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动态蠕变试验 被引量:17
1
作者 卢佩霞 肖鹏 吕阳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0-484,共5页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的改善效果,采用UTM-25伺服式材料动态测试系统,对掺加与不掺加玄武岩纤维的AC-13,SMA-13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在40,50和60℃温度环境下进行动态蠕变试验,对比分析6种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动态蠕...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的改善效果,采用UTM-25伺服式材料动态测试系统,对掺加与不掺加玄武岩纤维的AC-13,SMA-13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在40,50和60℃温度环境下进行动态蠕变试验,对比分析6种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动态蠕变曲线、流变次数等.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玄武岩纤维后,混合料在相同作用次数下的永久应变减小,且沥青混合料达到蠕变破坏阶段的累计作用次数大于不掺加玄武岩纤维的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的流变次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掺加玄武岩纤维后降低趋势变缓,且温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可见,掺加玄武岩纤维能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玄武岩纤维 道路工程 动态蠕变试验 车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叠型压电执行器的动态蠕变补偿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承进 赵学良 刘红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73-2279,共7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证实了压电执行器动态蠕变现象的存在。考虑到压电执行器的高频响特点和PID在高实时性要求场合的应用,构建了复合控制器来抑制动态蠕变。该复合控制器由具有Prandtl Ishlinskii类型的迟滞直接逆作为前馈控制器,由根据在... 在实验的基础上证实了压电执行器动态蠕变现象的存在。考虑到压电执行器的高频响特点和PID在高实时性要求场合的应用,构建了复合控制器来抑制动态蠕变。该复合控制器由具有Prandtl Ishlinskii类型的迟滞直接逆作为前馈控制器,由根据在线测试结果和实时性要求选择的增量式PI作为反馈控制器,其中增量式PI的参数由模糊逻辑控制器在线调节。通过实验验证了复合控制器抑制动态蠕变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同幅值的0.1 Hz正弦信号在一个周期内被离散化为20台阶,40台阶,80台阶时,相等电压台阶对应的蠕变过程和范围都是不同的。本文构建的复合控制器能够对不同台阶的动态和静态蠕变进行有效抑制,补偿后蠕变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为补偿前的28.6%,31.0%和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执行器 动态蠕变 迟滞补偿 模糊PI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布的动态蠕变及疲劳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储才元 张佑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对机织土工布、针刺非织造土工布和针刺复合土工布的动态蠕变特性、疲劳寿命及其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土工布的蠕变特性和疲劳寿命与其组成的纤维材料性能、组织结构和循环负荷条件密切相关。
关键词 土工布 动态蠕变 疲劳性能 非织造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A改性沥青的动态蠕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娥 张肖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0-853,共4页
通过对不同掺量的TLA改性沥青进行动态蠕变实验,并基于Burgers模型的粘弹理论进行拟合分析,重点分析了模型参数随温度和掺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掺量的蠕变曲线的形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Burgers模型拟合TLA改性沥青蠕变曲线相关性较... 通过对不同掺量的TLA改性沥青进行动态蠕变实验,并基于Burgers模型的粘弹理论进行拟合分析,重点分析了模型参数随温度和掺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掺量的蠕变曲线的形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Burgers模型拟合TLA改性沥青蠕变曲线相关性较高;任一掺量的TLA改性沥青,随着温度的升高,所有的参数值均明显变小;GV值随温度升高降低,当掺量>30%后,GV增大的幅度才较为显著;TLA改性沥青蠕变曲线3个阶段的形状与参数大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A 动态蠕变实验 参数 掺量 BURGER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蠕变实验的沥青混合料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尹应梅 张肖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3020-23024,共5页
