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基路面试验装置伺服加载系统设计及分析
1
作者 唐宏宾 张曙光 +1 位作者 闻志君 邓亚军 《公路交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目标】针对现有路基路面力学性能检测在加载时存在加载荷载单一、加载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采用电液伺服加载方法的加载系统,应用于路基路面试验装置。【方法】首先,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对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各组成进行设计,根据系统工... 【目标】针对现有路基路面力学性能检测在加载时存在加载荷载单一、加载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采用电液伺服加载方法的加载系统,应用于路基路面试验装置。【方法】首先,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对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各组成进行设计,根据系统工作机理及系统元件工作特性建立系统传递函数数学模型。其次,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作为系统控制方法,并对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然后,搭建路基路面试验装置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并进行动、静态加载试验。最后,为提高系统控制精度,提出自抗扰控制应用于加载系统,通过把系统3阶及以上阶数视为总扰动一部分,从而对系统进行了降阶处理,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状态及总扰动进行观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数据】所设计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满足动态加载最大频率15 Hz的加载要求,在动、静态加载时,输出最大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0.5 kN,且不存在超调现象,但输出最大误差接近0.5 kN情况较多;【结果】在采用自抗扰控制后,加载系统在准确性上有较大提升,系统控制性能得到优化。【应用】采用电液伺服加载系统作为路基路面力学性能检测荷载发生装置,可更全面、更精准地模拟路基路面实际受力状况,有利于路基路面力学性能检测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加载系统 电液伺服加载 路基路面试验装置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自抗扰控制
原文传递
重塑饱和黏性土的应变-加载速率-时间计算模型研究
2
作者 伍肖 金崇锋 刘鹏刚 《路基工程》 2025年第1期86-89,共4页
采用GDS三轴仪开展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的K0固结试验,研究饱和重塑黏性土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特性,建立在K0固结加载阶段的应变-加载速率-时间计算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不同加载速率下,应变随时间和偏应力均呈硬化型增长... 采用GDS三轴仪开展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的K0固结试验,研究饱和重塑黏性土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特性,建立在K0固结加载阶段的应变-加载速率-时间计算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不同加载速率下,应变随时间和偏应力均呈硬化型增长;加载速率对变形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考虑加载速率模型的模型参数均可通过试验得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饱和黏性土 K0固结 应变-加载速率-时间关系 连续加载 加载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KJ无线换装数据加载异常处理方法优化研究
3
作者 史强军 王东 +1 位作者 何之煜 王文涛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2期35-40,共6页
LKJ车载数据无线换装,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将LKJ车载基础数据文件从地面传输至车载设备,是提高数据换装效率,提升作业安全性的重要技术手段。数据加载启用是LKJ车载数据无线换装的一个关键环节,针对数据换装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因无线换装设备... LKJ车载数据无线换装,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将LKJ车载基础数据文件从地面传输至车载设备,是提高数据换装效率,提升作业安全性的重要技术手段。数据加载启用是LKJ车载数据无线换装的一个关键环节,针对数据换装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因无线换装设备和LKJ主机分别断电、同时断电,以及传输错误等造成的数据加载异常场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现象;通过梳理无线换装设备与LKJ主机之间的通信时序,从换装文件缓存、换装进度等方面,研究加载异常时车载设备换装状态的变化,优化加载异常场景下数据重新加载方法;最后,搭建实验室仿真测试环境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上述异常场景下,数据加载优化方法的效率分别比既有方法提升64.3%、70.0%和67.9%,能够显著提升数据换装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 无线数据换装 数据加载 数据加载进度 数据加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载路径下外露式钢柱脚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4
