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德镇传统加彩雕塑瓷与中国当代彩绘陶瓷雕塑艺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红霞 孙晨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48,65,共3页
通过从造型、色彩、图案和艺术效果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景德镇传统加彩雕塑瓷与中国当代艺术加彩瓷雕艺术的异同及其内在联系,指出景德镇传统加彩雕塑瓷是中国当代加彩瓷雕艺术的母体和根源,而中国当代彩绘陶瓷雕塑艺术通过发扬... 通过从造型、色彩、图案和艺术效果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景德镇传统加彩雕塑瓷与中国当代艺术加彩瓷雕艺术的异同及其内在联系,指出景德镇传统加彩雕塑瓷是中国当代加彩瓷雕艺术的母体和根源,而中国当代彩绘陶瓷雕塑艺术通过发扬景德镇传统加彩雕塑瓷艺术的特色,并为其注入现代艺术的思想和观念,从而使中国加彩瓷塑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加彩雕塑瓷 中国当代 绘瓷雕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紫砂加彩饮具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韩荣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70,共4页
清代紫砂器施加釉彩的饮具生产呈现蓬勃态势,通过对其梳理研究,从器具功能类别、表现形式描述了紫砂加彩饮具在这一时期整体的风貌及独具的特色,探究出清代紫砂加彩饮具艺术化进程飞速发展得以确立的原因与时下社会需求密切相关,是在实... 清代紫砂器施加釉彩的饮具生产呈现蓬勃态势,通过对其梳理研究,从器具功能类别、表现形式描述了紫砂加彩饮具在这一时期整体的风貌及独具的特色,探究出清代紫砂加彩饮具艺术化进程飞速发展得以确立的原因与时下社会需求密切相关,是在实用性与审美性结合型需求与外销和外来文化的作用力共同影响之下产生与发展的。阐述了清代紫砂加彩饮具在工艺美术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紫砂 加彩 饮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宫廷加彩紫砂陶器特色与审美变迁
3
作者 王莎莎 《江苏陶瓷》 CAS 2013年第2期6-7,10,共3页
清代加彩紫砂陶器在宫廷兴起,以康熙和乾隆时期为典型,主要有珐琅彩紫砂陶器和粉彩紫砂陶器,独具鲜明的艺术与工艺特色,其兴衰发展历程折射着清代的审美变迁。
关键词 清代宫廷 加彩紫砂陶器 特色 审美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探析
4
作者 廖曦 顾平 《艺术科技》 2019年第17期86-87,共2页
本文主要简单地介绍了紫砂器加彩技艺的发展背景,分析了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装饰手法,探讨了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研究.同时,解析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发展成因,从清代加彩紫砂器的功能性和... 本文主要简单地介绍了紫砂器加彩技艺的发展背景,分析了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装饰手法,探讨了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研究.同时,解析清代紫砂器加彩技艺的发展成因,从清代加彩紫砂器的功能性和审美性出发,研究当时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紫砂器加彩技艺的重要地位,凸显紫砂器加彩的艺术魅力,展现其历史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紫砂器 加彩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两件加彩木雕坐像的保护处理——以馆藏明代加彩木雕坐像的保护处理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卢燕玲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6,共8页
针对深圳博物馆收藏两件明代加彩木雕坐像存在的虫蛀、糟朽、彩绘脱落、开裂、残损等病害,急需进行保护处理的情况。本工作在前期调研和分析检测的基础上,即分别采集了木雕坐像的胎木、加彩层、污染物等样品,利用红外光谱、拉曼、扫描... 针对深圳博物馆收藏两件明代加彩木雕坐像存在的虫蛀、糟朽、彩绘脱落、开裂、残损等病害,急需进行保护处理的情况。本工作在前期调研和分析检测的基础上,即分别采集了木雕坐像的胎木、加彩层、污染物等样品,利用红外光谱、拉曼、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其材质组成、制作工艺及病害进行了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坐像保护处理工艺步骤:原始档案建立、表面清理、菌虫防治处理、木质朽蚀部位和彩绘层渗透加固、破损及残缺部位修复补全、建立保护修复档案等。选择Primal SF-016作为两件木雕坐像的渗透加固材料,选择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较低浓度多次渗透的方法,保证了最佳的加固和防腐防虫效果;修补材料选择聚醋酸乙烯乳液和锯木屑调和补配。处理后的木雕文物器形完整,形态稳定,色泽协调,达到了理想的保护效果。这是对传世彩绘木质文物保护技术的有益探索,对日后同类文物的加固处理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加彩木雕坐像 保护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馆藏明代加彩木雕坐像保护前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卢燕玲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8,共12页
