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的比较
1
作者 梁冠标 阳诺 +1 位作者 李昌钤 李泳朋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或经肋间入路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患者157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或经肋间入路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患者157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剑突组(n=56)或经肋间组(n=102),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剑突组与肋间组各纳入52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胸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卧床时间、自主按压镇痛泵次数及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d、3d及5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肌红蛋白(Mb)、神经生长因子(NGF)、肌酸磷酸激酶(CPK)、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经剑突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37±1.05)d、卧床时间(1.37±0.65)d、住院时间(6.07±1.82)d、术中出血量(72.26±9.41)mL、胸腔引流量(248.74±80.41)mL、自主按压镇痛泵次数(3.72±0.98)次、住院费用(3.10±0.84)万元均较经肋间组(3.02±1.31)d、(1.92±0.70)d、(7.31±2.13)d、(85.33±12.69)mL、(325.96±95.22)mL、(8.41±2.17)次,(3.76±1.22)万元少(t=2.792、4.152、3.192、5.966、4.468、14.204、3.213,P均<0.05);术后1d、3d及5d,经剑突组Mb、CPK、NGF、PGE2均较经肋间组低(P<0.05);术后1d、7d及1个月、3个月,经剑突组疼痛VAS评分均较经肋间组低(P<0.05);经剑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2%(1/52)较经肋间组17.31%(9/52)低(χ^(2)=7.081,P<0.05)。结论:相较于胸腔镜下经肋间入路,经剑突肋缘下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可明显减轻患者肌肉损伤及疼痛程度,手术安全、可靠,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住院费用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物 胸腔镜手术 剑突肋缘入路 肋间入路 倾向性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腔镜剑突下切口模块化处理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刘阳 吕治平 +2 位作者 仇睿 何伟 韩育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56-0059,共4页
通过模块化处理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前纵隔肿瘤切除的手术流程,将此技术更好的向基层医院推广。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胸外科接受经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切除前纵隔肿瘤的120例患者。按照手术操作流程的... 通过模块化处理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前纵隔肿瘤切除的手术流程,将此技术更好的向基层医院推广。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胸外科接受经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切除前纵隔肿瘤的120例患者。按照手术操作流程的不同分为剑突下切口模块化组(设为观察组,n=62)和剑突下切口传统组(设为对照组,n=58),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120例患者均在胸腔镜剑突下切口成功的完成了手术,仅有对照组1例因术中损伤无名静脉大出血而被迫中转开胸外,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82.26±20.38)mL、平均手术时间(84.83±23.67)min、术后平均引流量(169.44±137.37)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06±1.87)d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108.45±63.42)mL、(117.93±44.56)min、(257.33±149.56)mL、(5.57±2.46)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模块化处理手术流程,使得该技术难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更少,可以向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剑突下切口 前纵隔肿瘤 模块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模块化剑突下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临床应用
3
作者 杨子恒 李樊 赵波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 总结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2月~2023年3月我院行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病人93例。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剑突下组(40例)和侧进胸组(53例)。比较两组手术结果、围术期指标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 目的 总结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2月~2023年3月我院行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病人93例。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剑突下组(40例)和侧进胸组(53例)。比较两组手术结果、围术期指标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均完成胸腔镜胸腺全切或胸腺扩大切除术,无中转开胸。剑突下组胸腺全切手术时间为(60.32±1.53)分钟,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时间为(114.52±11.63)分钟,术后带管时间为(3.20±0.91)天,术后住院时间为(4.00±0.16)天,侧进胸组分别为(66.62±1.45)分钟、(138.76±6.35)分钟、(4.00±1.22)天和(4.70±0.1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下组术后24小时VAS评分为(3.8±0.8)分、48小时VAS评分为(3.0±0.7)分、72小时VAS评分为(2.6±0.9)分,侧进胸组分别为(5.7±0.9)分、(4.7±0.8)分和(3.2±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天感觉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模块化剑突下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靠,具备明显的围术期优势,尤其适合伴有重症肌无力的MasaokaⅠ、Ⅱ期胸腺瘤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剑突下入路 胸腔镜 手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拉钩胸骨抬高法在胸腔镜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李祖设 张锡贵 +2 位作者 李汶珊 倪武 梁国连 《系统医学》 2024年第8期151-154,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中采取双拉钩胸骨抬高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42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由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参考组(常规入路方式实施胸腔镜... 目的分析胸腔镜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中采取双拉钩胸骨抬高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42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由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参考组(常规入路方式实施胸腔镜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手术)21例、研究组(参考组的基础上实施双拉钩胸骨抬高方案)21例,对比两组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高于参考组的90.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双拉钩胸骨抬高方案辅助胸腕镜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时,手术视野扩大,手术操作的空间拓展,手术时间缩减,不会给机体带来较大创伤,手术成功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拉钩胸骨抬高法 胸腔镜 剑突下胸腺 扩大切除术 治疗有效率 手术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突下胸腔镜治疗前纵隔肿瘤手术后免引流管在胸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弸 陈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0-0042,共3页
