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悦教授基于“剂证对应”理论应用豁痰解毒通络方治疗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剩余风险临证经验
1
作者 薛雯 邓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前中医医生诊治疾病基本遵从“方证对应”原则,但临证时“剂证对应”容易被忽视,本文通过邓悦教授基于“痰瘀伏邪”理论思想应用豁痰解毒通络方治疗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合并剩余风险经验分享,从更深的维度分析疾病病因病机,强调了... 目前中医医生诊治疾病基本遵从“方证对应”原则,但临证时“剂证对应”容易被忽视,本文通过邓悦教授基于“痰瘀伏邪”理论思想应用豁痰解毒通络方治疗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合并剩余风险经验分享,从更深的维度分析疾病病因病机,强调了中医药治疗心血管残余风险时,应以改善远期预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为目标,在长期的中药干预过程中,注意用药剂型的调整,有助于治疗该病证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经济负担。基于此思考,提出针对经皮冠脉介入术术后剩余风险的汤-丸剂序贯治疗中医药方案,旨在为进一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事件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伏邪 经皮冠脉介入术 剩余风险 中医药 剂证对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剩余风险 被引量:9
2
作者 苑聪 吴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5-1050,共6页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的降低胆固醇临床试验均为"越低越好"的降脂理念奠定了坚固的循证医学基石。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显著减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然而...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的降低胆固醇临床试验均为"越低越好"的降脂理念奠定了坚固的循证医学基石。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显著减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然而在一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经达标,甚至已降至70 mg/dL以下的患者中,仍然存在着较高的心血管剩余风险。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目前,即使大剂量的强化他汀治疗仍不能完全解决剩余风险的存在。而解决剩余风险的存在对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病患者的风险又尤为重要。文章主要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剩余风险之间的关系及最新研究进展作进一步归纳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他汀 心血管剩余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剩余风险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勇 何森 陈晓平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前,心血管内科医师预防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式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及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即使上述主要危险因素得到很好防治,也未能完全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存在心血... 目前,心血管内科医师预防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式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及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即使上述主要危险因素得到很好防治,也未能完全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存在心血管疾病剩余风险。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除了要重视主要危险因素,也要对剩余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治疗,这样我们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问题,现就心血管疾病剩余风险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剩余风险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玉参景脉通汤对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剩余风险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焱 姚迪 朱怡菁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白玉参景脉通汤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白... 目的观察白玉参景脉通汤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白玉参景脉通汤。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并通过对血脂相关指标(TC、TG、HDL-C、LDL-C)水平变化情况的分析,评价心血管剩余风险。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胸痛、胸闷、气短、脘痞、身重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悸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心悸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胸痛、心悸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TC、TG、LDL-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TG、H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玉参景脉通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不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脂水平,还可通过升高HDL-C降低心血管事件剩余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痰瘀互阻 白玉参景脉通汤 心血管剩余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脂相关性剩余风险 被引量:2
5
作者 汪汉 刘英杰 蔡琳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期225-228,共4页
