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卢耀明 蔡桦 +6 位作者 庄洪 黄树开 王炳南 张华 张志海 魏国强 颜祖侠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 探讨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自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对60例前臂双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二夹板组和四夹板组,分别予以手法复位和二夹板或四夹板(连旋中板共五块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 二夹板组与四夹板组... 目的 探讨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自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对60例前臂双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二夹板组和四夹板组,分别予以手法复位和二夹板或四夹板(连旋中板共五块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 二夹板组与四夹板组外固定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解除夹板后前臂旋转功能、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为3~6个月。结论 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疗效满意,与传统的四夹板外固定比较,具有简便、易掌握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板外固定 治疗 前臂双骨折 疗效 手法复位 二夹板固定 四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同行 郭德权 +3 位作者 徐晓峰 羊国民 徐国平 孔德宏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5期260-261,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前臂双骨折治疗中 ,应该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的功能效果。方法 对 95例 7~ 1 4岁闭合性、移位的前臂双骨折 ,其中 74例按不同的骨折类型早期手法复位 ,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重点注意克服存在的旋转因素 ,不成功... 目的 探讨儿童前臂双骨折治疗中 ,应该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的功能效果。方法 对 95例 7~ 1 4岁闭合性、移位的前臂双骨折 ,其中 74例按不同的骨折类型早期手法复位 ,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重点注意克服存在的旋转因素 ,不成功者给予手术治疗。适宜的指导功能锻炼。另有2 1例进行开放复位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 ,以后二次手术 ,取内固定。结果  74例中 67例手法复位成功 ,成功率为 90 5 % ,骨折愈合时间为 32~ 45d ,平均 41d。 7例手法复位不成功采用手术治疗 ,其中 2例为小切口撬拨治疗。骨折愈合时间为 85~ 95d,平均 91d。手法复位组中 <6h就诊 60例中 3例不成功 ,>6h就诊 1 4例中 4例不成功。经随访 1年以上 ,2例有 1 0°左右的旋转。 2 1例手术骨折愈合时间为 75~ 1 50d ,平均 92d。皆于 6个月~ 1年取钢板。结论 儿童前臂双骨折应尽早应用手法复位是重要的 ,旋转移位是前臂双骨折复位成功和功能恢复好的关键性因素 ,应主动加以克服 ,复位成功率是可以提高的 ,开放复位对儿童前臂双骨折不能作为首选 ,应进一步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观念 ,融入有限的手术 ,便于护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儿童 前臂双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顶手法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93例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龙炳新 蓝水清 《中医正骨》 2002年第9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折顶手法 儿童 前臂双骨折 手法复位 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原始创腔理论创立漂浮正骨法整复前臂双骨折理论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汝寿 常敏 +2 位作者 陈静刚 杨景帆 郭英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期63-65,共3页
传统的手法整复尺桡骨双骨折均在牵引下完成分骨、推挤、折顶等动作,在牵引下复位常形成"软性"夹板,使术者不易准确触摸断端,持续的牵引力多与术者的施力不一致,会对抗抵消一部份复位力,对软组织损伤大;技术上及复位较难把握... 传统的手法整复尺桡骨双骨折均在牵引下完成分骨、推挤、折顶等动作,在牵引下复位常形成"软性"夹板,使术者不易准确触摸断端,持续的牵引力多与术者的施力不一致,会对抗抵消一部份复位力,对软组织损伤大;技术上及复位较难把握,常常矫正不完全,难以达到手法"所施得宜"及"尽其法"的目的。我院根据前臂双骨折的损伤机制和解剖特点及"原始创腔"原理,在不牵引状态下进行弹浮正骨、沉浮分骨等手法,创立"漂浮正骨法"复位手法整复前臂双骨,在牵引时机、推顶方向、分骨时机及要点等方面提出创新观点,并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总结优化,形成系统理论,本文主要论述其复位原理及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创腔 前臂双骨折 漂浮正骨法 理论创新
原文传递
52例前臂双骨折病人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美杏 李艳玲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9年第3期791-792,共2页
关键词 前臂双骨折 小夹板外固定 骨折病人 护理 小夹板固定 侧方移位 功能恢复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双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效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云平 李勇刚 +1 位作者 王宇飞 杨克敏 《云南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22-323,共2页
前臂双骨折在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及时科学的治疗处理才能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尽快恢复双臂功能。若治疗不当,会造成日后双臂活动障碍以及多种并发症。相关学者认为骨间膜是影响前臂双骨折... 前臂双骨折在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及时科学的治疗处理才能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尽快恢复双臂功能。若治疗不当,会造成日后双臂活动障碍以及多种并发症。相关学者认为骨间膜是影响前臂双骨折恢复的重要因素,很多研究把治疗双臂骨折的重点放在了利用骨间膜上。本文从多种角度出发,比较多种方法对治疗前臂双骨折的效果,现将观察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双骨折 前臂功能恢复 治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夹板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生物力学测定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卢耀明 赵卫东 +7 位作者 蔡桦 黄文华 庄洪 魏合伟 王炳南 张志海 颜祖侠 朱青安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定与临床研究 ,探讨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和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在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 ,取 8个新鲜成年男性尸体前臂标本 ,每一标本分别作“无夹板”、“二夹板”、“四夹板”外固定 ,分...