探讨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在胸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方法 将行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前纵隔肿瘤手术的5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不留置引流,n=17)和对照组(留置引流管,n=37),观察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 探讨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在胸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方法 将行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前纵隔肿瘤手术的5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不留置引流,n=17)和对照组(留置引流管,n=37),观察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1.82±0.81)d、术后疼痛评分(1.65±0.86)分水平低于对照组(2.38±0.72)d、(2.70±1.15)分,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90.59±25.85)min、术中出血量(40.00±16.2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1/17)与对照组(94.51±19.71)min、(46.76±9.44)mL、(8.11%, 3/37)无差异,P>0.05。结论 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剑突 免引流管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拉钩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倪昌国 周翔辉 +4 位作者 肖桂华 刘文攀 张晓羽 陈飞云 王小敏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8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胸骨拉钩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前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CT检查明确肿瘤的位置及大小,无明显心脏大血管受侵,所有患者都在剑突下... 目的:探讨胸骨拉钩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前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CT检查明确肿瘤的位置及大小,无明显心脏大血管受侵,所有患者都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中使用胸骨拉钩悬吊。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增加手术切口,无中转开胸,无术中大出血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24个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胸骨拉钩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的应用,在技术上操作易行,创伤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拉钩 剑突 单孔胸腔镜 纵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王洪(综述) 伍治强(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4-297,共4页
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肺部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经过20多年的发展,VATS已由多孔逐渐发展为以单孔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ATS)为主的手术... 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肺部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经过20多年的发展,VATS已由多孔逐渐发展为以单孔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ATS)为主的手术方式[1],且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2]。近年来,为避免肋间神经损伤,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胸外科医生在肺部手术中开始采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subxiphoid 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SUV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手术 胸外科医生 肺部手术 肋间神经 剑突 肺部疾病 术后疼痛 V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在胸腺瘤中的应用
8
作者 周万宝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5期717-718,721,共3页
目的 探究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在胸腺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6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胸腺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正中开胸手术,观察组... 目的 探究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在胸腺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6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胸腺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正中开胸手术,观察组行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视觉模拟疼痛程度(VAS)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腺瘤患者,行剑突下入路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剑突下入路 胸腔镜 传统正中开胸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胸腺瘤病人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9
作者 冯征 周勇安 +2 位作者 张天意 程少毅 尹逊亮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胸腺瘤病人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腺瘤病人118例,按手术入路分为两组,研究组61例,采用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照组57例,采用经侧胸入路胸...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胸腺瘤病人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腺瘤病人118例,按手术入路分为两组,研究组61例,采用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照组57例,采用经侧胸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情况及围术期疼痛情况、应激反应、炎症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3.21±0.47)分和(2.47±0.3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62±0.53)分和(2.61±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小时的肾上腺素(Adr)、皮质醇(Cor)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小时的Adr、Cor水平分别为(101.94±12.83)ng/L和(276.84±31.05)nmol/L,低于对照组的(108.15±14.72)ng/L和(308.91±35.2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小时的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48小时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分别为(40.91±6.93)pg/ml和(55.62±8.67)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5.85±8.12)pg/ml和(61.98±10.5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小时的Th1/Th2、Th17/Treg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小时的Th1/Th2、Th17/Treg水平分别为4.75±0.74和0.95±0.17,均低于对照组的5.16±0.89和1.06±0.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侧胸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相比,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可减轻围术期疼痛,抑制围术期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 胸腺扩大切除术 胸腺瘤 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段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剑突下入路全胸腺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熊薇 胡绍武 刘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剑突下入路全胸腺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在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实施剑突下入路全胸腺切除手术的80例胸腺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及实验组(n=40)。实验...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剑突下入路全胸腺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在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实施剑突下入路全胸腺切除手术的80例胸腺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及实验组(n=40)。