沥青混合料应变在一定温度和外荷载作用下会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加的现象称为蠕变;重复加载蠕变实验反映了路面荷载和变形的响应关系,常用于分析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为了真实模拟路面的力学状况和描述沥青混合料的动态蠕变性能,对四... 沥青混合料应变在一定温度和外荷载作用下会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加的现象称为蠕变;重复加载蠕变实验反映了路面荷载和变形的响应关系,常用于分析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为了真实模拟路面的力学状况和描述沥青混合料的动态蠕变性能,对四种沥青和两种沥青混合料进行动态蠕变实验;研究发现沥青混合料的动态蠕变呈非线性,同时采用经典Burgers模型与由Maxwell体和分数阶Kevin体串联组合的分数阶导数Burgers模型对沥青混合料蠕变曲线进行拟合,并对比分析其拟合结果。结果表明,分数阶模型参数a代表了材料的记忆特性,分数阶导数Burgers模型可定量的描述沥青混合料动态蠕变性能的非线性,能更好的分析其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分数阶导数 动态蠕变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蠕变试验的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侯曙光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基于沥青混合料Burgers模型的黏弹性理论,通过动态蠕变试验进行AC-20黏弹性分析,得到不同温度及应力下的混合料变形特征曲线及Burgers模型4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随应力水平增加,永久变形随之增大,稳定期永久应变发... 基于沥青混合料Burgers模型的黏弹性理论,通过动态蠕变试验进行AC-20黏弹性分析,得到不同温度及应力下的混合料变形特征曲线及Burgers模型4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随应力水平增加,永久变形随之增大,稳定期永久应变发展速率增大且破坏期提前到来,Burgers模型参数中E1、E2增大,η1、η2减小;在同一应力水平下,永久变形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同时E1、E2减小,η1、η2增大.因此应力及温度对沥青混合料黏性及弹性影响程度不同,随着应力增加,弹性增强而黏性降低;随温度升高,则弹性降低而黏性增加,该结论与路面实际使用状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动态蠕变试验 黏弹性理论 BURGERS模型 永久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动态蠕变模量与动稳定度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樊统江 何兆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7-671,共5页
研究了分别基于AC13和AC25优化出的9组级配、SBS改性中海70#沥青和中海70#沥青两种结合料、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种集料以及50,70 mm两种车辙试件厚度等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DS)与车辙模量(EDS),EDS与动态蠕变劲度模量(Sdy),Sdy与DS... 研究了分别基于AC13和AC25优化出的9组级配、SBS改性中海70#沥青和中海70#沥青两种结合料、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种集料以及50,70 mm两种车辙试件厚度等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DS)与车辙模量(EDS),EDS与动态蠕变劲度模量(Sdy),Sdy与DS这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沥青混合料的Sdy与采用厚度匹配的车辙试件DS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将DS转换为Sdy,并用其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 沥青混合料 动稳定度 车辙模量 动态蠕变劲度模量 结构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防反射裂缝沥青路面疲劳损伤与动态蠕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辛顺超 尼玛卓玛 +4 位作者 熊鹰 付伟 陈飞 王全磊 何斌 《公路交通技术》 2019年第2期28-34,共7页
为了缓解西藏地区沥青路面易出现反射裂缝的问题,以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理论为基础,采用弯拉和劈裂强度试验对比分析了"A方案"与"B方案"2种路面结构的强度特性;增加防裂基布后,15℃、25℃劈裂强度分别提高了4. 27%、9.... 为了缓解西藏地区沥青路面易出现反射裂缝的问题,以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理论为基础,采用弯拉和劈裂强度试验对比分析了"A方案"与"B方案"2种路面结构的强度特性;增加防裂基布后,15℃、25℃劈裂强度分别提高了4. 27%、9. 35%,弯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9. 30%和30. 48%;采用间接拉伸和四点弯曲试验测试破坏劲度模量、疲劳损伤变化量和变化率,铺防裂基布后,间接拉伸和四点弯曲初始劲度模量分别提高了53. 92%、24. 72%; A方案的间接拉伸疲劳损伤度为68. 5%,B方案为58. 2%; A方案的四点弯曲损伤量为71. 8%,B方案为67. 4%; A方案25℃基准的动态蠕变移位因子范围为2. 967,B方案为1. 042; A方案数值更大,适用温度范围更广。试验结果充分说明增加防裂基布使沥青混凝土路面耐疲劳损伤性能得到提高,材料稳定性增强,能有效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防反射裂缝 路面 防裂基布 疲劳损伤 动态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沥青混凝土多场动态蠕变过程的细观表征
9
作者 阮仁华 陈伟康 +1 位作者 顾兴宇 汤俊卿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7-25,共9页
