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探索、争鸣与重识 被引量:6
1
作者 纪玉山 刘洋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89,共5页
自2002年以来,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在国内体制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如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 自2002年以来,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在国内体制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如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将成为未来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问题。而"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回应。如果目前把"中国模式"视为一种"全球共识",将其定型化为一种实现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与增长的具体模式,是欠妥当的。"中国模式"既应当被看做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实践的经验总结,又应当被视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未来发展的战略与蓝图。我们不应当把"中国模式"仅仅限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上,"中国模式"的内涵要比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具体问题更为丰富。这意味着,我们要用一个更为历史的、长期的、动态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模式"的重要意义。中国的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根本落脚点在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层面而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本身需要"中国模式"在内涵与范畴上的发展与创新,尽管"中国模式"目前不能作为一种全球发展的战略共识或价值取向,但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全球治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中国模式 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宪政秩序下的转轨路径与转轨绩效——“北京共识”的内涵与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关晓光 汪毅霖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103,共10页
文章从对“北京共识”的认识出发,认为对于发展中的转轨经济国家,转轨中的制度选择对转轨的绩效至关重要,各国应该结合各自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文章设计了一个公共选择模型以解释各国间转轨效益的差异。转轨的成本不仅取决于... 文章从对“北京共识”的认识出发,认为对于发展中的转轨经济国家,转轨中的制度选择对转轨的绩效至关重要,各国应该结合各自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文章设计了一个公共选择模型以解释各国间转轨效益的差异。转轨的成本不仅取决于经济考虑,更取决于政治的因素。政治选择影响新制度安排的效率,因此与转轨成本正相关。中国在转轨中选择了宪政平滑变迁的方式,这可在短期内化解转轨的经济体制成本和政治体制成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转轨 宪政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共识”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剑荆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4,共5页
“北京共识”是中国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是“北京共识”是未竟的中国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必须走持续、协调的发展之路 ,必须建立一个充满关怀的宪政国家 ,让世界分享中国的增长带来的益处 ,走一条和平、共赢、开放和... “北京共识”是中国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是“北京共识”是未竟的中国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必须走持续、协调的发展之路 ,必须建立一个充满关怀的宪政国家 ,让世界分享中国的增长带来的益处 ,走一条和平、共赢、开放和自由的发展道路 ,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中国 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共识”:发展价值观的新境界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建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9,共5页
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北京共识"所体现的发展价值观。它继承了先辈经济学家们重视发展伦理价值的优秀思想传统,摈弃了"华盛顿共识",即新自由主义"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发展价值观。它... 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北京共识"所体现的发展价值观。它继承了先辈经济学家们重视发展伦理价值的优秀思想传统,摈弃了"华盛顿共识",即新自由主义"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发展价值观。它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发展的终极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新回答了在21世纪中国如何更好地发展的问题,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社会理想和独特智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价值观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发展价值观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中国模式”——兼谈雷默的“北京共识”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学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41,共12页
当代中国处在"古今"(传统与现代)"东西"(东西方文明)矛盾的交叉点上,原本存在着时空差距的问题同时呈现,从而使"中国难题"成为"世界之最"。谁能破解"中国难题",谁就能成为当代人文... 当代中国处在"古今"(传统与现代)"东西"(东西方文明)矛盾的交叉点上,原本存在着时空差距的问题同时呈现,从而使"中国难题"成为"世界之最"。谁能破解"中国难题",谁就能成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之翘楚。在这方面,雷默的"北京共识"将给我们提供某种方向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中国模式”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与经济转型 被引量:11
6
作者 余东华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2-96,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两种经济转型模式。两种"共识"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政策主张、追求目标和改革方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华盛顿共识"在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两种经济转型模式。两种"共识"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政策主张、追求目标和改革方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华盛顿共识"在拉美及前苏东国家转型实践中遭到的挫折和"北京共识"在中国取得的成功说明,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只有结合自己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在转型过程中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也是"北京共识"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盛顿共识 北京共识 经济转型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光 詹绚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0-75,共6页