实验组于术前第3天及术后第1天开始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术前不进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仅术后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肺功能[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最大呼气流量(PEF)]、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住院时间、术后雾化吸入时间、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MVV、FEV1、DLCO、PEF均低于术前,而实验组各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术后PaO_(2)、pH值均低于术前,PaCO_(2),高于术前,而实验组PaO_(2)、pH值较对照组高,PaCO_(2),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术后雾化吸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术前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减小剑突下入路全胸腺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肺功能及血气的影响,并能缩短患者术后雾化吸入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剑突下入路全胸腺切除术 布地奈德 肺功能 雾化吸入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干预在剑突下电视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
11
作者 孙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3期125-128,共4页
目的分析在为接受剑突下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此次试验研究的对象收治于2019年1月-2022年10月之间,... 目的分析在为接受剑突下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此次试验研究的对象收治于2019年1月-2022年10月之间,共包括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剑突下VATS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其中研究组患者所运用的护理方法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所运用的护理方法为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差别于参照组患者,P<0.05。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心理状态以及疼痛程度后可知,护理前两组患者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更好,心理状态较平稳且疼痛程度较为轻微,显著差别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是剑突下VATS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一种理想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下VATS纵隔肿瘤切除术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 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
原文传递
经剑突下手术在前纵隔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肖胜文 杨春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前纵隔肿瘤属于临床常见肿瘤类型,在对其进行诊疗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找到病变位置,可以将纵隔划分成若干部分,其中发生在右气管、心包前间隙的就属于前纵隔肿瘤。临床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主要方式就是手术,前纵隔肿瘤传统手术多以胸部正中... 前纵隔肿瘤属于临床常见肿瘤类型,在对其进行诊疗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找到病变位置,可以将纵隔划分成若干部分,其中发生在右气管、心包前间隙的就属于前纵隔肿瘤。临床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主要方式就是手术,前纵隔肿瘤传统手术多以胸部正中为切口,可以有较好的手术视野,且可完全切除病灶组织,手术过程中也可有效地保护膈神经、无名静脉,尤其对肿瘤较大的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但该方法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术后恢复时间长。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普及和腔镜医疗技术的发展,剑突下手术治疗的方式得到广泛认可,同时也因为手术自身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得到高度关注和应用。现就经剑突下入路前纵隔肿瘤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隔肿瘤 剑突下入路术 胸腔镜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beless经剑突下三孔胸腔镜在胸腺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赛赛 张海峰 +2 位作者 王建军 张锋 韦海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81-085,共5页
探究对胸腺瘤患者实施Tubeless经剑突下三孔胸腔镜手术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胸外科及河南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胸腺瘤患者共84例。根据手术入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即Tubeless经... 探究对胸腺瘤患者实施Tubeless经剑突下三孔胸腔镜手术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胸外科及河南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胸腺瘤患者共84例。根据手术入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即Tubeless经剑突下三孔胸腔镜入路组(男性16例,女性26例,年龄57.12±5.756岁)和胸部肋间三孔胸腔镜入路组(男性14例,女性28例,年龄55.67±6.625岁)。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h和48h数字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剑突下入路组疼痛评分均低于胸部肋间入路组。Tubeless经剑突下三孔胸腔镜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胸部肋间入路组(P<0.05);Tubeless经剑突下三孔胸腔镜组术后患者咽痛和刺激性干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胸部肋间入路组(P<0.05);不良发生率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胸腺瘤患者给予Tubeless经剑突下三孔胸腔镜入路切除术能够大大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速康复进程。该术式安全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自主呼吸麻醉 剑突下入路 胸部肋间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侧胸入路在胸腺瘤患者胸腺扩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14
作者 曹旭光 《大医生》 2024年第24期45-48,共4页
目的比较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侧胸入路在胸腺瘤患者胸腺扩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68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 目的比较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侧胸入路在胸腺瘤患者胸腺扩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68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胸入路组(34例,采用经侧胸入路)和剑突下入路组(34例,采用经剑突下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病理指标、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应激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病理瘤体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入路组患者纵膈脂肪组织展开最大长度、宽度均大于胸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胸入路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胸入路组(均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比较,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时间=226.551,P时间<0.001;F_(组间)=221.888,P组间<0.001;F_(交互)=201.389,P_(交互)<0.001)。术后1~7 d,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剑突入路组术后1、3、7 d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胸入路组(均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质醇(Cor)水平均上升,但剑突入路组升高幅度均小于胸入路组(均P<0.05)。剑突入路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胸入路组(P<0.05)。