为了研究多孔沥青混凝土(PAC)高温蠕变的细观退化过程,采用多物理场动态蠕变试验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多孔沥青混凝土蠕变过程的细观结构变化,表征了多孔沥青混凝土内部空隙在蠕变3个阶段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AC空隙率和连通空隙率在... 为了研究多孔沥青混凝土(PAC)高温蠕变的细观退化过程,采用多物理场动态蠕变试验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多孔沥青混凝土蠕变过程的细观结构变化,表征了多孔沥青混凝土内部空隙在蠕变3个阶段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AC空隙率和连通空隙率在多物理场动态蠕变第一阶段显著减小,直径介于1 mm和5 mm之间的空隙比例上升,其余空隙比例减小,降雨中条件下PAC空隙的压密程度比干燥条件下要更大;多物理场动态蠕变第二阶段中,PAC空隙率和连通空隙率增大,空隙数量整体上升,部分直径介于1 mm和5 mm之间的空隙被压密成直径小于1 mm的空隙;在第三阶段,PAC破坏时空隙率和连通空隙率继续增大,直径小于1 mm的空隙占比持续上升,试件上部空隙数量减小而中部空隙数量增大,在试验结束时出现压剪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细观结构 动态蠕变试验 多孔沥青混凝土 多场耦合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蠕变试验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鑫 周杰昕 +2 位作者 胡天一 王凯 张勇博 《科技资讯》 2018年第6期103-104,共2页
为了研究PB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影响,本文对常见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动态蠕变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B改性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减缓蠕变变形的发展速度,从而提高沥青混合料... 为了研究PB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影响,本文对常见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动态蠕变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B改性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减缓蠕变变形的发展速度,从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 动态蠕变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剪切蠕变试验评价沥青路面层间稳定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大田 夏文军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48,52,共4页
通过动态剪切蠕变试验,分析了不同剪切荷载比的层间相对滑移曲线形态,发现以最大抗剪强度的0.2~0.3倍作为剪切蠕变荷载能够获得稳定发展阶段;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路面 层间 稳定性 动态剪切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性能研究
12
作者 李小红 张明伟 张庆明 《重庆建筑》 2024年第8期63-68,共6页
以AC-20级配为基础制备石墨烯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基质沥青混合料作为参照,通过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动态蠕变试验研究了掺入石墨烯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石墨烯能够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性能,在四点弯曲疲劳... 以AC-20级配为基础制备石墨烯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基质沥青混合料作为参照,通过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动态蠕变试验研究了掺入石墨烯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石墨烯能够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性能,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中,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在各应变水平下分别提高了46%、25%、5%,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在得到提高的同时还降低了劲度模量的衰减速率,累计耗散能与应变水平在双对数坐标下呈线性关系;在动态蠕变试验中,沥青混合料的总应变在35℃、45℃试验环境中分别降低了25%、29%,在60℃试验环境,1 900次荷载作用下总应变降低了20%;在各温度下,应变速率分别下降了32%、55%、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沥青混合料 动态性能 动态蠕变 四点弯曲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10型沥青混合料动态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翟晓静 张庆宇 曹胜语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9-223,共5页
