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代“前进士”考论
被引量:
2
1
作者
姚雯雯
高福顺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8-104,共7页
金代"前进士"称谓,承袭于唐、辽、宋,影响直至元代。唐代"前进士"是指进士及第后通过吏部关试获得铨选资格,但尚未仕宦于官僚机构的守选进士。辽宋"前进士"比唐代又增加了新内涵,表现出对进士称谓引申出...
金代"前进士"称谓,承袭于唐、辽、宋,影响直至元代。唐代"前进士"是指进士及第后通过吏部关试获得铨选资格,但尚未仕宦于官僚机构的守选进士。辽宋"前进士"比唐代又增加了新内涵,表现出对进士称谓引申出文化特质的尊重与认同。金代"前进士"内涵比之辽宋又出现新的变化,参加科举考试,但未通过殿试获得及第进士身份者以"前进士"自称作为知识身份象征。元代金遗民"前进士"内涵中增加时间维度,特指已经覆灭王朝遗存至新王朝的及第进士。"前进士"内涵于辽、金、元三朝的嬗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北疆民族政权统治下的文士对自身儒学文化继承人身份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进士
金代
科举
进士
原文传递
《唐史余审》“前乡贡进士”条释疑
2
作者
尹楚彬
《文献》
1997年第1期94-94,共1页
岑仲勉先生《唐史余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卷四《杂述》"前乡(?)进士"条引北宋柳瑊摹雁塔题名残拓本:"雁刹题名有令狐绹书一通云:‘侍御史令狐绪,右拾遗令狐绹,前进士蔡京,前进士李商隐,大和九年四月一日。’&qu...
岑仲勉先生《唐史余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卷四《杂述》"前乡(?)进士"条引北宋柳瑊摹雁塔题名残拓本:"雁刹题名有令狐绹书一通云:‘侍御史令狐绪,右拾遗令狐绹,前进士蔡京,前进士李商隐,大和九年四月一日。’"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十一,蔡京开成元年(836)进士及第,李商隐次年(837)登第,均在大和九年(835)之后,刘承干《玉溪年谱序》因据王定保《唐摭言》"得第曰前进士"之说,云:"大和九年玉溪尚在随计之列,安得有前进士之称,殆不足据。雁刹题名为宋宣和间人得唐贤遗迹补缀上石,年月往往淆错。"(《唐史余审》引)岑氏反驳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进士
李商隐
题名
唐史
进士
及第
乡贡
古籍出版
登科记考
刘承干
蔡京
原文传递
辽朝“进士”称谓考辨
被引量:
5
3
作者
高福顺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在辽朝科举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前进士、殿试进士等与"进士"身份相关的称谓。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指获得礼部贡院科举考试资格而落第的士人;前进士指擢第之后释褐授官之前的进士;殿试进士指...
在辽朝科举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前进士、殿试进士等与"进士"身份相关的称谓。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指获得礼部贡院科举考试资格而落第的士人;前进士指擢第之后释褐授官之前的进士;殿试进士指殿试合格的进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考试
礼部贡院
乡贡
进士
前进士
殿试
进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曾题名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衣”解
4
作者
王勋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130-133,共4页
《唐摭言》所记载的这两句诗,讲述了唐代科举史话中颇有风趣的两则习俗故事,但却一直为古今文人误解。本文例举了大量史实,正确地解绎了这两句诗,使这两则习俗故事以其历史的本来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
关试
守选
前进士
麻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荀鹤中进士是朱全忠推荐的吗
5
作者
毕宝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2-13,共2页
杜荀鹤中进士是朱全忠推荐的吗毕宝魁唐末诗人杜荀鹤在当世诗名甚著,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但有关其生平事迹的史料甚少,故出现一些不确的说法。尤其是关于他登进士第是由梁王朱全忠推荐之说,与历史事实完全不符。本文集中解决...
