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包容性金融发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的影响
1
作者 王志超 黄世旺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5期88-91,共4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发展的关键。该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意愿为研究对象,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为切入点,探讨福建省包...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发展的关键。该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意愿为研究对象,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为切入点,探讨福建省包容性金融发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机制,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存在的困境,提出助力福建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创新创业 融资约束 农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被引量:27
2
作者 谢家智 王文涛 李尚真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83,共10页
包容性金融模式是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包容性金融指标集中评价"金融发展的普惠性"。但是,经济金融化加剧金融投机行为,助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并且金融发展不应排斥金融创新性。因此,... 包容性金融模式是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包容性金融指标集中评价"金融发展的普惠性"。但是,经济金融化加剧金融投机行为,助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并且金融发展不应排斥金融创新性。因此,包容性金融发展应涵盖"金融发展的普惠性"、"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金融发展的创新性"三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并随包容性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强,但该效应的发挥主要通过金融发展的普惠性来实现。政府应重点加强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并加快中西部市场化建设,探索"政府诱导、市场参与"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评价体系 动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5
3
作者 张彤进 任碧云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101,共12页
本文借鉴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并采用2011—2015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本文借鉴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并采用2011—2015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传统银行的金融服务成本、互联网金融的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这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实现的;(3)传统银行金融包容性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东部比中西部更加明显,而互联网金融包容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显著。据此,本文提出,应重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以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互联网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彤进 任碧云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105,共16页
本文从个人职业选择效应和资本回报率效应两个方面探讨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4—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计算各省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包... 本文从个人职业选择效应和资本回报率效应两个方面探讨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4—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计算各省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随着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显著上升;金融中介效率对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偏效应显著为负。结合上述结论,本文主张积极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体系,加快经济民营化步伐,尽早破除旧经济制度对金融中介效率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发展 劳动收入份额 金融中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个人职业选择及收入变动:理论与经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任碧云 张彤进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8,共13页
在个人职业选择模型框架下,引入包容性金融发展理论分析包容性金融发展如何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及收入变动得出:随着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将逐渐显现,雇员比例会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过... 在个人职业选择模型框架下,引入包容性金融发展理论分析包容性金融发展如何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及收入变动得出:随着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将逐渐显现,雇员比例会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过程,自雇劳动者比例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与此同时,中低收入者收入逐渐提高,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4年、2006年、2009年和2011年CHNS相关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两种方法经验检验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发展 职业选择 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基于我国省际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崔艳娟 刘旸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66-70,共5页
从金融服务深度、广度、效度和稳定性4个维度,选取银行、小额信贷和保险服务共11个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测度权重,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评价体系,并以2008~2013年我国各省市样本数据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整体较... 从金融服务深度、广度、效度和稳定性4个维度,选取银行、小额信贷和保险服务共11个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测度权重,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评价体系,并以2008~2013年我国各省市样本数据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东部地区金融包容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且中部地区金融包容水平高于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发展 评价体系 变异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包容性发展与包容性金融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7
作者 闫海洲 张明珅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2-83,共2页
世界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为破解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提供了思路,也为金融改革提供了方向。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金融性包容发展的概念和意义,继而从收入平等、私人部门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等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不包容... 世界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为破解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提供了思路,也为金融改革提供了方向。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金融性包容发展的概念和意义,继而从收入平等、私人部门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等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不包容性,最后从金融市场、金融组织结构和金融监管等角度提出了建立包容性金融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包容发展 包容性金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金融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减贫效应 被引量:22
8