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最特征性的血脂异常模式。这种血脂异常的模式常与心血管剩余风险相关,现有证据证实可能与这些疾病早发、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相关。近年来,... 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最特征性的血脂异常模式。这种血脂异常的模式常与心血管剩余风险相关,现有证据证实可能与这些疾病早发、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相关。近年来,心源性死亡也被发现是系统性硬化病及特异性炎症性肌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与此同时,相关研究发现,同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一样,这些疾病也存在血脂紊乱。现就这两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脂异常及可能存在的相关剩余风险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病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剩余风险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与心血管病剩余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容春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9-350,共2页
目的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与心血管病剩余风险的关系,探讨HDL-C、TG对心血管病剩余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60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0 mmol/L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 目的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与心血管病剩余风险的关系,探讨HDL-C、TG对心血管病剩余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60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0 mmol/L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n=22)、稳定性心绞痛组(n=38),测定血脂和血糖指标,详细记录临床特征并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HDL-C水平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TG/HDL-C的比值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与TG/HDL-C的比值呈正相关(回归系数β值=0.033 2,P<0.001),与HDL-C呈负相关(回归系数β值=-0.095 5,P=0.022),而与总胆固醇(TC)、TG和LDL-C无显著相关。结论 HDLC水平低和TG/HDL-C的比值高是C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TG/HDL-C的比值能更强地预测CHD患者的心血管病剩余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心血管病剩余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风险——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时代到来?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启稚 王长谦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3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前认为虽经过积极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仍未能完全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心血管疾病"剩余风险"。血脂剩余风险主要包括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或同时伴有载脂蛋白B和微小低密度脂蛋... 目前认为虽经过积极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仍未能完全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心血管疾病"剩余风险"。血脂剩余风险主要包括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或同时伴有载脂蛋白B和微小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非脂类因素中,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也在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事件中起推动作用。此外、C反应蛋白、代谢综合征、激素、感染、内脂素等也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风险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载脂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治疗中剩余风险的原因及对策
8
作者 兰丽辉 郑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2期946-949,共4页
心肌梗死是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AMI)诊疗指南从诊断、治疗及二级预防等方面均作出了详细的指导。AMI的治疗原则即挽救存活心肌,改善患者预后。欧洲和我国指南部推荐积极采取直接冠脉支架置入术或溶栓的再灌注... 心肌梗死是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AMI)诊疗指南从诊断、治疗及二级预防等方面均作出了详细的指导。AMI的治疗原则即挽救存活心肌,改善患者预后。欧洲和我国指南部推荐积极采取直接冠脉支架置入术或溶栓的再灌注,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国外研究证实,指南中推荐的常规用药在AMI治疗过程中的使用率与住院病死率与长期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住院死亡有独立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规范治疗 剩余风险 炎症反应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糖水平增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张标 卢家忠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731-731,共1页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临床治疗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0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100例.其中...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临床治疗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0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以及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9个月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成效.结果:与对照相比,观察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绞痛复发率明显少,而且再入院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剩余风险,可在今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心血管剩余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后人类主义技术观剩余风险的协商化解