杜荀鹤中进士是朱全忠推荐的吗毕宝魁唐末诗人杜荀鹤在当世诗名甚著,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但有关其生平事迹的史料甚少,故出现一些不确的说法。尤其是关于他登进士第是由梁王朱全忠推荐之说,与历史事实完全不符。本文集中解决这一问题,还其历史本来面目。现在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荀鹤
中
进士
《唐诗纪事》
《唐才子传》
《资治通鉴》
梁王
大顺
生平事迹
九华山
前进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因话录》作者赵璘的生卒与仕履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一飞
《文献》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生卒两唐书无赵璘传。其生卒虽未可确考,然亦可推知大略。璘有《书戒珠寺》(《全唐文》卷七九一),记越州蕺山昌安寺兴废,云:"余长庆中始冠,将为进士生,寓此肄业。"长庆凡四年(821——824),璘年二十,则其生在贞元十八年至永贞...
生卒两唐书无赵璘传。其生卒虽未可确考,然亦可推知大略。璘有《书戒珠寺》(《全唐文》卷七九一),记越州蕺山昌安寺兴废,云:"余长庆中始冠,将为进士生,寓此肄业。"长庆凡四年(821——824),璘年二十,则其生在贞元十八年至永贞元年(802——805)之间。璘昆仲三人,璘居长,璜次,珪最幼。据《赵珪志》,珪"以大中元年岁在丁卯二月十五日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卒
全唐文
长庆
仕履
前进士
中元
越州
进士
及第
金部郎中
校书郎
原文传递
《登科记考》补遗、订正
被引量:
2
7
作者
朱玉麒
《文献》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7-211,共25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肇始于隋,在唐朝逐步健全、兴盛,后来科举制度的变革,都以唐制为参照。然而,有唐一代科举制度的研究资料,远远不如以后的历朝。清人徐松《登科记考》的弥足珍贵,就是因为它在原始资料散失殆尽的情况下,
关键词
进士
科
前进士
著录
登科记考
进士
及第
十三年
明经
科举制度
墓志铭
全唐诗
原文传递
吕中与《大事记讲义》
被引量:
4
8
作者
张其凡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吕中其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不著,撰有《大事记讲义》等书。然而,却有人将《大事记讲义》等书,归于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名下,是故不可不辩。《大事记讲义》,全称《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的王民信主编《宋史资料...
吕中其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不著,撰有《大事记讲义》等书。然而,却有人将《大事记讲义》等书,归于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名下,是故不可不辩。《大事记讲义》,全称《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的王民信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四辑,收入此书二十四卷本,题作“吕祖谦撰”,又在“前言”中写道: 今存吕氏(指祖谦)大事记类书籍,载于(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者,计有:1.大事记通释二卷。2.大事记解题十二卷、3.皇朝大事记九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祖谦
类编
生平事迹
大事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前进士
直斋书录解题
台湾
影印本
台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代地方学官
被引量:
4
9
作者
王立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44-49,22,共7页
元代地方学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任职于各级地方行政职能部门,专司儒学管理的行政官员,包括大都及各行省的儒学提举、副提举等;二是在路、府、州县官学中主持教学日常事务学官,《元典章》称之为“教官”,《庙学典礼》亦迳称为“学官”...
元代地方学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任职于各级地方行政职能部门,专司儒学管理的行政官员,包括大都及各行省的儒学提举、副提举等;二是在路、府、州县官学中主持教学日常事务学官,《元典章》称之为“教官”,《庙学典礼》亦迳称为“学官”。本文主要讨论后一类学官。 一、学官的设置、定额与职责 元代地方路、府、州、县官学中设置的学官,有教授、学正、学录、教谕。“凡师儒之命于朝廷者,曰教授。”教授是地方官学中最高一级的学官,路、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官
儒学教授
地方官学
元典章
前进士
师儒
学录
学正
提举司
行政官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孙樵和古文运动
被引量:
1
10
作者
刘国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6,共6页
韩愈死后,古文运动日趋衰落。大中以后,仍坚持维护古文的,更是寥寥无几,而孙樵就是其中的一个。 孙樵,字可之,一字隐之,自称关东人。代袭簪缨,幼而工文。大中九年,登进士第,授中书舍人,广明元年,黄巢攻陷长安,僖宗逃到歧陇,召赴行在,迁...
