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图壁储气库勺型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党文辉 刘天恩 +4 位作者 袁光杰 钟守明 李国韬 宋琳 张弘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3-600,共8页
呼图壁储气库受地面条件限制,为有效动用井口下方优质储气层,采用勺型水平井钻井技术,增大水平段长度和储层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单井注采能力。勺型水平井由于井眼轨迹及钻具受力复杂,钻井摩阻、扭矩较大,且呼图壁地区反向大尺寸井眼造斜... 呼图壁储气库受地面条件限制,为有效动用井口下方优质储气层,采用勺型水平井钻井技术,增大水平段长度和储层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单井注采能力。勺型水平井由于井眼轨迹及钻具受力复杂,钻井摩阻、扭矩较大,且呼图壁地区反向大尺寸井眼造斜,给水平井井壁稳定性、井眼轨迹控制、降摩减阻及钻井提速等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通过井壁稳定性分析,确定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23°,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钻进井眼最稳定;通过优选钻井液体系、优化通井钻具组合、降摩减阻等措施,确保了反向造斜段套管的安全下入;通过井眼轨迹优化、“一趟钻”PDC钻头及旋转导向技术,实现了四开一趟钻,保证了呼图壁勺型水平井7#的顺利实施,水平段长度较同时期相邻水平井增加了245 m,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9.6%,钻井周期缩短了3.0%。呼图壁储气库勺型水平井的成功实施,为呼图壁储气库高效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也为国内各油气藏型储气库建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图壁储气库 勺型水平井 井壁稳定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图壁勺型水平井钻井施工认识与实践
2
作者 闫怿良 付仕 +1 位作者 党盼 王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1期216-219,共4页
水平井技术已经成为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技术保障,类型多,范围广,包括大位移水平井、多目标水平井、丛式水平井、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直井侧钻水平井和小井眼水平井等,而新疆区域内勺型水平井施工经验尚缺。针对呼图壁勺型水平井的实践... 水平井技术已经成为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技术保障,类型多,范围广,包括大位移水平井、多目标水平井、丛式水平井、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直井侧钻水平井和小井眼水平井等,而新疆区域内勺型水平井施工经验尚缺。针对呼图壁勺型水平井的实践以及面对的难点,结合已施工井,提出一些勺型水平井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降摩减阻技术、井眼清洗技术、井眼轨迹优化和控制技术、井壁稳定技术等。基于现有技术手段,明确勺型水平井发展方向,有望实现“造斜+水平一趟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勺型水平井 钻井难点 关键技术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气藏型储气库水平井动用模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艺 邬敏 +2 位作者 王泉 赵晶磊 哈斯亚提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7期60-65,共6页
针对新疆H储气库面临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地下库容动用不均的难题,综合沉积、录井、测井等资料,以确定性相建模作为砂体边界约束,采用横向确定性控边、纵向随机控岩与泥质隔夹层定量表征相互约束修正的方法,建立隔夹层三维可视化精细... 针对新疆H储气库面临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地下库容动用不均的难题,综合沉积、录井、测井等资料,以确定性相建模作为砂体边界约束,采用横向确定性控边、纵向随机控岩与泥质隔夹层定量表征相互约束修正的方法,建立隔夹层三维可视化精细模型。根据隔夹层分布规律,建立了三种水平井动用模式,即斜穿式、平层式和勺型式。针对隔夹层比较发育,夹层频率大的区域,砂体与泥岩互层,通过水平井斜穿式轨迹设计,使库容充分动用;平层式轨迹主要针对厚层砂,隔夹层发育较少的区域;针对地下砂体连续性较好,而地面受到限制,常规水平井设计水平段较短,可采用勺型式轨迹设计,通过增加靶前反向位移,延长水平段长度,提高单井采气能力。库区整体部署了11口水平井,通过钻井轨迹优化调整,储层钻遇率达92.2%。其中指导设计实施了新疆油田第一口勺型水平井,该井靶前反向位移251m,水平段长增加185m,单井采气能力达到140×104m3/d,提产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储气库 库容动用 隔夹层建模 水平井动用模式 勺型水平井 靶前反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钻柱动态摩阻扭矩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祝效华 李柯 安家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82,共8页
国内近年的页岩气开采水平井井型主要有常规水平井、大斜度井和勺型水平井,为便于施工决策,有必要对上述3种井型的摩阻扭矩特性、钻压传递效率、重点关注井段或环节、极限延伸钻进长度等进行研究。为此,以上述3种水平井井型为分析对象,... 国内近年的页岩气开采水平井井型主要有常规水平井、大斜度井和勺型水平井,为便于施工决策,有必要对上述3种井型的摩阻扭矩特性、钻压传递效率、重点关注井段或环节、极限延伸钻进长度等进行研究。为此,以上述3种水平井井型为分析对象,基于全井钻柱动力学模型和全井钻柱系统动态特性仿真计算,探究了其摩阻扭矩、载荷传递和延伸钻进情况,并在四川盆地长宁地区的3口对应井型页岩气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勺型水平井造斜段后半段的接触摩擦强度很高,造斜段后段接触强度是稳斜段接触强度的1.67倍,造斜段的总接触力是大斜度水平井的1.62倍;(2)大斜度水平井稳斜段的接触摩擦强度不仅高于造斜段,而且也高于相同井深的3种井型中的任一特征段;(3)3种井型延伸钻进中钻柱的工作应力都不大,但对于勺型水平井的弯曲段,延伸钻进时还需要重点关注稳斜段钻柱的扭断问题;(4)勺型水平井的钻压传递效率低于常规水平井和大斜度井。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3种页岩气水平井井型的摩阻扭矩特性和主动载荷传递机理,指出了安全评估重点关注井段,对页岩气水平井的高效安全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常规水平井 大斜度井 勺型水平井 接触摩擦强度 扭矩 钻压传递效率 极限延伸钻进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