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髂动脉瘤出血栓塞术引发下肢动静脉血栓的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吕玲 苌芳芳 《全科护理》 2017年第23期2935-2936,共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atitis,SAP)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及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2],髂动脉瘤具体病因仍未明确,但感染也是可能引发的病因[3]。髂动脉瘤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子脱落至动脉,形成下肢动脉血栓,...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atitis,SAP)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及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2],髂动脉瘤具体病因仍未明确,但感染也是可能引发的病因[3]。髂动脉瘤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子脱落至动脉,形成下肢动脉血栓,由于病人下肢动脉血栓制动原因,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男,29岁,因进食油腻食物并饮酒后出现上腹部疼痛,症状较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髂动脉瘤 栓塞术 出血 动静脉血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早期股动静脉血栓的示踪研究
2
作者 董小黎 李良 +4 位作者 王珏 宋爱利 陈铁军 张顺英 何士大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共1页
关键词 动静脉血栓 示踪研究 单克隆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细胞源性TFmRNA及血浆Fib水平与肢体动静脉血栓的研究
3
作者 刘育成 陈群 沈晓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6期3-5,共3页
目的研究肢体动静脉血栓患者体内血细胞源性组织因子(TF)mRNA的表达及血浆Fib水平。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动脉血栓组、静脉血栓组患者及对照组成员外周血血细胞组织因子进行检测,并用全自动血凝仪分析血浆Fib... 目的研究肢体动静脉血栓患者体内血细胞源性组织因子(TF)mRNA的表达及血浆Fib水平。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动脉血栓组、静脉血栓组患者及对照组成员外周血血细胞组织因子进行检测,并用全自动血凝仪分析血浆Fib水平。结果动脉血栓组、静脉血栓组TF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静脉血栓组血浆Fi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细胞源性TF mRNA、血浆Fib在肢体动静脉血栓患者外周血中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 TFmRNA FIB 肢体动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闭塞性动静脉血栓形成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继发肾淀粉样变一例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舒红 王俭勤 王文革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652-653,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因"间断双下肢水肿伴胸闷气短6月,加重7 d"于2016年10月16日入院。2016年4月患者"感冒"后出现轻度双下肢水肿,伴胸闷气短,咳嗽咳白痰,无端坐呼吸,同时右下肢轻微色素沉着,无破溃,无瘙痒,无尿量减少,在当地医... 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因"间断双下肢水肿伴胸闷气短6月,加重7 d"于2016年10月16日入院。2016年4月患者"感冒"后出现轻度双下肢水肿,伴胸闷气短,咳嗽咳白痰,无端坐呼吸,同时右下肢轻微色素沉着,无破溃,无瘙痒,无尿量减少,在当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肺心病、胸腔积液、可疑冠心病、右下肢静脉曲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血栓形成 多发性骨髓瘤 肾淀粉样变 文献复习 首发表现 闭塞性 慢性阻塞性肺病 双下肢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合并动静脉血栓形成
5
作者 程志新 侯玉芬 蔡治国 《山东中医杂志》 2007年第3期206-,共1页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动静脉血栓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髁上截骨术后并发小腿动静脉血栓形成足趾坏死1例报告
6
作者 王积昌 秦建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77-177,共1页
患者,男性,20岁,因小儿麻痹症遗留左膝关节屈曲25°畸形,股四头肌麻痹,于1989年10月23日进行了股骨髁上截骨、腹直肌加髂胫束代股四头肌术,术后给予下肢长腿前后石膏托外固定,患肢抬高35°~40°。6天后发现小腿肿胀,血循环... 患者,男性,20岁,因小儿麻痹症遗留左膝关节屈曲25°畸形,股四头肌麻痹,于1989年10月23日进行了股骨髁上截骨、腹直肌加髂胫束代股四头肌术,术后给予下肢长腿前后石膏托外固定,患肢抬高35°~40°。6天后发现小腿肿胀,血循环差,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足趾逐渐出现皮肤颜色发黑,干性坏死。彩色B型超声波检查见左下肢腘动脉以下闭塞、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上截骨术 下肢长 膝关节屈曲 石膏托外固定 超声波检查 动静脉血栓 血栓形成 髂胫束 腘动脉 干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铁性贫血导致肢体动静脉血栓形成1例报道 被引量:4
7
作者 殷康力 张大伟 +2 位作者 杨雪松 郝清智 刘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764-766,共3页
缺铁性贫血继发肢体动、静脉血栓形成非常罕见,本文通过报道1例缺铁性贫血导致肢体动、静脉血栓形成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系统阐述本病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案,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肢体动静脉血栓形成 病案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切除术后并发下肢动静脉血栓1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翠芳 王美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14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下肢动静脉血栓 精心护理 术后并发 阑尾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及下肢动静脉血栓患者的抗栓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匡胜男 杨贤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2年第6期375-378,共4页
