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改《千金要方》药名探析
1
作者 刘苏槿 李文飞 曾凤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4期365-372,共8页
以《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本版本异文为材料,对《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所涉药名进行对勘分析,发现宋臣整理该书时注重考辨名实、区分药用部位、对药名进行补充并通改,使该版本的药物分类趋于细化,体现了宋代本草学的发展水平,强... 以《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本版本异文为材料,对《新校〈备急千金要方〉例》所涉药名进行对勘分析,发现宋臣整理该书时注重考辨名实、区分药用部位、对药名进行补充并通改,使该版本的药物分类趋于细化,体现了宋代本草学的发展水平,强化了该书的临床实用性。但宋臣校改本存在理校径改、所据文献不明,与宋代本草学认识存在相违之处,由此提出通行本宋校《千金要方》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值得高度重视,切忌盲信盲从。以此研究为切入点,可深入探讨宋臣校改中医古籍的思想理念及指导原则,以便为宋校医书的当代应用以及传世本草文献的校勘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要方》 北宋校正医书局 校改 药名 古籍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千金要方》方法新考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凤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964-967,共4页
以《千金要方》版本异文为例,结合其他相关文献,深入考察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千金要方》的方法,发现宋人没有保存《千金要方》原始面貌的意图,而是以实用性为出发点,重定该书的篇章结构、调整内容的编排顺序,在增强《千金要方》临床方... 以《千金要方》版本异文为例,结合其他相关文献,深入考察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千金要方》的方法,发现宋人没有保存《千金要方》原始面貌的意图,而是以实用性为出发点,重定该书的篇章结构、调整内容的编排顺序,在增强《千金要方》临床方书实用性的同时,也增强了该书中医学术框架的完整性与严谨性。提示:对重要医学问题的研究,需要充分考虑宋人校书对文献内容特别是对学科内涵所产生的影响;对关乎中医学理、法、方、药核心要素的考证,应避免局限于某一文本,而是应建立在对相关材料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有必要系统考察宋以前医书的基本构成,深入研究宋人的校书方式、所改内容的中医理论依据及其对中医学术产生的影响,辨别正误,为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提供可靠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校正医书局 整理 中医古籍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校正医书局并未校勘刊行《太素》
3
作者 王锦鸿 王忆卓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31-233,共3页
详列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刊行《太素》的诸说例证,查考《太素》流传历史及著书引证情况,统计《太素》自身缺憾,并引用当代时贤的证文,论述《太素》并未被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刊行。
关键词 北宋校正医书局 校勘 太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方法评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少乾 陈子杰 曾凤 《中医药文化》 2022年第4期379-384,共6页
通过对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方法及校勘内容的系统考察分析,发现宋臣校理各书普遍应用了对校、本校、他校、理校4种方法。宋校医书存在部分误校之处,推测可能与参考资料繁杂、未能进行统一整理有关,也可能与北宋校正医书局中医古籍整理的... 通过对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方法及校勘内容的系统考察分析,发现宋臣校理各书普遍应用了对校、本校、他校、理校4种方法。宋校医书存在部分误校之处,推测可能与参考资料繁杂、未能进行统一整理有关,也可能与北宋校正医书局中医古籍整理的理念及主校者中医学术水平的局限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校正医书局 校勘 古籍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中医古籍方法考证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莉媛 曾凤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6-309,共4页
以《千金要方》两版本的诸多差异为例,结合其他宋校医书相关文献,较为全面地考察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中医古籍的方法,主要包括:纠正讹误、填补遗佚、删削重复、重辑事类、重新编次等。宋臣极大突破了讲求文字训诂的汉唐传统,更为重视内... 以《千金要方》两版本的诸多差异为例,结合其他宋校医书相关文献,较为全面地考察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中医古籍的方法,主要包括:纠正讹误、填补遗佚、删削重复、重辑事类、重新编次等。宋臣极大突破了讲求文字训诂的汉唐传统,更为重视内容上的准确与完整、形式上的统一与规范,并由此促进了医学理论内涵的丰富,增强了中医学术框架的严谨性,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广泛而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校正医书局 整理 中医古籍 方法