作者 杨晨潇 钟燕 +1 位作者 于新 崔瑶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3,共9页
通过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工字形截面外露式钢柱脚在不同加载路径下的滞回性能。首先将试验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有限元结果的准确性。以加载角度0°、15°、30°、45°、60°、75°、90... 通过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工字形截面外露式钢柱脚在不同加载路径下的滞回性能。首先将试验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有限元结果的准确性。以加载角度0°、15°、30°、45°、60°、75°、90°以及方形加载、菱形加载、圆形加载、蝶形加载为参数共进行了11组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柱脚的破坏模式与加载路径相关,单向加载中,0°加载的滞回曲线主要呈现旗帜型,90°加载时由于弱轴侧钢柱翼缘底部出现损伤,滞回曲线主要呈梭型,随着加载角度的增加,滞回曲线逐渐由旗帜型转变为梭型;双向加载中,相比于蝶形加载,方形加载承载力降低7%,延性更差,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相差不大,而菱形和圆形加载相对于蝶形加载,承载力一致,等效黏滞阻尼系数较小,但延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露式柱脚 加载路径 蝶形加载 抗震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载速度下巴厘菠萝果皮穿刺力学特性研究
5
作者 薛忠 潘睿 张秀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5,共7页
对菠萝果皮穿刺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果实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为菠萝采收、加工设备优化改进提供参考,为减轻菠萝果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以巴厘菠萝果皮为研究对象,根据菠萝生长规律将果皮划分为上、中、下3个部位,基于WSW-50E微机控制... 对菠萝果皮穿刺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果实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为菠萝采收、加工设备优化改进提供参考,为减轻菠萝果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以巴厘菠萝果皮为研究对象,根据菠萝生长规律将果皮划分为上、中、下3个部位,基于WSW-50E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选取2、5、10、20、50 mm/min等5个加载速度对菠萝不同部位进行穿刺力学特性试验,分析不同加载速度、不同穿刺部位和不同穿刺压头截面对果皮穿刺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果皮中部穿刺强度最低,下部穿刺强度最高;压头截面与不同穿刺部位对果皮穿刺强度均呈现负相关极显著(p<0.01),不同穿刺部位对果皮穿刺强度均呈现正相关极显著(p<0.01),压头截面与穿刺部位对穿刺强度影响极显著(p<0.01)。由此得出结论:果皮穿刺强度与压头截面、穿刺部位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加载速度与穿刺强度呈不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果皮 加载速度 压头截面 穿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控车床可靠性试验的多维力加载装置
6
作者 李辉 王军见 +2 位作者 孙江宏 赵钦志 王仙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2,共7页
