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前茬作物和施肥水平下麦田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及其对冬小麦磷累积量的贡献
1
作者 邵云 王岚 +3 位作者 王鹏飞 侯盟 安佳慧 赵宇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1,F0002,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前茬作物下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差异及对后茬作物冬小麦磷累积的影响,开展了二因素田间试验,测定了3种前茬作物(玉米、大豆、花生)和2个磷肥施肥水平(P_(2)O_(5)150 kg/hm^(2),常规施肥(+F);P_(2)O_(5)0 kg/hm^(2),限肥(-F))处... 为研究不同前茬作物下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差异及对后茬作物冬小麦磷累积的影响,开展了二因素田间试验,测定了3种前茬作物(玉米、大豆、花生)和2个磷肥施肥水平(P_(2)O_(5)150 kg/hm^(2),常规施肥(+F);P_(2)O_(5)0 kg/hm^(2),限肥(-F))处理下播种前和收获后耕层(0~15 cm)土壤全磷、速效磷以及不同形态无机磷的质量分数,同时测定冬小麦植株磷累积量,运用通径分析法,分析了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对冬小麦植株磷积累量的贡献.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限肥显著降低土壤全磷、速效磷和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在常规施肥水平下,玉米前茬处理的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前茬处理,为18.61 mg/kg,总无机磷、Fe-P和Ca_(10)-P的质量分数也最高,分别为592.55 mg/kg、41.97 mg/kg和338.77 mg/kg;大豆前茬处理的土壤全磷质量分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前茬处理,为972.80 mg/kg,Al-P和O-P的含量也在大豆前茬处理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43.44 mg/kg和64.37 mg/kg;花生前茬处理的土壤Ca_(2)-P和Ca_(8)-P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27.53 mg/kg和94.14 mg/kg,但与玉米前茬和大豆前茬的处理结果差异不显著.在限肥水平下,玉米前茬处理土壤的全磷、速效磷和O-P的质量分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前茬处理,分别为770.47 mg/kg、13.50 mg/kg、58.99 mg/kg;大豆前茬处理土壤Ca_(10)-P的质量分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前茬处理,为320.62 mg/kg,总无机磷、Al-P和Fe-P的质量分数与其他前茬处理差异不显著,分别为541.96 mg/kg、34.50 mg/kg和36.42 mg/kg;花生前茬处理土壤Ca_(2)-P和Ca_(8)-P的质量分数最高但与花生前茬处理的差异不显著,分别为23.04 mg/kg和78.78 mg/kg.2个磷肥水平下冬小麦植株磷累积量均在花生前茬处理下最高,分别为33.11 kg/hm^(2)和25.14 kg/hm^(2).在常规施肥水平下,花生前茬处理与玉米、大豆前茬处理的差异不显著,而在限肥水平下显著高于玉米、大豆前茬处理.经通径分析,土壤无机磷不同形态对冬小麦植株磷累积量的直接影响(直接通径系数)由大到小为Ca_(2)-P、Al-P、Fe-P、Ca_(8)-P、O-P、Ca_(10)-P.结合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表明,Ca_(2)-P是小麦磷累积的直接来源,其次是Al-P,而Fe-P和Ca_(8)-P是小麦的缓效磷源,O-P和Ca_(10)-P是小麦比较难以利用的磷源.在2种施肥水平下,前茬作物极显著影响全磷、速效磷、和无机磷的含量,进而影响冬小麦的植株磷累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前茬作物 无机磷形态 磷累积量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和前茬作物对冬小麦水肥利用效率及产量影响
2
作者 邵云 王鹏飞 +6 位作者 安佳慧 孟晔 陈海情 刘栩辰 刘战东 高阳 马守田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9,17,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和前茬作物对冬小麦土壤养分、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设置2个主处理:旋耕(RT)和免耕(NT),2个副处理:玉米前茬(MW)和大豆前茬(SW),共4个处理,分别记为RTMW、RTSW、NTMW、NTSW,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 【目的】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和前茬作物对冬小麦土壤养分、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设置2个主处理:旋耕(RT)和免耕(NT),2个副处理:玉米前茬(MW)和大豆前茬(SW),共4个处理,分别记为RTMW、RTSW、NTMW、NTSW,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前茬作物对冬小麦土壤养分、水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同一前茬作物下,免耕处理土壤含水率高于旋耕处理;同一耕作方式下,玉米前茬处理土壤含水率高于大豆前茬;冬小麦季各处理有机碳量、全氮量、速效磷量、速效钾量、铵态氮量、硝态氮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0~50 cm土层,NTSW处理均有利于冬小麦麦田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量的积累,较RTMW处理分别提高了4.14%~13.54%、35.51%~54.44%、55.75%~112%;10~50cm土层,RTMW处理后茬麦田速效磷、速效钾量较高;0~50 cm土层,RTSW处理后茬麦田铵态氮量最高,较RTMW处理高13.39%~20.64%;NTSW处理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冬小麦产量也高于其他处理,较RTMW处理增产16.62%;NTSW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及氮磷钾利用效率均最高。