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性痴呆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金菊 杨树德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S1期75-76,共2页
动脉硬化性痴呆又叫血管性痴呆,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为常见慢性疑难病,发病呈与时俱增的态势,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杀手之一。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痴呆 脑萎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清热解毒 中西医结合疗法 神经细胞 血管痴呆 益气补肾 痴呆 心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中药综合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痴呆1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竹行 《针灸临床杂志》 1995年第Z1期23-24,共2页
针刺中药综合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痴呆160例临床观察630013四川重庆市中医研究所针灸科王竹行我科从91年至94年期间对160例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的住院患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60例... 针刺中药综合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痴呆160例临床观察630013四川重庆市中医研究所针灸科王竹行我科从91年至94年期间对160例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的住院患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60例患者中男性96例,女性64例;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痴呆 综合治疗 临床观察 针刺中药 综合疗法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中药治疗 参麦注射液 记忆力减退 脑血管意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导脑电图对脑动脉硬化性痴呆临床观察
3
作者 焦欣 王照辉 臧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23期98-98,共1页
目的:多导脑电图观察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的脑电图改变。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脑动脉硬化性痴呆86例患者做常规脑电图检查,并与65例健康者对比观察。结果:65例脑动脉硬化性痴呆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中-高波幅4~7波/秒θ波,3~3.5波/秒δ波,期... 目的:多导脑电图观察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的脑电图改变。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脑动脉硬化性痴呆86例患者做常规脑电图检查,并与65例健康者对比观察。结果:65例脑动脉硬化性痴呆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中-高波幅4~7波/秒θ波,3~3.5波/秒δ波,期间伴有散发尖波,尖-慢综合波,阵发样、散发样、长程、短程出现。结论:多导脑电图能较准确的反映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的程度,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脑电图 动脉硬化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痴呆5例报告
4
作者 高蓉 钱连华 《苏州医学杂志》 1995年第1期38-39,共2页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痴呆又称Binswanger氏痴呆。随着人类的平均寿命增高,影象学的进展,多数病例已能在生前作出诊断(Stroke1987.18:3)。现将我们所见5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痴呆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CT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制蝮蛇抗栓酶加卡兰片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痴呆56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张静 杨敏 +2 位作者 王玫 张莉 李慧昌 《黑龙江医学》 1996年第3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精制蝮蛇抗栓酶 动脉硬化性痴呆 临床观察 卡兰片 神经生长因子 脑循环代谢改善剂 多发脑梗塞 黑龙江省 改善脑循环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栓酶治疗动脉硬化性痴呆的护理
6
作者 武卉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2年第1期85-86,共2页
脑动脉硬化性痴呆是因脑动脉硬化影响大脑血液供应,特别是伴有反复发作的脑血管意外所致的痴呆综合征。本病患者往往伴有明显的高脂、高粘血症,血液呈高凝状态。临床上表现为脑动脉进行性衰退和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体征。我院自1989... 脑动脉硬化性痴呆是因脑动脉硬化影响大脑血液供应,特别是伴有反复发作的脑血管意外所致的痴呆综合征。本病患者往往伴有明显的高脂、高粘血症,血液呈高凝状态。临床上表现为脑动脉进行性衰退和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体征。我院自1989~1992年用清栓酶治疗动脉硬化,其中动脉硬化性痴呆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痴呆 清栓酶 动脉 脑血管意外 高粘血症 衰退 痴呆综合征 脑血液供应 高凝状态 脑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痴呆15例
7
