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脑动脉模型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建模和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韩笑 吴辉群 季达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8-240,共3页
虚拟现实模型,建立于三维软件程序接口的浏览方式,可嵌入网页或PPT中.常用的接口是虚拟现实语言模型(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VRML),可用JAVA Script或自身所带脚本对模型进行简单动画编辑,但其主要功能是对所建三维模型... 虚拟现实模型,建立于三维软件程序接口的浏览方式,可嵌入网页或PPT中.常用的接口是虚拟现实语言模型(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VRML),可用JAVA Script或自身所带脚本对模型进行简单动画编辑,但其主要功能是对所建三维模型进行浏览.相对宽松的平台条件(可适应于Windows XP,Window 7或Window 8),使其作为三维浏览工具被广泛地用于科研和教学[1-4].该平台还可结合3DMAX (Auto Desk corp.)、Pro/E等三维建模软件对复杂的三维结构进行展现[5-6].本研究利用3DMAX8.0对端脑动脉进行建模,以VRML接受的wrl格式输出,在VRML中对背景进行编辑,利用其自身脚本定义模型中心并进行旋转等动画处理,最终输出后在教学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教学 动脉模型 虚拟现实 三维建模 动脉 应用 WINDOWS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化学方法测试动脉模型壁面剪应力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山山 邱玲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4-50,共7页
应用电化学方法 ,对动脉模型 T形分叉部位流场壁面剪应力进行测试研究。测试了对于现有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都比较困难的高雷诺数 ( RE=1 0 0 0 - 2 0 0 0 )流动流场的壁面剪应力 ,并且对若干不同雷诺数及不同支管分流情况进行了系列测... 应用电化学方法 ,对动脉模型 T形分叉部位流场壁面剪应力进行测试研究。测试了对于现有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都比较困难的高雷诺数 ( RE=1 0 0 0 - 2 0 0 0 )流动流场的壁面剪应力 ,并且对若干不同雷诺数及不同支管分流情况进行了系列测试。通过实验发现 ,此部位同时存在高剪应力区和低剪应力区 ,确定了它们的位置和剪应力的大小。系列测试还显示 :随着雷诺数的变化 ,无量纲剪应力有一定的变化 ;而当支管分流变化时 ,无量纲剪应力的变化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模型 T型分叉管 壁面剪应力 电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化学方法测试动脉模型壁面剪应力
3
作者 王山山 《江苏力学》 1997年第13期55-61,共7页
应用电化学方法,对动脉模型T形分叉部位流场壁面剪应力进行测试研究。测试了以于现有理论分析和数值部都比较困难的高雷数流动流场壁面剪应力,并且对若干不同雷诺数及不同支管分流情况进行了系列测试。通过实验发现,此部位同时存在... 应用电化学方法,对动脉模型T形分叉部位流场壁面剪应力进行测试研究。测试了以于现有理论分析和数值部都比较困难的高雷数流动流场壁面剪应力,并且对若干不同雷诺数及不同支管分流情况进行了系列测试。通过实验发现,此部位同时存在主煎应力和低剪应力区,确定了它们的位置和剪应力的大小。系列测试不显示:随着雷诺数的变化,无量纲剪应力有一定的变化,而当支管分流变化时,无量纲煎应力的变化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模型 T形分叉管 壁面剪应力 电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Rapamycin多聚物涂层支架在猪冠状动脉模型预防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学波 葛均波 +8 位作者 王克强 钱菊英 樊冰 贾剑国 张国辉 王灏 冯琪 蔡乃绳 陈灏珠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 评价载Rapamycin(RAP)新型可降解多聚物涂层支架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模型的可行性、安全性和预防再狭窄的疗效。方法 体外模拟测定从药物从膜释放的持续时间。支架多聚乳酸 /多聚羟基乙酸 (PLGA)涂层包埋RAP药物剂量为 4 0 0 μg(... 目的 评价载Rapamycin(RAP)新型可降解多聚物涂层支架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模型的可行性、安全性和预防再狭窄的疗效。方法 体外模拟测定从药物从膜释放的持续时间。支架多聚乳酸 /多聚羟基乙酸 (PLGA)涂层包埋RAP药物剂量为 4 0 0 μg(小剂量 )或 80 0 μg(大剂量 )。小型猪冠状动脉置入过大的裸支架、单PLGA涂层支架或含RAP涂层支架并形成冠状动脉损伤模型 ,术后第 5周重复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术 (QCA)后处死动物 ,测定三组支架血管段的损伤积分、冠状动脉横断面积、管腔面积、内膜厚度和面积 ,并作比较。同时观察支架边缘段 5mm内血管组织。结果 药物从涂层膜释放时间达 30d。三组分别为裸支架组 (置入支架数n =5 ) ,单涂层组 (n =7)和RAP组 (n =8,其中小剂量为 3只 ,大剂量组为 5只 )。三组冠状动脉大小和血管损伤程度基本相同 ,裸支架组、单涂层组和RAP组的血管平均损伤积分分别为 1 84± 0 32 ,1 83± 0 35和 1 83± 0 2 6 (P =0 996 )。术后 5周 ,三组的管腔面积分别为 (6 7± 1 5 )mm2 ,(5 8± 4 0 )mm2 和 (9 7± 2 1)mm2 (P <0 0 5 ) ,RAP组最大。平均内膜厚度分别为 (0 5 1± 0 12 )mm ,(0 6 4± 0 46 )mm和 (0 2 0± 0 11)mm(P <0 0 5 ) ,RAP组最小。三组均未见支架边缘狭窄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AMYCIN 多聚物涂层支架 冠心病 冠状动脉模型 预防 再狭窄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颈动脉分叉管模型流场分布的PIV测量 被引量:7
