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管道用超声辅助Al_(2)O_(3)/Ni-W-Fe化学镀层组织及腐蚀性能
1
作者 刘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50-153,149,共5页
通过超声辅助技术在油气管道用Q195钢表面制备纳米Al_(2)O_(3)颗粒添加的Ni-W-Fe镀层,采用实验测试手段研究其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结果表明:Ni-W-Fe镀层组织具有明显的非晶态特征,呈现出紧密相连的连续胞状分布;加入纳米Al_(2)O_(3)颗... 通过超声辅助技术在油气管道用Q195钢表面制备纳米Al_(2)O_(3)颗粒添加的Ni-W-Fe镀层,采用实验测试手段研究其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结果表明:Ni-W-Fe镀层组织具有明显的非晶态特征,呈现出紧密相连的连续胞状分布;加入纳米Al_(2)O_(3)颗粒的复合镀层中存在大量的弥散小颗粒,加入Al_(2)O_(3)颗粒还可以作为镀膜生长的形核点,促进晶粒长大,最终形成细小的组织晶粒。采用超声辅助处理的复合镀层硬度和孔隙率均低于磁力搅拌处理的复合镀层。采用磁力搅拌和超声辅助均可降低镀层的腐蚀速率,添加Al_(2)O_(3)颗粒后复合镀层耐蚀能力明显提升。镀层表面生成了Ni3S2产物,能够对基体组织发挥优异的保护作用。镀层腐蚀区有微裂纹形成,凸起结构消失,腐蚀后镀层与基体组织间依旧呈现紧密结合状态。Ni、Si、W三种元素含量基本一致,可以推断腐蚀后镀层依旧能够对基体组织发挥优异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层 颗粒增强 超声辅助 磁力搅拌 微观组织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Ni-W-P化学镀层沉积行为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文畅 盛施展 +1 位作者 吴金洪 王慧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Ni-W-P化学镀层因具有良好的耐蚀、耐磨性能而成为重要的“代铬”镀层。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强镀液对基体润湿能力,加快界面处H2逸出速率,减少镀层针孔数量或氢缺陷,从而提高镀层质量。本论文探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 Ni-W-P化学镀层因具有良好的耐蚀、耐磨性能而成为重要的“代铬”镀层。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强镀液对基体润湿能力,加快界面处H2逸出速率,减少镀层针孔数量或氢缺陷,从而提高镀层质量。本论文探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以及聚乙二醇-200(PEG-200)三种典型表面活性剂对Ni-W-P镀层沉积行为及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以及电化学方法对Ni-W-P镀层的表面微观形貌、物相、气孔率和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接触角、沉积电位阐述了表面活性剂在化学镀Ni-W-P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可改善镀层表面质量以及颗粒尺寸均匀性,并显著降低镀层内部针孔数量,优先顺序为PEG-200>SDS>CTAB。XRD衍射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可提高镀层内合金元素W和P含量,有利于形成耐蚀性能良好的Ni-W-P非晶镀层。此外,三种表面活性剂均能改善镀液对基体的润湿能力,其中PEG-200对基体的润湿角最小(65°),说明PEG-200对于提高界面处H2逸出速度,降低化学镀过程中电位波动效果更为明显。论文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备内部缺陷较少、耐蚀性能优良的Ni-W-P化学镀层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W-P化学镀层 表面活性剂 气孔率 耐蚀性 润湿角 沉积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MgO(CuO)纳米、微米复合化学镀层的制备和性质
3
作者 马美华 李小华 单云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7-40,共4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化学镀镍磷复合镀层的性能,在研究了镍磷化学复合镀新配方的基础上,在A3钢片表面分别制备了纳米和微米复合材料镀层N i-P-MgO(CuO).用称重法测定厚度;通过10%NaC l溶液测定其耐腐蚀性;GB5935 86标准贴滤纸法测镀层的孔隙... 为了进一步研究化学镀镍磷复合镀层的性能,在研究了镍磷化学复合镀新配方的基础上,在A3钢片表面分别制备了纳米和微米复合材料镀层N i-P-MgO(CuO).用称重法测定厚度;通过10%NaC l溶液测定其耐腐蚀性;GB5935 86标准贴滤纸法测镀层的孔隙率;MH-3硬度仪测定其硬度.结果表明:在最佳施镀条件下,可得到耐磨性、硬度强于A3钢片、N i-P镀层和N i-P-MgO(CuO)纳米复合镀层的微米复合化学镀层,和光亮致密耐腐蚀性强于A3钢片、和N i-P-MgO(CuO)微米复合镀层,与N i-P镀层相当的N i-P-MgO(CuO)纳米复合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化学镀层 微米复合化学镀层 Ni-P-MgO(CuO) 制备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磷化学镀层的耐蚀性及其与磷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5