结论与经侧胸入路相比,胸腺瘤患者经剑突下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可有效扩大纵膈脂肪组织清扫面积,减轻疼痛程度,抑制应激反应,促进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下入路 侧胸入路 胸腺瘤 胸腺扩大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黄鑫 吴亮 +2 位作者 陈健 杨晨露 蒋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开展的所有38例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57....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前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开展的所有38例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57.8±14.8)岁,前纵隔肿瘤直径为(2.8±1.7)cm。手术方法为剑突下行纵行单切口(长度约4 cm),在胸腔镜下进行手术。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除1例患者因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而依靠呼吸机维持1周外,无其他显著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1~4 h,平均手术时间为(1.9±0.8)h;术中失血量为10~400 mL,平均术中失血量为(87.5±68.7)mL,手术当日引流量为50~650 mL,平均引流量为(237.4±176.4)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9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4.1±2.9)d。术后病理诊断为A型、B2型、B3型胸腺瘤各1例,AB型胸腺瘤5例,胸腺鳞癌1例,胸腺增生6例,胸腺囊肿16例,单纯胸腺及脂肪6例,支气管囊肿1例。术后1、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8±2.2、1.5±1.4、0.8±0.6。结论对于早期胸腺瘤、其他良性前纵隔肿瘤以及部分早期的前纵隔恶性肿瘤,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且能有效避免肋间神经损伤导致的顽固性切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下入路 单孔胸腔镜手术 前纵隔肿瘤 手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26例报道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骏 白晓鸣 +2 位作者 韩丽娜 冯伟荣 申增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 探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4月~2015年5月,经剑突下2~2.5cm单孔行胸腔镜手术26例,其中单侧胸腔手术23例,双侧胸腔手术3例。肺大疱切除术17例,肺结节楔形切除术9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未... 目的 探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4月~2015年5月,经剑突下2~2.5cm单孔行胸腔镜手术26例,其中单侧胸腔手术23例,双侧胸腔手术3例。肺大疱切除术17例,肺结节楔形切除术9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未增加穿刺孔,无术中或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经剑突下单孔行单侧胸腔手术23例,手术时间(42±16)min。术后胸管留置时间(3.0±1.5)d,术后住院时间(5.1±2.2)d。双侧胸腔手术3例,手术时间分别为65、55、42min,术后胸管留置时间4、3、3.5d,术后住院时间5、4、5d。术后随访1~13个月,平均8个月,无切口感染、出血、积液、复发等并发症。结论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简单胸部疾病安全、微创、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剑突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突下入路电视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13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柳阳春 林庆 +3 位作者 章晔 徐全 陈立如 吴昊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胸,无手术并发症。均无肌无力危象,肌无力症状缓解。病理检查显示B1型胸腺瘤1例,B2型...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胸,无手术并发症。均无肌无力危象,肌无力症状缓解。病理检查显示B1型胸腺瘤1例,B2型胸腺瘤2例,Masaoka分期均为Ⅰ期。胸腺增生10例。结论经剑突下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切实可行,胸腺增生、胸腺囊肿、直径<5cm的胸腺瘤比较适合该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剑突下入路 电视胸腔镜 胸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突下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7
18
作者 袁江 张永学 高兆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815-3817,共3页
目的比较剑突下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胸接受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89例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胸腔镜手术组(A组,n=52)和3孔胸腔镜手术组(B组,n=37)。对两组患者术中临床指标,术... 目的比较剑突下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胸接受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89例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胸腔镜手术组(A组,n=52)和3孔胸腔镜手术组(B组,n=37)。对两组患者术中临床指标,术后疼痛情况,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镇痛次数均显著少于B组(P<0.05),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P<0.05)。术后12 h及24 h,B组患者VAS评分、Prince-Henry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患者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各类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χ2=10.250,P<0.05)。结论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突下单孔胸腔镜 三孔胸腔镜 前纵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剑突下胸腺上皮肿瘤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飞 宋媛 +4 位作者 李世勇 朱希燕 李勇 岳泓旭 何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前切除术在胸腺上皮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我院2012年1月—2018年6月行胸腺切除术病例108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剑突下切口组46例和经胸切口组62例,记录2组临床资料,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前切除术在胸腺上皮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我院2012年1月—2018年6月行胸腺切除术病例108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剑突下切口组46例和经胸切口组62例,记录2组临床资料,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和主诉疼痛评分(VRS)。结果剑突下切口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胸切口组(P<0.05)。剑突下切口组术后VAS和VRS疼痛评分均低于经胸切口组(P<0.05)。结论经剑突下切口比经胸切口在胸腺上皮肿瘤的外科微创治疗中安全可行,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剑突下切口 肋间切口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突下心包开窗术治疗大量心包积液 被引量:4
20
作者 苗齐 于洪泉 +2 位作者 任华 王振捷 沈文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选择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方法,用于诊疗大量心包积液和心包填塞。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胸外科4年期间(1993年6月~1997年12月)收治的30例大量心包积液或心包填塞患者诊疗过程。所有患者均在心脏彩色超声确诊后,施行经剑突下心... 目的选择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方法,用于诊疗大量心包积液和心包填塞。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胸外科4年期间(1993年6月~1997年12月)收治的30例大量心包积液或心包填塞患者诊疗过程。所有患者均在心脏彩色超声确诊后,施行经剑突下心包开窗引流术、心包活检术。结果引流后患者症状立即改善,83%的患者可平卧或下床活动。术中心包积液引流量为200~2 000 ml,术后引流量0~2 000 ml,引流时间2~30 d,平均拔管时间为5.6 d。拔管后96.7%的患者术后超声证实,积液消失或仅有极少量心包积液。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6例,手术晚期死亡2例。根据术后病理诊断所有患者均得到确切诊疗。结论剑突下心包开窗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大量心包积液或心包填塞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心包填塞 剑突 心包开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