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kB同源蛋白5去除前mRNA加工因子6的mRNA甲基化修饰调控肝细胞癌的细胞增殖
1
作者 邹岩 李辉 +1 位作者 姜桂春 谢艳敏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67-75,共9页
目的探讨AlkB同源蛋白5(AlkBhomolog5,ALKBH5)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ALKBH5和前mRNA加工因子6(pre-mRNA processing factor 6,PRPF6)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AlkB同源蛋白5(AlkBhomolog5,ALKBH5)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ALKBH5和前mRNA加工因子6(pre-mRNA processing factor 6,PRPF6)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LKBH5和PRPF6在HCC细胞系(Huh7和Hep3B)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原位杂交确定ALKBH5和PRPF6在HCC细胞系(Huh7和Hep3B)中的亚细胞定位。在免疫沉淀复合物中检测PRPF6的N6-甲基腺苷甲基化水平。通过过表达和敲低基因表达的方法,将Huh7细胞和Hep3B细胞分别进行转染,分组为sh-NC组(阴性对照转染细胞)、sh-ALKBH5实验组(ALKBH5干扰序列转染细胞)、sh-ALKBH5+ex-PRPF6实验组(ALKBH5干扰序列转染+PRPF6 pcDNA 3.1过表达质粒转染细胞),并采用CCK-8和染色增殖试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裸鼠异种移植瘤实验验证ALKBH5和PRPF6在体内的生物学功能。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CC细胞中ALKBH5的表达上调,可以去除PRPF6的甲基化修饰。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显示,ALKBH5可通过调节PRPF6的表达参与HCC细胞的恶性增殖。此外,敲低ALKBH5会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磷酸化,而PRPF6的过表达则有助于AKT和mTOR的磷酸化。结论ALKBH5能促进HCC细胞的增殖,相关机制是通过ALKBH5/PRPF6/AKT/mTOR轴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 B同源蛋白5 mrna加工因子6 N6-甲基腺苷 肝细胞癌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和突变型小鼠前体mRNA加工因子31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
作者 袁松涛 李宁东 +2 位作者 左爱军 梁东春 赵堪兴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小鼠前体mRNA加工因子31(pre-mRNA processing factor 31,PRPF3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小鼠PRPF31野生型全长编码序... 目的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小鼠前体mRNA加工因子31(pre-mRNA processing factor 31,PRPF3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小鼠PRPF31野生型全长编码序列、体外定点突变获得331del12突变型PRPF31的cDNA编码序列,将上述两序列分别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Nhe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再克隆入pTracer-CMV真核表达载体,予DNA测序鉴定。结果PCR成功扩增出野生型和突变型PRPF31基因,DNA序列分析证实两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野生型和突变型PRPF3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研究PRPF31基因突变引起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加工因子31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载体 视网膜色素变性 小鼠 逆转录聚舍酶链反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PF31因子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静 毕宏生 宋继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932-1938,共7页
剪接因子(SFs)是一种蛋白质,是剪接体的动态复合体的一部分。剪接体就像“剪刀”一样,能够精确地加工真核生物中前mRNA(pre-mRNA),形成多种mRNA序列,该过程对于基因调控和蛋白质表达十分重要。前mRNA加工因子31(PRPF31)是在生物组织中... 剪接因子(SFs)是一种蛋白质,是剪接体的动态复合体的一部分。剪接体就像“剪刀”一样,能够精确地加工真核生物中前mRNA(pre-mRNA),形成多种mRNA序列,该过程对于基因调控和蛋白质表达十分重要。前mRNA加工因子31(PRPF31)是在生物组织中广泛表达的一种SFs, PRPF31突变会特异性地导致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adRP),称为PRPF31-RP。目前PRPF31-R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晰。文章从PRPF31突变或缺失导致组织和生物学过程受损的角度对PRPF31在adRP发生发展分子机制及该病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PRPF31-RP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接因子 前mrna加工因子31(PRPF31) 视网膜色素变性 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PF3和CHEK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梁伟 李娟 +1 位作者 罗中兴 杨晓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组织中前mRNA加工因子3(PRPF3)和检查点激酶1(CHEK1)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语言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RPF3和CHEK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免疫组化检测...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组织中前mRNA加工因子3(PRPF3)和检查点激酶1(CHEK1)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语言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RPF3和CHEK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该院诊治的86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RPF3和CHEK1的蛋白表达水平。Spearman秩相关分析癌组织中PRPF3和CHEK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癌组织中PRPF3、CHEK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PRPF3、CHEK1表达水平与生存预后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HCC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TCGA数据库及免疫组化结果,HCC癌组织中PRPF3、CHEK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组织中PRPF3与CHEK1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07,P<0.001)。不同肿瘤TNM分期、病理分级及肝内转移患者癌组织中PRPF3、CHEK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组织中PRPF3、CHEK1阳性表达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PRPF3、CHEK1阴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化、TNM分期Ⅱ~Ⅲ期、肝内转移、PRPF3和CHEK1阳性表达是肝细胞肝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C中PRPF3、CHEK1表达水平升高,两者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病理分级及肝内转移有关,是HCC患者不良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前mrna加工因子3 检查点激酶1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3、EZH2在宫颈癌前病变中表达及其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价值
5
作者 冉小凡 王以锋 龚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77-2080,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IMP)3、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EZH)2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联合液基细胞学(LCT)检查的价值。方法118例宫颈癌筛查妇科疾病患者分为正常或宫颈炎症组(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2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IMP)3、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EZH)2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联合液基细胞学(LCT)检查的价值。方法118例宫颈癌筛查妇科疾病患者分为正常或宫颈炎症组(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28例)、CINⅡ组(24例)、CINⅢ组(14例)。研究对象均接受LCT检查,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比较宫颈不同病变程度患者宫颈组织IMP3、EZH2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MP3、EZH2蛋白表达水平联合LCT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IMP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4.91%(53/118),其中点状表达患者占比为41.51%(22/53),带状表达患者占比为58.49%(31/53)。CINⅠ组IMP3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或宫颈炎症组,CINⅡ组和CINⅢ组IMP3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或宫颈炎症组和CINⅠ组(P<0.05,P<0.001)。CINⅠ组、CINⅡ组及CINⅢ组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或宫颈炎症组(χ^(2)=8.138、23.685、23.998,均P<0.001),且CINⅡ组、CINⅢ组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CINⅠ组(χ^(2)=4.952、4.773,均P<0.05),但CINⅡ组和CINⅢ组EZH2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3,P=0.761)。LCT结果显示,118例研究对象中无宫颈上皮瘤变、ASC、LSIL、HSIL及SCC患者分别有69、13、12、22、0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MP3、EZH2、LCT检查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均P<0.05),特异度为79.25%,约登指数为0.716;ROC曲线下面积0.852(95%CI:0.810~0.895)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P<0.05),诊断效能最佳。结论CIN患者中IMP3、EZH2阳性率显著升高,且一定程度上与患者CIN病变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IMP3、EZH2与LCT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CIN的诊断效能,对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病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 液基细胞学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