【结论】NTSW处理有利于冬小麦田的养分积累,且水肥利用效率最高,增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耕 免耕 前茬作物 土壤养分 水肥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稻前茬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及其旋耕轨迹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智豪 吴明亮 +4 位作者 谢双鹏 罗海峰 黎鹏程 曾熠 蒋啸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82,共11页
在进行稻油轮作区域水稻收获后旋耕作业中的前茬运动、受力仿真分析时,由于缺乏可靠的离散元仿真参数难以准确计算土壤-水稻前茬运动规律和相互间受力。该研究采用EDEM软件对土壤-水稻前茬混合物内部各物质的物理与接触参数进行离散元... 在进行稻油轮作区域水稻收获后旋耕作业中的前茬运动、受力仿真分析时,由于缺乏可靠的离散元仿真参数难以准确计算土壤-水稻前茬运动规律和相互间受力。该研究采用EDEM软件对土壤-水稻前茬混合物内部各物质的物理与接触参数进行离散元仿真标定。首先测定了土壤-水稻前茬混合物内各物质物理与相互间接触参数,以堆积角作为评价指标,利用仿真试验进行了显著因素筛选、最优水平取值范围确定及二阶回归模型下最佳参数寻优,对参数进行了标定,得到土壤-水稻前茬混合物模型极显著参数的最优组合为土壤-土壤恢复系数0.407、土壤-土壤动摩擦系数0.123、土壤-水稻前茬静摩擦系数0.596、土壤表面能1.860 J,此时与试验堆积角误差为0.58%。并进行了土壤-水稻前茬间的直剪试验与仿真,得到了稳定后不同垂直应力下试验与仿真的直剪切应力误差分别为:5.4%(50 kPa),4.1%(100 kPa),3.1%(150 kPa)。最后在最优参数组合下,开展了基于MBD-DEM的旋耕土壤-水稻前茬轨迹分析试验,前茬跟随旋耕刀及直接被掩埋两种埋覆场景下仿真与土槽试验轨迹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4,验证了仿真模型标定参数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水稻前茬旋耕轨迹调控过程的离散元仿真分析提供可靠的接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直剪试验 堆积角 水稻前茬 接触参数 旋耕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茬作物对信阳市平桥区植烟土壤养分的影响
4
作者 王海涛 张警予 +3 位作者 裴泽峰 付旭东 郭磊 胡婧棪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4期29-32,57,共5页
为研究不同前茬作物对植烟土壤肥力的影响,从信阳市平桥区采集166个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pH值总体处于适宜水平(5.5~<7.0),玉米前茬土壤酸化程度普遍较高,花生前茬土壤pH值大多处于适宜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处于... 为研究不同前茬作物对植烟土壤肥力的影响,从信阳市平桥区采集166个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pH值总体处于适宜水平(5.5~<7.0),玉米前茬土壤酸化程度普遍较高,花生前茬土壤pH值大多处于适宜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处于适宜或偏低水平,烟叶前茬土壤有机质含量有83.33%处于适宜水平,其余前茬作物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需及时补充有机肥;不同前茬的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均超过100 mg/kg,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土壤有效磷含量水稻前茬的较高,其他前茬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处于适宜水平,但变异系数较大;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均处于适宜水平,其中花生前茬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适宜水平的比例最高,为83.64%;除水稻前茬外,其他前茬植烟区土壤中氯离子平均含量均处于适宜水平,但整体来看氯离子含量偏高比例较大,在种植过程中应及时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养分含量 前茬作物 河南信阳 平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茬小麦免耕和耕作对夏大豆田土壤含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保民 徐晓丽 +2 位作者 王锋 刘锋 王法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7-970,共4页