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作为一种不同于“华盛顿共识”的改革模式,有西方学者将此称为“北京共识”。在对“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基础上,阐释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藉此... 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作为一种不同于“华盛顿共识”的改革模式,有西方学者将此称为“北京共识”。在对“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基础上,阐释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藉此研究,旨在给那些渴望发展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及中国的进一步改革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盛顿共识 北京共识 中国 财政政策 经济全球化 经济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共识:中国经验的历史总结,还是中国发展的未来战略 被引量:8
8
作者 谢立中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29,共7页
有不少人将雷默提出的以"创新"和"公平"为核心理念的与"华盛顿共识"非常不同的"北京共识"理解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经验的历史总结,这种理解是不符合事实的。尽管与其他国家同时期展开... 有不少人将雷默提出的以"创新"和"公平"为核心理念的与"华盛顿共识"非常不同的"北京共识"理解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经验的历史总结,这种理解是不符合事实的。尽管与其他国家同时期展开的市场转型过程相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转型在发展策略上有自己的特点,但在基本方向上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普遍展开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基本一致。而雷默以"北京共识"为题所概括的三大定理,只能被理解为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总结以往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为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所确立的一种新战略模式。但即便如此,雷默的某些论述也有过于简单之嫌,需要重新加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华盛顿共识 中国经验 中国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之辨 被引量:4
9
作者 吴苑华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在国内外学术界,学者们对"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四个概念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讨论,但是在孰优孰劣上争议较大。有的主张中国道路,有的主张中国模式,有的赞成中国经验。... 在国内外学术界,学者们对"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四个概念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讨论,但是在孰优孰劣上争议较大。有的主张中国道路,有的主张中国模式,有的赞成中国经验。这种情况启示我们,应当知道,从本质上看,北京共识是关于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的某种认知和态度,中国模式则是由中国经验构成的,中国道路又是由中国模式构成的,中国道路在不同发展时期会呈现为不同的中国模式,并且积累了不同的中国经验,从而形成具有时代性的发展理念和方式、方法,由此来讲,中国道路是一个"总体性"概念,统领了其他三个概念。因此,只有正确地理解这四个概念,理清其本质内涵和相互关系,才能合理地运用它们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内涵和真实精神,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中国道路 中国模式 中国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北京共识”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启迪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雨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共6页
本文从"北京共识"出发,揭示了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和"华盛顿共识"的本质其实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传播、提升其"软实力"的手段。在分析"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综... 本文从"北京共识"出发,揭示了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和"华盛顿共识"的本质其实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传播、提升其"软实力"的手段。在分析"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作用基础上,强调中国的和平崛起,应该在强化中国的"硬实力"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两个方面努力。本文最后还就我国的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提升中国"软实力"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华盛顿共识 硬实力 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共识VS华盛顿共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乃基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2-47,共6页
从操作层面分析了北京共识和华盛顿共识,分别揭示了二者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华盛顿共识基于还原和简化对内生型国家的道路和现状得出了抽象的原则,其根源是古希腊的哲学传统和近现代的科学方法。北京共识则考虑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从操作层面分析了北京共识和华盛顿共识,分别揭示了二者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华盛顿共识基于还原和简化对内生型国家的道路和现状得出了抽象的原则,其根源是古希腊的哲学传统和近现代的科学方法。北京共识则考虑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可行性和目标,其根源是中国文化和哲学传统,为外生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了较为成功的典范。在全球化和后现代思潮兴起之时,华盛顿共识正在关注并接受北京共识,而北京共识也正在反省和克服缺乏一致的理论出发点和法治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华盛顿共识 哲学 本体论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在发展中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纪玉山 代栓平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3期63-68,共6页