针对数控车床可靠性试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工程化安装的新型多维力加载装置。首先基于弹簧受力变形原理对多维力加载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并依次进行主轴受力和加载头行程分析,探究其合理性;其次对装置进行多工况仿真分析,验证其可行... 针对数控车床可靠性试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工程化安装的新型多维力加载装置。首先基于弹簧受力变形原理对多维力加载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并依次进行主轴受力和加载头行程分析,探究其合理性;其次对装置进行多工况仿真分析,验证其可行性;最后搭建试验台,进行主轴加载试验,得到主轴进给量与所受载荷关系。结果表明,多维力加载装置可对主轴施加单向超过1000 N的多维动态载荷,试验与期望平均误差在10%以内,加载能力高且满足设计要求,这证明该装置具备可行性、稳定性及高加载能力,为多维力加载装置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试验 多维力加载装置 弹簧变形 仿真分析 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动加载对钢-铝无铆接头成形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杨程 王艺运 +3 位作者 石媛菁 刘思琪 毛新霖 赵升吨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5,共10页
为研究脉动加载对室温下6061铝合金和304不锈钢无铆接头成形质量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普通加载和脉动加载下接头的金属流动、形貌参数以及回弹变形情况。结果表明,与普通加载成形的接头相比,脉动加载... 为研究脉动加载对室温下6061铝合金和304不锈钢无铆接头成形质量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普通加载和脉动加载下接头的金属流动、形貌参数以及回弹变形情况。结果表明,与普通加载成形的接头相比,脉动加载的接头在每个周期的保压阶段,金属流动会呈现反向回旋的趋势,促进了塑性变形,颈厚值T_n降低了8.27%,互锁值Tu提高了9.76%,上板料厚度X_t提高了34.88%,下板料厚度Xb降低了22.26%,底部回弹间隙C降低了69.41%,脉动加载接头较普通加载接头连接缝各区域回弹量均有所降低,最大回弹量降低了53.77%。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均表明脉动加载可以显著降低钢-铝无铆接头的回弹量,提高接头成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铆连接 脉动加载 应力松弛 回弹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叶片疲劳加载测试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8
作者 吴明永 吴明亮 张锐 《甘肃高师学报》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风电叶片作为风电发电机组关键设备之一,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抗疲劳性能.根据风电叶片疲劳加载测试的工艺特点,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网构建了上位监控层和下位测试层总体网络架构,完成了硬件平台搭建和软件设计.现场实际测试效果表明... 风电叶片作为风电发电机组关键设备之一,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抗疲劳性能.根据风电叶片疲劳加载测试的工艺特点,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网构建了上位监控层和下位测试层总体网络架构,完成了硬件平台搭建和软件设计.现场实际测试效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安全可靠,不仅可以大大缩短风电叶片疲劳加载测试周期,提高测控效率,而且为风电叶片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制造规范提供了必要的试验数据和分析依据,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疲劳加载 监控系统 PLC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加载水处理技术磁粉定量分析的专利解决方案
9
作者 王光辉 花艳 周韦旭 《广东化工》 2025年第2期123-124,153,共3页
磁加载分离水处理技术自研究开发以来,已逐步被越来越多的水处理技术人员所接受,并应用于一些水处理工程,尤其是污水处理工程及河道应急处置工程。磁加载分离水处理技术中,磁粉具有粒径小、密度大、流动性差等特性,且该技术的一大优势... 磁加载分离水处理技术自研究开发以来,已逐步被越来越多的水处理技术人员所接受,并应用于一些水处理工程,尤其是污水处理工程及河道应急处置工程。磁加载分离水处理技术中,磁粉具有粒径小、密度大、流动性差等特性,且该技术的一大优势是对磁粉的回收与再利用,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对磁粉的回收损失量没有一个特定的测量方式,为技术的应用推广造成一定的困扰。文章介绍了磁粉含量测定装置,解决技术推广过程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分离水处理技术 磁粉 磁混凝高效沉淀技术 加载活性污泥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瓦斯煤三轴应力加载实验设计与实践
10
作者 郭海军 吴海楠 +4 位作者 于英杰 王凯 徐超 周爱桃 佟瑞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1-237,共7页