为更好地了解馆藏明代加彩木雕坐像的价值和病害情况,以期实施科学的保护和修复,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光学系统、拉曼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能谱等分析方法对馆藏两件明代加彩木雕坐像的材质组成、制作工艺及病... 为更好地了解馆藏明代加彩木雕坐像的价值和病害情况,以期实施科学的保护和修复,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光学系统、拉曼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能谱等分析方法对馆藏两件明代加彩木雕坐像的材质组成、制作工艺及病害情况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两件木雕文物材质为樟科樟木属,加彩层为彩绘层,施彩工艺为先于木胎上打白灰层,而后铺一层纺织纤维,再于纤维布上涂颜料层,颜料层表面涂刷一层防护膜。其中,白灰层为石膏,纺织纤维为棉织物,所用颜料多为矿物颜料,蓝色显示物质为群青,黑色为炭黑,金色疑为铜金粉,而红色显色物质为植物染料-茜草。表面防护膜层为醇酸树脂。腐朽木材碎片和加彩层表面均有大量真菌孢子和菌丝,可以认为菌虫的侵染是引起木雕腐朽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结果为更好地认识两件木雕文物,以及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加彩木雕 保护 前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传统加彩雕塑瓷与中国当代彩绘陶瓷雕塑艺术的特点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淑华 《佛山陶瓷》 2020年第2期53-55,共3页
本文以传统加彩雕塑瓷中的景德镇为例,分别从色彩、造型、艺术美感以及图案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当前阶段传统加彩雕塑瓷与中国当代彩绘陶瓷雕塑艺术的区别以及相互联系,得出当代彩绘陶瓷雕塑的根源就是传统加彩雕塑瓷,但是当... 本文以传统加彩雕塑瓷中的景德镇为例,分别从色彩、造型、艺术美感以及图案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当前阶段传统加彩雕塑瓷与中国当代彩绘陶瓷雕塑艺术的区别以及相互联系,得出当代彩绘陶瓷雕塑的根源就是传统加彩雕塑瓷,但是当代彩绘陶瓷雕塑将一些比较现代的艺术观念和思想注入了传统加彩雕塑瓷中,进而使中国加彩瓷雕塑艺术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加彩雕塑瓷 绘陶瓷雕塑 艺术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刻划花工艺及加彩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江 《陶瓷研究》 2021年第5期127-128,共2页
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产物,纵观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优秀的作品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的渗透。景德镇陶瓷艺术则是世界陶瓷艺术上的一个先驱者,它的一颦一笑都足以影响和改变全球陶瓷的发展以及走势。陶瓷装饰绘画门类繁多,但是今... 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产物,纵观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优秀的作品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的渗透。景德镇陶瓷艺术则是世界陶瓷艺术上的一个先驱者,它的一颦一笑都足以影响和改变全球陶瓷的发展以及走势。陶瓷装饰绘画门类繁多,但是今天着重谈谈刻划花工艺及加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刻划花 加彩 工艺 半刀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砂加彩艺术概述
9
作者 李荷生 虞月红 《江苏陶瓷》 CAS 1994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陶器 宜兴紫砂 紫砂加彩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下堆花加彩装饰技法
10
作者 谢守才 《山东陶瓷》 CAS 1998年第3期35-36,共2页
本文研究介绍一种装饰瓷器方法,与同行商榷,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堆花 加彩 釉下 装饰技法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雕版印刷与拓书术结合印制佛像的实物证据——论《敦煌隋木刻加彩佛像》为隋朝印本说
11
作者 张树栋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6年第1期88-91,共4页
1983年10月30日美国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出版的《中国书画目录》第363号是《敦煌隋木刻加彩佛像》,这件拍卖品经木版水印大师冯鹏生先生鉴定为木版印刷佛像,由此可以证明我国隋代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
关键词 《敦煌隋木刻加彩佛像》 木版刷印佛像 隋代 雕版印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年报刊一个“有趣”的现象——扩版扩刊 增加彩印 价格不提
12
作者 华生 《新闻记者》 1998年第2期63-64,共2页
在全国8000多种期刊中,发行量居“排头尖兵”地位的几家“巨刊”仿佛提前商量过似的,《半月谈》、《读者》、
关键词 加彩 《读者》 《青年文摘》 进口铜版纸 半月谈 印刷成本 纯文学 计算机世界 1998年 系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名家画作的加彩作伪
13
作者 黄鼎 《收藏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6-29,共4页