华盛顿共识是新自由主义的集中体现,尽管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功的经验总结,但在拉美、东欧等大部分国家的实验都基本上归于失败。相反,在大约相同的时间段内,我国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北京... 华盛顿共识是新自由主义的集中体现,尽管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功的经验总结,但在拉美、东欧等大部分国家的实验都基本上归于失败。相反,在大约相同的时间段内,我国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北京共识。即使如此,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传播的势头却依然很猛,如果在中国所有经济领域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思路,就意味着我们在走向这个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华盛顿共识 北京共识 私有化的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共识”: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改革解释力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耀斌 《湖南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北京共识”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的改革和经济转型作出了一番解释,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本文通过对中国改革的国际对比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分析,指出“北京共识”是对中国改革模式的初步理论概括,目前对中国改革的解释力尚显不足。... “北京共识”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的改革和经济转型作出了一番解释,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本文通过对中国改革的国际对比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分析,指出“北京共识”是对中国改革模式的初步理论概括,目前对中国改革的解释力尚显不足。在不断完善这一理论的过程中,“北京共识”要注意在处理后改革时期的价值目标定位、对付外部挑战和满足国际性的理论诉求上作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华盛顿共识 解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共识”的内涵及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秋迎 王学增 王瑞存 《唐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3-34,共2页
"北京共识"(或称"中国模式")是指,高扬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通过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国家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坚持独立自主,并承认且尊重世界的多样... "北京共识"(或称"中国模式")是指,高扬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通过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国家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坚持独立自主,并承认且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才能进而求得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内涵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征的全球化”与“北京共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庞中英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16,共2页
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是一个夸大的、不符合事实的看法 ,而其中提及的“中国特征的全球化”尽管有一些正确的成分 ,但是将全球化归结为某个国家的全球化是肤浅的 ,有可能导致世界未来十分危险的发展。中国进入全球化不仅有正面的、积... 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是一个夸大的、不符合事实的看法 ,而其中提及的“中国特征的全球化”尽管有一些正确的成分 ,但是将全球化归结为某个国家的全球化是肤浅的 ,有可能导致世界未来十分危险的发展。中国进入全球化不仅有正面的、积极的方面 ,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挑战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中国特征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春生 《人民论坛》 2008年第24期20-20,共1页
2004年5月,美国《时代》杂志前任编辑、中国清华大学兼职教授雷默(亦译为“拉莫”),对中国的经济改革成就及其经验作了全面理性的思考与分析,首次提出了“北京共识”的概念。定义为:一是坚决进行革新和试验(如中国经济特区);... 2004年5月,美国《时代》杂志前任编辑、中国清华大学兼职教授雷默(亦译为“拉莫”),对中国的经济改革成就及其经验作了全面理性的思考与分析,首次提出了“北京共识”的概念。定义为:一是坚决进行革新和试验(如中国经济特区);二是积极维护国家边境和利益(如台湾问题);三是不断精心积累具有不对称力量的工具(如巨额外汇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中国模式 《时代》杂志 经济特区 兼职教授 清华大学 改革成就 台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红征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3-144,共2页
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教授的长篇文章,提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北京共识"概念,认为"北京共识"取代了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华盛... 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教授的长篇文章,提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北京共识"概念,认为"北京共识"取代了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这篇文章引起了国际学术界、舆论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比较研究"北京共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30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继续稳步前进,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发展也可能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或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共识 中国模式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之比较——一种中国模式与拉美模式的视角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恒军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4S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北京共识 “华盛顿共识 科学发展观 中国模式 拉美模式 国家发展战略 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晓 《中国经济周刊》 2004年第33期38-38,共1页
相对于“欧洲价值观”和“后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才最有可能对“华盛顿共识”形成新的强有力的挑战,并将成为全球既不认同计划经济,又不接受“华盛顿共识”,而是试图探索“第三条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一面思想旗帜。
关键词 华盛顿共识 北京共识 欧洲价值观 经济增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成果——兼评“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
20
作者 张士铨 宋婧瑜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94-99,共6页
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难题。赞扬者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与转型的样板,可以提供给他国作为借鉴;而批评者强调转型中内部矛盾的发展,希望证明转型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没有制度变革的大动作,原已取得的成果非... 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难题。赞扬者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与转型的样板,可以提供给他国作为借鉴;而批评者强调转型中内部矛盾的发展,希望证明转型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没有制度变革的大动作,原已取得的成果非但不能发扬,甚至可能丧失。两种观点基于两种共识,即"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怎样看待这两种共识的出发点和推论,深入探讨转型的变化机制,是其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 转型 成果 华盛顿共识 北京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