韩愈死后,古文运动日趋衰落。大中以后,仍坚持维护古文的,更是寥寥无几,而孙樵就是其中的一个。 孙樵,字可之,一字隐之,自称关东人。代袭簪缨,幼而工文。大中九年,登进士第,授中书舍人,广明元年,黄巢攻陷长安,僖宗逃到歧陇,召赴行在,迁职方郎中、上柱国,赐绯鱼袋。朝廷以省方蜀国,文物攸兴,品藻朝伦,旌其才行,诏曰:“行在三绝,右散骑侍常李潼有曾、闵之行,职方郎中孙樵有扬、马之文,前进士司空图有巢、由之风。列在青史,以彰有唐中兴之德!”樵遂阅所著文及碑、碣、书檄、传记、铭志,得二百余篇,聚其可观者三十五篇,编成十卷。这就是现今可以看到的孙樵的全部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运动
孙樵
中书舍人
司空图
前进士
韩愈
黄巢
簪缨
铭志
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徐松《登科记考》续补 (下)
被引量:
1
11
作者
张忱石
《文献》
1987年第2期97-109,共13页
年分待考之明经南郭生《千唐志》四二六《朝议大夫南郭生墓志》:"君讳郭生,其先固安人,因官就封,今为洛州合宫县人。寻授上柱国,惟书惟剑,乃武乃文,行擢第于两经,坐均芳于拾紫。延载元年八月十八日终于官第,春秋五十七。"
关键词
墓志
明经
登科记考
前进士
永乐大典
嘉靖河间府志
乡贡
县尉
新唐书
徐松
原文传递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简述
12
作者
马成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27-20,共2页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十月十日至十四日在浙南丽水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省内外专家、学者等五十人,提交论文四十八篇。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第六次学术讨论会
《水浒》研究
方腊
施耐庵
浙江
繁本
融合说
前进士
多元融合
农民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徐松《登科记考》续补(上)
13
作者
张忱石
《文献》
1987年第1期88-99,共12页
科举制度肇始于隋,兴盛于唐。专门记载科第之著作亦应运而生,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唐时有崔氏《唐显庆登科记》五卷、姚康《科第录》十六卷、李奕《唐登科记》二卷,凡三家,实际上当不止此数。就这三家而言。
关键词
登科记考
进士
科
墓志
永乐大典
明经
十三年
前进士
旧五代史
十七年
开元
原文传递
也谈杜甫《望岳》诗——兼与迪雪先生切磋
14
作者
张秉才
《阅读与写作》
1994年第1期25-25,共1页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眥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关键词
杜甫
神秀
齐鲁
圣人
两个世界
价值取向
中国古典文学
文艺副刊
前进士
唐玄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建考略补正
15
作者
马茂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常建存诗不多,而名篇佳句,流传极广,卓然可与王、孟抗行,是盛唐著名诗人之一。可惜有关他的生平,记载缺略。我们仅知他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曾官盱眙尉。他什么时官盱眙尉呢?辛文房《唐才子传》说是大历年间(766—779)。清编《全唐...
常建存诗不多,而名篇佳句,流传极广,卓然可与王、孟抗行,是盛唐著名诗人之一。可惜有关他的生平,记载缺略。我们仅知他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曾官盱眙尉。他什么时官盱眙尉呢?辛文房《唐才子传》说是大历年间(766—779)。清编《全唐诗》沿而不改;后人往往辗转照抄。这一明显的错误在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二十《常建诗》条得到了纠正;然而余氏认为常建之尉盱眙,当在开元、天宝间,也是臆测之词。我在《唐诗札丛·常建生平考略》(刊载于《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四辑)中据芮挺章《国秀集》称常建为“前进士”,论证他官盱眙尉不可能在天宝三载(744)以前,订正余氏之失;但我据《新唐书·艺文志》四《常建诗》下注“肃代间人”,因而推断常建“至肃、代间犹存,其卒当在大历中”,则是错误的。按殷璠《河岳英灵集》首录常建诗,题云:“高才无贵士,诚哉是言!曩刘桢死于文学,左思终于记室,鲍照卒于参军,今常建亦沦于一尉,悲夫!”《英灵》编于天宝十二载(753),其时常建已谢世,语意极明。宋祁所云“肃、代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提要辨证
考略
大历年间
前进士
余嘉锡
艺文志
新唐书
常建
文史
河岳英灵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西和进士王正嗣考述
16
作者
赵逵夫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4-17,共4页
成县天井山下《西峡颂》处原有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西和"前进士"王正嗣题词,对成州知州卑牧的题词发表异议。乾隆年修《西和县志》误王正嗣为北宋重和(1118)间人,民国朱绣梓修《西和县新志》从之,并据以多有推想。今考定王...