10
作者 腾延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00-103,共4页
后人类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实践模式正发生从外向型指向自然模式向内在性转向自我模式的现代化转型。西方疫情时代反智主义盛行,对疫情管控有效性的质疑和抗争导致社会权威的衰落,疫情防控的去中心化强化了技术权威。后疫情时代后... 后人类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实践模式正发生从外向型指向自然模式向内在性转向自我模式的现代化转型。西方疫情时代反智主义盛行,对疫情管控有效性的质疑和抗争导致社会权威的衰落,疫情防控的去中心化强化了技术权威。后疫情时代后人类主义技术观逐步成为引导性主流意识并被各国政府和主流社会所接纳。但资本对技术的异化、人类自然属性边界的开放和对技术确定性的完全信赖使后人类主义技术观存在着剩余风险。因此,需要借助决策协商民主机制化解资本对技术的异化、人类边界扩展的剩余风险、技术的信赖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后疫情时代 后人类主义 剩余风险 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相关剩余风险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钱怡宁 王拥军 +1 位作者 刘改芬 潘岳松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96-502,共7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的LDL-C水平,血脂相关剩余风险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数据库中入选的3 492例LAA脑... 目的:探讨在不同的LDL-C水平,血脂相关剩余风险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数据库中入选的3 492例LAA脑卒中患者,与3 022例非大动脉粥样硬化非小血管闭塞性(non 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small vessel occlusion,Non LAA&SAO)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人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不同LDL-C水平,血脂相关剩余风险与LAA脑卒中的关系。结果:在LDL-C≥2.59mml/L,低HDL-C与LAA脑卒中风险增加相关(OR=1.20,P=0.027)。高TG、高nonHDL-C、高TG并低HDL-C均与LAA脑卒中发生不相关。在LDL-C<2.59mmol/L,HDL-C每增加1mmol/L,LAA脑卒中发生的相对风险下降45%(OR=0.55,P<0.0001)。HDL-C最低三分位(<1.04)组与最高三分位(≥1.33)组比较,低HDL-C与LAA脑卒中风险比率增加相关(OR=1.64,P=0.03)。non-HDL-C每增加1mmol/L,LAA脑卒中发生的风险比率增加79%(OR=1.79,P<0.0001)。non-HDLC最高三分位(≥2.96)组与最低三分位(<2.46)组比较,高non-HDL-C与LAA脑卒中风险增加正相关(OR=1.5,P<0.001)。TG水平最低三分位组(<0.97)与最高三分位组(≥1.59)比较,高TG水平与LAA脑卒中风险增加正相关(OR=1.38,P<0.001)。TG/HDL-C比值每增加1个单位,LAA脑卒中相对风险增加12%[OR=1.12,P=0.002]。TG/HDL-C比值最高三分位与最低三分位比较,TG/HDL-C比值升高与LAA脑卒中风险增加独立相关(OR=1.30,P<0.0001)。结论:HDL-C水平降低是LAA脑卒中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独立于LDL-C水平。在LDL-C达到<2.59mmol/L,高TG、高non-HDLC、高TG并低HDL-C是LAA脑卒中的血脂相关剩余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相关剩余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PCI术后心血管剩余风险研究概况 被引量:6
12
作者 卢若竹 邓悦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血管剩余风险是指在以目前循证指导为标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已经达标,控制传统危险因素,仍然存在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的风险。针对PCI术后心血管剩余风险,西医虽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以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血管剩余风险是指在以目前循证指导为标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已经达标,控制传统危险因素,仍然存在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的风险。针对PCI术后心血管剩余风险,西医虽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以及“双抗”等手段对其进行干预,但仍存在心绞痛、支架内再狭窄等主要心血管事件,且西药副作用为临床应用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患者预后。中医中药以其多靶点、低副作用、疗效显著等特点而成为目前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近3~5年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归纳中医对PCI术后患者病因病机、治法及用药的认识,探讨目前中医药研究该病的重点及关键问题之处,以期发现研究和治疗PCI术后心血管剩余风险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术后 心血管剩余风险 中医 干预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矩阵模型和剩余风险评估理论的基层人民银行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海维 李克军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7年第11期125-126,共2页
风险评估是一个组织或一个单位加强风险管理,提高系统安全的重要工具。近些年来,随着职能调整和科技发展进步,基层人民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变化,风险防控难度越来越大。本文以风险矩阵模型和剩余风险量化评估理论为原理,对基层人民银行... 风险评估是一个组织或一个单位加强风险管理,提高系统安全的重要工具。近些年来,随着职能调整和科技发展进步,基层人民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变化,风险防控难度越来越大。本文以风险矩阵模型和剩余风险量化评估理论为原理,对基层人民银行风险评估的原理、步骤、方法和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旨在引导基层人民银行利用风险评估工具,切实加强系统风险和安全管理,实现"风险引导审计、审计关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银行 风险矩阵模型 剩余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剩余风险模型的煤炭设备管理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震 孟峰 周敏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59-164,共6页
