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强度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廖凯 李起栋 +3 位作者 方石虎 张历 余锂镭 江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4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LL-CBS)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VAs)的影响。方法正常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L-CBS组各10只,均安置颈动脉窦刺激电极,监测血压、心率。LL-CBS组于VAs诱发前1 h开始LL-CBS直至... 目的探讨低强度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LL-CBS)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VAs)的影响。方法正常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L-CBS组各10只,均安置颈动脉窦刺激电极,监测血压、心率。LL-CBS组于VAs诱发前1 h开始LL-CBS直至实验结束,对照组给予假性LL-CBS,分别测量基线时和刺激1 h后心室有效不应期(ERP)。心室ERP测量结束后,保持颈动脉窦刺激,静置半小时,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诱发3个VAs事件。分别记录3个VAs事件时VAs发生次数,首个室性早搏出现的时间、室性早搏次数、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两组在基线状态、刺激1 h和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血压、心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LL-CBS组、对照组基线时心室ERP分别为(165±5)、(168±8)ms(P>0.05),刺激1 h时分别为(181±7)、(162±7)ms(P<0.05)。在3个VAs事件过程中,LL-CBS组发生Vas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LL-CBS组首次室性早搏出现的时间为刺激后341(512,224)s、对照组为刺激后215(327,90)s,室性早搏次数分别为52(83,20)、107(162,54)次,室速次数分别为2.3(6.7,0.5)、5.5(9.3,2.4)次,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LL-CBS刺激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VAs发生,且不影响血压、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低强度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 异丙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间歇运动对高血压大鼠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昊 张媛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7-363,共7页
目的探索长期有氧间歇运动对SHR血压、BRS、血管紧张素(AngⅡ)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对照组、有氧运动组(AE组)和有氧间歇运动组(AIT组),每组20只。分别运用有氧运动和有氧间歇运动对AE组和AIT... 目的探索长期有氧间歇运动对SHR血压、BRS、血管紧张素(AngⅡ)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对照组、有氧运动组(AE组)和有氧间歇运动组(AIT组),每组20只。分别运用有氧运动和有氧间歇运动对AE组和AIT组进行8周的干预,之后对所有组的血压、BRS、血浆中AngⅡ和NO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干预后AIT组的SBP和DBP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略低于AE组,并分别存在特别显著性的差异(P<0.01)和比较显著性的差异(P<0.05)。AIT组的BRS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E组,且分别存在特别显著性的差异(P<0.01)和比较显著性的差异(P<0.05)。AIT组血浆中的NO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略高于AE组(P<0.05)。AIT组血浆中的AngⅡ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和略低于AE组(P<0.05)。结论 AIT能够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细胞NO和降低AngⅡ的合成与分泌,增强血管的顺应性、舒张能力和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有效控制SHR的血压随龄上升和BRS随龄下降,且效率要高于同等运动时间的有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间歇运动 高血压大鼠 动脉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压力感受器活动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沈靖 钮伟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动脉压力感受器活动的调节机制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室沈靖钮伟真颈动脉窦(CS)和主动脉弓(AA)压力感受器(BR)在维持机体血压相对稳定中起重要作用。BR激活的基本机制是血管牵张时引起感觉神经末梢的机械变形,接着使离... 动脉压力感受器活动的调节机制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室沈靖钮伟真颈动脉窦(CS)和主动脉弓(AA)压力感受器(BR)在维持机体血压相对稳定中起重要作用。BR激活的基本机制是血管牵张时引起感觉神经末梢的机械变形,接着使离子通道开放、膜去极化,进而产生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力感受器 调节机制 B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颈动脉压力感受器电刺激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阳康 廖凯 +2 位作者 萨仁高娃 黄兵 江洪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评价短期颈动脉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s stimulation,CBS)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36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三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组(CBS组)。