1例57岁男性患者,因“反复胸闷气喘9年余,加重1周”入院,入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状态、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持续性心房颤动、下肢动脉栓塞(右下肢)。入院后积极降压、纠正心衰,并给予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药... 1例57岁男性患者,因“反复胸闷气喘9年余,加重1周”入院,入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状态、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持续性心房颤动、下肢动脉栓塞(右下肢)。入院后积极降压、纠正心衰,并给予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住院期间结合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行择期“冠脉支架置入”术等情况,动态评估血栓、缺血与出血风险,及时调整抗栓治疗策略。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患者治疗,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及药学监护。经治疗患者症状缓解,无出血事件发生,准予出院。2个月后药师随访,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未进展,病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冠心病 房颤 动静脉血栓 抗栓治疗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脉血栓检测的检验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婉雯 张玲 姚玉宇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11期2463-2470,共8页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当前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准确检测血栓的存在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传统的血清学、影像学方法结合当前最新的分子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临床和科研的血栓检测工作中。本文将以血栓形成途径的为...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当前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准确检测血栓的存在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传统的血清学、影像学方法结合当前最新的分子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临床和科研的血栓检测工作中。本文将以血栓形成途径的为基础,对现有的血清学、影像学等检测手段的优缺点以及区别动静脉血栓的方法进行描述,讨论检测动静脉血栓的新方法和分子影像学探针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血清学检测 影像学检测 动静脉血栓的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控制系统机械吸栓治疗急性下肢动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阳普根 刘俊 +2 位作者 欧阳远亮 黄丽 吴静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0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控制系统机械吸栓治疗急性下肢动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控制系统机械吸栓治疗急性下肢动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导管接触溶栓治疗,试验组给予血栓抽吸控制系统机械吸栓治疗。比较术后两组DVT患者尿激酶用量、溶栓效果、住院时间、溶栓前后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比较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术后血栓清除情况、尿激酶用量、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溶栓前后D-二聚体、血红蛋白、肾功能(血清肌酐)、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的差异,观察急性下肢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术后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DVT患者溶栓术后尿激酶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VT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VT患者溶栓前大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VT患者溶栓后大小腿周径差均小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VT患者术后大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VT患者溶栓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血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尿激酶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后D-二聚体、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和SPO_(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前后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和SPO_(2)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后D-二聚体水平低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VT和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溶栓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控制系统机械吸栓治疗急性下肢动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具有更好的效果,能有效减少溶栓药物用量并有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控制系统 急性下肢动静脉血栓 急性肺动脉栓塞 溶栓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动静脉血栓泵消肿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军燕 褚雪玲 +1 位作者 定晓霞 胡建方 《现代医院》 2013年第4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动静脉血栓泵消肿及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9例股骨骨折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术后第2~7天使用动静脉血栓泵每天2次,每次30min,其余时间进行常规抬高患肢及功能锻炼。对照组...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动静脉血栓泵消肿及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9例股骨骨折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术后第2~7天使用动静脉血栓泵每天2次,每次30min,其余时间进行常规抬高患肢及功能锻炼。对照组常规抬高患肢及功能锻炼.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自控镇痛泵,持续48h。观察比较两组患肢的周径、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结果术后第2、4、7天观察组患肢周径和疼痛程度明显减少,肿胀减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骨折患术后应用动静脉血栓泵均具有较好的消肿、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血栓泵股骨骨折术后 消肿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静脉血栓超声消融术的麻醉处理
13
作者 杨云丽 陈翠菊 +1 位作者 董发团 麻伟青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5年第4期410-412,共3页