4
作者 胡光辉 吴辉煌 杨防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99-1302,共4页
用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磷含量为16.2%至23.4%(x)的不同镍磷(Ni-P)化学镀层在5%(w)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发现磷含量为21%~22%(x)时镀层的极化阻抗(Rp)出现极大值.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也发现Ni-P合金的峰值晶化温度(Tp)在此P含量范... 用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磷含量为16.2%至23.4%(x)的不同镍磷(Ni-P)化学镀层在5%(w)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发现磷含量为21%~22%(x)时镀层的极化阻抗(Rp)出现极大值.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也发现Ni-P合金的峰值晶化温度(Tp)在此P含量范围内存在极大值.XRD实验表明镀层呈非晶态结构.利用描述非晶态的菱面体单元结构模型(RUSM)解释耐蚀性能和峰值晶化温度的极大值现象,耐蚀性随P含量的变化与镀层中金属元素(Ni)和类金属元素(P)之间形成的键数有关.通过比较镀层密度的测量值和基于RUSM的计算值,证明了采用RUSM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化学镀层 耐蚀性 非晶态结构 沉积组成 菱面体单元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层的性能及基体的镀前处理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酽 刘刚 +3 位作者 刘红霞 刘传生 李铀 王芬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6-88,共3页
化学镀作为一种新兴的表面处理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化学镀的体系和工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在化学镀应用与研究方面的进展,着重介绍了化学镀层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不同类型基体材料的表面活化技术。
关键词 化学镀层 基体 镀前处理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Ni-W-P化学镀层耐石油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壮 陶莹 +1 位作者 关博文 李智超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7-60,共4页
研究了热处理对42CrMo钢Ni-W-P化学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构成分及其在石油介质中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XRD分析显示,Ni-W-P化学镀层由Ni、Ni5P2、NiW2P3、NiW相组成,热处理后镀层由Ni、Ni3P、NiW2P3相组成,镀层结构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耐... 研究了热处理对42CrMo钢Ni-W-P化学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构成分及其在石油介质中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XRD分析显示,Ni-W-P化学镀层由Ni、Ni5P2、NiW2P3、NiW相组成,热处理后镀层由Ni、Ni3P、NiW2P3相组成,镀层结构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镀态及热处理态Ni-W-P化学镀层的耐冲蚀磨损性能相对基体分别提高了2.84倍和5.01倍,耐腐蚀磨损性能相对基体分别提高了2.02倍和2.9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W-P化学镀层 热处理 石油介质 冲蚀磨损 腐蚀磨损
原文传递
化学镀层对无汞碱锰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费锡明 彭历 汪继红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3,共2页
用化学沉积表面处理的方法在碱性锌锰电池负极集电体上镀一层致密的铟、锌、锡单层和锌铟、锡铟、锌锡双层。由动态析氢装置和动电位扫描方法测量 ,发现铜集电体表面上沉积以上单、双层金属都显著地提高无汞锌电极的氢超电势 ,有效地抑... 用化学沉积表面处理的方法在碱性锌锰电池负极集电体上镀一层致密的铟、锌、锡单层和锌铟、锡铟、锌锡双层。由动态析氢装置和动电位扫描方法测量 ,发现铜集电体表面上沉积以上单、双层金属都显著地提高无汞锌电极的氢超电势 ,有效地抑制了锌电极在KOH溶液中的析氢量。集电体表面化学沉积铟、锌、锡单层或锌铟、锌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汞碱锰电池 化学镀层 集电体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n-P-ZnCr_2S_4纳米复合化学镀层制备初探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小华 马美华 张长丽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4-26,72,共4页