成县天井山下《西峡颂》处原有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西和"前进士"王正嗣题词,对成州知州卑牧的题词发表异议。乾隆年修《西和县志》误王正嗣为北宋重和(1118)间人,民国朱绣梓修《西和县新志》从之,并据以多有推想。今考定王正嗣为南宋初年人,中进士在题词前不久。"前进士"即明清时进士,非举人。又陇南有南宋绍定二年(1229)残碑文字二,其一载"同榜进士"周公瑛等七人之名,另一碑阳面为西和州大潭县行文,阴面有"周公英等立石"文字,因明言"同榜进士",则即当时所谓"前进士"无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进士
前进士
西和州
大潭县
王正嗣
周公瑛
原文传递
唐代宗正进士考
被引量:
2
17
作者
郭桂坤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4,共8页
唐代部分宗室子弟可以通过宗正寺试而获得解状,去参加礼部省试。这类宗子在宗正寺选拔考试合格和礼部省试及第后,一般可称"宗正进士"和"前宗正进士"。他们属于比较疏远的宗室子弟,在天宝年间朝廷扩大宗正属籍并且...
唐代部分宗室子弟可以通过宗正寺试而获得解状,去参加礼部省试。这类宗子在宗正寺选拔考试合格和礼部省试及第后,一般可称"宗正进士"和"前宗正进士"。他们属于比较疏远的宗室子弟,在天宝年间朝廷扩大宗正属籍并且将所有宗室子弟升入五等以后,才有资格满足通过这种渠道去参与科举考试的条件。父祖和官资不足以使其通过更加便捷的途径轻易步入仕途——很可能是这类宗子选择这条渠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省试中这类举子并不能享受特殊的制度性优遇,才学是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宗子
宗正寺
宗正
进士
前
宗正
进士
原文传递
唐人所谓“进士”多非进士
被引量:
1
18
作者
丁鼎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11-113,共3页
隋唐以迄明清,科举制一直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基本制度,进士科考试一直是科举的主要内容,也是士子们主要的进身之阶。一般说来,考中进士科的人便称为进士,这是常识。可是,唐代所谓的'进士'却大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进士,也就是说...
隋唐以迄明清,科举制一直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基本制度,进士科考试一直是科举的主要内容,也是士子们主要的进身之阶。一般说来,考中进士科的人便称为进士,这是常识。可是,唐代所谓的'进士'却大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进士,也就是说,唐人所谓的'进士'大多不是考中进士科的人。关于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士
科
进身之阶
明经
登
进士
第
前进士
旧唐书
士子
唐代科举
科举考试
平卢军
原文传递
叙进士科举
19
作者
李肇
《碑林集刊》
1998年第1期273-273,共1页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乂实集其中,由此出者,终身为闻人。故争名常切,而为俗亦弊。其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秀才。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进士。互相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京兆府考而升者,谓之等第。外府不...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乂实集其中,由此出者,终身为闻人。故争名常切,而为俗亦弊。其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秀才。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进士。互相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京兆府考而升者,谓之等第。外府不试而贡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进士
投刺
进士
科
外府
京兆府
乡贡
座主
私试
慈恩寺塔
曲江会
原文传递
雁塔题名帖介绍
被引量:
6
20
作者
罗福颐
《文物》
1961年第8期23-25,2,共4页
(一)唐代雁塔题名与宋人刻石的始末西安慈恩寺大雁塔是唐高宗时所建,唐代社会风习,中进士的人必登雁塔,题名姓于塔内,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中曾有记载,他说: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由此而出者终身为文人,……既捷,列名于慈恩寺塔...