5
作者 于风旭 石应康 +3 位作者 邓万权 陈槐卿 安琪 郭应强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为了解改进的TF-AHCB颈动脉血管分叉模型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采用PIV技术测量循环系统装置中颈动脉血管分叉模型的瞬时速度分布情况。通过调节循环系统装置中水箱的高度,变换压力差来调节流速。循环液采用黏度与人体血液相似35%的甘油... 为了解改进的TF-AHCB颈动脉血管分叉模型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采用PIV技术测量循环系统装置中颈动脉血管分叉模型的瞬时速度分布情况。通过调节循环系统装置中水箱的高度,变换压力差来调节流速。循环液采用黏度与人体血液相似35%的甘油水溶液。利用PIV测量4个工况下的瞬时速度并根据瞬时速度值计算切应力。结果表明,在颈动脉血管分叉模型内ICA的外侧壁存在明显的流动分离和逆时针方向的涡流,涡流的范围和距离随着流速的改变而改变。流速越大,涡流的范围越小,距离分叉的距离越近。ICA外侧壁的切应力明显要小,当流速小于0.839 m/s时,存在一个明显的低切应力核心区域。此低切应力核心区域正是临床上观察到的动脉粥样硬化好发的区域。结果提示,颈内动脉在分叉后ICA部分的外侧壁存在明显的流动分离和涡流以及低切应力区域,这可能和此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模型 粒子成像测速 流场 切应力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低氧时家兔颈总动脉模型内皮的炎症状态及其与瘦素的关系
6
作者 冯靖 陈宝元 +6 位作者 崔林阳 王宝利 刘春霞 陈攀峰 郭美南 董丽霞 李硕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3,共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OSAHS频繁发生的间歇低氧/再氧合(IH/ROX)可能是OSAHS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生理基础。在细胞水平,IH/ROX产生氧化应激,诱导炎症发生并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OSAHS频繁发生的间歇低氧/再氧合(IH/ROX)可能是OSAHS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生理基础。在细胞水平,IH/ROX产生氧化应激,诱导炎症发生并损伤内皮细胞。我们于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建立了间歇低氧家兔颈总动脉模型,并应用这一模型探讨IH暴露时家兔颈总动脉内皮的炎症状态及其与瘦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状态 动脉模型 间歇低氧 内皮细胞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家兔 瘦素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的建立和血管内超声评价
7
作者 丁澍 马根山 +4 位作者 陈立娟 冯毅 沈成兴 刘孝军 王积慧 《现代医学》 2007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建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并用血管内超声(IVUS)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健康小型猪9头,在左前降支中段植入金属裸支架[支架/血管直径=(1.1~1.2)/1.0],术后第28天复查造影、IVUS,并行组织形态学检查观察再狭窄情况。结果4头猪在支架植... 目的建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并用血管内超声(IVUS)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健康小型猪9头,在左前降支中段植入金属裸支架[支架/血管直径=(1.1~1.2)/1.0],术后第28天复查造影、IVUS,并行组织形态学检查观察再狭窄情况。结果4头猪在支架植入2 h内死亡,5头猪完成实验后复查,定量冠脉造影(QCA)示支架植入后血管直径为(2.90±0.26)mm,比植入前基础血管直径[(2.52±0.31)mm]明显增大(P=0.001);随访期血管直径[(1.20±0.77)mm]较植入后血管直径明显减小(P=0.002),直径狭窄百分比为(60.2±23.5)%,支架内再狭窄率为60%。组织形态学检查示管腔面积与支架内面积相比明显减小[(1.29±1.02)mm2vs(6.04±1.21)mm2,P<0.01],平均面积狭窄百分比为(77.9±19.7)%。IVUS检查结果类似[管腔面积(1.67±1.17)mm2vs(5.85±0.94)mm2,P<0.01],平均面积狭窄百分比为(71.0±23.3)%。两种检查手段测得的支架内面积、管腔面积、新生内膜面积和平均面积狭窄百分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IVUS检查可作为猪冠脉再狭窄模型支架内再狭窄的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模型 血管再狭窄 血管内超声 新生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宁口服液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大鼠的影响
8