利用自主研发的煤体“吸附-力学-渗流”耦合特性测试系统,实验研究了瓦斯对煤体强度和吸附膨胀变形特征的影响,设计了不同围压和瓦斯压力条件下的三轴加载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瓦斯显著削弱了煤体的强度,其中游离瓦斯的影响大于吸附瓦斯... 利用自主研发的煤体“吸附-力学-渗流”耦合特性测试系统,实验研究了瓦斯对煤体强度和吸附膨胀变形特征的影响,设计了不同围压和瓦斯压力条件下的三轴加载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瓦斯显著削弱了煤体的强度,其中游离瓦斯的影响大于吸附瓦斯。煤体强度的削弱程度与瓦斯压力呈正相关关系,而围压变化对其影响较小。另外,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实验室实验法测得的含瓦斯煤体体积应变比理论计算法更为准确。实验室实验法能够为确定煤基质的吸附膨胀最大应变和吸附变形朗格缪尔压力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应力加载 含瓦斯煤 力学特征 吸附变形特性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轴箱轴承低频波动载荷加载装置
11
作者 侯宇 郑勇辉 +1 位作者 孙鹏田 王曦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2,共7页
在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复杂的轮轨关系等因素会使轴箱轴承承受宽频带的波动冲击载荷,导致滚子-滚道接触载荷大幅变化,加速轴承的磨损及疲劳失效。为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轴箱轴承运用过程中承受的低频波动载荷,基于凸轮-弹簧机构设计、搭... 在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复杂的轮轨关系等因素会使轴箱轴承承受宽频带的波动冲击载荷,导致滚子-滚道接触载荷大幅变化,加速轴承的磨损及疲劳失效。为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轴箱轴承运用过程中承受的低频波动载荷,基于凸轮-弹簧机构设计、搭建了一种低频波动载荷加载装置并开发了相应的轴箱轴承试验台架,加载装置施加的低频波动载荷以及在波动加载工况下轴箱轴承内部动态载荷分布情况的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动载荷加载装置能够对轴箱轴承施加给定幅值、频率的波动载荷,轴承承载区域滚子-滚道接触载荷的波动情况与轴承总外加载荷的波动情况一致,验证了该波动载荷加载装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轴箱轴承 高速列车 加载 试验台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角度对6082铝合金自冲铆接接头疲劳性能及失效模式的影响
12
作者 雷付煜 徐小旭 +4 位作者 赵亚明 罗军 马超 徐从昌 李落星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以6082铝合金自冲铆接为研究对象,采用拉伸试验、疲劳试验、扫描电镜观测等手段研究了接头疲劳裂纹扩展机理和微动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相较于0°、45°,加载角度90°的接头具有最优的静力学性能;在同一载荷水平下,接头疲劳... 以6082铝合金自冲铆接为研究对象,采用拉伸试验、疲劳试验、扫描电镜观测等手段研究了接头疲劳裂纹扩展机理和微动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相较于0°、45°,加载角度90°的接头具有最优的静力学性能;在同一载荷水平下,接头疲劳寿命随加载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高周疲劳下的接头失效为下板开裂失效,低周疲劳下的接头失效为上板开裂和铆钉断裂;微动磨损影响接头疲劳裂纹的萌生位置和扩展路径,接头加载角度影响接头不同区域的微动磨损程度,加载角度90°的铆钉头部与上层板接触区域、加载角度0°的下板与铆钉腿表面接触区域的微动磨损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自冲铆接 加载角度 疲劳性能 微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侧向加载作用下嵌岩桩变形试验分析
13
作者 李海滨 《市政技术》 2025年第1期159-166,共8页
在嵌岩桩承载力设计中常用的p-y方法往往会在嵌固段土-岩交界处出现剪力突变的现象,导致抗剪强度设计值偏大,而基于该设计的抗剪箍筋设置较密,致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流动困难。因此,为了进一步明确嵌岩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身变形分布... 在嵌岩桩承载力设计中常用的p-y方法往往会在嵌固段土-岩交界处出现剪力突变的现象,导致抗剪强度设计值偏大,而基于该设计的抗剪箍筋设置较密,致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流动困难。因此,为了进一步明确嵌岩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身变形分布以及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参考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沿线某立交桥桩基进行的循环侧向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3种箍筋设置方案下桩的失效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试桩在桩顶侧向循环荷载作用下最终均呈现出弯曲破坏而非剪力突变造成的剪切破坏,并在嵌固段上方60 cm处出现塑性铰;p-y方法在抗剪设计中的效果虽然表现不良,但对弯矩的预测则相对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p-y方法 循环侧向加载 剪切破坏 弯曲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速率对砂岩声发射特征影响及微观形成机理分析
14