(一)唐代雁塔题名与宋人刻石的始末西安慈恩寺大雁塔是唐高宗时所建,唐代社会风习,中进士的人必登雁塔,题名姓于塔内,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中曾有记载,他说: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由此而出者终身为文人,……既捷,列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此条原引李肇《国史补》,今查原书失载) "神龙以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同年中推善书者纪之。他时有将相则朱书之,及第后知闻,或遇未及第时题名处则为添‘前’字"。 "白乐天一举及第,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乐天时年二十七。" 从上面的记载,可见雁塔题名实为后世进士题名碑之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名
大雁塔
慈恩寺
前进士
中
进士
中国科学院
拓本
宋人
唐高宗
唐人
原文传递
题名
金代“前进士”考论
被引量:
2
1
作者
姚雯雯
高福顺
机构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8-104,共7页
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金朝进士群体与教育关系考补研究”(项目批准号:19EDE338)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渤海上京文化及相关遗址、遗迹保护、管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7VG B01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金代"前进士"称谓,承袭于唐、辽、宋,影响直至元代。唐代"前进士"是指进士及第后通过吏部关试获得铨选资格,但尚未仕宦于官僚机构的守选进士。辽宋"前进士"比唐代又增加了新内涵,表现出对进士称谓引申出文化特质的尊重与认同。金代"前进士"内涵比之辽宋又出现新的变化,参加科举考试,但未通过殿试获得及第进士身份者以"前进士"自称作为知识身份象征。元代金遗民"前进士"内涵中增加时间维度,特指已经覆灭王朝遗存至新王朝的及第进士。"前进士"内涵于辽、金、元三朝的嬗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北疆民族政权统治下的文士对自身儒学文化继承人身份的认同。
关键词
前进士
金代
科举
进士
分类号
K24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唐史余审》“前乡贡进士”条释疑
2
作者
尹楚彬
出处
《文献》
1997年第1期94-94,共1页
文摘
岑仲勉先生《唐史余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卷四《杂述》"前乡(?)进士"条引北宋柳瑊摹雁塔题名残拓本:"雁刹题名有令狐绹书一通云:‘侍御史令狐绪,右拾遗令狐绹,前进士蔡京,前进士李商隐,大和九年四月一日。’"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十一,蔡京开成元年(836)进士及第,李商隐次年(837)登第,均在大和九年(835)之后,刘承干《玉溪年谱序》因据王定保《唐摭言》"得第曰前进士"之说,云:"大和九年玉溪尚在随计之列,安得有前进士之称,殆不足据。雁刹题名为宋宣和间人得唐贤遗迹补缀上石,年月往往淆错。"(《唐史余审》引)岑氏反驳曰:"
关键词
前进士
李商隐
题名
唐史
进士
及第
乡贡
古籍出版
登科记考
刘承干
蔡京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辽朝“进士”称谓考辨
被引量:
5
3
作者
高福顺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文摘
在辽朝科举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前进士、殿试进士等与"进士"身份相关的称谓。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指获得礼部贡院科举考试资格而落第的士人;前进士指擢第之后释褐授官之前的进士;殿试进士指殿试合格的进士。
关键词
科举考试
礼部贡院
乡贡
进士
前进士
殿试
进士
Keywords
imperial examination
examination room of Ministry of Rites(礼部贡院)
Xianggong Jinshi (乡贡
进士
)
Qian Jinshi(
前进士
)
Dianshi Jinshi(殿试
进士
)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曾题名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衣”解
4
作者
王勋成
机构
兰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130-133,共4页
文摘
《唐摭言》所记载的这两句诗,讲述了唐代科举史话中颇有风趣的两则习俗故事,但却一直为古今文人误解。本文例举了大量史实,正确地解绎了这两句诗,使这两则习俗故事以其历史的本来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
关试
守选
前进士
麻衣
Keywords
enterance examination
supervisor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former imperial candidate
clothes worn by the persons attend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荀鹤中进士是朱全忠推荐的吗
5
作者
毕宝魁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2-13,共2页
文摘
杜荀鹤中进士是朱全忠推荐的吗毕宝魁唐末诗人杜荀鹤在当世诗名甚著,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但有关其生平事迹的史料甚少,故出现一些不确的说法。尤其是关于他登进士第是由梁王朱全忠推荐之说,与历史事实完全不符。本文集中解决这一问题,还其历史本来面目。现在通...