对于传统中国画作品来说,不论是从创作还是鉴赏的角度看,大家都早已习惯地形成了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艺术理念。因此,中国画专业人士所俗称的“色彩”,实际上是指作品中墨的固有色——黑色以外的其它颜色。将墨的固有黑色从整个色彩体... 对于传统中国画作品来说,不论是从创作还是鉴赏的角度看,大家都早已习惯地形成了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艺术理念。因此,中国画专业人士所俗称的“色彩”,实际上是指作品中墨的固有色——黑色以外的其它颜色。将墨的固有黑色从整个色彩体系中独立出来,不被当作“色彩”看待,显然是不尽符合色彩学原理的,但它却是中国画这一特殊学科本质规律的客观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彩 画作
原文传递
林琦兄以乾隆青花加彩壶见示(外三首)
14
作者 熊东遨 《岷峨诗稿》 2017年第3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加彩 乾隆 青花
原文传递
给议论文添光加彩
15
作者 罗小军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05年第Z1期29-30,共2页
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不少同学存在重论点论据、轻语言技巧的毛病,写出来的文章不是老气横秋,便是索然寡味,根本无法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其实,只要我们稍加妆扮,议论文的语言也可以变得多姿多彩,靓丽迷人。 一、用名言带出论点 发人... 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不少同学存在重论点论据、轻语言技巧的毛病,写出来的文章不是老气横秋,便是索然寡味,根本无法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其实,只要我们稍加妆扮,议论文的语言也可以变得多姿多彩,靓丽迷人。 一、用名言带出论点 发人深省的名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论文 加彩 语言技巧 阅读兴趣 写作过程 妆扮 燕雀乌鹊 写作效果 论证方法 满分作文
原文传递
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及新世界的德化白瓷贸易(第一部分) 被引量:5
16
作者 甘淑美 《福建文博》 2012年第4期2-14,共13页
明代中期,福建省南部沿海的德化窑开始烧造一种瓷胎细密、釉色莹润透白的高素质瓷器以供应国内市场[2]。这种瓷器滑腻如乳白,其绮丽的气质深受洋人推崇,以致在17世纪末大量贩运到欧洲,随后在当地被冠以法文名称Blanc de chine(中国白)[3]。
关键词 德化白瓷 德化窑 加彩 瓷胎 白釉 立像 明代中期 公道杯 白狮 南部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世界第一幅版画”的质疑
17
作者 张鹏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71,共3页
本文对版画源头这样一个重大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一方面从古代文献到印刷史进行了大量文献查阅工作;另一方面在美国拍卖机构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同一批(200幅)作品的另一版本,证明了这幅隋代艺术品非版画的性质。
关键词 敦煌隋木刻加彩佛像 最胜佛 黄檗入潢 版画隋起源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生产服务
18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982年第4期40-40,共1页
工会图书馆,过去被认为是光为活跃文化生活服务的,因此对为生产服务考虑较少。长征胶鞋厂的工会图书馆,最近由于积极为生产服务,受到领导和职工们的普遍赞扬。 厂里正搞扩建施工工程,负责基建的同志大部分是外行。工会图书馆了解到他们... 工会图书馆,过去被认为是光为活跃文化生活服务的,因此对为生产服务考虑较少。长征胶鞋厂的工会图书馆,最近由于积极为生产服务,受到领导和职工们的普遍赞扬。 厂里正搞扩建施工工程,负责基建的同志大部分是外行。工会图书馆了解到他们工作中有困难,便立即为他们送去了《建筑施工管理》等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服务 工会图书馆 建筑施工管理 水泥 胶鞋 施工工程 文化生活 加彩 道水 长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民艺陶和陶艺家
19
作者 潘春芳 《艺苑(美术版)》 1987年第3期75-84,共10页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在历史上很早就有了友好交往。日本在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深刻影响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陶瓷艺术。日本最早的施釉器"正仓院三彩"即是在我国唐三彩的影响下产生的。后来宋代的...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在历史上很早就有了友好交往。日本在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深刻影响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陶瓷艺术。日本最早的施釉器"正仓院三彩"即是在我国唐三彩的影响下产生的。后来宋代的各名窑产品,如磁州窑的铁绣花,建窑的黑釉制品及南北方的青瓷,直到元明清时代的青花及加彩瓷器,都对日本陶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艺 柳宗悦 佐贺 加彩 陶艺创作 古窑址 装饰手法 柿右卫门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瓷”新赋——感受绿色餐瓷的魅力
20
作者 墨兰 《清洗世界》 CAS 2002年第10期52-53,共2页
民以食为天,身为讲究美食的中国人,除了需要享受餐食本身的美味外,还有什么因素能让您食指大动?是蔬果雕花还是浪漫烛光?除了这些增添情趣的因素外,您也一定不会忽略了最佳配角——盛装美味的餐具。
关键词 陶瓷餐具 食品 日用陶瓷 釉上 釉中 加彩 饮料 釉面 微波炉 微波灶 厨房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