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3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研究——以河南省新县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程宏伟 张永海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4,共6页
很多地方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片面地强调劳务经济或资源经济,没有解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以河南省新县为例,从劳务经济和资源经济互动关系出发,构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机制。
关键词 劳务经济 资源经济 县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下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审视 被引量:4
2
作者 聂华林 李光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0-135,共6页
劳务经济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常态下劳务经济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的全面梳理以及金融危机非常态下二者关系异化的分析,系统阐述劳务经济与农村经济发... 劳务经济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常态下劳务经济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的全面梳理以及金融危机非常态下二者关系异化的分析,系统阐述劳务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在解析这一问题的基础上,以劳务经济与农村经济和谐发展为目标,提出推行"9+3"制义务教育模式试点、探索多元化输出与"定向培育"模式、构建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的政策框架以及差异化解决"三留"人口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劳务经济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6
3
作者 蒲艳萍 石海彦 《开发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74-77,共4页
本文运用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人均耕地面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负相关,且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耕地的流失;农业劳动生产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名义而非实际的正效... 本文运用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人均耕地面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负相关,且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耕地的流失;农业劳动生产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名义而非实际的正效应;城乡收入差别预期、农村人力资本状况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正相关。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并从政府、市场、农村金融层面对其政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劳务经济 资源经济 农村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彭德芬 张在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7-130,共4页
本文通过建立有关模型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预测了湖北省农民劳务收入的增长空间,提出了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务经济 劳务收入 贡献率 趋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春霞 苏时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9-23,共5页
近年来 ,福建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而农村劳务经济发展迅速 ,已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且具有较大的潜力。从城乡统筹的角度 ,立足于省情 ,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 ,发展农村的劳务经济 ,是福建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 ,福建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而农村劳务经济发展迅速 ,已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且具有较大的潜力。从城乡统筹的角度 ,立足于省情 ,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 ,发展农村的劳务经济 ,是福建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劳务经济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外出务工与劳务经济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洁 申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25-28,32,共5页
发展劳务经济,有组织地组织农民外出务工是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由于长期以来二元结构的制约,加上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低下,用工的不规范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一切制约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 发展劳务经济,有组织地组织农民外出务工是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由于长期以来二元结构的制约,加上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低下,用工的不规范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一切制约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加快劳务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其次要将培训和输出相结合,建立劳务输出网络,实现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使农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城里就业,实现农民"非农化"是我国劳务经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外出务工 劳务经济 农民增收 劳务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的模式选择及配套措施 被引量:3
7
作者 汪中华 彭涌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更多地要依靠农牧业以外就业空间的拓展和农牧业后续效益的增加 ,发展劳务经济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着重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受生态脆弱的刚性约束及土地边际报酬收入递减限制 ,对发展劳务经... 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更多地要依靠农牧业以外就业空间的拓展和农牧业后续效益的增加 ,发展劳务经济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着重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受生态脆弱的刚性约束及土地边际报酬收入递减限制 ,对发展劳务经济的模式选择及配套措施问题 ,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劳务经济 模式选择 配套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兼论劳务经济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文利 王金营 王春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6-150,共5页
本文基于国家人口战略提出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开发人力资本的战略背景,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人力资本的影响和具体作用,同时通过分析劳动转移中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实现平衡的条件与机制,探讨劳务经济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劳务... 本文基于国家人口战略提出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开发人力资本的战略背景,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人力资本的影响和具体作用,同时通过分析劳动转移中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实现平衡的条件与机制,探讨劳务经济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劳务经济组织根据市场需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获得人力资本提供定位明确职业技能、技术技能、法律规章和城市规范的培训投资,从而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整体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投资 劳务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研究——以宁夏固原市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韩秀丽 张前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01-2102,2106,共3页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西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指出了推动西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 劳务经济 劳动力转移 宁夏固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研究——劳务经济:农民市民化的最大动力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忠法 沈和 《经济研究参考》 2003年第5期8-13,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务农走向务工经商,创造了劳务经济,不仅开辟了增加收入新渠道,而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新的亮点。准确把握当前劳务经济的内在特征,积极解决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点问题,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务农走向务工经商,创造了劳务经济,不仅开辟了增加收入新渠道,而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新的亮点。准确把握当前劳务经济的内在特征,积极解决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点问题,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对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经济 农民市民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结合的农民增收模式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蒲艳萍 李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文章通过对重庆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状况的分析发现:劳务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是重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在于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发展严重脱节,重庆市在劳务经济迅速发... 文章通过对重庆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状况的分析发现:劳务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是重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在于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发展严重脱节,重庆市在劳务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持久稳定增长。