关键词
杜荀鹤
中
进士
《唐诗纪事》
《唐才子传》
《资治通鉴》
梁王
大顺
生平事迹
九华山
前进士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因话录》作者赵璘的生卒与仕履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一飞
机构
湘潭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文献》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8-280,共3页
文摘
生卒两唐书无赵璘传。其生卒虽未可确考,然亦可推知大略。璘有《书戒珠寺》(《全唐文》卷七九一),记越州蕺山昌安寺兴废,云:"余长庆中始冠,将为进士生,寓此肄业。"长庆凡四年(821——824),璘年二十,则其生在贞元十八年至永贞元年(802——805)之间。璘昆仲三人,璘居长,璜次,珪最幼。据《赵珪志》,珪"以大中元年岁在丁卯二月十五日终……。
关键词
生卒
全唐文
长庆
仕履
前进士
中元
越州
进士
及第
金部郎中
校书郎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登科记考》补遗、订正
被引量:
2
7
作者
朱玉麒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献》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7-211,共25页
文摘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肇始于隋,在唐朝逐步健全、兴盛,后来科举制度的变革,都以唐制为参照。然而,有唐一代科举制度的研究资料,远远不如以后的历朝。清人徐松《登科记考》的弥足珍贵,就是因为它在原始资料散失殆尽的情况下,
关键词
进士
科
前进士
著录
登科记考
进士
及第
十三年
明经
科举制度
墓志铭
全唐诗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吕中与《大事记讲义》
被引量:
4
8
作者
张其凡
出处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文摘
吕中其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不著,撰有《大事记讲义》等书。然而,却有人将《大事记讲义》等书,归于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名下,是故不可不辩。《大事记讲义》,全称《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的王民信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四辑,收入此书二十四卷本,题作“吕祖谦撰”,又在“前言”中写道: 今存吕氏(指祖谦)大事记类书籍,载于(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者,计有:1.大事记通释二卷。2.大事记解题十二卷、3.皇朝大事记九卷、
关键词
吕祖谦
类编
生平事迹
大事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前进士
直斋书录解题
台湾
影印本
台北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代地方学官
被引量:
4
9
作者
王立平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44-49,22,共7页
文摘
元代地方学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任职于各级地方行政职能部门,专司儒学管理的行政官员,包括大都及各行省的儒学提举、副提举等;二是在路、府、州县官学中主持教学日常事务学官,《元典章》称之为“教官”,《庙学典礼》亦迳称为“学官”。本文主要讨论后一类学官。 一、学官的设置、定额与职责 元代地方路、府、州、县官学中设置的学官,有教授、学正、学录、教谕。“凡师儒之命于朝廷者,曰教授。”教授是地方官学中最高一级的学官,路、府。
关键词
学官
儒学教授
地方官学
元典章
前进士
师儒
学录
学正
提举司
行政官员
分类号
K24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樵和古文运动
被引量:
1
10
作者
刘国盈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6,共6页
文摘
韩愈死后,古文运动日趋衰落。大中以后,仍坚持维护古文的,更是寥寥无几,而孙樵就是其中的一个。 孙樵,字可之,一字隐之,自称关东人。代袭簪缨,幼而工文。大中九年,登进士第,授中书舍人,广明元年,黄巢攻陷长安,僖宗逃到歧陇,召赴行在,迁职方郎中、上柱国,赐绯鱼袋。朝廷以省方蜀国,文物攸兴,品藻朝伦,旌其才行,诏曰:“行在三绝,右散骑侍常李潼有曾、闵之行,职方郎中孙樵有扬、马之文,前进士司空图有巢、由之风。列在青史,以彰有唐中兴之德!”樵遂阅所著文及碑、碣、书檄、传记、铭志,得二百余篇,聚其可观者三十五篇,编成十卷。这就是现今可以看到的孙樵的全部作品。
关键词
古文运动
孙樵
中书舍人
司空图
前进士
韩愈
黄巢
簪缨
铭志
文物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徐松《登科记考》续补 (下)
被引量:
1
11
作者
张忱石
机构
中华书局
出处
《文献》
1987年第2期97-109,共13页
文摘
年分待考之明经南郭生《千唐志》四二六《朝议大夫南郭生墓志》:"君讳郭生,其先固安人,因官就封,今为洛州合宫县人。寻授上柱国,惟书惟剑,乃武乃文,行擢第于两经,坐均芳于拾紫。延载元年八月十八日终于官第,春秋五十七。"
关键词
墓志
明经
登科记考
前进士
永乐大典
嘉靖河间府志
乡贡
县尉
新唐书
徐松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简述
12
作者
