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4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动脉血气分析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脑损伤的预测价值分析
1
作者 何沛思 曹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69-072,共4页
研究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患儿远期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足月适于胎龄儿120例,根据出生脐血分组,pH值<7.0设为组1(重度酸中毒),pH值低于7.1同时≥7.... 研究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患儿远期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足月适于胎龄儿120例,根据出生脐血分组,pH值<7.0设为组1(重度酸中毒),pH值低于7.1同时≥7.0设为组2(中度酸中毒),pH值低于7.2同时≥7.1设为组3(轻度酸中毒),pH值低于7.45同时≥7.2设为组4(正常),回顾研究,40例/组,比较各组新生儿时期脐动脉血气指标,7岁时随访,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分、智力水平,分析研究对象智力等脑功能表现与新生儿时期血气分析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脐动脉血气指标比较,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脑损伤越严重,动脉血气指标越差(P<0.0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比较,患儿DSM评分与新生儿时期脑损伤程度正相关(P<0.05);智力水平比较,患儿智力缺陷发生率、严重性与与新生儿时期脑损伤程度正相关(P<0.05)。结论 脐动脉血气分析在预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脑损伤中应用价值较高,新生儿时期血气分析结果异常较易导致儿童时期智力异常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有利于辅助医师科学预后评估和针对性开展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复苏 脑损伤 动脉血气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视网膜出血与脐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祥訸 杨卫国 +3 位作者 王吉云 鲁勃文 闫芳 刘国瑞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视网膜出血(RH)与脐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沧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出生并行视网膜筛查的596例新生儿,根据新生儿是否视网膜出血分为出血组(n=230)和对照组(n=366),并依据出血程度可分... 目的探讨新生儿视网膜出血(RH)与脐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沧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出生并行视网膜筛查的596例新生儿,根据新生儿是否视网膜出血分为出血组(n=230)和对照组(n=366),并依据出血程度可分为Ⅰ度组(n=95)、Ⅱ度组(n=75)和Ⅲ度组(n=60)。比较出血组与对照组及Ⅰ度、Ⅱ度、Ⅲ度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氢离子浓度指数(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剩余碱(BE)值,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RH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脐动脉血气指标对RH的预测价值。结果出血组pH值、PaO_(2)及BE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aCO_(2)则高于对照组(P<0.05)。随视网膜出血程度的增加pH值、PaO_(2)及BE值降低,PaCO_(2)水平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阴道分娩、产钳助产、急产、早产儿及新生儿有窒息史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早产儿、产妇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阴道分娩、新生儿有窒息史及脐动脉血气中高水平PaCO_(2)及低水平PaO_(2)、BE、pH值均是影响RH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H值、PaO_(2)、PaCO_(2)及BE预测RH发生的AUC分别为0.755、0.719、0.669、0.816,pH值和BE的预测效能高于PaO_(2)和PaCO_(2)(P<0.05)。结论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与RH发生、发展紧密相关,且对RH的筛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pH值和BE筛查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视网膜出血 动脉血气分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病情评价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桂莲 梁玉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9-012,共4页
随着高危孕产妇的数量激增,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升。此类患儿会给家庭、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低Apgar评分患儿神经系统预后仍是临床工作的关注及预防重点。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如何早期干预及改善患儿神经系统预后,当前血气分析和... 随着高危孕产妇的数量激增,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升。此类患儿会给家庭、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低Apgar评分患儿神经系统预后仍是临床工作的关注及预防重点。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如何早期干预及改善患儿神经系统预后,当前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常在临床被用于评估新生儿窒息病情,且效果显著。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外周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病情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新生儿 窒息 病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视网膜出血与脐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黄祥訸 王吉云 +1 位作者 杨卫国 王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视网膜出血(RH)与脐动脉血气分析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01/2021-12在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312例,根据RetCamⅢ眼底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发生RH的新生儿245例,RH组发生RH新生儿67例,比... 目的:探究新生儿视网膜出血(RH)与脐动脉血气分析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01/2021-12在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312例,根据RetCamⅢ眼底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发生RH的新生儿245例,RH组发生RH新生儿67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根据RH程度分为Ⅰ度组20例,Ⅱ度组29例和Ⅲ度组18例。分析不同RH程度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pH值与RH程度间的关系,影响新生儿发生RH因素。结果:RH组与对照组产妇年龄、平均孕周、胎儿性别、胎次、妊娠糖尿病、胎儿出生体质量、羊水情况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分娩方式、妊娠高血压、产钳助产、新生儿窒息及脐带绕颈均有差异(均P<0.05)。RH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剩余碱(BE)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RH患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有差异(P<0.05),且随着RH程度的增加,pH值、PaO_(2)及BE值逐渐下降(P<0.05),PaCO_(2)逐渐增加(P<0.05)。RH程度与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呈负相关(rs=-0.59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方式、妊娠高血压、产钳助产、新生儿窒息、脐带绕颈、pH、PaO_(2)、PaCO_(2)及BE均是影响新生儿发生RH的因素。结论:新生儿发生RH与脐动脉血气分析变化密切相关,脐动脉血气分析可用于新生儿RH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视网膜出血 动脉血气分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对窒息新生儿脏器损伤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张飞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655-657,共3页
