具有节奏感,展现了北方民族的文化气节与真挚情感。从演唱技巧来看,声乐作品《敕勒歌》在气息调节、咬字吐字、衬字润腔方面灵活应用演唱技巧,更好地通过演唱技巧来实现情感表达,更好地传递出《敕勒歌》独特的民族韵味和音乐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民歌
音乐特征
演唱技巧
《敕勒歌》
原文传递
浅议南朝乐府民歌和北朝乐府民歌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差异性
被引量:
2
20
作者
王守荣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第9期14-14,共1页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在《诗经》十五国风和汉乐府民歌之后,我国诗歌史上第三次比较集中出现的一次诗歌形式。尽管大体出现在同一时期,但由于当时南北朝政权更替频繁,南北朝之间长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峙隔绝。再加上受统治阶级个人爱...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在《诗经》十五国风和汉乐府民歌之后,我国诗歌史上第三次比较集中出现的一次诗歌形式。尽管大体出现在同一时期,但由于当时南北朝政权更替频繁,南北朝之间长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峙隔绝。再加上受统治阶级个人爱好的影响,致使南北朝乐府民歌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和社会意义。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产生于城市都邑,几乎全是情歌,表现了人民对爱情生活的美好追求。诗歌篇章短小,风格婉转柔媚。北朝民歌数量虽稍等不及南朝民歌,但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表现了北方民族尚武的精神面貌,质朴刚健,富有骨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
北朝民歌
差异
社会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尚武之风在北朝民歌中的表现及影响
1
作者
陈志伟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5期62-67,共6页
文摘
北朝时期由于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在全社会形成尚武之风,这种风气反映到文学领域,对北朝民歌产生显著影响。首先体现在北朝民歌的主题内容上,北朝民歌中多有热爱骏马宝刀、歌颂英雄豪气、描写游牧风光的作品,其中充满浓郁的尚武气息。其次是对北朝民歌豪放刚健、慷慨壮阔的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在表现人民疾苦、爱情生活等其他题材的作品中,也同样都弥漫着尚武的印迹与影响,表现出豪壮劲健之气。北朝民歌传入南朝后,为南朝文坛注入清新气息,南朝文人纷纷学习并拟作,从而为唐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直接为唐代边塞诗学习和借鉴。北朝民歌对于其后的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都有潜移默化的、深远恒久的影响,是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
北朝
尚武
北朝民歌
思想内容
艺术风格
Keywords
the Northern Dynasties
martial spirlt
folk song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deological content
artistic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北朝民歌之差异及其地域成因
2
作者
赵亚萍
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57-59,共3页
文摘
民歌,对于南北朝文学来说,具有新鲜活泼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是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经过查阅大量南北朝文献资料及对具体的南北朝民歌作品进行分析,本文着重研究南朝民歌与北朝民歌的差异及差异的地域成因,得出南北朝民歌在内容、情调、语言形式方面差异分明,而且这些差异均与地域因素息息相关。
关键词
南
北朝民歌
差异
地域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朝民歌与北方民族文化关系研究
3
作者
张小侠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
出处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1期91-93,共3页
文摘
正如《乐府诗集》中讲到的:"艳曲兴于南方,胡音生于北俗",与南朝细腻缠绵、含蓄委婉的民歌相异,北朝民歌则深受北方民族文化的影响,在风格上呈现质朴刚健、粗犷豪放的特点。结合民俗文化学,文章对北朝民歌与北方民族文化的关系在尚武风气、大胆直率的婚恋表达与质朴直白的本色语言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
北朝民歌
民族文化
尚武风气
婚恋表达
语言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乐府诗集中南北朝民歌之情歌百态
4
作者
刘新文
孙瑞华
机构
漳州师范学院
唐山钢铁集团公司
出处
《唐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77-81,共5页
文摘
通过列举实例,对乐府诗集中南北朝民歌之情歌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对其中反映的男女情爱、性爱状况进行分类阐述,指出南北朝民歌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乐府诗集
南
北朝民歌
情歌
Keywords
General Anthology of Yuefu Poems
the folk songs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love songs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魏晋时北朝民歌的英雄崇拜
5
作者
周丽玲
机构
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
出处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4-56,共3页
文摘
文章论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及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北朝民歌,以其豪迈独特的表现方法与技巧,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些民歌有着浓郁的英雄情结以及对英雄的敬仰与崇拜。
关键词
北朝民歌
英雄崇拜
魏晋时期
社会现实
表现方法
语言风格
乐府诗集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206.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北朝民歌创作的继承性——与汉代北方民歌之比较
6
作者
宋国庆
机构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基金
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编号:W2009-172)
文摘
北朝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色彩,同时对于汉代民歌,尤其是汉代北方民歌具有一定继承性,突出体现在大胆直白的风格,文本叙事性及五言体形式上。这种继承,不仅为北朝民歌在艺术成就的成功奠定了丰厚的基础,也使中国古代民歌这门古老文学艺术散发出无限魅力,使它成为古代民歌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北朝民歌