讨论了D31 0 硅钢片表面纳米复合化学镀层Cu Sn P ZnCr2 S4 的制备条件 ,在所选条件下 ,制得的镀层较Cu Sn P镀层稳定。
关键词 Cu-Sn-P-ZnCr2S4 纳米复合化学镀层 制备 纳米复合化学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Ni-P化学镀层结合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葛继平 钱鸿钧 +1 位作者 王学芝 戚正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6-18,35,共4页
用弯曲法、划痕法研究了镀后加热温度对Ni-P化学镀层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后退火温度越高,镀层结合力越好,但温度过高时,镀层硬度将下降。用金相观察及电子探针分析,探讨了镀后退火温度影响结合力的机理。结果指出:退火时将在镀层... 用弯曲法、划痕法研究了镀后加热温度对Ni-P化学镀层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后退火温度越高,镀层结合力越好,但温度过高时,镀层硬度将下降。用金相观察及电子探针分析,探讨了镀后退火温度影响结合力的机理。结果指出:退火时将在镀层和基体界面上发生Ni与Fe的互扩散,形成Ni-Fe合金扩散层,从而提高了结合力。为了能在保证镀层硬度的前提下提高结合力,本文提出了二次镀覆的设想,获得较好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力 温度 NI-P化学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磷合金化学镀层的组织转变与硬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玉程 魏纯金 邓宗钢 《金属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4期11-19,共9页
利用 DSC 热扫描仪、X 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和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化学镀3.0%P、5.0%P、7.0%P 和10.0%P 合金的组织转变及硬化过程。低磷合金(P<7.05)系晶态过饱和固溶体,高磷合金为非晶态;在加热过程中,过饱和固溶体脱溶分解,析出... 利用 DSC 热扫描仪、X 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和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化学镀3.0%P、5.0%P、7.0%P 和10.0%P 合金的组织转变及硬化过程。低磷合金(P<7.05)系晶态过饱和固溶体,高磷合金为非晶态;在加热过程中,过饱和固溶体脱溶分解,析出第二相Ni_3P。非晶态镍磷合金发生晶化反应,然后生成 Ni_3P。镍磷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加,至400℃获得最大硬度值,而后又下降。低磷合金是典型的沉淀硬化机制,高磷合金表现为分散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层 镍磷合金 组织转变 硬化
原文传递
α-Al_2O_3含量对Ni-P复合化学镀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立明 王玥 李成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5,共3页
为改善镍磷复合化学镀层的性能,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α-A l2O3在镀层中的含量对镀层硬度、耐磨性、孔隙率及镀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α-A l2O3加入量小于1 g/L时,随镀液中α-A l2O3浓度的增大,镀层中... 为改善镍磷复合化学镀层的性能,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α-A l2O3在镀层中的含量对镀层硬度、耐磨性、孔隙率及镀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α-A l2O3加入量小于1 g/L时,随镀液中α-A l2O3浓度的增大,镀层中α-A l2O3的含量提高,镀层硬度与耐磨性增大,孔隙率略有增加;当镀液中α-A l2O3含量为1 g/L时,镀层中α-A l2O3的含量达到最大值4.8%,镀态硬度达到750 HV,约为N i-P镀层的1.5倍,耐磨性约是N i-P镀层的5.0倍;镀态镀层为N i-P非晶与α-A l2O3晶体组成的复合镀层,经400℃热处理1 h后,镀层晶化为N i3P晶体、N i基固溶体,表面生成N iO晶体,镀层中α-A l2O3的结构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化学镀层 NI-P合金 Α-AL2O3 硬度 耐磨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化学镀层在动态加载条件下的塑脆转变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林国 李曙 李诗卓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2-24,共3页