目的:探究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对窒息新生儿脏器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5例窒息新生儿,均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评价。根据Apgar评分将115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n=74... 目的:探究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对窒息新生儿脏器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5例窒息新生儿,均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评价。根据Apgar评分将115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n=74)、重度窒息(n=41);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明确有无脏器损伤,将其分为器官损伤组(n=33例)与非脏器损伤组(n=82)。比较不同程度窒息、脏器损伤与非脏器损伤的窒息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pH值、BE值、PaCO_(2))、娩出后1min的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1min Apgar评分单独评估及联合评估窒息新生儿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轻度窒息的新生儿PaCO_(2)低于重度窒息的新生儿,pH值、BE值、娩出后1min的Apgar评分均高于重度窒息的新生儿(P<0.05)。脏器损伤的窒息新生儿PaCO_(2)高于非脏器损伤的窒息新生儿,pH值、BE值、娩出后1min的Apgar评分低于非脏器损伤的新生儿(P<0.05)。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1min Apgar评分评估窒息新生儿脏器损伤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准确率(87.88%、94.94%、90.43%)均高于脐动脉血气分析(48.48%、81.72%、80.00%)、1min Apgar评分(54.55%、83.33%、80.87%)评估(P<0.05)。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评估窒息新生儿脏器损伤,可提高评估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准确率,评估效能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脏器损伤 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对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成功率的效果
6
作者 孙超君 林洁 何小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胸心外科患者由于胸部创伤、术后肺组织减少及疼痛刺激和肺部感染等原因,导致患者肺功能下降,引发呼吸系统并发症,甚至发展成为呼吸衰竭[1].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机体酸碱平衡紊乱和呼吸衰竭最可靠的方法,是胸心外科的常规检查项目.如果... 胸心外科患者由于胸部创伤、术后肺组织减少及疼痛刺激和肺部感染等原因,导致患者肺功能下降,引发呼吸系统并发症,甚至发展成为呼吸衰竭[1].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机体酸碱平衡紊乱和呼吸衰竭最可靠的方法,是胸心外科的常规检查项目.如果由于护士采血操作不规范等导致采血失败,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延误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动脉血气分析 标本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心监测减速面积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沈叶琴 吴朝勇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1期2089-2091,共3页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单位时间减速面积和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2000例新生儿,出生后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发生新生儿窒息和酸中毒分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单位时间减...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单位时间减速面积和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2000例新生儿,出生后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发生新生儿窒息和酸中毒分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单位时间减速面积、脐动脉血气指标,分析单位时间减速面积及脐动脉血气指标对新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新生儿减速面积、乳酸、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H值、血氧分压(PO_(2))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单位时间减速面积及脐动脉血气指标预测新生儿预后均具有极高的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77、0.929。结论单位时间减速面积在新生儿脏器功能损伤预测中具有较高特异性,脐动脉血血气分析能够客观反映新生儿异常情况,二者联合对新生儿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监护 减速面积 动脉血气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气分析联合床旁肺部超声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罗建立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113-115,共3页
目的:动脉血气分析联合床旁肺部超声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8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胸部CT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及床旁肺部... 目的:动脉血气分析联合床旁肺部超声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8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胸部CT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及床旁肺部超声检查,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动脉血气分析、床旁肺部超声及动脉血气分析联合床旁肺部超声检查诊断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效能。结果: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80例疑似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确诊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72例,动脉血气分析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59例,床旁肺部超声检查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63例,动脉血气分析联合床旁肺部超声检查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75例。动脉血气分析联合床旁肺部超声检查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动脉血气分析、床旁肺部超声检查(P<0.05)。结论:动脉血气分析联合床旁肺部超声检查诊断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并予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 动脉血气分析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评估围生期窒息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刘世莉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9期0027-0029,共3页