为了确定ECA-10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性能,采用简单性能试验仪进行动态模量试验和动态蠕变试验.运用时温等效原理和修正Burgers模型分别构建了 ECA- 10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和黏弹性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 为了确定ECA-10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性能,采用简单性能试验仪进行动态模量试验和动态蠕变试验.运用时温等效原理和修正Burgers模型分别构建了 ECA- 10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和黏弹性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ECA-10型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普遍较高,抗变形能力较强;依据Sigmoidal函数方程,建立了参考温度为20匸时ECA-10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线簇光滑连续,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在相同荷载作用次数下,ECA-10型沥青混合料随着温度或偏应力的增大,其动态蠕变逐渐增大。建立了重复荷载作用下ECA-10型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力学模型.相关性系数在0.98以上,其拟合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ECA-10型沥青混合料 动态模量 动态蠕变 黏弹性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性纳米白炭黑沥青混合料的蠕变参数对动稳定度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戴文亭 郝如意 +2 位作者 李颖松 常孟元 郭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7-240,共4页
以基质沥青混合料与改性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动态蠕变试验和车辙试验,深入分析疏水性纳米白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蠕变参数对动稳定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硅烷白炭黑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且车辙试验结果与建立的关系模... 以基质沥青混合料与改性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动态蠕变试验和车辙试验,深入分析疏水性纳米白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蠕变参数对动稳定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硅烷白炭黑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且车辙试验结果与建立的关系模型有很好的关联性;分析动态蠕变永久变形参数对动稳定度的敏感性,得出粘滞系数η1和动稳定度DS的变化呈正相关,粘滞系数η1对动稳定度DS的敏感性最高;且加入硅烷白炭黑可有效提高粘滞系数对动稳定度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炭黑 动稳定度 敏感性 动态蠕变试验 车辙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13沥青混合料动态损伤细观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明 《北方交通》 2014年第4期74-78,共5页
为了研究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承受动态荷载后的内部损伤规律,对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动态蠕变试验,并在试样完好时、达到蠕变点时、进入快速破坏阶段时进行了CT扫描,最后将达到破坏阶段的试件用锯石机切割,对切割面进行光学扫描... 为了研究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承受动态荷载后的内部损伤规律,对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动态蠕变试验,并在试样完好时、达到蠕变点时、进入快速破坏阶段时进行了CT扫描,最后将达到破坏阶段的试件用锯石机切割,对切割面进行光学扫描,通过对两种扫描图像的分析,发现SMA-13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动态蠕变试验过程中,内部损伤多发生在较大骨料与胶砂的界面处,胶砂本身没有损伤产生,内部损伤出现的位置、分布区域和演化均具有局部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细观损伤 动态蠕变 CT扫描 光学扫描 SMA 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芯样数据挖掘的沥青路面高温性能发展趋势评价
16
作者 纪晨 凌高祥 +2 位作者 赵子力 沈浩 经叶松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1期221-224,共4页
采用局部多序列动态蠕变试验方法,对高速公路路面连续5 a的现场芯样进行试验,研究其高温性能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路面芯样不同层位的高温性能变异系数均超过20%;整体结构和上面层的高温性能均随着服役时间的增长而衰减显著,在设计年限... 采用局部多序列动态蠕变试验方法,对高速公路路面连续5 a的现场芯样进行试验,研究其高温性能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路面芯样不同层位的高温性能变异系数均超过20%;整体结构和上面层的高温性能均随着服役时间的增长而衰减显著,在设计年限15 a内衰减率低于20%,而超过设计年限后衰减率增至50%以上;不同层位与整体结构的高温性能相比,上面层更弱,中面层最为接近,而下面层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性能 路面芯样 局部多序列动态蠕变试验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厚度对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大田 杨锡武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年第5期1001-1004,共4页
