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小比例掺量纳米粒子及晶须对PP-R树脂的力学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邢帆 江晓禹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8-10,20,共4页
分别以小比例纳米氧化铝、轻质活性纳米碳酸钙、氧化锌晶须以及纳米氧化铝与氧化锌晶须的混合物为聚合物的增强相,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对其进行力学改性的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 分别以小比例纳米氧化铝、轻质活性纳米碳酸钙、氧化锌晶须以及纳米氧化铝与氧化锌晶须的混合物为聚合物的增强相,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对其进行力学改性的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后对成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氧化锌晶须 PP-R树脂 力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注浆力学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斌 王梅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8-90,共3页
以注浆理论研究为指导,提出了一种新型注浆材料并阐述软岩力学改性原理,对软岩注浆前后采用工程实测及显微CT扫描试验的方法,分别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并结合工程实践诠释软岩力学改性成效。
关键词 软岩注浆 力学改性 注浆材料 CT扫描试验 围岩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B/液化改性MDI聚合反应的动力学 被引量:4
3
作者 曹琪 刘朋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6,共3页
用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与液化改性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LMDI)的反应动力学,计算了相应体系的反应活化能。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60℃时HTPB与LMDI本体聚合反应形成聚氨酯的浓度-时间依赖行为,研究发现,随时间... 用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与液化改性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LMDI)的反应动力学,计算了相应体系的反应活化能。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60℃时HTPB与LMDI本体聚合反应形成聚氨酯的浓度-时间依赖行为,研究发现,随时间的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呈指数下降,而浓度的倒数-时间则呈直线的关系。结果表明,NCO与OH的反应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反应活化能Ea=54.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聚丁二烯 液化改性MDI反应动力学 聚氨酯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改性ZL109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4
作者 周琦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33,共4页
研究了ZL10 9合金电子束重熔和合金化改性的力学性能、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试验证明 ,在耐磨性方面 ,电子束改性ZL10 9活塞合金优于高镍铸铁。
关键词 ZL109合金活塞 电子束表面改性力学性能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地区生土民居墙体材料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瑾 胡冗冗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6-100,共5页
以陕西南部地区生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秦岭南部山区民居聚落白龙村的实地调研,依据当地经济水平以及民居特征,针对传统生土民居墙体强度低、稳定性差等缺陷,探讨麻草、淀粉两种生土墙体材料添加剂改性方案,对素土、掺入0.3%麻草... 以陕西南部地区生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秦岭南部山区民居聚落白龙村的实地调研,依据当地经济水平以及民居特征,针对传统生土民居墙体强度低、稳定性差等缺陷,探讨麻草、淀粉两种生土墙体材料添加剂改性方案,对素土、掺入0.3%麻草、掺入0.5%麻草、掺入3%红薯淀粉、掺入5%红薯淀粉的土样进行抗压、直接剪切等试验,分析了改性前后生土墙体力学性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麻草能显著提高当地生土民居墙的力学性能,可用于该地区生土建筑墙体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 生土民居 力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纳米SiO_2熔纺纤维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越 邓炳耀 刘庆生 《合成纤维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3,共4页
采用L-丙交酯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粉体表面开环接枝聚乳酸(PLA)预聚物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将改性SiO2与PLA进行共混,经熔融纺丝制得PLA/纳米SiO2纤维,研究了纳米SiO2的分散性能以及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L-丙交酯改性处理后... 采用L-丙交酯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粉体表面开环接枝聚乳酸(PLA)预聚物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将改性SiO2与PLA进行共混,经熔融纺丝制得PLA/纳米SiO2纤维,研究了纳米SiO2的分散性能以及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L-丙交酯改性处理后,纳米SiO2粉体表面接枝了PLA预聚物,改善了粉体的团聚现象,随着改性反应时间的延长,接枝量逐渐增大;添加纳米SiO2,提高了PLA纤维的力学性能,随着改性SiO2添加量的增加,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降低;当改性SiO2质量分数为0.5%时,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5 cN/tex和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纳米二氧化硅 L-丙交酯 表面改性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心血管医疗装置的聚合物材料表面构建与生物相容性评价:聚合物生物材料表面的内皮细胞组织工程化改性(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宝林 王东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4515-4523,共9页