作者 来兴兆 范玲玲 +3 位作者 黄素清 黄聪聪 李剑 谭宁华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基于NFAT5/NLRP3信号通路探究脉络宁口服液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cclusion,ASO)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股动脉损伤联合高脂饲料饲养75 d构建大鼠ASO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脉络宁口服液低和高剂量组、脉络... 目的基于NFAT5/NLRP3信号通路探究脉络宁口服液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cclusion,ASO)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股动脉损伤联合高脂饲料饲养75 d构建大鼠ASO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脉络宁口服液低和高剂量组、脉络宁注射液组、阿托伐他汀钙组与KRN2(NFAT5抑制剂)组,连续给药14 d,每组5只动物;HE染色观察股动脉病理改变;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浆中血脂、UA及HMGB1水平;Q-PCR法检测主动脉内皮功能障碍、肝脏组织脂代谢与炎症相关指标的mRNA水平;WB法检测肝脏组织中NFAT5/NLRP3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ASO大鼠较对照组股动脉内膜增生且管腔狭窄,血浆TC、TG、LDL-C、UA、HMGB1及主动脉和肝脏组织HMGB1、RAGE、MCP-1、NLRP3、NFAT5、MMP9、MKP-1和ACLS1的mRNA水平均升高(P<0.01),肝脏组织NFAT5/NLRP3信号通路激活(P<0.01);脉络宁口服液与KRN2能改善ASO大鼠股动脉内膜损伤,抑制血浆、主动脉、肝脏组织中上述各指标升高(P<0.05,P<0.01)。结论脉络宁口服液可能通过减轻内皮损伤、调节肝脏脂代谢、降低炎症反应治疗ASO,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AT5/NLRP3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大鼠模型 脉络宁口服液 NFAT5/NLRP3信号通路 炎症 脂代谢
原文传递
犬侧壁动脉瘤模型建立方法的改良及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志刚 刘建民 +5 位作者 王奎重 黄清海 陈鑫璞 袁媛 许奕 洪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8-752,共5页
目的改良和评价建立犬颈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的方法。方法以显微外科缝合技术在15条犬的双侧颈动脉建立多枚动脉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术中肝素化(A组)、术后肝素化(B组);不肝素化(C组)3种处理,于模型建立后2周及1个月行血管造影... 目的改良和评价建立犬颈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的方法。方法以显微外科缝合技术在15条犬的双侧颈动脉建立多枚动脉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术中肝素化(A组)、术后肝素化(B组);不肝素化(C组)3种处理,于模型建立后2周及1个月行血管造影确认结果。2周、1个月时随机取材行动脉瘤病理学检查,对不同抗凝处理条件动物2周时的模型建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成功建立了37枚侧壁宽颈动脉瘤,血管造影示血流从动脉瘤远侧壁进入瘤内,沿着瘤壁从近侧壁流出,瘤腔中心有涡流。C组有6枚、A组有1枚动脉瘤自闭。3组共有5枚动脉瘤内有部分血栓形成,A组与B组间血栓形成率无差异(Nemenyi法:P>0.5)。组织病理学提示2周时的动脉瘤内有较明显的内膜增生和炎症反应,瘤颈处缝线无完整内膜覆盖。1个月时动脉瘤瘤壁炎症反应消退,瘤颈处缝线有完整内膜覆盖,流入道受血流冲击处可见瘤壁内膜增生。结论建模时术后肝素化与术中肝素化可达到同样的抗凝效果,外科缝合建立多枚动脉瘤可控性好,并可实现自身对照和空白对照,在对动脉瘤治疗技术的研究中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模型 肝素化 多枚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动脉瘤模型模拟动脉瘤不全夹闭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费邵阳 王宏磊 +2 位作者 徐宁 陈儇 徐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76-2279,共4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模拟不全夹闭并分析不全夹闭前后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手术中动脉瘤夹闭方向的选择。方法利用静脉移植法制作兔颈总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动脉瘤进行不全夹闭的模拟并对不全夹闭前后瘤内血流动力... 目的利用计算机模拟不全夹闭并分析不全夹闭前后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手术中动脉瘤夹闭方向的选择。方法利用静脉移植法制作兔颈总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动脉瘤进行不全夹闭的模拟并对不全夹闭前后瘤内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比较。研究不全夹闭对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方向不全夹闭对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动物模型制作成功11例。经过CFD软件运算分析及统计学检验,动脉瘤不全夹闭前后最大剪切力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瘤内湍流明显改变。结论①采用静脉移植法制做动脉瘤模型是一种操控性及重复性强的实验方法,可以建立形态、大小稳定的兔动脉瘤模型。动物存活率高,周期短。②动脉瘤不全夹闭减小了湍流对动脉瘤发展的不利影响,减小了动脉瘤颈所受的最大剪切力。