为此,文章提出了建立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结合的农村居民持续增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经济 资源经济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务经济”与“三农”问题探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卫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4-40,共7页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中国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核心。"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现阶段发展"劳务经济",有关部门应给予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最终促进农民收入更快增长...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中国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核心。"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现阶段发展"劳务经济",有关部门应给予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最终促进农民收入更快增长,国泰民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经济 “三农”问题 农民收入 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 农村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劳务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耀敏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河南作为农业第一大省,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发展劳务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劳务经济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等具有积极作用。文章针对河南省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六大问题,提出了转变... 河南作为农业第一大省,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发展劳务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劳务经济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等具有积极作用。文章针对河南省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六大问题,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户籍制度、发展城镇经济、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改革土地制度、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和以品牌战略拓展劳务输出空间的发展对策,促进农民有效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劳务经济 农民增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劳务经济概念的界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凤君 张书玲 庞立伟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3-393,共1页
本文考证了劳务经济概念,探讨了它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服务和西方经济学中第三产业概念的区别,最后考证了目前农村劳务经济的特点。
关键词 劳务经济 服务 第三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结合的农民增收模式——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蒲艳萍 李霞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3期31-34,42,共5页
本文通过对重庆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状况的分析发现:劳务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是重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在于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发展严重脱节,重庆市在劳务经济迅速发... 本文通过对重庆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状况的分析发现:劳务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是重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在于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发展严重脱节,重庆市在劳务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持久稳定增长。为此,本文提出建立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结合的农村居民持续增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经济 资源经济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发展劳务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学功 《开发研究》 CSSCI 2007年第5期140-143,共4页
经过20年的发展,劳务经济已经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甘肃省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还面临着一系列内在和外在的制约因素,劳务经济的质量与效益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对全省劳务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总结了甘肃省发展... 经过20年的发展,劳务经济已经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甘肃省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还面临着一系列内在和外在的制约因素,劳务经济的质量与效益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对全省劳务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总结了甘肃省发展劳务经济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劳务经济质量的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劳务经济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西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宁夏固原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秀丽 马丽 张前进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3-204,共2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阐述了发展劳务经济对西部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推进西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即优化劳动力输出环境,加大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阐述了发展劳务经济对西部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推进西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即优化劳动力输出环境,加大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务用工信息网络建设,实施劳务品牌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经济 新农村建设 宁夏固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发展县域劳务经济的思路和举措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任燕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49,共4页
当前,县域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成为了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政府在宏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上仍较滞后,并存在着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培训和服务薄弱、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体... 当前,县域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成为了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政府在宏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上仍较滞后,并存在着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培训和服务薄弱、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体制和机制上的制约因素。因此,应进一步健全领导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网络体系和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做好新形势下的外派劳务工作、促进劳务经济成长为“回流经济”、建立及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经济 劳务输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务经济发展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振西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112,共3页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增收问题的关键是就业。农业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求真务实,用非农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跳出“三农”抓“三农”,减少农民富农民。〔1〕用非农化来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增收问题的关键是就业。农业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求真务实,用非农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跳出“三农”抓“三农”,减少农民富农民。〔1〕用非农化来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找到突破口,找准着力点。目前,对于我国许多农村地区来说,这个突破口和着力点就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投资少见效快,是这些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现代化 劳务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阶段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态势研究——基于贵州贫困地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申鹏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3-87,共5页
就全国总体而言,劳动力供给进入以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为特征的"刘易斯转折点",在这一由无限供给转为有限供给的新阶段。本文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以贵州贫困地区的调查数据为例,分析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态势,得出如下结... 就全国总体而言,劳动力供给进入以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为特征的"刘易斯转折点",在这一由无限供给转为有限供给的新阶段。本文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以贵州贫困地区的调查数据为例,分析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态势,得出如下结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有着不断外出务工的趋势和概率,而且在较长时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不断扩大,从而其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态势是具有可持续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阶段 贫困地区 农村劳务经济 发展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