煤炭设备普遍存在单体价值高、使用寿命长、组配结构复杂等特点,尤其是使用时长大于10年的大型煤炭生产设备,存在投入成本巨大、运行管理环节复杂、风险来源多样化及时间跨度冗长的特征,亟需对设备的中长期风险进行有效评估与管控。为... 煤炭设备普遍存在单体价值高、使用寿命长、组配结构复杂等特点,尤其是使用时长大于10年的大型煤炭生产设备,存在投入成本巨大、运行管理环节复杂、风险来源多样化及时间跨度冗长的特征,亟需对设备的中长期风险进行有效评估与管控。为更好地识别煤炭设备管理中的重大风险,引入剩余风险理念,建立了煤炭设备管理剩余风险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下属某单位的煤炭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剩余风险评估中。评估结果表明:煤炭设备管理剩余风险模型为提升煤炭企业设备管理效能提供了有效工具,该单位综合管理风险评估结果趋于正向,煤炭设备管理拥有较低的剩余风险水平,针对与设备管理相关的风险事项具备较为科学的管理、较为有效的控制,管控效果良好,评估的各风险事项的剩余风险数值都比较低,在设备综合管理职能方面的综合剩余风险值为1.505;从各项具体风险事件剩余风险排序情况来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监督和生产设备更新购置、调剂、租赁、报废等业务管理的剩余风险值略高,应当引起管理层的充分关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涉及的相关部门组织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提出了煤炭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制度、提升设备风险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优化设备管理剩余风险评估结果运用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设备 风险管理 剩余风险 固有风险 风险矩阵 控制有效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志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影响。方法 62例PCI术后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影响。方法 62例PCI术后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9.68%(3/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26%(1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6.45%(2/31)与对照组的16.13%(5/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CS患者行PCI术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少心血管剩余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心血管剩余风险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风险评估目前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模式
16
作者 昌庆红 《现代商业》 2017年第15期149-150,共2页
本文用剩余风险评估的方法确定目前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近几年管理层测试和内部控制评价测试发现的共性问题入手,提出了工程项目等专项审计是目前内部控制审计应采用的审计模式,内部控制审计应由原来的对多数流程进行测试向审计... 本文用剩余风险评估的方法确定目前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近几年管理层测试和内部控制评价测试发现的共性问题入手,提出了工程项目等专项审计是目前内部控制审计应采用的审计模式,内部控制审计应由原来的对多数流程进行测试向审计工程项目的重要领域过度;详细阐述了物资采购、招投标合同管理、工程投资建设三大审计重点领域的关注点,以销售企业原油采购为例阐述内部控制审计的关注点;最后为提高内部控制审计的效果,提出了审计建议整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风险 内部控制 审计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风险评估模型在基层人民银行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林伟航 《黑龙江金融》 2022年第5期40-43,共4页
本文在人民银行X辖区风险评估管理系统数据基础上,利用剩余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对比省市县三级风险分布特征,识别影响基层人民银行有效履行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金融稳定等法定职责的高风险职能,并针对评估结果运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人民银行 剩余风险评估 风险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剩余风险管理的海上石油平台陆地建造过程安全管理研究
18
作者 刘加龙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5年第3期95-97,共3页
海上石油平台建设高度复杂且技术密集,陆地建造阶段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平台在恶劣海洋环境中的长期稳定运营,尤其是风险管控工作直接影响安全管理成功与否。传统安全管理侧重于事前风险评估和控制,但由于风险管理的不确定性,... 海上石油平台建设高度复杂且技术密集,陆地建造阶段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平台在恶劣海洋环境中的长期稳定运营,尤其是风险管控工作直接影响安全管理成功与否。传统安全管理侧重于事前风险评估和控制,但由于风险管理的不确定性,建造过程中仍存在未完全识别或无法消除的剩余风险,威胁平台建造和运营过程。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剩余风险管理的海上石油平台陆地建造安全管理框架,从风险识别、动态监控、剩余风险控制与应对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剩余风险管理策略可显著提高陆地建造阶段的安全水平,降低因剩余风险导致的事故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风险管理 海上石油平台 陆地建造 安全管理
原文传递
血脂相关心血管疾病剩余风险管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云昀 王志军 周建芝 《慢性病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344-1347,共4页
控制心血管疾病剩余风险可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随着新型调脂药物的研发,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相关剩余风险因素有了强有力的干预措施,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剩余风险 载脂蛋白C-Ⅲ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
原文传递
对TSG T7001-2009第2号修改单实施后剩余风险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永亮 高蕾 董彬 《中国电梯》 2019年第21期34-36,44,共4页
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第2号修改单于2017年6月12日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44号公告,2017年10月1日实施,为配合实施修改单更改内容的衔接,下发了"质检办特函[2017]868号"文件。
关键词 电梯监督检验 修改单 剩余风险 TSG 曳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