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元产权机制与会计创新劳动者权益会计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国君 马广林 樊培银 《四川会计》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人力资源会计 企业 二元产权机制 会计创新 劳动者权益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确立会计平衡公式的另一种思路——兼论劳动者权益会计(续) 被引量:2
2
作者 阎达五 支晓强 《对外经贸财会》 2000年第2期5-8,共4页
三、作为会计平衡公式理论支撑的“共同治理契约”杨瑞龙、周业安(1997,1998)提出了“共同治理契约”,即由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来分享企业的所有权。他们针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意味着人力资本不具抵押功能”的... 三、作为会计平衡公式理论支撑的“共同治理契约”杨瑞龙、周业安(1997,1998)提出了“共同治理契约”,即由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来分享企业的所有权。他们针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意味着人力资本不具抵押功能”的观点,指出,现实社会中经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平衡 劳动者权益会计 共同治理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下各种计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伟 《广西会计》 1999年第2期26-28,共3页
劳动者权益会计是青岛大学会计学系的徐国君副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其思路是企业把其获得的职工为其工作的权利,视作职工对企业的劳动力投资,职工不再只是劳动者,也成为企业的权益人,并与物力投资者... 劳动者权益会计是青岛大学会计学系的徐国君副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其思路是企业把其获得的职工为其工作的权利,视作职工对企业的劳动力投资,职工不再只是劳动者,也成为企业的权益人,并与物力投资者一起分享企业盈利。其实务是,企业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会计 人力资源会计 计量法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者权益会计中人力资产价值的计量原则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宸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3-55,共3页
劳动者权益会计是人力资源会计新模式 ,为维护劳动者权益 ,必须合理计量人力资产价值。人力资产价值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应通过市场交易确定 ,决定权属于人力资源供需双方。人力资产价值的计价基准不是企业取得人力资产的耗费 ,而是人力... 劳动者权益会计是人力资源会计新模式 ,为维护劳动者权益 ,必须合理计量人力资产价值。人力资产价值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应通过市场交易确定 ,决定权属于人力资源供需双方。人力资产价值的计价基准不是企业取得人力资产的耗费 ,而是人力资源供需双方各自对人力资源未来所能创造价值的评估均衡值。人力资产价值的确定与工资的确定有相似之处 ,在理想市场经济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会计 人力资产价值 计量原则 人力资源会计 市场经济 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者权益会计账户设置及其应用
5
作者 宋微 钟子亮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9-90,共2页
劳动者权益会计认为,劳动者进入企业是以自身对企业进行的长期投资,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和重要利益相关者,不仅应当以劳动者身份从企业获得补偿性报酬,而且应当以所有者身份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利润分配。因此,企业不仅应当将用于... 劳动者权益会计认为,劳动者进入企业是以自身对企业进行的长期投资,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和重要利益相关者,不仅应当以劳动者身份从企业获得补偿性报酬,而且应当以所有者身份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利润分配。因此,企业不仅应当将用于人力资源的投资物化为资产,而且应当根据人力资源的投资来源确定其权益归属。对于劳动者以其自身投资于企业形成的人力资源,应当核定其相应的股份,归劳动者本人所有,并允许其以所有者身份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和利润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会计 账户设置 进入企业 应用 长期投资 人力资源 利润分配 管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下各种计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伟 《上海会计》 2000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会计 计量 人力资源 会计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劳动者权益会计和盈余价值分享
7
作者 于敏 《财会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会计 劳动者 权益 价值 盈余价值 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劳动者权益会计
8
作者 吴军 《经济师》 2005年第12期24-25,共2页
现行的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确立是基于人力资本这个生产要素参与利润分配。一般人们认为以前都是物质资本在独享利润,随着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在生产要素中变为第一位后,它也应该参与利润的分配。不少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应与物质资本一样,进... 现行的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确立是基于人力资本这个生产要素参与利润分配。一般人们认为以前都是物质资本在独享利润,随着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在生产要素中变为第一位后,它也应该参与利润的分配。不少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应与物质资本一样,进入财务报表的权益部分,以更好地反映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而文章认为劳动者权益会计尚未可行。这里主要是通过分析借款与资本的关系、工资形式的变化及具体操作的程度后得出。虽然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了,但也不必急着进入财务报表中。我们应加强人力资源在企业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先使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一种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会计 劳动者权益会计 生产要素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下人力资源的核算与报表披露
9
作者 张磊 陈伟 《广西会计》 1999年第1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会计 人力资源 会计核算 报表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者权益会计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四农 伍云峰 《财会月刊》 1999年第8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会计 非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产 会计恒等式 所有者权益 资本基本主义 债权人权益 价值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呼唤权益会计新理念——对劳动者权益会计的研究
11
作者 孙文卫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1-112,共2页
中共十六大正式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指出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并首次提出“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要政策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四个尊重”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的... 中共十六大正式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指出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并首次提出“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要政策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四个尊重”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前提。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七大举措中,确定了把“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新理念,一方面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计量指明了新的方向,另一方面更是顺应了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会计 和谐社会 人力资源权益会计 “四个尊重” 十六届四中全会 人力资源会计 尊重知识 中共十六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人力资源会计的新模式——劳动者权益会计