作者 张维力 钱连华 华于静 《中国民康医学》 1996年第3期180-180,共1页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痴呆15例张维力,钱连华,华于静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痴呆又称Binswanger's痴呆。随着人的平均寿命增高,影像学的进展,多数病例已能在生前作出诊断。临床资料:男世6例,女性9例,年龄平均73.4岁,...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痴呆15例张维力,钱连华,华于静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痴呆又称Binswanger's痴呆。随着人的平均寿命增高,影像学的进展,多数病例已能在生前作出诊断。临床资料:男世6例,女性9例,年龄平均73.4岁,65岁以上者占75%(1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痴呆 血管痴呆 神经系统体征 抗高血压药物 多发脑梗塞痴呆 影像学 兴奋氨基酸 多发梗塞痴呆 智能障碍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脏温阳化瘀汤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性痴呆87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唐农 古联 严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21-1422,共2页
目的观察五脏温阳化瘀汤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动脉硬化性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服用五脏温阳化瘀汤剂200ml,每日2次;对照组43例,服用尼莫地平片,每次40mg,每日3次,疗程为60d。... 目的观察五脏温阳化瘀汤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动脉硬化性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服用五脏温阳化瘀汤剂200ml,每日2次;对照组43例,服用尼莫地平片,每次40mg,每日3次,疗程为60d。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进行评估。结果五脏温阳化瘀汤组和尼莫地平片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药物总体疗效相近(P>0.05),但五脏温阳化瘀汤组对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优于尼莫地平片(P<0.05)。结论五脏温阳化瘀汤对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温阳化瘀汤 动脉硬化血管痴呆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多发性梗塞性痴呆的临床及CT表现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晓兰 《中国民康医学》 1994年第4期173-173,共1页
多发性梗塞性痴呆的临床及CT表现黄晓兰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通过治疗某些功能又可改善的痴呆,MID在老年痴呆中占15%[1]。现将我科近四年经CT证实为多发性梗塞所致痴呆5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 多发性梗塞性痴呆的临床及CT表现黄晓兰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通过治疗某些功能又可改善的痴呆,MID在老年痴呆中占15%[1]。现将我科近四年经CT证实为多发性梗塞所致痴呆5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多发梗塞 临床资料 脑梗 神经系统体征 动脉硬化性痴呆 梗塞灶 卒中发作 定位体征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脉灵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庄志江 黄德弘 +1 位作者 张丽红 马翰章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0-183,共4页
目的:观察通脉灵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动脉硬化性血管性痴呆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通脉... 目的:观察通脉灵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动脉硬化性血管性痴呆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通脉灵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智能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和ALD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治疗后MMSE和ALD评分为(23.99±0.89、21.75±1.02)分,均优于对照组(18.96±0.86、29.49±1.18)分。3经治疗两组患者PI指标中大脑中动脉(VMCA)、大脑前动脉(VACA)、大脑后动脉(VPCA)、椎动脉(VVA)、基底动脉(VBA)水平均下降,和治疗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PI指标中VMCA、VACA、VPCA、VVA和VBA水平分别为(0.80±0.05、0.82±0.06、0.79±0.04、0.77±0.04、0.70±0.0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5±0.07、1.19±0.07、1.10±0.05、1.09±0.04、0.99±0.05)。4经治疗两组患者Vm指标中VMCA、VACA、VPCA、VVA和VBA水平均明显上升。观察组治疗后Vm指标中VMCA、VACA、VPCA、VVA和VBA水平分别为(59.45±2.68、51.95±1.16、46.25±1.03、37.74±1.04、48.58±1.19)cm/s,均高于对照组(48.64±2.43、44.29±1.01、36.85±0.91、28.65±0.93、39.19±1.12)cm/s。5经治疗两组患者RI指标中VMCA、VACA、VPCA、VVA和VBA水平和治疗前比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RI指标中VMCA、VACA、VPCA、VVA和VBA水平分别为(0.70±0.02、0.69±0.03、0.62±0.01、0.59±0.03、0.54±0.0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76±0.03、0.77±0.02、0.74±0.03、0.71±0.02、0.69±0.04)。6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比例为8.70%,略高于对照组4.35%。结论:通脉灵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方案可降低动脉硬化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脑后管阻力,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灵胶囊 尼莫地平 动脉硬化血管痴呆