I/R组和... 目的评价短期颈动脉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s stimulation,CBS)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36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三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组(CBS组)。I/R组和CBS组分别结扎左冠脉前降支1 h和再灌注6 h完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冠脉。CBS组在心肌缺血前2 h对右侧颈动脉窦开始进行高频电刺激,一直持续到实验结束,刺激参数:频率50 Hz,脉宽0.5 ms,刺激强度随血压进行调整,以保持血压较刺激前下降10%。于缺血前(基础状态)、缺血15 min、30 min、60 min和再灌注0.5 h、2 h、6 h时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各组随机抽取6只犬于于再灌注6 h后采用依文斯兰-氯化三苯基氮唑(TTC)双染色法检测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面积。各组剩余6只犬于再灌注6 h分别经颈内静脉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采血后,迅速取出缺血区心肌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CBS组心肌梗死面积,MPO活性,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升高(P<0.05);与I/R组比较,CBS组心肌梗死面积,MPO活性,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降低(P<0.05)。结论短期颈动脉压力感受器电刺激可减轻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中心粒细胞向缺血组织浸润以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力感受器电刺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颈动脉压力感受器电刺激减轻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阳康 廖凯 +6 位作者 萨仁高娃 黄兵 陈彩云 鲁志兵 何文博 王松云 江洪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验证短期颈动脉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s stimulation,CBS)是否通过激活迷走神经的胆碱能抗炎通路减轻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36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三组(n=12):缺血再灌注组(I/R组)、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组(... 目的验证短期颈动脉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s stimulation,CBS)是否通过激活迷走神经的胆碱能抗炎通路减轻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36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三组(n=12):缺血再灌注组(I/R组)、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刺激组(CBS组)和迷走神经干切除术(Vagotomy)组(VAG组)。各个组别的实验犬分别结扎左冠脉前降支1 h和再灌注6 h完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BS组在心肌缺血前2 h对右侧颈动脉窦开始进行高频电刺激,直到实验结束,刺激参数:频率50 Hz,脉宽0.5 ms,刺激强度随血压进行调整,以保持血压较刺激前下降10%。VAG组在颈动脉窦刺激前实施双侧颈迷走神经干切除术。于缺血前、缺血15 min、30 min、60 min和再灌注0.5 h、2 h、6 h时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各组随机抽取6只犬于再灌注6 h后分别经颈内静脉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采血后,迅速取出缺血区心肌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各组剩余6只犬于再灌注6 h后采用依文斯兰—氯化三苯基氮唑(TTC)双染色法检测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比较,CBS组心肌梗死面积,MPO活性,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降低(P<0.05);与I/R组比较,VAG组心肌梗死面积,MPO活性,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颈动脉压力感受器电刺激可减轻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中心粒细胞向缺血组织浸润以及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其机制与短期颈动脉压力感受器电刺激激活迷走神经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力感受器电刺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胆碱能抗炎通路 迷走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动脉压力感受器对钌红反应的敏感性差异
6
作者 赵海燕 黄海霞 +3 位作者 刘萍 张思韬 钮伟真 王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40-645,共6页
目的研究钌红对压力感受器不同纤维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感受器纤维类型的关系。方法制备家兔离体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采用颈动脉窦窦内外双重灌流,钳制窦内压同时记录窦神经细束(含少量纤维)放电,然后应用Spike2软件分析... 目的研究钌红对压力感受器不同纤维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感受器纤维类型的关系。方法制备家兔离体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采用颈动脉窦窦内外双重灌流,钳制窦内压同时记录窦神经细束(含少量纤维)放电,然后应用Spike2软件分析,获得单纤维放电的信息。结果在20μmol/L钌红作用下,根据对钌红的反应,可将窦神经压力感受纤维分为钌红敏感纤维和钌红不敏感纤维2类。进一步分析发现这2类纤维的电生理特点分别与C类和A类压力感受器相对应。结论窦神经中存在对钌红反应不同的2类纤维,可能分属A类纤维和C类纤维,提示这2类压力感受器的机-电换能机制可能存在某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力感受器 钌红 钌红敏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压力感受器机—电换能过程的离子通道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7