研究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方法对围生期窒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01月~2023年0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在产房待产的孕产妇,根据胎心监护是否异常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为胎心监护异常孕产妇,对照组为胎心监护正常孕产妇,比较两组... 研究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方法对围生期窒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01月~2023年0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在产房待产的孕产妇,根据胎心监护是否异常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为胎心监护异常孕产妇,对照组为胎心监护正常孕产妇,比较两组产妇脐动脉血气指标、不同pH值下的胎心监护结果。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脐动脉学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胎心监护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仪对其围生期窒息进行评估,平均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监护 动脉血气分析 围生期窒息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脉氧监测能代替动脉血气分析吗
10
作者 祝亚琪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10期8-8,共1页
近期,我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了一位60多岁的男性患者,主诉为“反复活动后喘息5年,近半月症状加重”。患者入院时神志略显模糊,喘息症状显著。经初步评估,发现该患者在接受高流量吸氧时,血氧饱和度能维持在93%左右,但一旦停止吸氧,血氧饱... 近期,我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了一位60多岁的男性患者,主诉为“反复活动后喘息5年,近半月症状加重”。患者入院时神志略显模糊,喘息症状显著。经初步评估,发现该患者在接受高流量吸氧时,血氧饱和度能维持在93%左右,但一旦停止吸氧,血氧饱和度即下降至87%,表明患者存在明显的氧合功能障碍。为进一步明确病情,医生紧急安排了动脉血气分析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高流量吸氧 喘息症状 氧合功能 血氧饱和度 呼吸内科病房 患者入院 指脉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动脉血气分析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雪梅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4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床旁动脉血气分析运用于重症医学科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和诊治时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床旁与检验科送检的动脉血气分析化验结果和报告结果发出时间。结果:两组化验结果显示:血K+偏高在0-0.2mmol/L之间,报告发出时间存在明显差异... 目的:探讨床旁动脉血气分析运用于重症医学科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和诊治时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床旁与检验科送检的动脉血气分析化验结果和报告结果发出时间。结果:两组化验结果显示:血K+偏高在0-0.2mmol/L之间,报告发出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床旁动脉血气分析缩短了血标本周转于临床科室与检验科的时间,血K+更准确,且比传统的化验室测定需要更少的血样。床旁动脉血气分析以快速准确的优点为挽救病人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动脉血气分析 检验科动脉血气分析 化验结果 血K+ 报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气分析、神经烯醇化酶及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1
12
作者 裘艳梅 侯洪涛 +3 位作者 王炜 叶秀春 李月梅 马素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47-2850,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分析、神经烯醇化酶(NSE)以及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45例脑损伤为试验组,50例无脑损伤为对照组,所有早产儿出生后第1...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分析、神经烯醇化酶(NSE)以及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45例脑损伤为试验组,50例无脑损伤为对照组,所有早产儿出生后第1、7天查血气,留血检测NSE和GFAP。结果:两组第1天动脉血气分析PCO2、p H值、BE值及乳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1、7天PCO2、p H值、BE值及乳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第1、7天两组间NSE和GFA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NSE第1、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1、7天GF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血气分析、NSE及GFAP水平能较早反映早产儿脑损伤,并为之提供早期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神经烯醇化酶 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早产儿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要点解读 被引量:33
13
作者 胥小芳 孙红 +1 位作者 李春燕 吴晓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9期1158-1161,共4页
本文通过对2017年发布的《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进行解读,旨在规范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动脉血气分析前质量,保障采血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临床实践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浓度对动脉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值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莉琴 霍焱 +1 位作者 朱宗红 李金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5期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 4种不同浓度的肝素溶液对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值的影响。方法  2 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 4组浓度分别为 1 0 0U/ml、1 2 5U/ml、1 0 0 0U/ml、6 2 5 0U/ml的肝素溶液作为抗凝剂对同一患者的动脉血进行检测 ,比较... 目的 探讨 4种不同浓度的肝素溶液对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值的影响。方法  2 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 4组浓度分别为 1 0 0U/ml、1 2 5U/ml、1 0 0 0U/ml、6 2 5 0U/ml的肝素溶液作为抗凝剂对同一患者的动脉血进行检测 ,比较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的测定值。结果  4组测定的 pH、PO2 值差异显著 ,P <0 .0 5 ;Ca2 + 值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其余各项测定值 ,4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选择浓度为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动脉血气分析 电解质 抗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采血流程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晓雪 张芝颖 王欣然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11-1715,共5页