背景:用于心血管医疗的生物材料在血液接触性条件下必须具有抗血栓性、对抗生物降解性与抗感染性。目的:综述用于心血管组织工程的新型植(介)入型聚合物材料(表面)研究进展,从聚合物生物材料表面的内皮细胞组织工程化改性方面考察各种... 背景:用于心血管医疗的生物材料在血液接触性条件下必须具有抗血栓性、对抗生物降解性与抗感染性。目的:综述用于心血管组织工程的新型植(介)入型聚合物材料(表面)研究进展,从聚合物生物材料表面的内皮细胞组织工程化改性方面考察各种相应改性表面的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方法:第一作者计算机检索1963至2015年Pub 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B iocompatibility,Blood compatibility,Biomedical Materials,Biomedical polymer materials",中文检索词为"生物相容性材料,血液相容性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排除与研究目的相关性差及内容陈旧、重复的文献,保留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移植物表面的内皮细胞组织工程化、聚合物生物材料表面促细胞生长因子的固定方法、材料表面内皮化4方面的归纳分析,从聚合物生物材料表面的内皮细胞组织工程化改性方面考察了各种相应改性表面的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结果与结论:共纳入71篇文献。研制用于心血管组织工程的新型植(介)入型聚合物材料(表面)关键在于对聚合物生物材料表面的内皮细胞组织工程化改性以及对其相应生物相容性与内皮细胞相容性的研究。通过对心血管医疗用聚合物生物材料的种类与应用及其心血管医疗器件和可植入性软组织替代物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材料表面与本体的差异则将体现在从表面向本体延伸的很多层分子上,而表面能和分子运动性这2种主要因素决定了其包括本体/表面差异及表面相分离在内的本体/表面行为。如果考虑到对本体-表面的组成差异的理解,则还必须追加另以附加决定因素,即各组分的结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材料 组织工程 内皮细胞 生物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力学及表面改性 聚合物材料 聚合物生物材料 生物医用聚合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材料缝合气管吻合口愈合中的生物力学特征与气管重塑
8
作者 游咏 梁任技 莫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77-482,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气管及支气管吻合材料的选用对吻合口愈合质量可产生不同影响。目的:以3种缝合材料建立兔气管重建模型,分析气管吻合口愈合过程中生物力学特征与气管重塑的关系。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丝线、涤纶线... 背景:研究表明气管及支气管吻合材料的选用对吻合口愈合质量可产生不同影响。目的:以3种缝合材料建立兔气管重建模型,分析气管吻合口愈合过程中生物力学特征与气管重塑的关系。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丝线、涤纶线和人工合成可吸收缝线建立气管重建模型。结果与结论:①吻合口处气管抗拉强度:术后2周,3组气管在一定外力下于接近吻合口处断裂,缝线本身并未断裂;术后4,8周,吻合气管在远离吻合口部位破裂,均未从吻合口处断裂。②吻合口处气管顶破强度:术后2,4,8周,3组均在气管膜部破裂。③吻合口Ⅰ型胶原蛋白水平:术后2周涤纶线组低于较其他两组(P<0.05),术后4,8周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不论使用何种缝线均不影响气管吻合口的稳定性,但不同缝线在不同时期引起的气管狭窄有一定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力学及表面改性 兔气管 三种缝合材料 生物力学 Ⅰ型胶原蛋白含量 省级基金 生物材料图片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构建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比较
9
作者 魏祥科 文益民 +1 位作者 张涛 李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65-471,共7页
背景:目前构建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的方法有化学方法、物理冻融法和冷冻法。目的:比较化学方法、物理冻融法和改良化学方法构建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差异。方法:将6只SD大鼠竖脊肌截成36段,随机分3组(n=12),分别采用化学... 背景:目前构建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的方法有化学方法、物理冻融法和冷冻法。目的:比较化学方法、物理冻融法和改良化学方法构建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差异。方法:将6只SD大鼠竖脊肌截成36段,随机分3组(n=12),分别采用化学方法、物理冻融方法、改良化学方法构建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将荧光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3组支架上进行组织学与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3组支架均可见平行排列结构,化学方法组连续性较物理冻融组、改良化学组差;Masson染色显示3组支架结构主要为胶原纤维,物理冻融组残留一些肌纤维,间隙不均。物理冻融组第7天荧光标记种子细胞计数明显少于化学方法组、改良化学组(P<0.01),第14天物理冻融组少于改良化学组(P<0.05);扫描电镜可见细胞贴附各组支架生长、大量存活;物理冻融组最大载荷高于化学方法组(P<0.05),与改良化学组无明显差别,各组弹性模量无差异;物理冻融组孔隙率低于化学方法组、改良化学组(P<0.05)。表明改良化学方法可以兼顾支架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特性,彻底清除肌细胞,较多保留更完整的细胞外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力学及表面改性 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化学方法 支架构建 组织学 生物力学 物理冻融 其他基金 生物材料图片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学评价不同长度石英纤维桩的抗折强度 被引量:7
10
作者 鲁洁 聂二民 +3 位作者 刘克瑾 张春元 姜瑞 夏银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83-488,共6页