马成生
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27-20,共2页
文摘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十月十日至十四日在浙南丽水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省内外专家、学者等五十人,提交论文四十八篇。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第六次学术讨论会
《水浒》研究
方腊
施耐庵
浙江
繁本
融合说
前进士
多元融合
农民起义
分类号
C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徐松《登科记考》续补(上)
13
作者
张忱石
机构
中华书局
出处
《文献》
1987年第1期88-99,共12页
文摘
科举制度肇始于隋,兴盛于唐。专门记载科第之著作亦应运而生,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唐时有崔氏《唐显庆登科记》五卷、姚康《科第录》十六卷、李奕《唐登科记》二卷,凡三家,实际上当不止此数。就这三家而言。
关键词
登科记考
进士
科
墓志
永乐大典
明经
十三年
前进士
旧五代史
十七年
开元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也谈杜甫《望岳》诗——兼与迪雪先生切磋
14
作者
张秉才
出处
《阅读与写作》
1994年第1期25-25,共1页
文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眥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关键词
杜甫
神秀
齐鲁
圣人
两个世界
价值取向
中国古典文学
文艺副刊
前进士
唐玄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建考略补正
15
作者
马茂元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106-106,共1页
文摘
常建存诗不多,而名篇佳句,流传极广,卓然可与王、孟抗行,是盛唐著名诗人之一。可惜有关他的生平,记载缺略。我们仅知他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曾官盱眙尉。他什么时官盱眙尉呢?辛文房《唐才子传》说是大历年间(766—779)。清编《全唐诗》沿而不改;后人往往辗转照抄。这一明显的错误在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二十《常建诗》条得到了纠正;然而余氏认为常建之尉盱眙,当在开元、天宝间,也是臆测之词。我在《唐诗札丛·常建生平考略》(刊载于《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四辑)中据芮挺章《国秀集》称常建为“前进士”,论证他官盱眙尉不可能在天宝三载(744)以前,订正余氏之失;但我据《新唐书·艺文志》四《常建诗》下注“肃代间人”,因而推断常建“至肃、代间犹存,其卒当在大历中”,则是错误的。按殷璠《河岳英灵集》首录常建诗,题云:“高才无贵士,诚哉是言!曩刘桢死于文学,左思终于记室,鲍照卒于参军,今常建亦沦于一尉,悲夫!”《英灵》编于天宝十二载(753),其时常建已谢世,语意极明。宋祁所云“肃、代间人”。
关键词
四库提要辨证
考略
大历年间
前进士
余嘉锡
艺文志
新唐书
常建
文史
河岳英灵集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西和进士王正嗣考述
16
作者
赵逵夫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4-17,共4页
文摘
成县天井山下《西峡颂》处原有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西和"前进士"王正嗣题词,对成州知州卑牧的题词发表异议。乾隆年修《西和县志》误王正嗣为北宋重和(1118)间人,民国朱绣梓修《西和县新志》从之,并据以多有推想。今考定王正嗣为南宋初年人,中进士在题词前不久。"前进士"即明清时进士,非举人。又陇南有南宋绍定二年(1229)残碑文字二,其一载"同榜进士"周公瑛等七人之名,另一碑阳面为西和州大潭县行文,阴面有"周公英等立石"文字,因明言"同榜进士",则即当时所谓"前进士"无疑。
关键词
宋代
进士
前进士
西和州
大潭县
王正嗣
周公瑛
Keywords
Song Dynasty
jinshi
Xihe
Datan
Wang Zhengsi
Zhou Gongying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唐代宗正进士考
被引量:
2
17
作者
郭桂坤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4,共8页
文摘
唐代部分宗室子弟可以通过宗正寺试而获得解状,去参加礼部省试。这类宗子在宗正寺选拔考试合格和礼部省试及第后,一般可称"宗正进士"和"前宗正进士"。他们属于比较疏远的宗室子弟,在天宝年间朝廷扩大宗正属籍并且将所有宗室子弟升入五等以后,才有资格满足通过这种渠道去参与科举考试的条件。父祖和官资不足以使其通过更加便捷的途径轻易步入仕途——很可能是这类宗子选择这条渠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省试中这类举子并不能享受特殊的制度性优遇,才学是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唐代
宗子
宗正寺
宗正
进士
前
宗正
进士
Keywords
Tang Dynasty, younger distant member of the imperial clan, Court of the Imperial Clan, jinshifrom the imperial clan, top jinshi from the imperial clan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唐人所谓“进士”多非进士