作者 任碧云 孟维福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56,共8页
本文采用2006—2018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传导机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不仅能够直接降低农村贫困水平,而且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间接降... 本文采用2006—2018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传导机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不仅能够直接降低农村贫困水平,而且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间接降低农村贫困水平。(2)从包容性金融发展具体维度来看,金融渗透度、金融可获得性、金融使用效用性和金融承担度的提升能够降低农村贫困水平,且金融渗透度对农村贫困水平的影响最大,金融使用效用性、金融可获得性和金融承担度对农村贫困水平的影响依次减弱。(3)从区域角度来看,无论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都能够显著降低农村贫困水平,且在东部地区存在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中介变量的不完全中介效应,但在中西部地区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本文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传导机制的研究为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 减贫效应 农村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以河南与江浙地区比较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汤凯 田璐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11,共6页
利用来自河南2004-2011年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出河南农村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以此对河南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江苏、浙江的比较结果显示,河南农村包容性金融发展非常缓慢,在促进农户收入增长方面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利用来自河南2004-2011年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出河南农村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以此对河南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江苏、浙江的比较结果显示,河南农村包容性金融发展非常缓慢,在促进农户收入增长方面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提出为提高河南金融包容发展水平,促进农户收入增长,可以采取增加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创新农户抵押品替代机制,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加大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包容性金融 金融排除 农户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金融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谢罗奇 王宇航 赵纯凯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75,106,共12页
运用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2014年度数据,首次从宏观供给与微观利用两个方面探究包容性金融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包容性金融的宏观供给还是微观利用,都能显著提升居民幸福感,且对低收入、农村以及低学历等社会弱势群体... 运用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2014年度数据,首次从宏观供给与微观利用两个方面探究包容性金融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包容性金融的宏观供给还是微观利用,都能显著提升居民幸福感,且对低收入、农村以及低学历等社会弱势群体幸福感的积极效应更明显,尤其是信贷可用度的作用突出,但金融活跃度未能提高低收入和低学历群体的幸福感。机制检验研究表明,包容性金融能增加居民收入和消费来促进居民幸福感提高,但心理层面的中介效应仅体现在包容性金融的微观利用上。因此,应当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惠及更多社会弱势群体,扩大金融的幸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 幸福感 社会弱势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贫困减缓——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任碧云 王雨秋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5-56,共12页
本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结合2006—2016年中国内地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贫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通过全要素生... 本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结合2006—2016年中国内地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贫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发挥减贫作用。(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包容性金融服务渗透度的提升对贫困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包容性金融发展可通过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作用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一步作用于贫困。(3)稳健性检验表明,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乃至农村减贫的贡献表现出较大不平衡性。本文的政策建议为:首先,应持续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充分发挥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以更快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其次,要继续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金融服务均等性,充分发挥金融减贫的优势;最后,要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注重地区间发展的公平性,以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 贫困减缓 全要素生产率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金融发展、消费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韩克勇 孟维福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3-104,共12页
采用2006-201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影响机制、非线性特性和空间溢出特性视角探讨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 采用2006-201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影响机制、非线性特性和空间溢出特性视角探讨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显示,消费升级是包容性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机制。门槛模型显示,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及其子维度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存在非线性关系,但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非线性关系。空间模型显示,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且本地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于提升邻近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作用要大于提升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据此,要加快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体系,并发挥包容性金融发展对消费升级的正向作用,通过消费升级这一传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发展 消费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贫困减缓--基于空间溢出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弘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64,共8页
本文基于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算我国各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并在纳入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及门槛面板模型分析包容性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 本文基于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算我国各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并在纳入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及门槛面板模型分析包容性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减缓贫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包容性金融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在促进本地区贫困减缓的基础上,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地区减贫;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包容性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存在着双重门槛的非线性影响,一味追求包容性金融规模扩张反而会削弱对贫困减缓的促进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发展 贫困减缓 产业结构升级 溢出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治理的包容性金融路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传胜 李华 《江汉学术》 CSSCI 2019年第2期19-27,共9页