作者 彭娟 文福利 +1 位作者 陈伟 刘兆丰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5年第1期164-167,共4页
为探究加载速率对于砂岩AE特征参数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将采自贵州瓮福磷矿现场的砂岩制备成试验所需的试件,并对其进行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同时通过SEM扫描电镜拍摄对不同加载速率下破坏后的试样。分析结果表明,在加载过程中,砂岩试件的... 为探究加载速率对于砂岩AE特征参数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将采自贵州瓮福磷矿现场的砂岩制备成试验所需的试件,并对其进行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同时通过SEM扫描电镜拍摄对不同加载速率下破坏后的试样。分析结果表明,在加载过程中,砂岩试件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与加载速率呈正相关;加载速率的增加会导致岩样内部微裂隙的微破裂行为的减少,从而导致声发射振铃计数、累计振铃计数随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减少,岩样内部微裂隙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能量随加载速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导致岩样在破坏时释放能量的增加,故声发射能量、累计能量随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镜面区是声发射事件发生的主要来源,而粒子间的滑移与微裂隙之间的联合作用能够反映出镜面特征,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岩样锯齿区特征增强、镜面区特征减弱,进而导致声发射事件的数量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速率 声发射特征 扫描电镜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加载技术的试验数据分析系统研究
15
作者 陆俊杰 李洪普 +1 位作者 李晓峰 李锋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5年第1期155-162,共8页
传统的试验数据分析系统通常内嵌固定数量的算法模块进行试验数据处理,系统存在扩展性差、灵活度低等问题,在面对算法更新、算法扩展的需求时,迭代开发又增加了时间与人力成本;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加载技术的试验数据分析系统,主要基于... 传统的试验数据分析系统通常内嵌固定数量的算法模块进行试验数据处理,系统存在扩展性差、灵活度低等问题,在面对算法更新、算法扩展的需求时,迭代开发又增加了时间与人力成本;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加载技术的试验数据分析系统,主要基于Python语言进行开发,采用PyQt5、MongoDB数据库、importlib库、WebService、MATLAB Engine API等技术搭建,具备算法信息同步、算法存储、算法展示、模块动态加载以及远程通信接口等功能;采用importlib库和MATLAB Engine API两种关键技术实现多类算法文件的动态加载,采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不同系统间的远程数据通信。经实际应用满足了系统运行期间能够远程实时获取算法文件,动态加载并调用其算法模块,最终正确展示数据分析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极大地提升了试验数据分析系统的可扩展性与灵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数据分析系统 PyQt5 模块动态加载 importlib库 远程数据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外界动力源高精度液压加载平台研制
16
作者 刘代峰 邱冰静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该文研制了无外界动力源高精度液压加载平台:以高速开关阀为核心的数字液压系统,以蓄能器作为系统的动力源,使用脉宽调制信号控制高速开关阀,使用增压缸提高了系统加载能力和流量输出分辨率,满足快速增压、精确增压、快速降压和精确降... 该文研制了无外界动力源高精度液压加载平台:以高速开关阀为核心的数字液压系统,以蓄能器作为系统的动力源,使用脉宽调制信号控制高速开关阀,使用增压缸提高了系统加载能力和流量输出分辨率,满足快速增压、精确增压、快速降压和精确降压四种控压回路的切换及压力精确控制。该装置可应用于材料和设备力学性能测试领域,尤其适用于多参数环境耦合试验室等无外界动力源的工作场合,具有低成本、低能耗、高集成化、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加载 蓄能器 增压缸 高速开关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加载速率影响下HTPB推进剂细微观损伤及机理分析
17
作者 李永强 李高春 林明亮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24,共12页