背景:桩长度是影响桩冠固位的主要因素,目前有关桩长度对修复体机械力学影响的意见不一致。目的:比较不同长度石英纤维桩在树脂类黏结剂黏结条件下修复体抗折强度的差异。方法:将正常人离体上颌中切牙30颗随机分成对照组、8mm石英纤维... 背景:桩长度是影响桩冠固位的主要因素,目前有关桩长度对修复体机械力学影响的意见不一致。目的:比较不同长度石英纤维桩在树脂类黏结剂黏结条件下修复体抗折强度的差异。方法:将正常人离体上颌中切牙30颗随机分成对照组、8mm石英纤维桩组及5mm石英纤维桩组,每组10颗。其中后2组截冠并分别预备5mm和8mm桩道,以树脂黏结剂黏固石英纤维桩,复合树脂恢复核形态,金属全冠修复;对照组不截冠,牙体预备后即行金属全冠修复。将3组牙垂直栽种于自凝塑料模块中,以力学实验机加力杆于牙冠腭侧切1/3与中1/3交界处与牙长轴成130°加载,加载速度为1mm/min,记录失败点力值及折裂模式。结果与结论:5,8mm石英纤维桩组抗折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前2组抗折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在理论上各组均能承受成人咀嚼过程中产生的平均咬合力。5,8mm石英纤维桩组断裂模式主要以桩折为主,可进行再修复;对照组主要以根颈斜折为主,不利于再次修复。表明在树脂类黏结条件下,5mm石英纤维桩与8mm石英纤维桩的抗折强度无差异,牙体折裂模式也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力学及表面改性 石英 纤维桩 金属全冠 修复体 抗折强度 折裂模式 树脂黏结剂 口腔生物材料 省级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庞桂花 程志强 李俊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SCD 2013年第16期2989-2993,共5页
背景:人工制得的羟基磷灰石具有较强的比表面,极易发生团聚。目的:解决羟基磷灰石团聚问题,使其分散性更好。方法:以硝酸钙和磷酸二氢氨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别应用聚乙二醇(2%,4%,5%,6%,8%)、聚乙烯醇(2%,4%,5... 背景:人工制得的羟基磷灰石具有较强的比表面,极易发生团聚。目的:解决羟基磷灰石团聚问题,使其分散性更好。方法:以硝酸钙和磷酸二氢氨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别应用聚乙二醇(2%,4%,5%,6%,8%)、聚乙烯醇(2%,4%,5%,6%,8%)、硬脂酸(2%,4%,5%,6%,8%)对其进行改性。结果与结论: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在表面包覆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时,表面改性剂种类、活性剂浓度等都对其粒径大小产生影响。综合考察羟基磷灰石合成及改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羟基磷灰石改性,羟基磷灰石对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硬脂酸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聚乙二醇对羟基磷灰石改性最好,且浓度为5%时羟基磷灰石分散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力学及表面改性 纳米羟基磷灰石 纳米改性 分散剂 溶液共沉淀方法 纳米团聚 表面改性 聚乙二醇 聚乙烯醇 硬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材料在镁基固态储氢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润晨 刘美佳 +3 位作者 薛欣萌 范银宇 王守娟 孔凡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6,共14页
镁基储氢材料因其理论储氢密度高(MgH_(2),7.6%(质量分数))、来源广、成本低的特点,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固态储氢材料之一。但MgH_(2)的放氢焓值高(75 kJ/mol)、放氢温度高(>380℃),造成其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能差,限制了在固态储氢... 镁基储氢材料因其理论储氢密度高(MgH_(2),7.6%(质量分数))、来源广、成本低的特点,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固态储氢材料之一。但MgH_(2)的放氢焓值高(75 kJ/mol)、放氢温度高(>380℃),造成其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能差,限制了在固态储氢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近年来,碳材料因结构多样化、可调控性强、比表面积大、力学性能高和电子传输能力强等优势,在镁基储氢材料的掺杂改性、纳米限域等方面应用广泛,可以有效改善吸放氢温度、循环性能和吸放氢活化能等性能指标,并取得了大量成果。本文主要针对碳材料在镁基储氢材料中的研究现状,归纳了碳材料的合成和改性方法,重点阐述了不同维度碳材料在镁基储氢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 碳材料 镁基储氢材料 吸放氢性能 力学 力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膨润土对溶液中Co^(2+)、Mn^(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万丽娟 杨华峰 彭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以膨润土为原材料,盐酸为改性剂,制备改性膨润土。研究了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条件,其对重金属Co2+、Mn2+的吸附性能及对苯二甲酸(PTA)工业中的副产品对甲苯甲酸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盐酸的最佳改性浓度为1.5mol/L,改性膨润土在40℃... 以膨润土为原材料,盐酸为改性剂,制备改性膨润土。研究了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条件,其对重金属Co2+、Mn2+的吸附性能及对苯二甲酸(PTA)工业中的副产品对甲苯甲酸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盐酸的最佳改性浓度为1.5mol/L,改性膨润土在40℃的吸附能力最好,可达到12~14mg/g,经过热力学分析得出,改性膨润土对钴离子、锰离子的吸附方式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PTA工业中的副产品对甲苯甲酸对吸附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吸附 力学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POE-g-MAH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田庆银 蒋文峰 李效亭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7期45-47,共3页
以通用型PVC树脂为基体,在增塑剂DOP的作用下,使用连续的POE-g-MAH,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其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POE-g-MAH的含量对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整体力学性能出现了由脆-韧的明显转变。在其拉伸强度、断... 以通用型PVC树脂为基体,在增塑剂DOP的作用下,使用连续的POE-g-MAH,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其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POE-g-MAH的含量对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整体力学性能出现了由脆-韧的明显转变。在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及无缺口冲击强度方面作用非常明显。随着POE-g-MAH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在POE-g-MAH量达到5%时,性能达到最佳值。缺口冲击强度及无缺口冲击强度也呈现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POE:PVC改性: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ement of nucleation of diamond films deposited on copper substrate by nickel modification layer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学璋 魏秋平 +1 位作者 翟豪 余志明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3期667-673,共7页