被引量:
1
18
作者
丁鼎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11-113,共3页
文摘
隋唐以迄明清,科举制一直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基本制度,进士科考试一直是科举的主要内容,也是士子们主要的进身之阶。一般说来,考中进士科的人便称为进士,这是常识。可是,唐代所谓的'进士'却大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进士,也就是说,唐人所谓的'进士'大多不是考中进士科的人。关于这一点。
关键词
进士
科
进身之阶
明经
登
进士
第
前进士
旧唐书
士子
唐代科举
科举考试
平卢军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叙进士科举
19
作者
李肇
机构
不详
出处
《碑林集刊》
1998年第1期273-273,共1页
文摘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乂实集其中,由此出者,终身为闻人。故争名常切,而为俗亦弊。其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秀才。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进士。互相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京兆府考而升者,谓之等第。外府不试而贡者。
关键词
前进士
投刺
进士
科
外府
京兆府
乡贡
座主
私试
慈恩寺塔
曲江会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雁塔题名帖介绍
被引量:
6
20
作者
罗福颐
出处
《文物》
1961年第8期23-25,2,共4页
文摘
(一)唐代雁塔题名与宋人刻石的始末西安慈恩寺大雁塔是唐高宗时所建,唐代社会风习,中进士的人必登雁塔,题名姓于塔内,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中曾有记载,他说: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由此而出者终身为文人,……既捷,列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此条原引李肇《国史补》,今查原书失载) "神龙以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同年中推善书者纪之。他时有将相则朱书之,及第后知闻,或遇未及第时题名处则为添‘前’字"。 "白乐天一举及第,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乐天时年二十七。" 从上面的记载,可见雁塔题名实为后世进士题名碑之始。
关键词
题名
大雁塔
慈恩寺
前进士
中
进士
中国科学院
拓本
宋人
唐高宗
唐人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代“前进士”考论
姚雯雯
高福顺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2
《唐史余审》“前乡贡进士”条释疑
尹楚彬
《文献》
1997
0
原文传递
3
辽朝“进士”称谓考辨
高福顺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曾题名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衣”解
王勋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杜荀鹤中进士是朱全忠推荐的吗
毕宝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因话录》作者赵璘的生卒与仕履
李一飞
《文献》
北大核心
1994
3
原文传递
7
《登科记考》补遗、订正
朱玉麒
《文献》
北大核心
1994
2
原文传递
8
吕中与《大事记讲义》
张其凡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元代地方学官
王立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孙樵和古文运动
刘国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徐松《登科记考》续补 (下)
张忱石
《文献》
1987
1
原文传递
12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简述
马成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徐松《登科记考》续补(上)
张忱石
《文献》
1987
0
原文传递
14
也谈杜甫《望岳》诗——兼与迪雪先生切磋
张秉才
《阅读与写作》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常建考略补正
马茂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宋代西和进士王正嗣考述
赵逵夫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
0
原文传递
17
唐代宗正进士考
郭桂坤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原文传递
18
唐人所谓“进士”多非进士
丁鼎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2
1
原文传递
19
叙进士科举
李肇
《碑林集刊》
1998
0
原文传递
20
雁塔题名帖介绍
罗福颐
《文物》
1961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