目的:验证《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推荐的采血操作流程在ICU病区应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后历史对照的研究设计,采集某三级甲等医院ICU在《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落实前后护理人员在进行动脉采血过程中的... 目的:验证《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推荐的采血操作流程在ICU病区应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后历史对照的研究设计,采集某三级甲等医院ICU在《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落实前后护理人员在进行动脉采血过程中的耗时、成功率及成本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实践标准临床应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果:落实《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之后,ICU动脉采血一次成功率由90%提高到97%(χ^2=4.031,P=0.045),降低了标本缺陷率(χ^2=5.216,P=0.036),缩短了操作时间(t=3.162,P=0.002),同时也节约了此项操作的成本(t=-2.196,P=0.029)。结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在ICU病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节约操作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实践标准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陆叶 时春艳 +2 位作者 国巍 徐敏娟 杨慧霞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9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了解分娩时脐动脉血气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产妇810例,临床诊断胎儿窘迫401例,无胎儿窘迫409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并追踪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①胎儿窘迫组中脐... 目的了解分娩时脐动脉血气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产妇810例,临床诊断胎儿窘迫401例,无胎儿窘迫409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并追踪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①胎儿窘迫组中脐血pH值<7.2者49例,占12.2%,而无胎儿窘迫组pH值<7.2者26例,占6.4%。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胎儿窘迫组脐血pH均值(7.25±0.24),无胎儿窘迫组脐血pH均值(7.28±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②新生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7分者中脐血pH值<7.2占8.3%,而Apgar评分≤7分者中高达34.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本研究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共18例,Apgar评分≤7分对HIE诊断的敏感性为38.9%,特异性为97.2%,阳性预测值24.1%,阴性预测值98.6%;脐血pH值<7.2对HIE诊断的敏感性55.6%,特异性91.8%,阳性预测值13.3%,阴性预测值98.9%;Apgar评分≤7分和pH值<7.2联合预测HIE的发生,特异性能增加至99.4%,阳性预测值增加至50%,阴性预测值98.4%。结论临床诊断胎儿窘迫者大多数出生时脐血气正常,可能存在过度诊断和治疗现象;血气分析是Apgar评分的补充,二者结合能增加对HIE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应结合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来共同评价新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吕航宇 李晓云 +5 位作者 陈永学 王新波 李建华 未国徽 段静辉 缪芸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在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围术期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6例进行腹部手术的轻中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在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围术期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6例进行腹部手术的轻中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围术期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拔除气管导管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及麻醉苏醒期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分组与时间均无交互效应(均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的收缩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拔管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吸入全身麻醉相比,轻中度COPD患者行腹部手术时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可降低患者拔管后收缩压及心率,且不影响其血气分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 轻中度 腹部手术 麻醉 瑞芬太尼 罗哌卡因 围术期 动脉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第二版)》解读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艳鸿 孙红 +3 位作者 李春燕 吴晓英 袁翠 钟丽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1期1601-1606,共6页
2022年,北京护理学会发布了《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第二版)》。该《标准》在2017版《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对成人患者动脉血气采血流程、动脉血气分析质量控制、动脉采血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等... 2022年,北京护理学会发布了《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第二版)》。该《标准》在2017版《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对成人患者动脉血气采血流程、动脉血气分析质量控制、动脉采血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等方面的关键内容做了补充和调整,以期指导临床医务人员正确理解并使用该《标准》,增强对重症患者的护理能力,确保患者的安全治疗和操作者的职业安全。本文对其中内容和更新要点进行介绍与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动脉血气分析 临床实践标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技术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23
19
作者 袁慧 姚兴荣 马旭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8期15-18,共4页
动脉血气分析(Arterial Blood GasAnalysis,ABGA)是指对动脉血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物质进行分析的过程。血气分析能反映机体的呼吸功能和代谢功能,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最可靠的指标和依据,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质量控制 采血技术 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功能 呼吸功能 呼吸衰竭 同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气分析和急诊静脉血液生化检测中钾 钠离子浓度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苏淑红 王娜 王志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8期2555-2556,共2页
目的对比动脉血气分析和急诊静脉血液生化检测中钾离子、钠离子浓度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1月1日在内科病房住院,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和急诊静脉血液生化检测的患者120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所得钾离子、... 目的对比动脉血气分析和急诊静脉血液生化检测中钾离子、钠离子浓度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1月1日在内科病房住院,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和急诊静脉血液生化检测的患者120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所得钾离子、钠离子浓度。结果动脉血气分析钾离子浓度明显低于急诊静脉血液生化检测,二者的成对差分为-0.54±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4,P=0.00);动脉血气分析中钠离子浓度明显低于急诊静脉血液生化检测的水平,二者的成对差分为-2.42±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P=0.00)。动脉血气分析与急诊静脉血液生化检测中的钾离子浓度呈正相关(r=0.80,P=0.00),2种检测方法得到的钠离子浓度呈正相关(r=0.43,P=0.00)。结论在阅读动脉血气分析中的钾离子、钠离子检测结果时应当考虑到其与静脉血液生化检测的高度相关性,并且要意识到静脉血液生化检测结果较其偏高。不能单纯拿静脉血钾离子、钠离子标准来衡量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静脉血液生化检测 钠离子 钾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