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驱动下的中国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方式 被引量:24
1
作者 周淑慧 孙慧 +1 位作者 王晨龙 梁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6-156,共11页
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我国能源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大民生工程和暖心工程,如何兼顾其经济性、适用性和环保要求备受关注。为此,以农村清洁取暖重点地区--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为研究对象,在... 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我国能源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大民生工程和暖心工程,如何兼顾其经济性、适用性和环保要求备受关注。为此,以农村清洁取暖重点地区--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入户实测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和环保3个维度,对该区4种主要的清洁取暖方式(燃气壁挂炉、蓄热式电暖器、空气源热泵和清洁煤炭取暖)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燃气壁挂炉替代燃煤取暖是较为经济的选择,但应严把产品能效和排放准入关,建议城镇和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燃气采暖普及推广节能环保的冷凝式壁挂炉;②农村既有建筑普遍缺乏保温措施、采暖能耗高,应重视保温隔热措施,建议推进清洁采暖过程中同步实施房屋节能改造并给予适当补贴,结合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集中供暖;③洁净煤取暖在部分农村地区较长时间内仍将存在,但须严格煤质监管,建议采取"洁净型煤+专用炉具+一氧化碳监测"整套措施;④坚持因地制宜方略,各地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取暖路径和取暖设备,可再生能源丰富、电网配套条件好的地区,宜重点推广蓄热式电暖器或空气源热泵取暖;⑤关注农村"后煤改气、煤改电"时代的平稳运行问题,建议从国家层面统筹研究制定补贴退出方式及退出后的贫困户精准补贴问题,注重环保政策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贯彻,真正做到"改得起、用得起、愿意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农村地区 清洁取暖 燃气壁挂炉 清洁煤炭取暖 电暖器 空气源热泵 经济性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村地区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任志刚 陈昕 +1 位作者 邓勤犁 周军莉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2年第9期22-25,共4页
为对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分布式能源系统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本文考虑能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效益,建立了分布式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组合赋权法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提出了适合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分布式能源系统评价方法。以山东大学刚... 为对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分布式能源系统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本文考虑能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效益,建立了分布式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组合赋权法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提出了适合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分布式能源系统评价方法。以山东大学刚家村为例,利用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三种系统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相对贴近度对各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效益显著优于传统分供式能源系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比沼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更高的综合效益,但二者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系统 综合评价 组合权重 TOPSIS 北方农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新风系统在北方农村地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其 蒋绿林 +2 位作者 李俊 汪城 董应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5期12710-12712,共3页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日照时间长、日照强度强,相对其他地区的太阳能利用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利用太阳能生产生活热水、采暖、干燥等。目前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农村地区,几乎每家都装有真空管式热...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日照时间长、日照强度强,相对其他地区的太阳能利用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利用太阳能生产生活热水、采暖、干燥等。目前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农村地区,几乎每家都装有真空管式热水集热器,但是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作为采暖方式应用较少。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以晴朗天气居多,但是温度较低,一般需要进行建筑的供热,太阳能集热器采暖基于自身的优势将成为未来采暖的趋势。该文介绍了我国太阳资源的分布情况,描述了北方采暖的现状,提出将太阳能集热器应用在北方采暖系统中,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应用具有实际意义,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推广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集热器 北方农村地区 采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村地区清洁采暖规划编制方法探讨与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淑晶 李琳红 《山西建筑》 2019年第17期22-24,共3页
为减少大气污染排放,打好蓝天保卫战,北方地区陆续开展农村地区清洁采暖规划编制工作。对该类规划的编制技术路线作了归纳总结,同时对具体项目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核心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供同类规划编制人员参考。
关键词 北方农村地区 清洁采暖规划 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村地区大气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炜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3期191-191,194,共2页
本文从散煤燃烧、机动车污染、秸秆焚烧和监管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北方农村地区大气污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推进农村大气环境治理的对策,以期为大气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气环境治理 问题 对策 北方农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村地区大气环境治理问题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浩 朱淑贞 孙佳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第8期41-43,共3页