作者 赵海燕 李海涛 李玉明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3期83-85,共3页
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是机体维持动脉血压稳定最为重要的反射之一。分布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的感觉神经末梢是参与这一反射的主要感受器,它们对血压升高时血管壁的牵张变形极为敏感,称为压力感受器,其主要作用是实... 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是机体维持动脉血压稳定最为重要的反射之一。分布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的感觉神经末梢是参与这一反射的主要感受器,它们对血压升高时血管壁的牵张变形极为敏感,称为压力感受器,其主要作用是实时监测血压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可向中枢传导的神经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力感受器 机—电换能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 CVLM中 NMDA和非 NMDA受体在介导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中的作用
8
作者 王伟忠 肖振祥 +3 位作者 王建文 施善芬 陈辉 袁文俊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315-319,共5页
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制动的大鼠 ,研究尾端延髓腹外侧区 (CVLM)中 NMDA和非 NMDA受体在介导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 (ABR)中的作用。双侧 CVLM微量注射选择性 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 (50mmol/L ,1 0 0 nl)或非 NMDA受体拮抗剂 kynurenic aci... 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制动的大鼠 ,研究尾端延髓腹外侧区 (CVLM)中 NMDA和非 NMDA受体在介导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 (ABR)中的作用。双侧 CVLM微量注射选择性 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 (50mmol/L ,1 0 0 nl)或非 NMDA受体拮抗剂 kynurenic acid(KYA,50 mmol/L ,1 0 0 nl)后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均明显升高 (P<0 .0 5) ,同时观察到 CVLM微量注射氯胺酮或 KYA后电刺激主动脉神经(AN)导致的血压下降比对照有明显的减少 ,双侧 CVLM微量注射氯胺酮和 KYA的混合物 (均为 50mmol/L,50 nl)后能完全阻断电刺激 AN后导致的降压反应。本研究结果提示 CVLM中 NMDA和非 NM-DA受体在紧张性维持交感神经的兴奋活动和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性氨基酸 动脉压力感受器 尾端延髓腹外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
9
作者 侯立朝 毕好生 +1 位作者 王芙蓉 熊利泽 《心脏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 (nimodipine)对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方法 :2 0例 ASA I~ II级、拟在全麻下施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 (NM组 )和对照组 (C组 ) ,每组 10例。在麻醉前及麻醉手术开始后分别静注新福林或硝...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 (nimodipine)对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方法 :2 0例 ASA I~ II级、拟在全麻下施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 (NM组 )和对照组 (C组 ) ,每组 10例。在麻醉前及麻醉手术开始后分别静注新福林或硝酸甘油进行加压试验或减压试验。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用心动周期和动脉收缩压变化量的线性回归斜率来反映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度。结果 :在 C组患者 ,加压反射的斜率由麻醉前的 89.1m s/k Pa降到麻醉手术期的 46 .9ms/ k Pa(P<0 .0 5 ) ,减压反射的斜率由麻醉前的 81.9m s/ k Pa降到麻醉手术期的 36 .7ms/ k Pa(P<0 .0 5 ) ;NM组患者 ,加压反射和减压反射的斜率分别由麻醉前的 5 5 .9ms/ k Pa和 5 7.4m s/ k Pa降到麻醉手术期的 31.2 ms/ k Pa和 2 3.5 ms/ k Pa(均 P<0 .0 5 ) ;NM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手术期的加压反射和减压反射的斜率与 C组患者比较均有轻微的降低 ,但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尼莫地平对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有轻度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压力感受器的离子通道机制
10