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定与临床研究 ,探讨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和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在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 ,取 8个新鲜成年男性尸体前臂标本 ,每一标本分别作“无夹板”、“二夹板”、“四夹板”外固定 ,分别在正常扭转、正常分骨、截断分骨、截断扭转状态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实验数据作统计学处理。在临床研究部分 ,则自 1997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 ,对 6 0例前臂双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 ,分别予以手法复位 ,两夹和四夹 (连旋中板共五块夹板 )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结果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正常扭转状态下、截断扭转状态下与正常分骨状态下 ,“空白组”、“二夹组”与“四夹组”的组间差别均非常显著 (P <0 .0 1) ;截断分骨状态下、“空白组”、“二夹组”与“四夹组”的组间差别亦显著 (P <0 .0 5 )。通过临床观察可见 :“两夹组”与“四夹组”外固定效果接近 ,解除夹板后前臂旋转功能、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为 3~ 6个月。结论 :实验研究表明 :“二夹组”无论抗旋转或分骨方面都明显优于“四夹组”。而临床研究亦显示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疗效满意 ,与传统的四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比较 ,具有简便、易掌握、疗效可靠等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夹板 前臂双骨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二夹板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 被引量:1
8
作者 邹培 李贵 《中国骨伤》 CAS 1998年第6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前臂双骨折 超宽二夹板固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双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比较研究(附2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林成君 刘磊 +3 位作者 史方悌 何其泉 孙勇 杜学刚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1年第3期145-147,共3页
作者采用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前臂双骨折260例,其中双接骨板组130例,桡板尺针组60例,双骨圆针组70例.经3个月~4年的随访,结果双接骨板组尺桡骨愈合率最高,再手术率最低.通过测量30对尺桡骨标本的长度和口径;并分析骨圆针固定尺桡骨时与... 作者采用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前臂双骨折260例,其中双接骨板组130例,桡板尺针组60例,双骨圆针组70例.经3个月~4年的随访,结果双接骨板组尺桡骨愈合率最高,再手术率最低.通过测量30对尺桡骨标本的长度和口径;并分析骨圆针固定尺桡骨时与髓腔的接触面积,发现骨圆针穿入髓腔后与骨折端的髓腔面接触不理想,难于达到确实固定的效果;力学测试了经接骨扳和骨圆针固定的尺桡骨骨折各15对,结果说明在同等外力条件下,骨圆针组易发生成角、分离及旋转现象.认为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应采用双接骨板的方法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双骨折 内固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cumed髓内钉治疗青少年前臂双骨折1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欣伟 赵勇 +6 位作者 周大鹏 安舒 赵东风 项良碧 刘兵 马鑫 孟昱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5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Acumed髓内钉治疗青少年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青少年前臂双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10~16岁,平均年龄(12.7±1.7)岁。均行闭合... 目的探讨应用Acumed髓内钉治疗青少年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青少年前臂双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10~16岁,平均年龄(12.7±1.7)岁。均行闭合复位Acumed髓内钉内固定。受伤原因:摔伤9例,车祸伤1例,重物砸伤1例。按Anderson标准予以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出院后随访6~15个月,平均随访(11.8±2.9)个月。全部患者获得骨性愈合,骨愈合时间6~12周,平均时间(9.6±2.0)周。未发生深部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按Anderson标准评价:优11例,优良率100%。结论 Acumed前臂髓内钉治疗青少年前臂双骨折能做到骨折端的精确复位,同时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创伤小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双骨折 青少年 髓内钉 坚固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前臂双骨折178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乃博 《吉林中医药》 2007年第7期28-29,共2页
目的:介绍中医治疗前臂双骨折经验。方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加分骨垫及三期分治用药。结果:治疗178例,优97例,良58例,可17例,差6例。结论:中医治疗前臂双骨折疗效肯定。
关键词 前臂双骨折/中医疗法 手法复位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前臂双骨折气性坏疽行截肢术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素红 董梅 孙建霞 《天津护理》 2009年第2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前臂双骨折 气性坏疽 截肢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弹性钉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晓光 杨帆 +1 位作者 陈志 潘国铨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6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前臂双骨折对前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与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取手法复位结合弹性钉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开...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前臂双骨折对前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与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取手法复位结合弹性钉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开展前臂旋转功能锻炼的时间,并在术后12周进行Broberg and Morrey评分。结果:治疗组术后至开展前臂旋转功能锻炼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优良率治疗组为93.22%,对照组为76.7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弹性钉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双骨折 弹性钉 内固定 中医手法