在北方农村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普遍较低,引起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为散煤和秸秆焚烧、机动车污染、畜禽养殖、生产污染等,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饱受威胁,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而大气环境治理工作暴露出的问题很多,大气环... 在北方农村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普遍较低,引起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为散煤和秸秆焚烧、机动车污染、畜禽养殖、生产污染等,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饱受威胁,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而大气环境治理工作暴露出的问题很多,大气环境治理意识较为落后,投入技术和经费不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不健全,公众缺乏参与渠道等,导致北方农村地区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面临极大的挑战,对此提出几点优化策略和保障措施,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村地区 大气环境治理 问题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崔艳梅 刘洋 +2 位作者 李影 房通 张衍 《建设科技》 2020年第2期42-45,共4页
结合近期对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的技术应用进行入户调研、资料核查、现场抽测、全日开启供暖设备运行等方式进行摸底。对热源侧分散式天然气供暖和电供暖、用户侧基础级别保温改造双向结合效果进行分析,更进一步地摸索适合北方农村地... 结合近期对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的技术应用进行入户调研、资料核查、现场抽测、全日开启供暖设备运行等方式进行摸底。对热源侧分散式天然气供暖和电供暖、用户侧基础级别保温改造双向结合效果进行分析,更进一步地摸索适合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化改造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村地区 清洁取暖 技术应用 效果 天然气供暖 电供暖 热源侧 用户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农村地区植树造林的抗旱造林技术分析
8
作者 安阳 《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 2019年第7期60-60,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林业也正步入快速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北方农村地区比较干旱,气候较为干燥。为我国的国土绿化在北方农村地区开展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本文针对北方农村地区的地理特点以及环境特点展开研究,对抗旱造林技术加以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林业也正步入快速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北方农村地区比较干旱,气候较为干燥。为我国的国土绿化在北方农村地区开展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本文针对北方农村地区的地理特点以及环境特点展开研究,对抗旱造林技术加以分析,进而找到更加优良的技术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村地区 植树造林 抗旱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田建文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93-98,共6页
北方地区农村地域类型复杂,生活垃圾危害日益严重.垃圾处理上,分类简单,收集容器多元,投放的垃圾成分复杂,有机质少、无机质较多,垃圾存放设施普遍不足,转运不及时.生活垃圾的处理应考虑地形、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村庄形态等影响因素,... 北方地区农村地域类型复杂,生活垃圾危害日益严重.垃圾处理上,分类简单,收集容器多元,投放的垃圾成分复杂,有机质少、无机质较多,垃圾存放设施普遍不足,转运不及时.生活垃圾的处理应考虑地形、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村庄形态等影响因素,坚持及时清运、收集设施合理布局、无害化处置等原则,从分类、收集、转运、终端处置4个环节入手,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储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农村 生活垃圾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典型地区农村清洁取暖调研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银鸿 李闯 +7 位作者 张文廷 叶堃 李洁 许江东 焦铭泽 任彦波 薛春瑜 刘广青 《农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1-37,共7页
笔者深入北方典型农村地区开展大规模实地调研与测试工作,了解当前散煤取暖污染现状及清洁取暖存在问题。实地测试结果显示,受居民使用习惯以及燃烧条件的影响,燃煤炉具污染物排放因子远高于工业锅炉、电厂等燃煤利用方式。散煤取暖导... 笔者深入北方典型农村地区开展大规模实地调研与测试工作,了解当前散煤取暖污染现状及清洁取暖存在问题。实地测试结果显示,受居民使用习惯以及燃烧条件的影响,燃煤炉具污染物排放因子远高于工业锅炉、电厂等燃煤利用方式。散煤取暖导致的室内污染同样不能忽视,使用烤火炉与水暖炉家庭的室内平均CO浓度分别为8.05、7.41 mg/m^3;平均PM2.5浓度分别为291、264μg/m^3,是WHO提出的日均浓度指导值25μg/m^3的10倍以上。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农村居民取暖以散煤燃烧为主,居民清洁取暖改造意愿主要受家庭年收入和清洁取暖实际运行费用的影响。家庭年收入从小于1万元/年升高到大于5万元/年,愿意使用清洁取暖的用户比例从33%增加到52%。86%的受访者表示有政府补贴才愿意使用清洁能源取暖。现阶段清洁取暖推广工作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同时配合建筑节能改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取暖 调研与实地测试 室内空气污染 北方农村地区 问题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取暖政策对北方农村地区能源结构的影响:以鹤壁市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吕晨 伍鹏程 +4 位作者 曹丽斌 蔡博峰 庞凌云 李艳霞 刘惠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5-220,165,共7页
为调查清洁取暖政策实施后北方试点城市的取暖方式及能源结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鹤壁市农村地区1030户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基于结果发现,以煤炭、秸秆为主的传统取暖方式逐步被电力、天然气取暖所取代。全市农村地区年标准煤... 为调查清洁取暖政策实施后北方试点城市的取暖方式及能源结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鹤壁市农村地区1030户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基于结果发现,以煤炭、秸秆为主的传统取暖方式逐步被电力、天然气取暖所取代。全市农村地区年标准煤耗量约为796093 t,较之前下降约20.27%,人均年耗0.86 t。当前农村能源结构中,电力、汽油柴油、天然气、煤炭、太阳能、集中供暖、LPG、沼气、薪柴的能耗占比分别为54.19%、15.93%、10.17%、6.43%、6.30%、5.17%、1.01%、0.45%和0.45%。清洁取暖政策的推行是驱动能源替代的主要因素,驱使鹤壁市农村地区的能源结构迅速转变,传统的煤炭、薪柴、秸秆等燃料的消耗量大幅降低,电力、天然气、汽油柴油逐步主导了能源结构,为进一步研究冬季清洁取暖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村地区 能源结构 清洁取暖政策 能源替代理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北方平原地区农村集成化现代下沉式窑居住宅模式改进和扩展模式探究
12
作者 韩洛川 《山西农经》 2019年第23期58-59,共2页
在《北方平原地区农村集成化新下沉式窑居住宅模式新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下沉式窑居住宅模式的改进和扩展模式。
关键词 北方平原地区农村 集成化新下沉式窑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平原地区农村集成化新下沉式窑居住宅模式新思路
13
作者 韩洛川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20期5-6,共2页
窑居曾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和特有的民居形式,具有村落景观优美,冬暖夏凉的特点,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壮大起来的。本文基于传统下沉式窑居提出"北方平原地区农村集成化新下沉式窑居住宅模式"及其实施和意义。
关键词 北方平原地区农村 集成化新下沉式窑居 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农村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设计思路分析
14
作者 叶蓬 《中华建设》 2020年第24期0082-0083,共2页
农村建筑的形式不能一味地仿效城市,应当从农村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农民居住的需求出发,强调采用合理的保温措施,根据农村建筑的实际需要采用节能技术。
关键词 北方地区农村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设计思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ltural Landscap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Villages in North China——Case of Qianzhai Village in Shandong Province 被引量:7
15