A Ni layer with a thickness of about 100 nm was sputtered on Cu substrates,followed by an ultrasonic seeding with nanodiamond suspension.High-quality diamond film with its crystalline grains close to thermal equilibri... A Ni layer with a thickness of about 100 nm was sputtered on Cu substrates,followed by an ultrasonic seeding with nanodiamond suspension.High-quality diamond film with its crystalline grains close to thermal equilibrium shape was deposited on Cu substrates by hot-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F-CVD),and the sp2 carbon content was less than 5.56%.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diamond film were investigated by micro-Raman spectroscopy,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and X-ray diffra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cleation density of diamond on the Ni-modified Cu substrates is 1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n blank Cu substrates.The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the nucleation kinetics by Ni modification layer results from two effects:namely,the nanometer rough Ni-modified surface shows an improved absorption of nanodiamond particles that act as starting points for the diamond nucleation during HF-CVD process;the strong catalytic effect of the Ni-modified surface causes the formation of graphite layer that acts as an intermediate to facilitate diamond nucleation quick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mond film nickel interlayer Cu substrat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nucleation kinetics surface mod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线锚钉材料在跟腱断裂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海栋 陈勇 +1 位作者 卢俊浩 赵建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72-476,共5页
背景:带线锚钉材料修复跟腱断裂较传统可吸收线编织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生物力学强度大的优势。目的:观察应用带线锚钉材料修复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跟腱断裂患者3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采取两种方法修复跟腱,实验... 背景:带线锚钉材料修复跟腱断裂较传统可吸收线编织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生物力学强度大的优势。目的:观察应用带线锚钉材料修复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跟腱断裂患者3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采取两种方法修复跟腱,实验组采用带线锚钉材料以编织法行断端缝合,对照组采用可吸收缝线以编织法行断端缝合。随访1年观察患者足踝功能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实验组足踝功能、跖屈肌力、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带线锚钉材料可更好修复跟腱断裂,保护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力学及表面改性 带线锚钉 可吸收缝线 跟腱断裂 损伤修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前交叉韧带中Endo-Button和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的对比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理选 章莹 郭汉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89-495,共7页
背景:应用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过程中仍有许多的争议及未知因素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目的:比较分析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过程中股骨端分别使用Endo-Button系统和可吸收界面螺钉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在关节镜... 背景:应用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过程中仍有许多的争议及未知因素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目的:比较分析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过程中股骨端分别使用Endo-Button系统和可吸收界面螺钉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在关节镜下使用4股自体腘绳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实验组25例股骨端使用Endo-Button钢板固定,对照组20例使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重建后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康复锻炼。