在动脉瘤夹闭手术中应尽可能逆血流方向平行夹闭动脉瘤颈,加强动脉瘤颈受力最大方向,防止动脉瘤颈继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模型 计算机模拟分析 不全夹闭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心经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梗阻模型大鼠心肌酶谱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江 陈成 +5 位作者 石文英 李里 周文娟 娄必丹 章薇 王诚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1-554,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心经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梗阻(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损伤后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分设24、72 h两个亚组,每组10只。经穴组予以电针相应穴位,每12 h 1次,模型组、正常组捆绑处理,各组电针及... 目的:观察电针心经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梗阻(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损伤后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分设24、72 h两个亚组,每组10只。经穴组予以电针相应穴位,每12 h 1次,模型组、正常组捆绑处理,各组电针及捆绑处理大鼠后,颈动脉取血,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CK、CK-MB、LDH、α-HBDH的变化。结果:各组MCAO大鼠造模后血清CK、CK-MB、LDH、α-HBDH明显增高;电针内关组能明显下调CK、CK-MB、α-HBDH的升高,并优于照海穴、人中穴。电针内关、人中能抑制LDH升高,照海组能抑制α-HBDH表达。结论:电针内关、神门穴(尤其是内关)能抑制CK、CK-MB、α-HBDH在心肌中的过度释放,达到减轻心肌组织损伤,保护心脏作用,且作用强于人中、照海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大脑中动脉梗阻模型大鼠 心肌酶谱 心经 心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力蛋白酶诱发犬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启弘 马廉亭 +4 位作者 周志红 张小军 张振海 张新元 束枫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405-408,共4页
目的建立犬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并研究其形成原因。方法将犬分为3组,将ElastaseⅠ型弹力蛋白酶注入右侧颈总动脉内和(或)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建立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研究动脉瘤的形成过程,1个月内对动脉瘤模型进行复查,并行病理学检... 目的建立犬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并研究其形成原因。方法将犬分为3组,将ElastaseⅠ型弹力蛋白酶注入右侧颈总动脉内和(或)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建立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研究动脉瘤的形成过程,1个月内对动脉瘤模型进行复查,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病理和血管造影证实:经酶处理+结扎右侧颈动脉的成瘤率100%,没有结扎而经酶处理过的动脉段没有形成动脉瘤模型,在1个月内弹力板结构有破坏。而单纯结扎动脉组成瘤率为42.8%。结论弹力酶诱发犬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重复性好,模型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动脉瘤具有良好的形态和病理特征,是比较理想的动脉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蛋白酶 颈总动脉 动脉模型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艳君 宋少锐 +5 位作者 郭亚芬 兰干球 陈宝剑 严雪瑜 吴延军 蒋钦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70-1776,共7页
本试验旨在制作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初步判断猪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的指数值,以期为今后建立相关模型提供依据。试验选取广西巴马小型猪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头,通过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检测建模过程中... 本试验旨在制作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初步判断猪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的指数值,以期为今后建立相关模型提供依据。试验选取广西巴马小型猪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头,通过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检测建模过程中血液生化指标,将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血管切片作关联分析,初步拟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的指数值。屠宰后血管切片结果显示,试验组有2头广西巴马小型猪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均正常。