汉代北方
民歌
继承性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朝民歌中河洛思想的民族融合性探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婕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0-16,共7页
文摘
河洛思想中的民族融合性正式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异族入侵中原给社会文明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能量,民歌中有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民间思想的最直接、最原始的材料。河洛地区这一文化空间里,民族融合性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文化的对抗冲突,到统治者的政策规定强制促成,再到各民族固定杂居自然交融。民族融合最终成为河洛思想的重要特征,为开放包容的隋唐盛世以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北朝民歌
河洛思想
民族融合
Keywords
folk songs in Northern Dynasty
Heluo ideology
national fusion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朝民歌的社会风俗史研究
被引量:
6
8
作者
李德芳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5期52-62,共11页
文摘
北朝民歌,是我国中古时期北方各族人民的诗歌创作。尽管数量不多,但它却以鲜明的色调和独特的风格为南北朝的文苑增添了异彩,并与南朝民歌一起,给予唐代诗歌的创作和繁荣以巨大的启示和推动。它尤其以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深刻表现了中古时期北方大动乱的社会面貌。
关键词
北朝民歌
木兰诗
鲜卑族
社会风俗
战争
南朝
民歌
《乐府诗集》
战马
折杨柳
民族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知诗学观照下的南北朝民歌翻译
9
作者
伍晓燕
周雪婷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年第7期103-105,共3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知诗学关照下的隐显翻译研究"
项目编号:11YAB
文摘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民歌又一次繁荣的时代。迄今,中国古诗虽然已经被大量翻译成英文传播到世界各地,但是南北朝民歌的翻译却较少。本文旨在认知诗学理论的指导下,探析南北朝民歌英译。这样不仅有助于南北朝民歌的解读,还可为中国民歌的对外推广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认知诗学
南
北朝民歌
翻译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朝民歌和《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研究
10
作者
周倩如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3-96,共4页
文摘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有关爱情的纯真与美好也反映在诗歌中。《诗经》和北朝民歌中有大量的爱情诗,其中有些诗歌展现了男女之间比较自由的爱情生活,尤其是刻画出了一些勇于追爱的女性形象,这些女子对所钟爱的男子大胆表白、率真干脆,往往直截了当地表达出要与所爱之人白头偕老的愿望。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诗经》和北朝民歌中的这类爱情诗歌,分析二者在女性形象、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的相似性,并分析地域的相似性、汉民族文化上的传承性和较少受礼教影响是产生这种相似性的原因。
关键词
爱情
诗经
北朝民歌
勇敢追爱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南北朝民歌简论
被引量:
1
11
作者
张亚新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84年第2期103-111,共9页
文摘
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魏晋南北朝时代民歌又一次放出了异采。这个时代的民歌大致由南朝乐府民歌、北朝乐府民歌和魏晋南北朝歌谣三个部分构成,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各具特色,而又相互映衬和补充,不仅反映了多方面的社会现实生活,在艺术上也有诸多创造,对当时及后世的文人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南
北朝民歌
乐府
民歌
北朝
乐府
诗歌创作
《木兰诗》
爱情理想
乐府诗集
横吹曲
文人诗
五言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朝民歌《敕勒歌》的艺术探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佳峰
机构
延边大学
出处
《艺术家》
2023年第3期75-77,共3页
文摘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其中古诗词文化更是流传至今的民族瑰宝。近些年“古诗新唱”的歌曲非常火热,这些歌曲大都是运用古诗原词并以流行音乐曲式和民族唱法进行改编来完成的,其中最热门的古诗新唱歌曲当属被称为北朝民歌杰作的《敕勒歌》。本文通过对北朝民歌《敕勒歌》的历史背景、诗词内容、歌曲背景及歌曲内涵进行论述,探析北朝民歌《敕勒歌》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
古诗新唱
北朝民歌
《敕勒歌》
歌曲背景
民族唱法
音乐曲式
民族瑰宝
历史背景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乐府诗中南北朝民歌艺术特色的异同
13
作者
刘星辰
机构
长安大学文传学院
出处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第24期80-80,共1页
文摘
乐府诗中有大量的南北朝民歌,由于南北的长期对峙,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大不相同,因而南北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本文拟在深入分析各种原因对南北朝民歌创作的影响后,着力分析南北朝民歌艺术特色的异同。
关键词
南
北朝民歌
艺术特色异同
地位和影响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间女性形象的差异书写——以南北朝民歌为中心
14
作者
蔡雨晴
张喜贵
机构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43-46,共4页
文摘
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两地长期分裂,文学版图的南北分化随之产生。其中,产生于民间而较少受到文人技巧影响的南北朝民歌最容易体现南北朝文学风格的整体差异。南北朝民歌不仅在民间生活的描绘、语言艺术的应用、乐曲的风格情调上呈现不同,而且分别塑造了迥异的女性身份类型与气质类型。这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合力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南
北朝民歌
女性形象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么?