作者 武宇明 何瑞荣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压力感受器 机械感受器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头端延髓腹外侧区 NMDA受体在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振祥 王伟忠 +2 位作者 施善芬 陈辉 孙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39-741,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头端延髓腹外侧区 (RVL M)谷氨酸 NMDA受体在介导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 (ABR)中的作用。 方法 :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大鼠 RVL M双侧各微注射 0 .1μl的 5 0 mm ol/L氯胺酮 ,观察动脉血压、心率以及 ABR的变化。结果 :双侧 ... 目的 :研究大鼠头端延髓腹外侧区 (RVL M)谷氨酸 NMDA受体在介导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 (ABR)中的作用。 方法 :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大鼠 RVL M双侧各微注射 0 .1μl的 5 0 mm ol/L氯胺酮 ,观察动脉血压、心率以及 ABR的变化。结果 :双侧 RVL M内微注射氯胺酮后动脉血压和心率明显下降 (P<0 .0 5 ) ,同时能部分或完全阻断 ABR(P<0 .0 5 )。结论 :谷氨酸 NMDA受体在维持交感心血管活动的紧张性兴奋和介导 ABR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端延髓腹外侧区 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 NMD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压力反射敏感性的降低和大动脉压力感受器的功能
12
作者 王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98-2098,共1页
关键词 压力反射敏感性 心肌梗死 动脉压力感受器 死后 动脉收缩压 心动周期 实验动物 B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可以防止中枢神经血管紧张素Ⅱ调控的大鼠动脉压力感受器功能障碍
13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7-437,共1页
关键词 动脉压力感受器 血管紧张素Ⅱ 体育锻炼 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 大鼠 脑室内滴注 压力感受器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交感神经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改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中的作用
14
作者 肖玲玲 舒玲 +3 位作者 方学升 张若柳 席照青 包明威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8期28-34,共7页
目的探讨肠道交感神经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 stimulation,CBS)改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obesity-related hypertension,OH)中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sham)组、OH假手术(OH-sham)组、OH... 目的探讨肠道交感神经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 stimulation,CBS)改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obesity-related hypertension,OH)中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sham)组、OH假手术(OH-sham)组、OH植入CBS刺激仪(OH-CBS)组、OH腹腔注射6-羟基多巴胺(OH-6-OHDA-sham)组,每组各5只。采用高脂饮食和10%果糖水喂养4周建立OH模型。所有大鼠均在第4周末植入CBS刺激仪,OH-CBS组仪器发放电刺激,OH-sham组、C-sham组和OH-6-OHDA-sham组仪器不发放刺激,OH-6-OHDA-sham组于第6周腹腔注射6-OHDA。每周测量所有大鼠的血压及体质量;12周后,称重内脏脂肪含量,检测血清糖脂代谢指标;取回肠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黏糖蛋白2(mucin-2,MUC2)、胞质紧密粘连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MUC2、ZO-1和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水平。结果与C-sham组比较,OH-sham组的肠道TH过量表达(P<0.05),血压、体质量、内脏脂肪含量、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IL-22、MUC2、ZO-1的表达降低(P<0.05);OH-CBS组和OH-6-OHDA-sham组则明显减少高脂、高糖喂养下的TH过度表达,降低OH大鼠血压、体质量、内脏脂肪含量、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IL-22、MUC2、ZO-1的表达(P<0.05)。结论肠道交感神经在CBS改善OH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 交感神经 动脉压力感受器电刺激 6-羟基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对犬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权 张逸杰 +5 位作者 戴明彦 谭团团 罗强 王静 余巧 包明威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 stimulation,CBS)对右心室快速起搏诱导的犬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影响。方法 1岁龄的雄性比格犬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慢性心衰组(CHF)及慢性心衰伴CBS组(CHF-CBS... 目的研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 stimulation,CBS)对右心室快速起搏诱导的犬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影响。方法 1岁龄的雄性比格犬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慢性心衰组(CHF)及慢性心衰伴CBS组(CHF-CBS)。每只犬均同时置入心脏起搏器和CBS刺激仪,采用右心室快速起搏法制作慢性心衰模型,通过刺激仪进行CBS干预。按不同分组方案分别给予起搏和(或)电刺激,持续6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经颈静脉采血检测BNP含量,取左心室前壁组织横切行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组织学。结果 CHF犬有4只出现明显腹腔积液,有2只取材前已死亡,Con犬、CHF-CBS犬均未出现腹腔积液和取材前死亡。