血管腔内超声消融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系应用低频率、高强度超声溶解血管腔内新旧血栓及动脉粥样斑块。术中因反复血管造影,设备特殊,手术需在放射科介入室进行;患者多为老年人,合并有全身多种疾病,尤以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多见... 血管腔内超声消融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系应用低频率、高强度超声溶解血管腔内新旧血栓及动脉粥样斑块。术中因反复血管造影,设备特殊,手术需在放射科介入室进行;患者多为老年人,合并有全身多种疾病,尤以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多见;术前经药物抗凝治疗,术中多次血管造影,患者可能发生不同程度地不良反应。本文总结了108例下肢动静脉血栓行超声消融取栓术的麻醉经过,结果表明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虽然部分患者麻醉手术中发生一些情况,但无硬膜外血肿、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血栓 超声消融取栓术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静脉血栓30例超声诊断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华磊 王淑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30-131,共2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下肢动静脉血栓患者的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 30例患者中静脉血栓28例,动脉血栓2例。左下肢23例,右下肢7例。急性期11例,亚急性期16例,慢性期2例。结论...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下肢动静脉血栓患者的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 30例患者中静脉血栓28例,动脉血栓2例。左下肢23例,右下肢7例。急性期11例,亚急性期16例,慢性期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静脉血栓的诊断及治疗观察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并发广泛动静脉血栓栓塞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麟 《中国处方药》 2005年第7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动静脉血栓栓塞 S蛋白 纤维蛋白肽 华法林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伴下肢动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
16
作者 姜毅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8期114-114,共1页
通过对10例肺栓塞患者伴下肢动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观察,提出了不同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本文将其护理分为急性期患肢的护理、恢复期患肢的护理、出院后患肢健康知识宣教三个阶段,采取回顾性总结的办法,对预防下肢血栓的脱落及血栓... 通过对10例肺栓塞患者伴下肢动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观察,提出了不同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本文将其护理分为急性期患肢的护理、恢复期患肢的护理、出院后患肢健康知识宣教三个阶段,采取回顾性总结的办法,对预防下肢血栓的脱落及血栓的形成,有效降低因下肢血栓再次形成肺栓塞的有效措施作了有益的探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静脉血栓 肺栓塞 患肢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髁上截骨术并发小腿动静脉血栓截肢(1例报告)
17
作者 毛立川 毛志文 谢万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37-37,共1页
患者,女性,20岁,住院号22461,因小儿麻痹症遗留左膝关节屈曲27°畸形,左股四头肌麻痹,于1990年10月25日在当地医院行左股骨髁上截骨。术后给予下肢长腿前后石膏托外固定,患肢抬高35~40°。13天后,发现左足趾出现皮肤暗黑,小腿... 患者,女性,20岁,住院号22461,因小儿麻痹症遗留左膝关节屈曲27°畸形,左股四头肌麻痹,于1990年10月25日在当地医院行左股骨髁上截骨。术后给予下肢长腿前后石膏托外固定,患肢抬高35~40°。13天后,发现左足趾出现皮肤暗黑,小腿肿胀,血循环差,足背动脉博动消失,立即给予肝素及扩张血管的药物治疗,上述症状继续加重。急诊转来我院,发现病人极不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上截骨术 动静脉血栓 下肢长 膝关节屈曲 石膏托外固定 静脉血栓形成 扩张血管 超声波检查 药物治疗 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孕激素复合避孕药不会增加动静脉血栓风险
18
作者 夏训明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29-329,共1页
雌激素-孕激素复合避孕药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争议。在使用炔雌醇(ethinylestradiol,EE)加屈螺酮(drospirenone,DRSP)复合避孕药的人群中,发生静脉血栓(VTE)和动脉血栓(ATE)的风险比只使用其他孕激素的老式避孕药的人群要高。美... 雌激素-孕激素复合避孕药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争议。在使用炔雌醇(ethinylestradiol,EE)加屈螺酮(drospirenone,DRSP)复合避孕药的人群中,发生静脉血栓(VTE)和动脉血栓(ATE)的风险比只使用其他孕激素的老式避孕药的人群要高。美国FDA于2011年12月召开了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血栓 避孕药 孕激素 雌激素 风险比 复合 专家咨询委员会 美国F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力驱栓治疗四肢外伤性动静脉血栓形成
19
作者 苏明宝 赵万宝 +1 位作者 窦友钢 王昶飞 《实用骨科杂志》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着重讨论弹力驱栓法在四肢外伤性动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 2 8例四肢外伤性动静脉血管血栓形成的治疗。四肢手术驱血的原理 ,阐述弹力驱栓法在外伤后四肢动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重要价值。结果 :本组 2 8例因外... 目的 :着重讨论弹力驱栓法在四肢外伤性动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 2 8例四肢外伤性动静脉血管血栓形成的治疗。四肢手术驱血的原理 ,阐述弹力驱栓法在外伤后四肢动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重要价值。结果 :本组 2 8例因外伤后致四肢动静脉血栓形成 ,应用弹力驱栓法治疗后 ,得到随访的 2 3例 ,均完全康复 ,无一例因术后血栓形成行第二次手术 ,成功率 10 0 %。结论 :弹力驱栓法治疗四肢外伤性动静脉血栓形成 ,其方法简单 ,操作方便 ,安全可靠 ,效果显著 ,易于掌握。该设想科学合理 ,实用性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驱栓法 血管吻合 四肢外伤性动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伴下肢动静脉血栓的护理
20
作者 张陈晨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13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肺栓塞伴下肢动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接受护理治疗的伴下肢动静脉血栓的肺栓塞患者68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对所观察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法的手段,在患者接受治疗一个月前后,对伴下肢动静脉血栓的肺栓... 目的探讨肺栓塞伴下肢动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接受护理治疗的伴下肢动静脉血栓的肺栓塞患者68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对所观察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法的手段,在患者接受治疗一个月前后,对伴下肢动静脉血栓的肺栓塞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效果进行评估预测,比较68例患者情绪焦虑不安、患肢肿胀、轻度心跳加速以及呼吸困难情况。结果比较治疗前患者情绪焦虑不安等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护理治疗一个月后,患者情绪焦虑不安、患肢肿胀、轻度心跳加速以及呼吸困难的发病率与护理前比较相对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肺栓塞伴下肢动静脉血栓的护理对于肺栓塞患者的恢复有显著效果,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下肢动静脉血栓 护理方法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