世界日益追求包容性发展,中国则再次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为了增强脱贫效果,必须进一步完善贫困治理路径。贫困成因多源性、类型差异性决定了政策诉求的多样性。金融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媒介,为更好地响应多元化政策诉求,需要构... 世界日益追求包容性发展,中国则再次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为了增强脱贫效果,必须进一步完善贫困治理路径。贫困成因多源性、类型差异性决定了政策诉求的多样性。金融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媒介,为更好地响应多元化政策诉求,需要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发展包容性金融,不仅有助于贫困分类治理,还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部门的协同治理功用。这样,既有利于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多元化帮扶方式激发受助者的积极性、责任感,又能规避无偿给付型扶贫助困方式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等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创新,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切实推进"放管服"综合改革,加快包容性金融发展,进而为贫困分类协同治理创造更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治理 包容性金融 社会救助 扶贫开发 包容发展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减贫效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学松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48-52,共5页
金融扶贫的重点是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因此实证测度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减贫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从金融机构和人员的地理渗透性、金融产品的可接触性、使用效用性和成本可负担性等4个维度,构建了由13个指标组成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 金融扶贫的重点是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因此实证测度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减贫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从金融机构和人员的地理渗透性、金融产品的可接触性、使用效用性和成本可负担性等4个维度,构建了由13个指标组成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Chakravarty&Pal包容性金融指数法,测度了包容性金融敏感度参数r在不同取值情况下,2004—2014年期间的河南省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在包容性金融减贫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河南省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河南省包容性金融的发展显著降低了贫困发生率。为了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减贫效应,需要从提高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的地理渗透性、提升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民金融产品的可获得性、提高金融产品的使用效应性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包容性金融 贫困 减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河北省农村包容性金融创新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健 刘会静 郭晓梅 《经济论坛》 2018年第6期95-97,共3页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深入分析河北省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提出构建河北省农村包容性金融创新体系,为优化河北省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 创新体系 经济新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包容性金融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粟勤 王雨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9期20-32,共13页
中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作为中国县域及乡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分布最广、人员配置数量最多、涉农贷款投放比例最高的一类机构,直接为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服务,在农村地区金融包容体系的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农村结算业... 中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作为中国县域及乡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分布最广、人员配置数量最多、涉农贷款投放比例最高的一类机构,直接为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服务,在农村地区金融包容体系的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农村结算业务的主要提供者、农村居民储蓄存款的主要吸收者、县域涉农贷款中的主要供给者和农村金融创新的主体。应继续引导广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及其他农村民生领域的信贷投入,创新适用农村民生领域及满足弱势群体金融需求的信贷产品,增强对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扶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包容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创新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包容性金融体系与移动支付:一个战略框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彤进 《北方金融》 2014年第11期24-26,共3页
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是我国一项重要发展战略,目的是让所有人获得均等化的金融服务。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以及移动支付对包容性金融的影响途径,认为发展电信运营商主导的移动支付是提升我国农村包容性金融的现实选择;并提出发... 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是我国一项重要发展战略,目的是让所有人获得均等化的金融服务。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以及移动支付对包容性金融的影响途径,认为发展电信运营商主导的移动支付是提升我国农村包容性金融的现实选择;并提出发展农村移动支付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 移动支付 第三方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锦娟 《财会月刊(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9-83,共5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内在作用机制,运用熵值法构建了包容性金融发展评价指标,并结合产业升级指标建立了VAR模型,借助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关联过程及... 本文系统梳理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内在作用机制,运用熵值法构建了包容性金融发展评价指标,并结合产业升级指标建立了VAR模型,借助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关联过程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动态关联关系,其中,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程度较高,与产业效率之间影响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 产业升级 动态关联 产业结构 产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金融统计框架初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晓芳 《西部金融》 2015年第5期70-72,共3页
包容性金融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金融业的包容性增长,应在目前的金融统计体系下建立包容性金融统计框架,量化反映包容性金融发展状况,为包容性金融发展状况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包容性金融发展政策的制... 包容性金融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金融业的包容性增长,应在目前的金融统计体系下建立包容性金融统计框架,量化反映包容性金融发展状况,为包容性金融发展状况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包容性金融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信息依据。本文厘清了包容性金融及包容性金融统计等概念,并从统计内容、指标体系和统计方式三方面分析包容性金融统计框架内容,提出构建包容性金融统计框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 金融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