原文传递
宋校本《备急千金要方》对校法校勘记探析
6
作者 潘锋 李楠 +1 位作者 李文飞 曾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57-261,共5页
以《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简称“新雕本”)为参照,对北宋校正医书局所校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宋校本”)中的对校法校勘记(记述校勘情况的文字)进行探析,发现宋校本的校勘记漏注、误注之处较多,其对异文学术价值的判断及对异文注存... 以《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简称“新雕本”)为参照,对北宋校正医书局所校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宋校本”)中的对校法校勘记(记述校勘情况的文字)进行探析,发现宋校本的校勘记漏注、误注之处较多,其对异文学术价值的判断及对异文注存取舍的标准有待研究;宋校本部分校勘记与新雕本内容相合,推测宋臣校书时参考了该版本;宋臣整理该书时未确定具体的底本与校本,而是汇集多种唐写本,参考唐及唐以前多部医籍重编而成。结合校正医书局以文士儒臣主导校书工作的特殊性,认为宋校本成书过程中的复杂性及其文本内容的不确定性值得重视;有必要进一步理清宋校本版本源流、基本构成、引用文献及引用方式等基本问题,以期为正确认识其版本特点、有效利用其文献资料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急千金要方》 北宋校正医书局 宋校本 对校法 校勘记 异文
原文传递
《金匮要略》成书新考——兼论宋以前整理者对张仲景原文的增改
7
作者 包伯航 刘辰鑫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09-818,共10页
文章通过考察唐以前史志目录及医学文献中有关张仲景著作的记载,发现今本《金匮要略》在北宋校正医书局开始校正之前,便已经过历代整理者的更名、增删和校改,成书过程极为复杂。提出关于今本《金匮要略》成书过程及成书年代的正确表述应... 文章通过考察唐以前史志目录及医学文献中有关张仲景著作的记载,发现今本《金匮要略》在北宋校正医书局开始校正之前,便已经过历代整理者的更名、增删和校改,成书过程极为复杂。提出关于今本《金匮要略》成书过程及成书年代的正确表述应为:北宋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是一部以张仲景著述为主体,经宋以前历代整理者增、删、校、改,成书于唐以后的医学著作;《金匮要略方》是北宋校正医书局在《金匮玉函要略方》的基础上重新整理、校订而来的,初刊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其成书年代为北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金匮玉函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王洙 北宋校正医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校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将枳壳改作枳实的文献考证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家萱 李文飞 +1 位作者 孟庆鸿 曾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575-578,共4页
《千金要方》三种代表性版本中对枳实、枳壳的记载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早期两种唐代传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真本千金方》中记载的为枳实、枳壳并存,而后来的宋校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仅见枳实,给当今临床应用带来一定困扰。在对... 《千金要方》三种代表性版本中对枳实、枳壳的记载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早期两种唐代传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真本千金方》中记载的为枳实、枳壳并存,而后来的宋校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仅见枳实,给当今临床应用带来一定困扰。在对勘版本异文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结合历史背景,提出宋校本《备急千金要方》在林亿主导下,或出于个人臆见将全书中的枳壳统一改作枳实,有违原书原貌,与宋代本草学的观点相悖。由于宋校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经由儒臣整理刊行,其文本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现今使用该版本时应采取审慎的态度,对关乎中医学理、法、方、药核心要素的文献资料,需要进行考证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急千金要方》 枳实 枳壳 北宋校正医书局 林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访日归来忆东瀛
9
作者 钱超尘 《家庭中医药》 1995年第1期7-9,共3页
四月中旬是日本樱花盛开的季节,绯红的樱花,把大地装点得十分美丽。
关键词 唐本伤寒论 全元起 康治本伤寒论 中医文献研究 《伤寒论》 针灸临床 中医古籍 日本樱花 中医药 北宋校正医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