研究了前茬小麦免耕和耕作2种方式对夏大豆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茬小麦免耕的全生育期0-20 cm的土壤平均含水量比耕作低1.06%,差异不显著;而前茬小麦免耕的20-40 cm、40-60 cm和60-80 cm土壤平... 研究了前茬小麦免耕和耕作2种方式对夏大豆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茬小麦免耕的全生育期0-20 cm的土壤平均含水量比耕作低1.06%,差异不显著;而前茬小麦免耕的20-40 cm、40-60 cm和60-8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比耕作的分别高0.36%、0.96%、0.97%,差异均不显著。前茬小麦免耕的和耕作的夏大豆平均产量分别为4253.6和4313.2 kg·hm^-2,前茬小麦免耕比耕作的减产59.6 kg·hm^-2,但差异不显著;前茬小麦免耕的和耕作对夏大豆生育期、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夏大豆前茬小麦免耕不但取得与前茬小麦耕作同样的产量效果,而且还能节省劳动量,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结构,消除犁地层对作物根系生长与吸收的影响,是值得推广的耕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前茬免耕 前茬耕作 夏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茬对烤烟生长、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8
6
作者 彭云 赵正雄 +5 位作者 李忠环 董艳 陈荣平 王胱霖 王永 杨自控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5-340,共6页
以烤烟K326品种为材料,在石林和寻甸两个不同气候生态点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一年两熟条件下油菜、小麦、大麦、绿肥和休闲5种前茬对烟株生长及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前茬明显影响烟株的生长、成熟、产量、产值和评吸质量,... 以烤烟K326品种为材料,在石林和寻甸两个不同气候生态点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一年两熟条件下油菜、小麦、大麦、绿肥和休闲5种前茬对烟株生长及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前茬明显影响烟株的生长、成熟、产量、产值和评吸质量,且因生态区不同而有差异。前茬为小麦,两个试点烤烟均表现出前期生长较快、后期落黄较好;前茬为绿肥,烤烟前期生长较慢、后期生长过旺、落黄较迟;前茬为绿肥或休闲地,两试点烤后烟叶产量最高;但产值在石林点则以前茬为大麦、绿肥或油菜,寻甸点以前茬为大麦、绿肥或小麦的处理为最好。烟叶评吸质量在石林以油菜或小麦为前茬、寻甸以小麦或绿肥为前茬的处理最佳。综合而言,烟株生长期间气温较高的石林烟区烤烟前茬以油菜为宜,而气候冷凉的寻甸烟区则以小麦或绿肥为最佳前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茬 烤烟 产量 质量 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茬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贺丽娜 梁银丽 +3 位作者 熊亚梅 周茂娟 高静 韦泽秀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8,共5页
试验研究了在延安日光温室不同前茬作物条件下,黄瓜随着生长季节的变化其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呼吸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前茬为豇豆的黄瓜产量和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前茬为番茄的黄瓜可溶性糖含量和土壤呼吸强度较高,前茬为四... 试验研究了在延安日光温室不同前茬作物条件下,黄瓜随着生长季节的变化其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呼吸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前茬为豇豆的黄瓜产量和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前茬为番茄的黄瓜可溶性糖含量和土壤呼吸强度较高,前茬为四季豆的黄瓜维生素C含量较高,前茬为翻青玉米的黄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较高,前茬为翻青黑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较高。从提高黄瓜产量的角度出发,豇豆-黄瓜是最佳模式,而从改善黄瓜品质的角度出发,番茄-黄瓜和四季豆-黄瓜是最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前茬作物 黄瓜产量 黄瓜品质 土壤呼吸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茬作物对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贾文燕 梁银丽 +4 位作者 白彩虹 朱艳丽 林兴军 彭强 陈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9-124,130,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前茬作物对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辣椒选择适宜前茬以及合理的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莴笋、大蒜和小麦为前茬作物,测定了3种前茬作物处理下的土壤养分、... 【目的】研究不同前茬作物对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辣椒选择适宜前茬以及合理的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莴笋、大蒜和小麦为前茬作物,测定了3种前茬作物处理下的土壤养分、辣椒根系形态、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产量及品质。【结果】与莴笋茬和小麦茬相比,大蒜茬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大蒜茬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较莴笋茬和小麦茬高8.79%和7.64%;辣椒根长、根粗、根干质量、净光合速率和结果数均为大蒜茬>莴笋茬>小麦茬,差异显著;大蒜茬辣椒总产量分别为莴笋茬和小麦茬的1.22和2.55倍,总经济效益分别为莴笋茬和小麦茬的1.18和2.59倍,差异极显著。小麦茬辣椒果实中Vc含量分别较莴笋茬和大蒜茬高22.85%和19.80%,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也均以小麦茬最高。