 利用单摆划痕法的动态加载特性,研究了Ni P化学镀层本身的塑脆转变。镀层的塑脆转变除可采用Lamy建议的塑脆转变深度D′判据外,还提出用新定义的临界法向力Fnc来表征。根据划痕深度d和法向力Fnc的大小,可把镀层在划痕过程中的力学行...  利用单摆划痕法的动态加载特性,研究了Ni P化学镀层本身的塑脆转变。镀层的塑脆转变除可采用Lamy建议的塑脆转变深度D′判据外,还提出用新定义的临界法向力Fnc来表征。根据划痕深度d和法向力Fnc的大小,可把镀层在划痕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分为塑性变形、塑脆转变和脆性断裂三个阶段。分析讨论了磷含量和热处理温度对塑脆转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化学镀层 塑脆转变 动态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镀液化学镀层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维东 胡秀莲 +2 位作者 冯志平 孙德伟 何艳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4-25,共2页
镀液磁化得到的Ni-P化学镀层组织致密,孔隙也较少,经光学金相及透射电镜分析为Ni2P、Ni7P3、Ni12P5等组成的晶体组织。
关键词 化学镀层 微观结构 磁化镀液 镍-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化学镀层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玉祥 周苏闽 +1 位作者 潘成 殷镕溶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76-77,共2页
表面粗糙度是影响工件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适当减少表面粗糙度值可以改善工件表面的机械特性,为了掌握化学镀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的变化规律,在同一种N i-P化学镀镀液中,对经测量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值的工件,镀上相同厚度的镀层,再测量... 表面粗糙度是影响工件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适当减少表面粗糙度值可以改善工件表面的机械特性,为了掌握化学镀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的变化规律,在同一种N i-P化学镀镀液中,对经测量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值的工件,镀上相同厚度的镀层,再测量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对比两次测量数据,结果发现化学镀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普遍减小,结合镀层表面微观形状图分析得知,在微观表面的波峰和波谷处存在沉积发生面的面积变化是工件表面粗糙度值普遍减小的原因,再经数学计算得出,表面粗糙度值的减小量随工件原表面粗糙度值增大而增大,减小幅度约为工件原表面粗糙度值的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层 表面粗糙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划痕法测定 Ni-P 化学镀层结合强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捍卫 陈元儒 李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41-346,共6页
介绍了一种评价镀(涂)层结合强度的新方法——单摆冲击划痕法。它能有效地评价和定量地测定镀(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以及冲击载荷下镀(涂)层的耐磨性能。用冲击划痕法测定Ni-P化学镀层与碳钢结合强度的试验结果表明,保持合... 介绍了一种评价镀(涂)层结合强度的新方法——单摆冲击划痕法。它能有效地评价和定量地测定镀(涂)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以及冲击载荷下镀(涂)层的耐磨性能。用冲击划痕法测定Ni-P化学镀层与碳钢结合强度的试验结果表明,保持合适的基材表面粗糙度,控制基材的含碳量以及选择适当的热处理温度可以提高Ni-P化学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强度和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划痕法 化学镀层 结合强度 镍磷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光纤表面镍-磷-硼化学镀层上电镀厚镍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柏泉 欧阳小平 +2 位作者 杨苏平 张华 彭健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7,共4页
采用瓦特电镀液在石英光纤表面Ni–P–B化学镀层上制备了厚镍镀层。考察了硫酸镍、十二烷基硫酸钠、电流密度以及氧化镧对镍沉积速率和镀层质量的影响,确定了其最适宜值分别为180g/L、0.08g/L、0.8A/dm2和0.9g/L。用扫描电镜、体视显微... 采用瓦特电镀液在石英光纤表面Ni–P–B化学镀层上制备了厚镍镀层。考察了硫酸镍、十二烷基硫酸钠、电流密度以及氧化镧对镍沉积速率和镀层质量的影响,确定了其最适宜值分别为180g/L、0.08g/L、0.8A/dm2和0.9g/L。用扫描电镜、体视显微镜对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稀土氧化镧细化了晶粒尺寸、提高了镀层的致密程度和显微硬度。制得的样品厚度约为840μm,显微硬度为334HV,电阻率为21μ?·cm,致密程度为96.4%,润湿时间为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光纤 镍-磷-硼合金 化学镀层 电镀镍 氧化 沉积速率 可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化学镀层在动态加载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林国 李曙 李诗卓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3年第3期121-124,128,共5页
