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移植与手术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志营 步星耀 +3 位作者 张圣旭 刘猛 程培训 张永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5期8911-8916,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干细胞可在损伤脊髓中存活、向损伤部位迁移并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脊髓损伤的一条有效途径。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移植与手术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均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两...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干细胞可在损伤脊髓中存活、向损伤部位迁移并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脊髓损伤的一条有效途径。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移植与手术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均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两者的疗效与治疗机制是否存在区别还不清楚。目的: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移植与手术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并以定性定量化指标评价。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4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完成。材料:10周龄SD大鼠9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40±10)g,用于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方法:动物造模前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0mg/(kg?d)×3d后抽取自体骨髓,体外分离自体骨髓干细胞;NYUImpactor制作脊髓损伤模型。90只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只。动员移植组:应用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20mg/(kg?d)×7d;手术移植组为损伤局部移植0.3mL(1×1010L-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脊髓损伤后给予相同体积(0.3mL)的生理盐水。各组均从术前3d开始,连续10d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0mg/(kg?d)。主要观察指标: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检测伤后3d,1,2,4,8周大鼠后肢的运动功能;伤后1,2,4,8周通过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检测脊髓上、下行神经传导通路,判断脊髓损伤和恢复程度;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脊髓损伤组织细胞结构变化及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分布表达。结果:①脊髓损伤后1,2,4,8周动员移植组和手术移植组BBB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动员移植组和手术移植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脊髓损伤1,2,4,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动员移植组和手术移植组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均降低(P<0.05~0.01),波幅均增高(P<0.05~0.01);动员移植组和手术移植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组织病理学显示动员移植组和手术移植组较对照组有更少的空洞、坏死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瘢痕组织,较多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阳性细胞和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移植和手术移植两种方法均能明显减轻脊髓损伤的程度,促进损伤后脊髓功能的恢复,两者对比,前者更为方便、无创,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动员移植 手术移植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振宇 孙有树 +2 位作者 胡东华 李篑煜 步星耀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1期58-59,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BMSCs)动员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106例PD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口服美多巴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肌内注射,1次/d,连续4周... 目的初步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BMSCs)动员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106例PD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口服美多巴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肌内注射,1次/d,连续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BMSCs动员移植治疗,6个月后采用Hoehn-Yahr分期评分、UPDRS评分、改良Webster量表评定2组疗效。结果 BMSCs动员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在改善患者运动症状及平衡障碍、日常活动及行为,精神、情绪等非运动症状方面较单用神经营养因子疗效更佳。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治疗帕金森病安全,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骨髓干细胞 动员移植 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管减压联合自体干细胞动员治疗视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魏振宇 李志营 +5 位作者 王帮庆 胡森 步亚鸽 闫兆月 周志龙 步星耀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9期1697-1702,共6页
目的观察视神经管减压术(optic nerve decompression)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BMSCs)动员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traumatic optic nerve injury,TONI)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资料完整的TONI患者60... 目的观察视神经管减压术(optic nerve decompression)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BMSCs)动员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traumatic optic nerve injury,TONI)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资料完整的TONI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TONI患者治疗方案为视神经减压同时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1次/d,持续28 d;观察组31例TONI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即神经管减压术后1周后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每3 d一次,2种交替。出院后2组患者继续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3个月,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恢复状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神经管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具有缓解视神经水肿、塑造神经细胞再生环境、修复神经损伤、改善视力效果、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视神经管减压 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 干细胞动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临床研究
4
作者 张荣莉 韩明哲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多向分化潜能使其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热点。而自体干细胞移植不涉及伦理学问题,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细胞易获得,已在临床应用并获得了一定疗效。
关键词 自体干细胞 移植动员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