【结论】大蒜茬可以显著提高辣椒产量及经济效益,小麦茬能改善辣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茬作物 种植模式 口效应 辣椒 根系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茬对当归药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新慧 张恩和 +1 位作者 王永捷 郎多勇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作物茬口对当归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跟踪调查测产,挥发油和浸出物含量分别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XD)项下甲法和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XA)测定。结果:小麦、黄芪和马铃薯茬当归药材的产... 目的:比较不同作物茬口对当归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跟踪调查测产,挥发油和浸出物含量分别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XD)项下甲法和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XA)测定。结果:小麦、黄芪和马铃薯茬当归药材的产量和一等归出成率均显著高于当归茬口,而三等归出成率分别较当归茬降低,其中总产和一等归出成率分别较当归茬提高192.43%、183.07%、175.67%和267.67%、176.78%、196.44%;三等归出成率分别较当归茬降低49.22%、57.29%和43.45%。不同茬口当归药材质量有明显差异,其中黄芪茬口的挥发油含量和和藁苯内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茬口,小麦茬口的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茬口。结论:不同前茬对当归药材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综合产量和品质分析结果,在当地常见4种茬口中以黄芪茬口的产量和品质最佳,小麦茬口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前茬 产量 挥发油 浸出物 藁苯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茬作物对小麦田土壤养分及小麦光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占琴 张力 +1 位作者 田海燕 杨相昆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41,共12页
在天山北坡棉花主产区,设置棉花-棉花-春小麦(C-C-W)、春小麦+复播饲料油菜-棉花-春小麦(W-C-W)两种轮作模式,以春小麦+复播饲料油菜连作为对照(CK),研究轮作倒茬后麦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轮作倒茬后对小麦光合特性、产量的影... 在天山北坡棉花主产区,设置棉花-棉花-春小麦(C-C-W)、春小麦+复播饲料油菜-棉花-春小麦(W-C-W)两种轮作模式,以春小麦+复播饲料油菜连作为对照(CK),研究轮作倒茬后麦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轮作倒茬后对小麦光合特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W-C-W模式和CK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1.61 g·kg^(-1)和1.89 g·kg^(-1),轮作模式(W-C-W和C-C-W)有效减缓碱解氮和速效磷的损失,增加全氮、全磷含量,降低土壤电导率,降幅为220.33~278.67μs·cm^(-1);(2)W-C-W模式在蜡熟期净光合速率(Pn)、光能利用率(LUE)、水分利用效率(WUE)及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较CK提高10.51%、136.49%、35.88%、33.26%,C-C-W处理在蜡熟期LUE、WUE、WUEi较CK提高15.85%、3.24%、0.71%;(3)轮作模式提高了小麦灌浆中期以后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及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等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提高了灌浆中期以后叶片吸收的光能进入光化学的部分(P)所占比例、电子传递速率,有效提高了小麦的光合作用能力;(4)W-C-W模式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LAI)和群体光合势(LAD)最高,冠层开度(DIFN)较低,后期平均叶倾角(MTA)较大,最终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2564、8925 kg·hm^(-2)。综上所述,小麦与棉花隔年轮作有利于培肥土壤、改善小麦冠层结构、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茬作物 轮作 小麦 土壤养分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荧光参数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施肥料对不同前茬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段四喜 聂吉梅 +5 位作者 刘燕 阕劲松 李忠环 杨正权 秦春丽 赵正雄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5,共7页