为了探究HTPB固体推进剂在不同温度和加载速率下的细微观损伤和演化机理,通过高精度扫描电子显微镜采集原位拉伸过程中推进剂细观形貌演化图像,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进行图像分析以获取局部应变场演化规律;同时,重构HTPB/AP界面层,并... 为了探究HTPB固体推进剂在不同温度和加载速率下的细微观损伤和演化机理,通过高精度扫描电子显微镜采集原位拉伸过程中推进剂细观形貌演化图像,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进行图像分析以获取局部应变场演化规律;同时,重构HTPB/AP界面层,并借助全原子分子动力学获取不同加载条件下微观分子构型和分子体系能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常温低速加载状态下,界面层分子链为适应变形而不断重排,致使分子间距减小,非键能增大,加之基底牵引力的作用,引发黏附性破坏,使得细观局部高应变区域萌生,并沿界面向两端扩展;低温抑制了基体分子链的运动,使得微观界面内聚破坏应力峰值迅速上升,损伤位移减小为20Å左右,空隙率削减且分子链活性削弱,相对强化了基体的力学性能,抑制了细观孔隙的扩展,削减了屈服阶段长度,使得推进剂最大延伸率减小为0.46;高加载速率放大了应变滞后效应,使得微观HTPB/AP界面由黏附性破坏转变为黏聚性破坏,破坏临界应力值和临界分离位移同时增大,且基体在AP基底的残留导致细观孔隙由沿界面层扩展转变为向基体扩展,致使推进剂在延伸率达到0.45时逐渐形成贯通式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原位加载 数字图像处理 分子动力学 细微观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密度采煤机摇臂加载油温预测方法及试验
18
作者 王广 《煤矿机械》 2025年第1期69-72,共4页
分析了高功率密度采煤机摇臂产热和散热因素及计算方法,建立了热平衡方程,根据热平衡方程预估了摇臂加载试验过程中的油温,通过计算和试验分别得到了摇臂空载和加载时在不同加油量下摇臂温升与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齿轮的啮合、轴... 分析了高功率密度采煤机摇臂产热和散热因素及计算方法,建立了热平衡方程,根据热平衡方程预估了摇臂加载试验过程中的油温,通过计算和试验分别得到了摇臂空载和加载时在不同加油量下摇臂温升与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齿轮的啮合、轴承摩擦及直齿轮搅油在摇臂产热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摇臂表面散热、内部件吸热及冷却水是散热的主要途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取措施从上述几方面减少产热及扩大散热。该方法可预测采煤机摇臂加载油温并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密度 采煤机 摇臂 加载油温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底座对角加载仿真分析及讨论
19
作者 魏存跃 续卫铜 《煤矿机械》 2025年第2期86-88,共3页
以ZYG12000/17/35D掩护式液压支架为研究对象,在底座对角加载工况下进行底座强度分析。结果表明,网格尺寸大小与模型简化对仿真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以掩护梁、前后连杆和底座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更加真实合理;不同网格尺寸对识别危险... 以ZYG12000/17/35D掩护式液压支架为研究对象,在底座对角加载工况下进行底座强度分析。结果表明,网格尺寸大小与模型简化对仿真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以掩护梁、前后连杆和底座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更加真实合理;不同网格尺寸对识别危险区域有重要意义;在底座过桥与主肋接触位置、底板与垫板接触位置存在应力奇异。在仿真与实际中应避免应力奇异,在模型进行优化后,2处的高应力得到了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底座 对角加载 应力奇异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弱刚性轴颈结构的预紧力加载损失问题研究
20
作者 景晓明 刘振臣 庞健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1期92-95,99,共5页
圆弧端齿传扭+中心拉杆预紧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连接结构,这种连接方式的一个明显特征是轴向预紧力最终作用在小尺寸、弱刚性轴颈结构的端面上,实际过程会出现预紧力加载损失较大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对弱刚性轴颈结构... 圆弧端齿传扭+中心拉杆预紧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连接结构,这种连接方式的一个明显特征是轴向预紧力最终作用在小尺寸、弱刚性轴颈结构的端面上,实际过程会出现预紧力加载损失较大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对弱刚性轴颈结构的工艺加载过程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预紧力加载损失模型,推导出实际加载预紧力公式并获得加载损失率。以某型端齿连接的转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的方法,对弱刚性轴颈结构的加载损失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弱刚性轴颈结构的预紧力加载损失约为14%~18%,且与实际加载预紧力公式计算结果一致。建议在弱刚性轴颈结构的预紧力设计和试验阶段,充分考虑加载损失情况,并给出必要的加载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紧力 加载损失 弱刚性 轴颈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