利用单摆划痕法的动态加载特性 ,研究了Ni P化学镀层本身的摩擦学性能。分析讨论了磷含量和热处理制度对单摆划痕法测定的比能耗、摩擦系数的影响。切向动态硬度 (HT)、法向动态硬度 (HN)和比能耗 (e)在评价材料耐磨性方面比显微硬度 (HV)
关键词 NI-P化学镀层 动态加载 塑脆转变 摩擦学性能 单摆划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活化处理对铸铁表面Ni-P化学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帆 考宏涛 +1 位作者 张振忠 刘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9-22,共4页
针对铸铁表面化学镀层由于石墨的存在而产生孔隙多、致密度低的问题,研究了铸铁表面敏活化工艺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同时,采用全浸泡腐蚀试验,系统研究了经敏活化处理后N i-P化学镀层在NaOH、NaC l、HC l、H2SO4和HNO3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 针对铸铁表面化学镀层由于石墨的存在而产生孔隙多、致密度低的问题,研究了铸铁表面敏活化工艺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同时,采用全浸泡腐蚀试验,系统研究了经敏活化处理后N i-P化学镀层在NaOH、NaC l、HC l、H2SO4和HNO3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敏活化处理可以大大降低铸铁表面N i-P化学镀层的孔隙率,提高其致密性;敏活化处理后的N i-P化学镀层比未经过敏活化处理的N i-P镀层具有更优异的耐酸、耐碱、耐盐腐蚀性能,并且镀层在盐和碱性腐蚀液中的耐腐蚀性优于酸性腐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铁 NI-P化学镀层 敏活化处理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化学镀层在糠醛精制装置中的防腐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蔡业彬 周其林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55,66,共4页
 化学镀镍是一种新型的表面处理工艺,镀层具有耐蚀、耐摩擦、耐温和传热系数高等特点。某润滑油公司第三套糠醛精制装置自1996年在腐蚀严重的水冷器换-14 1、2碳钢管束及1997年在抽真空水封罐容-8上使用该项技术后,至今效果显著,未发...  化学镀镍是一种新型的表面处理工艺,镀层具有耐蚀、耐摩擦、耐温和传热系数高等特点。某润滑油公司第三套糠醛精制装置自1996年在腐蚀严重的水冷器换-14 1、2碳钢管束及1997年在抽真空水封罐容-8上使用该项技术后,至今效果显著,未发现有腐蚀穿孔现象。这种防腐新技术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化学镀层 镀镍 润滑油 表面处理工艺 糠醛精制装置 防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合金的表面化学镀层制备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孔丹 罗志强 金胜然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30,共8页
采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在铜合金表面制备了Ni-P-TiN-Re化学镀层,考察了NH_(4)ReO_(4)添加量和镀后热处理温度对化学镀层物相组成、显微形貌、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前不同NH_(4)ReO_(4)添加量的化学镀层表面主要由基体... 采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在铜合金表面制备了Ni-P-TiN-Re化学镀层,考察了NH_(4)ReO_(4)添加量和镀后热处理温度对化学镀层物相组成、显微形貌、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前不同NH_(4)ReO_(4)添加量的化学镀层表面主要由基体CuZn相和非晶态Ni相组成,镀液中加入不同添加量NH_(4)ReO_(4)后,镀层表面胞状颗粒减少,镀层致密程度相对有所提高;当NH_(4)ReO_(4)添加量为0、1、2、3和4 g/L时,化学镀层的截面厚度分别为11.9µm、15.8µm、16.2µm、15.6µm和15.3µm,磨痕宽度分别为136µm、148µm、128µm、93µm和125µm;添加NH_(4)ReO_(4)后,化学镀层的硬度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且NH_(4)ReO_(4)添加量越大则镀层硬度越高;NH_(4)ReO_(4)为3 g/L时,镀层磨痕宽度最小且磨痕相对更加平整,磨损率相对较低。热处理后,NH_(4)ReO_(4)为3 g/L时化学镀层在温度升高至400℃及以上时,化学镀层中开始出现晶态Ni_(3)P相,且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化学镀层的显微硬度呈现先升高后减小特征,在温度为400℃时取得最大值(1178 HV),此时化学镀层的稳定摩擦系数最小、磨损率最低,具有最佳的耐磨性能,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化学镀层 显微形貌 硬度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