原文传递
微创治疗不稳定性前臂双骨折76例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相成 邵向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06年第5期447-447,共1页
关键词 不稳定性前臂双骨折 微创治疗 尺桡骨骨折 联合治疗 长臂石膏 骨折患者 随访观察 总结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双骨折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指导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翠芳 张霞 +1 位作者 张桂兰 张翠云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前臂双骨折 内固定术 康复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双骨折闭合治疗 被引量:3
16
作者 赖洪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83-183,共1页
关键词 前臂双骨折 闭合疗法 复位 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庆雷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5期92-93,共2页
目的分析弹性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的效果。方法 72例前臂双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弹性定固定;对照组患儿采用钢板内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手术时... 目的分析弹性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的效果。方法 72例前臂双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弹性定固定;对照组患儿采用钢板内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在经过不同固定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43.3±9.2)min;切口长度(3.2±1.1)cm;术中出血量(34.3±10.2)ml;骨折愈合时间(7.5±1.2)周,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66.3±16.2)min;切口长度(11.2±1.0)cm;术中出血量(154.3±50.2)ml;骨折愈合时间(14.3±2.5)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前臂双骨折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无论使用钢板内固定还是弹性钉均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弹性钉固定切口长度更小,术中出血量少,患儿恢复时间短,优于使用钢板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 弹性钉固定 前臂双骨折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直角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特殊型前臂双骨折2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小波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66,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特殊类型前臂双骨折的损伤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 1例采用闭合复位自制超肘直角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 :16例达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 ,5例功能对位。临床愈合时间平均 2 3天 ,17例经平均 5年零 4个月随访 ,功能... 目的 :探讨儿童特殊类型前臂双骨折的损伤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 1例采用闭合复位自制超肘直角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 :16例达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 ,5例功能对位。临床愈合时间平均 2 3天 ,17例经平均 5年零 4个月随访 ,功能优 13例 ,良 4例。结论 :儿童特殊型前臂双骨折损伤机制特殊 ,力求解剖复位。闭合复位前臂超肘直角夹板外固定疗效确切 ,合并桡神经损伤多为骨折移位或受牵拉所致 ,可以自然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前臂双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 外固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77例前臂双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光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5期115-116,共2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3例前臂双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3例前臂双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复位优良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对比两组复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复位效果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当,且可缩短住院时间,避免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前臂双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文山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9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前臂双骨折患者80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不超肘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回顾两组的临床资料。结论: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前臂双骨折患者80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不超肘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回顾两组的临床资料。结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促使关节功能恢复,对改善预后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 前臂双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