2头广西巴马小型猪的血管切片结果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进行关联分析后,初步拟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值在3.8以上,并持续3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巴马小型猪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及补肾治疗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文健 费震宇 +3 位作者 傅晓东 陈伟华 应健 唐峰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建立家兔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探讨补肾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家兔分别用去势 ,高脂饲料+免疫损伤 ,去势 +高脂饲料 +免疫损伤三种方法造模 ,12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去势 +高脂饲料 +免疫损伤组模型动物改变最明... 目的 建立家兔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探讨补肾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家兔分别用去势 ,高脂饲料+免疫损伤 ,去势 +高脂饲料 +免疫损伤三种方法造模 ,12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去势 +高脂饲料 +免疫损伤组模型动物改变最明显 ,雌激素水平下降 ,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明显升高 (P <0 .0 5) ,并伴血管壁的损害 ;补肾中药能缓解上述改变。结论 新西兰家兔经去势 +高脂饲料 +免疫损伤处理可造成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补肾 治疗 肾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方法制备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安邦 黄昕 +1 位作者 李令根 赵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简便建立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方法。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饮食联合维生素D3组(B组)、复合方法造模组(C组)。A组喂食普通饲料,B组给予高脂饮食和维生素D3(Vit D3),C组在高脂饮食的...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简便建立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方法。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饮食联合维生素D3组(B组)、复合方法造模组(C组)。A组喂食普通饲料,B组给予高脂饮食和维生素D3(Vit D3),C组在高脂饮食的基础上给予Vit D3腹腔注射、丙基硫氧嘧啶(灌胃)、免疫损伤法、Fe SO4(饮水)制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实验4周后处死,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变化;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光镜下观察,A组SD大鼠未出现动脉硬化改变,B组仅出现轻度动脉硬化病变,C组出现典型动脉粥样硬化改变;A组血清TC、TG、LDL分别为(2.82±0.26)mmol/L,(1.69±0.31)mmol/L,(1.62±0.26)mmol/L,B组分别为(3.68±0.41)mmol/L,(0.95±0.21)mmol/L,(2.19±0.35)mmol/L,C组分别为(4.33±0.28)mmol/L,(0.99±0.13)mmol/L,(2.19±0.24)mmol/L,C组与A组比较升高显著(P<0.01),C组与B组比较升高明显(P<0.05)。结论:复合造模方法比高脂饮食联合Vit D3成模效果好,可以快速简便造成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方法 SD大鼠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法对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丁洁 徐洪 +3 位作者 仝瑞晓 高星 成秀梅 杜惠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281-4283,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采用卵巢切除术+高脂饮食+免疫反应性损伤法造模,同时补肾中药灌胃,12 w后处死,检测血清雌二醇(E2)、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LD...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采用卵巢切除术+高脂饮食+免疫反应性损伤法造模,同时补肾中药灌胃,12 w后处死,检测血清雌二醇(E2)、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LDL);取左心室匀浆,检测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ATP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升高,血清E2及心肌ATP酶、SDH活性、ATP含量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治中药组大鼠血清TC、TG、LDL降低,血清E2及心肌ATP酶、SDH活性、ATP含量升高(P均<0.05)。结论补肾法可通过调节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心肌能量代谢,改善血脂水平,防治绝经后女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中药 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 心肌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散对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卞慧敏 王灿辉 +3 位作者 刘涛 黄小涛 邵宇 刘学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 观察三甲散对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 (MCAAO)大鼠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 复制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 ,采用脑片染色法、评分法 ,观察该药对模型大鼠大脑梗塞面积、梗塞率和行为学评分的影响 ,同时还观察了该药对模型大鼠... 