相比于Con犬,CHF犬取材前的呼吸频率、心率均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及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E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A比值明显降低(P<0.05);血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前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平均横截面积显著增大(P<0.05)。CHF-CBS犬上述指标较CHF犬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CBS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而改善犬慢性心衰时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力感受器 慢性心力衰竭 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力打击兔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后血液及组织中ANP的变化及意义
16
作者 李剑波 朱素敏 米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29-931,共3页
目的:通过对外力打击兔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后血液及组织中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ANP)变化的研究,探讨其在神经源性休克死亡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ANP的变化,采用RT-PCR法及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检... 目的:通过对外力打击兔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后血液及组织中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ANP)变化的研究,探讨其在神经源性休克死亡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ANP的变化,采用RT-PCR法及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组织中ANP mRN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实验死亡组血浆ANP含量比实验前升高3.37倍,有显著性差异(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损伤对照组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受外界打击后脑、心肌组织中ANP mRNA表达明显增高,尤以脑中表达增加明显。结论:ANP在神经源性休克死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力感受器 心房利钠肽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犬自主神经重构的机制研究
17
作者 张艳 王静 +6 位作者 戴明彦 曹权 余巧 舒玲 胡邦望 代地林 包明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1120-1128,共9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BS)干预慢性心力衰竭(CHF)自主神经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38只雄性比格犬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CHF组、CHF伴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低水平强度刺激组(LL-CBS)和慢性心衰伴颈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BS)干预慢性心力衰竭(CHF)自主神经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38只雄性比格犬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CHF组、CHF伴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低水平强度刺激组(LL-CBS)和慢性心衰伴颈动脉压力感器受中等水平强度刺激组(ML-CBS)。所有犬均同时置入心脏起搏器和CBS刺激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开启起搏器制作心衰模型,其中,心力衰竭ML-CBS组和LL-CBS组开启颈动脉窦电刺激,其余两组仅行CBS置入操作,不开启电刺激。持续6周后,记录心电图30 min,取左心室(LV)、颈部迷走神经(CVN)、左星状神经节(LSG)、右侧星状神经节(RSG)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A(Trk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在上述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对LSG、RSG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神经元细胞大小的变化。结果 与CHF组相比,LL-CBS与ML-CBS均能显著抑制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加,迷走神经活性的降低。与CON组相比,CHF组两侧星状神经节神经元体积显著增大,LL-CBS及ML-CBS组相较于CHF组显著减小。CBS可抑制CHF犬CVN中NGF蛋白表达上调,CBS抑制LSG和LV中NGF表达的增加。CHF犬LV、LSG、CVN组织中BDNF、TrkA、P75NTR蛋白表达均下调,CBS可逆转LSG和CVN组织中BDNF、TrkA、P75NTR蛋白表达的降低,但在LV组织未产生明显影响。CHF组RSG中NGF、TrkA、BDNF和P75NTR蛋白表达均升高,CBS对上述蛋白的表达产生的下调作用。结论CBS干预CHF犬自主神经重构与促进NGF-TrkA轴和抑制BDNF-P75NTR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动脉压力感受器电刺激 自主神经重构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介导动脉压力感受器对缺血性卒中的保护作用
18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12-712,共1页