为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经济效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油菜、冬闲、绿肥、大麦、小麦5种前茬烤烟在当地常规施肥基础上分别减施氮肥(对绿肥茬、冬闲茬和油菜茬烤烟)和钾肥(对小麦茬和大麦茬烤烟)对烟株生长、烟叶产... 为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经济效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油菜、冬闲、绿肥、大麦、小麦5种前茬烤烟在当地常规施肥基础上分别减施氮肥(对绿肥茬、冬闲茬和油菜茬烤烟)和钾肥(对小麦茬和大麦茬烤烟)对烟株生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茬、绿肥茬、大麦茬和小麦茬烤烟减施肥料处理不仅不影响烤烟正常生长发育和落黄成熟,而且移栽后不同生育期生物量均有所增加,烤后烟叶产质量、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也皆以减施肥料处理较好。而冬闲茬烤烟减施肥料处理烟株前期营养生长较弱,后期营养生长较强,烤后烟叶产质量降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和烟叶品质也较差。综合而言,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绿肥茬和油菜茬烤烟可以分别减施氮肥25%和9%,大麦茬和小麦茬烤烟均可以减施钾肥10%,但冬闲茬烤烟不宜减施17%的氮肥用量,适宜施肥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施肥料 烤烟 前茬 产量 产值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茬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忠环 韩智强 +5 位作者 高福宏 彭云 史德 杨正权 杨丽琼 付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14-118,共5页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在石林和寻甸2个不同气候生态烟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1年2熟条件下油菜、小麦、大麦、绿肥和冬闲5种前茬对植烟土壤根际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个生态区不同前茬对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各不相同;前茬绿...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在石林和寻甸2个不同气候生态烟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1年2熟条件下油菜、小麦、大麦、绿肥和冬闲5种前茬对植烟土壤根际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个生态区不同前茬对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各不相同;前茬绿肥、小麦能增加烤烟根际土壤中后期细菌、放线菌数量,降低根际真菌量;大麦、冬闲前茬到烟株打顶时,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明显大于油菜、小麦及绿肥前茬;在2个生态气候区,前茬种植油菜对烟田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影响不明显,大麦与绿肥前茬下植烟土壤根际微生物量明显大于其他几种前茬类型,其中又以绿肥好于大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茬 烤烟:根际微生物 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茬季节稻草还田时间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华 蔡祖聪 +1 位作者 贾仲君 鹤田治雄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9-292,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前茬季节稻草还田时间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与前茬季节前施用稻草(稻草早)相比,水稻移栽前施用稻草(稻草晚)的处理CH4排放量增加了3.04(1996年)和7.12(1997年)倍。稻草还田时间还明显影响CH4排放和土壤Eh的季节变化...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前茬季节稻草还田时间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与前茬季节前施用稻草(稻草早)相比,水稻移栽前施用稻草(稻草晚)的处理CH4排放量增加了3.04(1996年)和7.12(1997年)倍。稻草还田时间还明显影响CH4排放和土壤Eh的季节变化。稻草晚处理土壤Eh在整个水稻生长期皆处于适宜CH4产生的水平,所以整个水稻生长期皆有CH4排放(经历烤田后例外),而稻草早处理水稻移栽42d后土壤Eh才降为负值,在此期间几乎没有CH4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排放 稻田 前茬 稻草还田时间 温室气体 排放量 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茬对线辣椒生长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贾文燕 梁银丽 +4 位作者 白彩虹 朱艳丽 彭强 林兴军 陈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56,共6页
通过对不同前茬作物下线辣椒植株生长、叶片酶活性和品质及其相关性的研究,为线辣椒合理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于2007年10月~2009年9月采用小区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不同轮作制度下线辣椒植株形态指标、叶片酶活... 通过对不同前茬作物下线辣椒植株生长、叶片酶活性和品质及其相关性的研究,为线辣椒合理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于2007年10月~2009年9月采用小区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不同轮作制度下线辣椒植株形态指标、叶片酶活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莴笋茬和大蒜茬均显著提高了线辣椒叶面积和叶片保护酶活性,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小麦茬显著提高了线辣椒果实维生素C(Vc)含量;与莴笋和大蒜茬相比,小麦茬线辣椒果实产量较低;线辣椒叶片MDA含量与果实Vc含量之间呈正相关,而与果实含水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果实Vc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大蒜和莴笋均为线辣椒较适宜的前茬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辣椒 前茬作物 形态指标 酶活性 品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茬施氮对皖草2号草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召荣 李焰焰 +3 位作者 朱玉国 陈程 宋贺 李晓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27-31,共5页
