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珍 王翠萍 《社区医学杂志》 2007年第02X期46-48,共3页
血压监测是临床高血压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自从1962年Sokolow发明动态血压检测仪以来,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在过去的20年间,动态血压监测仪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大量的临床资料表... 血压监测是临床高血压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自从1962年Sokolow发明动态血压检测仪以来,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在过去的20年间,动态血压监测仪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ABPM明显优于传统的血压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资料 动态血压检测仪 ABPM 血压诊断 判断预后 指导治疗 血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高连杰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探索24h动态血压监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的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7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将两组检测... 目的:探索24h动态血压监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的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7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24h血压监测情况比较,观察组夜间平均舒张压(84.9±9.5)mmHg、收缩压(137.4±10.1)mmHg,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4±8.5)mmHg、(131.5±10.6)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昼间平均舒张压(95.1±10.3)mmHg及收缩压(151.0±12.9)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91.3±7.3)mmHg、(142.3±10.9)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平均舒张压(94.3±9.7)mmHg、收缩压为(144.5±11.9)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82.3±9.2)mmHg,(133.5±10.5)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舒张压总负荷(35.5±11.5)mmHg,收缩压为(50.5±9.8)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48.2±12.5)mmHg,(56.5±10.1)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血压检测仪应用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可以准确的测量出患者的血压变化的情况,可为后期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动态血压检测仪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合并高血压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评价贝那普利降压效果暨个体化给药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文慧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18期2557-2558,共2页
为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按个体化原则服用降压药物的确切疗效,我们采用24h动态血压检测仪对这类正在服药的患者进行观察,并对疗效较差者换用贝那普利,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疗效观察 贝那普利 动态血压评价 个体化给药 降压效果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动态血压检测仪 个体化原则
原文传递
血压的昼夜节律与用药
4
作者 杨国秀 《养生月刊》 2003年第7期304-305,共2页
人的血压并非24小时恒定不变的,而是有着昼夜的波动,且有个普遍规律即“日高夜低”。如果取上午、下午、夜间三时段平均血压比较,可以看到上午时血压最高。
关键词 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动态血压检测仪 用药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