目的 观察三甲散对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 (MCAAO)大鼠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 复制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 ,采用脑片染色法、评分法 ,观察该药对模型大鼠大脑梗塞面积、梗塞率和行为学评分的影响 ,同时还观察了该药对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结果 三甲散能够降低模型大鼠大脑梗塞面积、梗塞率和行为学评分 ,抑制血小板聚集 ,提高血浆SOD活性 ,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三甲散对大脑中动脉模型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可能是通过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减轻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伤 ,从而达到缩小脑梗塞面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散 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 血液流变 SOD 中药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18
作者 许金秀 杨牧 周红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1-465,F0004,共6页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永久性脑缺血模型。方法对Koizumi和ZeaLonga模型构建方法加以改进。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分别进行模型制作和模型缺血的评价,采用2,3,5-氯化三苯四氮唑(2,3,5-T...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永久性脑缺血模型。方法对Koizumi和ZeaLonga模型构建方法加以改进。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分别进行模型制作和模型缺血的评价,采用2,3,5-氯化三苯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来计算大鼠脑梗死体积。结果大鼠MCAO模型制作成功率为95%;神经功能缺失评分1~3级百分率为95%。结论实验所采用的改良术式构建大鼠MCAO模型具有稳定性好、可重复率高、操作简便和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为基于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开展的下游相关实验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TTC 梗死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颈动脉梭形动脉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殷尚炯 许百男 孙正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13-1014,共2页
关键词 动脉模型 梭形动脉 动脉 大鼠 蛋白水解酶 动脉 流行病学 体内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颈动脉分叉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聂永梅 陈槐卿 蒋文涛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实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中颈动脉分叉流场的模拟。方法本文通过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连续切片HE染色后采集图像,以OLYSIA软件测定了颈动脉分叉各处的管径以及斑块的面积、周长和高度,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兔... 目的实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中颈动脉分叉流场的模拟。方法本文通过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连续切片HE染色后采集图像,以OLYSIA软件测定了颈动脉分叉各处的管径以及斑块的面积、周长和高度,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兔颈动脉分叉的正常对照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几何模型。结果1)得到兔颈动脉分叉几何模型;2)以128 S-1下测定的血液表观粘度作为血液粘度,其对照组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血管壁面最低剪切应力分别为1.140 Pa0、.283 Pa,对照组的颈动脉分叉处血管壁面最低剪切应力是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的4.028倍。结论低血管壁面剪切应力,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血流动力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动脉分叉 数值模拟 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