12
作者 温杰 《商贸与会计》 2003年第1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人力资源会计 劳动者权益会计 人力资本 会计核算 劳动力所有权 管理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者权益会计的推行与股权分置改革
13
作者 王亚玲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2-62,共1页
劳动者权益会计是一种以劳动者权益为中心的会计体系新分支,和传统的会计分支不同,它的产权基础是人力资本产权,而不是物质资本产权,但是我国目前的产权制度现状尚不能满足这一基础条件。因此,在我国要有效推行劳动力权益会计需要从产... 劳动者权益会计是一种以劳动者权益为中心的会计体系新分支,和传统的会计分支不同,它的产权基础是人力资本产权,而不是物质资本产权,但是我国目前的产权制度现状尚不能满足这一基础条件。因此,在我国要有效推行劳动力权益会计需要从产权基础改革开始,而股票分置改革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带来的股票全流通环境则能为改善我国目前的产权基础提供有利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会计 股权分置改革 中国 产权关系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者权益会计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
14
作者 李鸿雁 李春霞 《中国农业会计》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会计 人力资源投资 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资源价值 传统会计 会计知识 人力资本的计量 人力资产 无形资产 计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劳动者权益会计
15
作者 谢丽萍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年第26期30-31,共2页
人力资源是二十一世纪的战略资源。当今国力的竞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已日益依赖于人的因素,人力资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本文以理论经济学为铺垫,探讨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归属。并要求会计这一经济信息系统不仅反映劳动力这一生... 人力资源是二十一世纪的战略资源。当今国力的竞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已日益依赖于人的因素,人力资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本文以理论经济学为铺垫,探讨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归属。并要求会计这一经济信息系统不仅反映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而且应把劳动者视为企业的权益人,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新模式:劳动者权益会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所有者 劳动者权益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框架——以劳动者权益会计为中心 被引量:127
16
作者 阎达五 徐国君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9-24,共6页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框架——以劳动者权益会计为中心●阎达五徐国君在随着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而来的日益广深的激烈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以知识和技能取胜的人。但迄今为止在实践中“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等原则的贯彻,仅仅以...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框架——以劳动者权益会计为中心●阎达五徐国君在随着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而来的日益广深的激烈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以知识和技能取胜的人。但迄今为止在实践中“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等原则的贯彻,仅仅以主观的、模糊的管理指导思想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会计 劳动者权益会计 会计理论
原文传递
劳动者权益会计理论述评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静宇 魏力伟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66,共5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劳动者权益会计与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关联及学科归属、人力资本主体的范围、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是否及如何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这些基础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劳动者权益会计相关研究中的会计确认... 本文主要探讨了劳动者权益会计与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关联及学科归属、人力资本主体的范围、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是否及如何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这些基础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劳动者权益会计相关研究中的会计确认、账户设置与核算进行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产权 人力资源会计 劳动者权益会计
原文传递
论劳动者权益会计─—重构会计等式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阎达五 徐国君 《中国工会财会》 1996年第5期6-9,共4页
论劳动者权益会计─—重构会计等式的理论与方法阎达五,徐国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应该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这既是一个重大经济理论问题,也直接影响到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因为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 论劳动者权益会计─—重构会计等式的理论与方法阎达五,徐国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应该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这既是一个重大经济理论问题,也直接影响到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因为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还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财务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会计 会计等式 所有者权益 劳动力产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债权人权益 物质资本 劳动力所有权 应付福利费 收益权
原文传递
人力资源会计:基于劳动者权益观的新架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凯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3-64,共2页
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促使人力资源会计得以迅速的发展,现已形成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和劳动者权益会计,但在实践中尚未在实践中得以应用。
关键词 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劳动者权益会计 架构 社会经济 发展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立劳动者权益为中心的人力资源会计——劳动者权益会计
20
作者 尹四农 伍云峰 《交通财会》 1999年第8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 人力资源会计 非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产 劳动者权益会计 会计恒等式 传统会计 所有者权益 资本基本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