结果与结论:经过6-21个月的随访,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达正常范围。Lachman试验中实验组Ⅰ度阳性2例,对照组Ⅰ度阳性3例;轴移试验均阴性。两组重建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随访早期均有较高的骨道扩大发生率,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骨道增宽程度强于实验组(P<0.05)。说明两组早期总体临床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力学及表面改性 前交叉韧带 腘绳肌腱 Endo-Button 可吸收界面螺钉 固定 生物材料图片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可控的新型聚氨酯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须建 彭坤 +4 位作者 甘哓玲 王易振 段巧玲 阮长顺 孙姣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5期4684-4691,共8页
背景:生物可降解聚氨酯是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基于聚乳酸的智能型聚聚氨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以D,L-丙交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1,4-丁二胺作为原料,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制备一种基... 背景:生物可降解聚氨酯是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基于聚乳酸的智能型聚聚氨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以D,L-丙交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1,4-丁二胺作为原料,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制备一种基于聚乳酸的"刚/柔"可控多嵌段聚氨酯材料。方法:采用熔融聚合法首先合成羟基封端聚(D,L-乳酸),加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作为交联剂,再聚合得到基于聚(D,L-乳酸)的聚氨酯。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对羟基封端聚(D,L-乳酸)及基于聚(D,L-乳酸)的聚氨酯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与结论:实验发现,经熔融聚合后的产物与预期分子结构设计相符,通过调节材料中反应物的比例调节硬段和软段的比例,从而实现调控该材料"刚/柔"转变程度(断裂伸长率从472%-112%)和"刚/柔"转变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从36.33-44.04℃)。结果表明由可降解生物材料制备的基于聚(D,L-乳酸)的聚氨酯材料具备热敏效应,且其断裂伸长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可控,具备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力学及表面改性 热敏效应 聚氨酯 聚乳酸 异氰酸酯 断裂伸长率 玻璃化转变温度 生物医学工程 省级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隧道喷射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雷锐锋 《四川建材》 2020年第4期84-85,共2页
通过掺加玄武岩纤维材料能够明显提升素混凝土的强度、抗回弹、粘附力等指标,非常适用于隧道衬砌喷射混凝土施工工况。本文以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衬砌喷射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玄武岩纤维的改性特性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并就相应的衬砌喷... 通过掺加玄武岩纤维材料能够明显提升素混凝土的强度、抗回弹、粘附力等指标,非常适用于隧道衬砌喷射混凝土施工工况。本文以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衬砌喷射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玄武岩纤维的改性特性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并就相应的衬砌喷射施工环节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衬砌混凝土 力学改性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difi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20
作者 李运禄 尹建平 刘同鑫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90-395,共6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dified low-density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is used for quasi-static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tests and Hopkinson bar test is for mech...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dified low-density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is used for quasi-static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tests and Hopkinson bar test is for mechanical property under impact loa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length-diameter ratios under different impact loads are analyzed and dyna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ified PTFE at different impact speed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the copper powder in PTFE material can increase not only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of the PTFE material sig- nificantly, but also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ain rate, the yield strength of modified PTFE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ical properties modifi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