选定2种常用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采用大马歇尔实验法确定其最佳沥青用量.依据最佳沥青用量,以2.0、2.5、3.0倍最大公称粒径高度成型试件,进行动态贯入蠕变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分析不同试件高度对动态贯入蠕变模量和疲劳寿命的影... 选定2种常用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采用大马歇尔实验法确定其最佳沥青用量.依据最佳沥青用量,以2.0、2.5、3.0倍最大公称粒径高度成型试件,进行动态贯入蠕变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分析不同试件高度对动态贯入蠕变模量和疲劳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在80mm左右厚度能获得较高的动态贯入蠕变模量和疲劳寿命.因此,对于沥青稳定碎石单层摊铺厚度推荐在80mm左右,这将获得良好的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尺寸效应 动态贯入蠕变试验 间接拉伸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振动下突出腰椎间盘力学响应的变化规律
18
作者 贾通举 刘军 +4 位作者 李晓骏 戴博 魏柯 刘清 张春秋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8-1065,共8页
目的研究汽车振动下突出腰椎间盘力学响应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羊腰椎间盘制作突出和健康试样,分别以前屈和垂直方式进行压缩加载,模拟不同坐姿下汽车驾驶员的腰椎受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蠕变试验。使用标准线性固体模型描述动态蠕变... 目的研究汽车振动下突出腰椎间盘力学响应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羊腰椎间盘制作突出和健康试样,分别以前屈和垂直方式进行压缩加载,模拟不同坐姿下汽车驾驶员的腰椎受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蠕变试验。使用标准线性固体模型描述动态蠕变时腰椎间盘的黏弹性力学行为,计算动态蠕变应变、应变率、弹性模量,分析本构方程的物理意义。结果腰椎间盘突出试样的动态蠕变应变显著大于健康试样,而振幅基本不变;振动加速度对于动态蠕变应变基本没有影响,而对于振幅影响显著;前屈方式对于动态蠕变应变略有影响,而对于振幅影响显著。本构方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一致。结论研究结果对预防汽车驾驶员腰痛疾病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振动 本构模型 黏弹性 动态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掺量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李向阳 马翔 黄芳宇 《上海公路》 2024年第3期140-144,M0008,共6页
为研究不同旧料(RAP)掺量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蠕变试验方法,分别对旧料掺量在20%~70%之间的普通沥青AC-20再生料和改性沥青AC-13再生料进行高温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与新料相比,添加了RAP的两种再生混合料的高温... 为研究不同旧料(RAP)掺量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蠕变试验方法,分别对旧料掺量在20%~70%之间的普通沥青AC-20再生料和改性沥青AC-13再生料进行高温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与新料相比,添加了RAP的两种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明显提高,且在RAP掺量为40%时,高温性能达到最佳并趋于稳定。而添加再生剂并不能改善再生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在RAP掺量相同时,AC-13改性沥青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较AC-20普通沥青再生混合料更优;但在RAP掺量为40%时,两者的性能相近。可将掺加40%旧料的AC-20普通沥青再生料用于中面层,改善其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RAP掺量 高温性能 动态蠕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及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7
20
作者 董泽蛟 肖桂清 龚湘兵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1,46,共6页
为讨论同一种抗车辙剂对不同粒径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改善效果以及比较分析不同措施对抗车辙性能改善的程度,依托实体工程,采用调整级配及添加KTL(垦特莱)抗车辙剂2种方式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并基于车辙试验及单轴动态蠕... 为讨论同一种抗车辙剂对不同粒径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改善效果以及比较分析不同措施对抗车辙性能改善的程度,依托实体工程,采用调整级配及添加KTL(垦特莱)抗车辙剂2种方式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并基于车辙试验及单轴动态蠕变试验比较不同方式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马歇尔试验进行了7种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和最佳油量的确定;而后,基于室内车辙试验和单轴压缩动态蠕变试验结果,分析级配及抗车辙剂对不同粒径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方式皆可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且改善效果均依赖于沥青混合料的粒径。相比之下,添加抗车辙剂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对粒径的依赖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抗车辙 车辙试验 单轴动态蠕变试验 级配 抗车辙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