原文传递
老年痴呆的神经病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诒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0年第3期128-129,共2页
痴呆是老年医学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个。老年痴呆以往曾分为老年及老年前期痴呆,后来证实是一个病,现统称为老年痴呆或Alzheimer病。老年期各种原因所致的痴呆中本病最多见,占50~65%,而多梗塞性痴呆,即动脉硬化性痴呆为第二位,占25%,其中... 痴呆是老年医学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个。老年痴呆以往曾分为老年及老年前期痴呆,后来证实是一个病,现统称为老年痴呆或Alzheimer病。老年期各种原因所致的痴呆中本病最多见,占50~65%,而多梗塞性痴呆,即动脉硬化性痴呆为第二位,占25%,其中的10%兼有老年痴呆及动脉硬化性痴呆。本病在60岁后迅速增多,占60岁年龄组人口的2.5%,占70岁年龄组人口的5%,80岁以上占7.5%。老年痴呆者脑的病理学变化可区分为老年性的一般改变及特殊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痴呆 神经病理 多梗塞痴呆 痴呆 老年前期痴呆 病理学变化 神经原纤维变 淀粉样蛋白 年龄组 海马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老人如何选用安眠药
12
作者 李遵清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03年第5期16-16,共1页
老人失眠时,最好不要急于用药催眠,应首先找出失眠的原因,并设法消除这些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有: 1.躯体因素:这是因各种疾病的不良刺激引起的失眠,须针对病因给予治疗;2.环境因素:如睡眠环境及睡眠习惯的改变;3.心理因素,情绪变化,... 老人失眠时,最好不要急于用药催眠,应首先找出失眠的原因,并设法消除这些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有: 1.躯体因素:这是因各种疾病的不良刺激引起的失眠,须针对病因给予治疗;2.环境因素:如睡眠环境及睡眠习惯的改变;3.心理因素,情绪变化,精神过度紧张等;4.睡眠节律和时间的改变。 为了避免失眠,晚饭后不宜饮浓茶或吸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因素 动脉硬化性痴呆 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 睡眠习惯 情绪变化 过度紧张 速可眠 老年人失眠 小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老年人的用药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淑华 《吉林医学信息》 2007年第Z1期8-9,共2页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种脏器(脑、心、肺、肾等)功能明显减弱,尤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也相应地发生改变。临床医生在给老年患者用药时,应权衡药物的利弊适时合理用药,才能提高疗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注意老年人的...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种脏器(脑、心、肺、肾等)功能明显减弱,尤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也相应地发生改变。临床医生在给老年患者用药时,应权衡药物的利弊适时合理用药,才能提高疗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注意老年人的个体差异较大。本文就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及用药原则作一概述。1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和药物关系1.1脑神经系统:老年人脑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问题 药物治疗 脑血管硬化 生理病理特点 动脉硬化性痴呆 脑血流量 内脏下垂 神经毒反应 脑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依赖药物害多益少
14
作者 国安 《医学文选》 1994年第3期80-80,共1页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老年人常以药物防病,以补药养身,其实,这样做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后患无穷。 一是老年人机体功能总是随着年龄的老化而衰退。据报道,老人的药物代谢功能可减低80%,极易导致药物性的蓄积作用。二是肝脏主要药物代...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老年人常以药物防病,以补药养身,其实,这样做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后患无穷。 一是老年人机体功能总是随着年龄的老化而衰退。据报道,老人的药物代谢功能可减低80%,极易导致药物性的蓄积作用。二是肝脏主要药物代谢酶的降低,老年人用药(如洋地黄毒甙、心得安、先锋霉素等)即使在常量下,也会出现毒性反应。三是对药物的耐受能力降低,药效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安全范围变小,对药物的依赖性反而增大。老年人用强心甙药的中毒率可达10.3%,中毒后的死亡率平均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药物代谢 老年人用药 物的依赖 心得安 动脉硬化性痴呆 药效量 反应 药物 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医专学报》1992年第9卷主题索引
15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2年第2期97-100,共4页
关键词 恩施医专学报 主题索引 潘生丁治疗 结肠炎 缺血再灌注损伤 张友桂 动脉硬化性痴呆 大鼠心脏 辨证思想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