15
作者
胡卓学
机构
湖北大悟一中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12年第4期98-101,共4页
文摘
神二年北魏对柔然的战争,是魏太武帝拓跋焘对没设防的柔然等国突然发动的大肆劫掠行动,说它是反击柔然的侵略,并作为《木兰诗》的历史背景,不仅颠倒了战争是非,也抵牾了《木兰诗》主旨,损害了木兰女形象。《木兰诗》反映的不是北魏或北朝的社会状况,而且北魏是胡汉分治的,"织女"木兰是"郡国之民",若在那时,并没有从军的可能。萧涤非持北朝说的论据都似是而非,不能服人。
关键词
木兰诗不是
北朝民歌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
16
作者
赵心瑞
机构
山西省大同市艺校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文摘
本文以“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反映北方民族好勇尚武精神”、“塑造能射善骑、英勇征战的妇女形象”三个方面 。
关键词
北朝民歌
思想内容
爱情
好勇尚武
英勇征战
北方
妇女
分类号
N [自然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及婚恋心理
17
作者
冯少飞
机构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出处
《河南农业》
2019年第27期60-62,共3页
文摘
建安以来,女性被两汉经学束缚的肉体和心灵逐渐得到解放,女性追求婚恋的快乐、感情的满足,成为普遍的愿望,这种心理则通过民歌表现出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具体作品出发,通过她们对爱与恋的吟唱,结合当时的经济、文化、社会风俗,探究女性复杂而微妙的婚恋心理。
关键词
南
北朝民歌
女性形象
婚恋心理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兰辞》和南北朝民歌
被引量:
2
18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66-69,共4页
文摘
许多人都读过著名的叙事诗《木兰辞》。一个封建时代的女孩子,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毅然穿上男装,代替父亲应征打仗,奔赴边疆;等到胜利归来,换回女装,人们才知道这英姿飒爽的军官,竟是个年青的姑娘。这件事情,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显得多么的不平凡!加上诗里所刻划的艺术形象是那样的鲜明,表现手法是那样的巧妙,为此,多少年来,这首具有积极浪漫主义色彩的长诗,就一直在民间被广泛传诵。它是南北朝时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诗歌,也只有劳动人民,才能塑造出这样一个英勇的劳动妇女的典型。
关键词
木兰辞
劳动人民
表现手法
南朝
民歌
英雄形象
斗争精神
作品
北朝民歌
民间歌手
乡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朝民歌《敕勒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技巧研究
19
作者
刘禹含
庄研光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大观(论坛)》
2024年第10期51-53,共3页
文摘
北朝民歌《敕勒歌》历经千百余年流传至今,是敕勒人民留给后世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敕勒族由战乱到安定发展的有力证明。从音乐特征来看,《敕勒歌》的歌词展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豁达豪爽,其中所运用的蒙古长调委婉且具有节奏感,展现了北方民族的文化气节与真挚情感。从演唱技巧来看,声乐作品《敕勒歌》在气息调节、咬字吐字、衬字润腔方面灵活应用演唱技巧,更好地通过演唱技巧来实现情感表达,更好地传递出《敕勒歌》独特的民族韵味和音乐感染力。
关键词
北朝民歌
音乐特征
演唱技巧
《敕勒歌》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J616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浅议南朝乐府民歌和北朝乐府民歌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差异性
被引量:
2
20
作者
王守荣
机构
甘肃省陇西一中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第9期14-14,共1页
文摘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在《诗经》十五国风和汉乐府民歌之后,我国诗歌史上第三次比较集中出现的一次诗歌形式。尽管大体出现在同一时期,但由于当时南北朝政权更替频繁,南北朝之间长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峙隔绝。再加上受统治阶级个人爱好的影响,致使南北朝乐府民歌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和社会意义。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产生于城市都邑,几乎全是情歌,表现了人民对爱情生活的美好追求。诗歌篇章短小,风格婉转柔媚。北朝民歌数量虽稍等不及南朝民歌,但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表现了北方民族尚武的精神面貌,质朴刚健,富有骨力感。
关键词
南
北朝民歌
差异
社会背景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尚武之风在北朝民歌中的表现及影响
陈志伟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北朝民歌之差异及其地域成因
赵亚萍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朝民歌与北方民族文化关系研究
张小侠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乐府诗集中南北朝民歌之情歌百态
刘新文
孙瑞华
《唐山学院学报》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魏晋时北朝民歌的英雄崇拜
周丽玲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北朝民歌创作的继承性——与汉代北方民歌之比较
宋国庆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北朝民歌中河洛思想的民族融合性探析
黄婕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北朝民歌的社会风俗史研究
李德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认知诗学观照下的南北朝民歌翻译
伍晓燕
周雪婷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北朝民歌和《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研究
周倩如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魏晋南北朝民歌简论
张亚新
《贵州文史丛刊》
198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北朝民歌《敕勒歌》的艺术探究
李佳峰
《艺术家》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乐府诗中南北朝民歌艺术特色的异同
刘星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民间女性形象的差异书写——以南北朝民歌为中心
蔡雨晴
张喜贵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么?
胡卓学
《中国韵文学刊》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浅谈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
赵心瑞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浅析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及婚恋心理
冯少飞
《河南农业》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木兰辞》和南北朝民歌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北朝民歌《敕勒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技巧研究
刘禹含
庄研光
《大观(论坛)》
2024
0
原文传递
20
浅议南朝乐府民歌和北朝乐府民歌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差异性
王守荣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8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