压力感受器灵敏性下降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卒中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但两者相关性的具体分子机制不清。为此,第二军医大学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证明动脉压力感受器对缺血性卒中的保护作用是由仅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ct7nACh... 压力感受器灵敏性下降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卒中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但两者相关性的具体分子机制不清。为此,第二军医大学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证明动脉压力感受器对缺血性卒中的保护作用是由仅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ct7nAChR)介导的。研究人员通过结扎大脑中动脉(MCAO)制备大鼠、小鼠卒中模型;通过主动脉窦去神经(sAD)的方法损伤动脉压力感受器的功能;应用抗胆碱酯酶剂激活胆碱能系统并增加内源性乙酰胆碱(ACh)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动脉压力感受器 缺血性卒中 保护作用 受体介导 a7 第二军医大学 抗胆碱酯酶剂
原文传递
Ca^(2+)在链霉素对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影响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晓梅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3-467,共5页
在 2 3只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麻醉大鼠上 ,观察了链霉素 (streptomycin ,SM)对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影响的离子机制。结果 :(1)用SM (2 0 0 μmol/L)隔离灌流大鼠颈动脉窦区时 ,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右上方移位 ,曲线最大斜率及反射性血... 在 2 3只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麻醉大鼠上 ,观察了链霉素 (streptomycin ,SM)对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影响的离子机制。结果 :(1)用SM (2 0 0 μmol/L)隔离灌流大鼠颈动脉窦区时 ,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右上方移位 ,曲线最大斜率及反射性血压下降幅度均减小 (P <0 0 1) ,提示SM对压力感受器反射有抑制作用 ;(2 )预先灌流高Ca2 +溶液 (4mmol/L)后 ,可部分消除SM (2 0 0 μmol/L)对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抑制作用 (P <0 0 1) ,使其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左下方移位 ,曲线的最大斜率由 0 2 7± 0 0 4增至 0 37± 0 0 2 (P <0 0 1) ,反射性血压下降幅度由4 32± 0 14kPa增至 6 18± 0 17kPa (P <0 0 1) ,而阈压和饱和压则分别从 10 2 9± 0 2 9和 2 7 2 6± 0 42kPa降至9 98± 0 33和 2 5 2 2± 0 38kPa (P <0 0 5 ) ;(3)用Ca2 +通道激动剂BayK 86 44 (5 0 0nmol/L)预处理 ,可完全消除SM(2 0 0 μmol/L)对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抑制效应 ;(4 )预先给予Ca2 +激活性K+通道阻断剂 (charybdotoxin ,ChTX ,10 0nmol/L) ,对压力感受器反射无明显影响 ,加入SM后仍呈现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 ,SM可能是通过抑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中机械敏感性通道的Ca2 +内流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 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 平均动脉 窦内压 Ca^(2+)激活性K^(+)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对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舒玲 胡邦望 +4 位作者 陈洁 代地林 余巧 王静 包明威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12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 stimulation,CBS)对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大鼠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C-sham)组、肥胖高血压(OH-sham)组及CBS干预的两个组(C-CBS、OH-CBS组)。采用高... 目的探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 stimulation,CBS)对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大鼠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C-sham)组、肥胖高血压(OH-sham)组及CBS干预的两个组(C-CBS、OH-CBS组)。采用高脂饮食和10%果糖水喂养4周建立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模型。所有大鼠均进行CBS仪器植入术,OH-CBS与C-CBS组仪器发放电刺激,OH-sham和C-sham组仪器不发放刺激。对所有大鼠每周进行血压及体质量的测量,12周后,测量空腹血糖、24h尿钠、血清尿素、肌酐、尿酸、胰岛素水平,记录体表心电图及内脏脂肪称重。结果与C-sham组比较,OH-sham组的血压、体质量、内脏脂肪含量、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尿酸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心率呈升高趋势,24h尿钠含量显著降低(P<0.05);CBS刺激可明显降低肥胖高血压组的血压、心率、体质量、内脏脂肪含量、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同时显著提高24h尿钠含量(P<0.05),但对尿酸水平有升高趋势;CBS刺激对正常对照组的血压、心率、体质量、内脏脂肪含量、空腹血糖、24h尿钠含量均无明显影响,但明显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P<0.05),对尿酸水平有升高趋势。结论CBS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对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大鼠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力感受器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 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