研究前茬施氮水平和施氮方式与后茬皖草2号草产量及全年草产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前茬施氮能增加皖草2号的株高,尤以前茬氮肥分期施用处理最为明显。随前茬氮肥水平的加大,后茬皖草2号的鲜草、干草产量相应提高,其中前茬纯氮肥施用量... 研究前茬施氮水平和施氮方式与后茬皖草2号草产量及全年草产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前茬施氮能增加皖草2号的株高,尤以前茬氮肥分期施用处理最为明显。随前茬氮肥水平的加大,后茬皖草2号的鲜草、干草产量相应提高,其中前茬纯氮肥施用量达225 kg/hm2以上时,后茬皖草2号的鲜草、干草产量达到较高水平。相同施氮水平条件下,前茬氮肥分期施用比一次性基施的鲜草、干草产量高。前茬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与氮肥分期施用均能提高小黑麦Triticale cereale—皖草2号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的全年草产量,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前茬纯氮施用量为300和375 kg/hm2且分期施用时,2茬牧草全年干草总产量均可达到较高水平,且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茬施氮 皖草2号 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丽水不同前茬杉木林土壤性质与林木生长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承栋 张小泉 +4 位作者 魏以荣 冯福娟 何金训 焦如珍 李永慈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54-961,共8页
重点论述浙江省丽水地区花岗岩立地条件下不同前茬的杉木林的土壤性质变化及其与林木生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前茬是马尾松、阔叶树和灌丛的杉木生长量均比连茬杉木林高 ,树龄 5a之后 ,差异十分显著。在不同前茬的杉木林土壤中细菌... 重点论述浙江省丽水地区花岗岩立地条件下不同前茬的杉木林的土壤性质变化及其与林木生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前茬是马尾松、阔叶树和灌丛的杉木生长量均比连茬杉木林高 ,树龄 5a之后 ,差异十分显著。在不同前茬的杉木林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固氮菌数量以连茬杉木林土壤最低 ,只是放线菌数量并不低 ;和其他不同前茬的杉木林土壤相比 ,连茬杉木林土壤中转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较低 ,连茬杉木林土壤速效磷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不同前茬杉木林样地土壤 ,Ca2 + 、Mg2 + 含量也有类似的规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前茬杉木林土壤转化酶活性、速效氮、速效钾及Mg2 + 含量与林木生长呈正相关 ,有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前茬 林木生长 土壤性质 转化酶活性 速效氮 速效钾 丽水地区 灌丛 放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地区前茬作物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及施肥改进措施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江舟 焦永鸽 +3 位作者 代快 沙传平 计思贵 张立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0期6597-6600,6652,共5页
[目的]为玉溪烟区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依据不同小生态气候,选择玉溪有代表性的前茬轮作烟区,通过1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油菜、豌豆、绿肥、叶菜类蔬菜、休闲对照等6类前茬对烤烟产质量、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及施肥改... [目的]为玉溪烟区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依据不同小生态气候,选择玉溪有代表性的前茬轮作烟区,通过1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油菜、豌豆、绿肥、叶菜类蔬菜、休闲对照等6类前茬对烤烟产质量、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及施肥改进措施。[结果]对于叶菜类前茬,烤烟栽前土壤速效氮相比休闲对照显著增加,绿肥和叶菜类前茬处理烤烟长势强,后期落黄较慢,烟叶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但品质差,均价偏低;而对于小麦、油菜和豌豆前茬,烤烟栽前土壤速效氮和休闲对照相比无差异,烟叶品质、产值略高于对照。对于绿肥、叶菜类前茬,适当降低氮肥可增加钾肥供应,烟叶品质明显提升;对于小麦、油菜和豌豆前茬,保持烤烟施肥总量不变,适当减少基肥用量增加追肥用量,烟叶产质量显著高于休闲对照。[结论]烤烟施肥量和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前茬作物而适当地调整,以实现烟叶生产的稳产提质,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前茬 土壤养分 施肥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茬作物营养对烟草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欣英 李文庆 +3 位作者 张兴海 赵维庆 秦善堂 李文广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46,共5页