作者 FANG Yangang LIU Jishe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8年第4期308-315,共8页
Agricultural village is an important rural type in China.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its cultural landscape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industrialized village. The paper focuses this theme by a case st... Agricultural village is an important rural type in China.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its cultural landscape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industrialized village. The paper focuses this theme by a case study of Qianzhai Village of Qufu City, Shangdong Province. In the case of Qianzhai Village, the evolution of its settlement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mechanical expansion, sprawling expansion and hollowing, and recentralization. The land- scape evolution of residents' houses has undergone three phases: traditional quadrangle house, one-storied house and multistoried house. The evolution of its land use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circled stratification, fragment and intensive use, and concentration and extensive use. We can see that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of cultural landscape evolu- tion of agricultural village are the changes of rural population, society, economy and culture,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the change of urban-rural relation, the national modernization proc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form of family planning and land system, and the changes in governmental policies. In the future, the modernization, ecological trend, and individualization for residents' houses of agricultural villages in China will develop step by step. The recentralization of settlement and the scaled, sustainable, intensive land use are likely to be the trends of agricultural villag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village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evolu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Qianzhai Village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raisal of the vegetation-based services for cropland ecosystems: a case study of a high-yielding county in North China 被引量:1
16
作者 Bao Yonghong Wu Wenliang Wang Mingxin Liu Wenna 《Ecological Economy》 2006年第2期127-139,共13页
As people becom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 irreplaceability of ecosystem services, defined as "the nata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effects upon which peopic rely for existence that are formed and maintained by e... As people becom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 irreplaceability of ecosystem services, defined as "the nata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effects upon which peopic rely for existence that are formed and maintained by ecosystems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more emphasis is being placed on these services'. In rectent years numer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primarily on the sen,ices of natural ecosystems. This paper expands the scope of this field from natural ecosystems to semi-natuval ecosystems, i.e. cropland ecosystems, which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human productivity and life. Taking Huantat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vegetation.based services of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rotation systems and carton cropland ecosystems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including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carbon dioxide fixation, oxygen release, water conservation, and nutrient recycling. These services were then evaluated in terms of economic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s of a market value technique, a substinaion engineering method and a shadow price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otal economic value of cropland ecosystem vegetation.based services in Huantai County is 124.827.3 ×10^4 yuan. which is equivalent to 15.63% of the GDP of Hnantat County (798, 491 × 10^4 yuan), Among these services, the gas regulation value is 82.698.3 × 10^4 yuan (66.25%),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value is 38.049.4 × 10^4 yuan (30.48%), the nutrient cycling value is 3257.3 × 10^4 ynan (2.61%), and the water conservation value is 822.3 × 10^4 yuan (0.66%).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rotation systems and cotton cropland ecosystems, we conclude that the economic value of vegetation-based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former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which could provide a scientific guideline for adjusting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Our study may facilitate the conservation of cropland ecosystems and promote effective use of vegetation-based servic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guarantee nationwide food secu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land ecosystems Ecosystem vegetation-based services Economic 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