通过大田调查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前茬作物玉米和甘薯对烟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比甘薯吸收较多的氮和磷元素,但吸收氯的能力比甘薯低;土壤施用玉米面和甘薯面能显著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烟草品质,以施用量为50 g/盆的... 通过大田调查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前茬作物玉米和甘薯对烟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比甘薯吸收较多的氮和磷元素,但吸收氯的能力比甘薯低;土壤施用玉米面和甘薯面能显著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烟草品质,以施用量为50 g/盆的烟草综合表现最好;甘薯茬更适合种烟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茬 营养 烟草 品质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茬作物与施肥方式互作对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忠武 鲁耀 +5 位作者 周绍松 王建新 张静 朱海滨 雷靖 杨景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7-21,共5页
为昆明烟区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提供依据,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在昆明市寻甸烟区采用2因素3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大麦、小麦、豌豆和荞麦4种前茬作物与优化施肥、习惯施肥互作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因素互作对烟... 为昆明烟区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提供依据,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在昆明市寻甸烟区采用2因素3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大麦、小麦、豌豆和荞麦4种前茬作物与优化施肥、习惯施肥互作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因素互作对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性状和评吸质量具有显著影响,以前茬小麦-习惯施肥烟株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前茬荞-优化施肥烟叶经济性状表现较好,前茬豌豆-优化施肥化学性状表现较好,前茬豌豆-优化施肥评吸质量表现较好。在单因素条件下,不同前茬作物对烟株生长和烟叶产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前茬荞麦烟株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前茬豌豆烟叶的经济性状及评吸质量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前茬作物 优化施肥 产质量 寻甸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茬作物对星油藤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启凤 曹淑红 +3 位作者 蔡志全 巩合德 樊国盛 王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6,共5页
为探讨不同前茬作物对星油藤土壤肥力的影响,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文镇开展了5种不同前茬作物(茶树-星油藤、水稻-星油藤、香蕉-星油藤、玉米-星油藤、空地-星油藤)对星油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值、土壤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 为探讨不同前茬作物对星油藤土壤肥力的影响,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文镇开展了5种不同前茬作物(茶树-星油藤、水稻-星油藤、香蕉-星油藤、玉米-星油藤、空地-星油藤)对星油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值、土壤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微量元素的影响研究(以空地-星油藤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前茬作物对星油藤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电导率与空地土壤pH、电导率均呈显著差异。微量元素全锰、全铁、全锌和全铜的含量低于世界和全国土壤平均水平,重金属元素全锌和全铜单项污染值小于1。以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综合评价不同前茬作物对星油藤的土壤肥力水平依次为:玉米-星油藤>茶树-星油藤>香蕉-星油藤>水稻-星油藤>空地-星油藤。综合考虑,以前茬作物为玉米和茶树的星油藤土壤肥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茬作物 星油藤 根际土壤 非根际土壤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