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素法行乳腺癌前哨淋巴通道显像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佳 王水 +1 位作者 刘晓安 凌立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通过乳晕下注射99mTc-SC行乳腺癌术前淋巴显像,探讨前哨淋巴通道(SLC)的走行特点。方法:对101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包括3例多中心性/多灶性乳腺癌)行术前淋巴显像,其中成功显示SLC者88例,测量并记录SLC的外侧角即θe。结果:94.32%(... 目的:通过乳晕下注射99mTc-SC行乳腺癌术前淋巴显像,探讨前哨淋巴通道(SLC)的走行特点。方法:对101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包括3例多中心性/多灶性乳腺癌)行术前淋巴显像,其中成功显示SLC者88例,测量并记录SLC的外侧角即θe。结果:94.32%(n=83)的病例有一条主要的SLC,5.68%(n=5)的病例有两条SLCs。SLC主要走行在乳腺的外上象限(n=87,占98.86%),其中7例(7.95%)的θe角为0°-30°,31例(35.23%)的θe角为31°-60°,49例(55.68%)的θe角为61°-90°,所有SLC均终止于腋窝SLN,未发现有内乳区SLN。结论:术前淋巴显像通过乳晕下注射99mTc-SC,显示SLC的走行特点为:主要起源于乳晕的外上边缘、穿越乳腺的外上象限、终止于腋窝SLN。SLC的走行特点与原发肿瘤的部位和数量无关。通过术前对SLC行走路线和数量的认识有助术中正确定位SLN,提高SLNB的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通道 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前哨淋巴通道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指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分期的应用(附30例报告)
2
作者 陈翔 史俊 +2 位作者 周苏君 徐强音 葛志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0-442,共3页
目的:研究通过前哨淋巴通道(sentinel lymph channel,SLC)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指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分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99 m锝硫胶体和亚甲蓝联合示踪法,通过SLC行SLNB,对检取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目的:研究通过前哨淋巴通道(sentinel lymph channel,SLC)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指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分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99 m锝硫胶体和亚甲蓝联合示踪法,通过SLC行SLNB,对检取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行连续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检查。结果:2008年7月~2010年8月3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成功行SLNB,检出率为96.8%(30/31),假阴性率为0(0/13)。检出SLN 1~3枚,共39枚,平均1.3枚。连续切片和HE染色检出阳性SLN 13例,其中微转移2例,阴性SLN 17例。结论:通过SLC行SLNB准确可靠,连续切片技术是准确评估SLN的重要病理检测方法,有助于精确指导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通道 前哨淋巴结活检 微转移 连续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法乳腺癌前哨淋巴通道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水 刘晓安 +2 位作者 赵佳 耿强 刘力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48-750,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前哨淋巴通道(SLCs)及其与前哨淋巴结(SLN)之间的解剖关系,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出现假阴性的机制.方法6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作外侧角即θe标记.全身麻醉后于乳晕内侧缘注入美蓝3 ml.取改良根治术标本仔细解... 目的通过研究前哨淋巴通道(SLCs)及其与前哨淋巴结(SLN)之间的解剖关系,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出现假阴性的机制.方法6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作外侧角即θe标记.全身麻醉后于乳晕内侧缘注入美蓝3 ml.取改良根治术标本仔细解剖连接乳晕和SLN之间的SLCs,观察其走行方向、走行途径、数量及与SLN之间的关系.结果52例(83.9%)成功解剖SLCs及其连接的SLN,其中49例(94.2%)SLCs的θe角为31°~90°,36例(69.2%)θe角为61°~90°.1枚SLN者48例(92.3%),2枚者4例(7.7%).SLCs与SLN有3种连接方式:2条独立的SLCs各连接1枚SLN;1条SLCs进入腋窝前后分成若干分支连接1枚SLN;1条SLCs进入腋窝前分成2条各连接1枚SLN,且2枚SLN可位于腋窝的不同群.沿SLCs解剖出的SLN,病理结果未发现有假阴性和假阳性.结论尚未发现乳腺癌腋窝“跳跃式”淋巴转移模式,推测SLNB假阴性的产生是技术问题,可能与手术者对SLCs和SLN行走路线和数量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通道 美蓝
原文传递
核素法前哨淋巴通道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凌立君 赵佳 +1 位作者 王水 刘晓安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通道(SLCs)的行走方向、途径、数量及其与前哨淋巴结(SLN)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1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术前淋巴显像,其中成功显示SLCs者79例,测量并记录SLCs的外侧角即θe。结果 93.67%(n=74)的病例有一条主要的SLC,6....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通道(SLCs)的行走方向、途径、数量及其与前哨淋巴结(SLN)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1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术前淋巴显像,其中成功显示SLCs者79例,测量并记录SLCs的外侧角即θe。结果 93.67%(n=74)的病例有一条主要的SLC,6.33%(n=5)的病例有两条SLCs。SLCs主要走行在乳腺的外上象限(n=78,占98.73%),其中5例(6.33%)SLCs的θe角为0°~30°,28例(35.44%)SLCs的θe角为31°~60°,45例(56.96%)θe角为61°~90°,均终止于腋窝SLNs,未发现有内乳区SLNs。结论通过乳晕下注射^(99)Tc^m-SC行术前淋巴显像,显示SLCs主要起源于乳晕的外上边缘,穿越乳腺的外上象限,终止于腋窝SLNs。通过术前对SLCs和SLN行走路线和数量的认识有助于手术医生在术中正确定位SLN,提高SLNB的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通道 核素
原文传递
联合法观察前哨淋巴通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水 刘晓安 +2 位作者 赵佳 耿强 刘力嘉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通过乳晕下联合注射^(99)Tc^m-SC和美蓝,研究前哨淋巴通道(SLC)的行走方向、途径、数量及其与前哨淋巴结(SLN)之间的关系,以探讨乳腺癌SLNB出现假阴性的机制,并提出提高其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的方法。方法 93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 目的通过乳晕下联合注射^(99)Tc^m-SC和美蓝,研究前哨淋巴通道(SLC)的行走方向、途径、数量及其与前哨淋巴结(SLN)之间的关系,以探讨乳腺癌SLNB出现假阴性的机制,并提出提高其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的方法。方法 93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术前核素法SLC显像和术中染料法SLC显像,并据SLC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结果 93例中核素法和染料法同时成功显示SLC和SLN者81例。大多数患者只有一条位于乳腺外上象限的SLC,且主要集中在θe角为31°~90°的范围内,均终止于腋窝SLN。沿SLCs解剖出的SLN,病理结果未发现有假阴性和假阳性。结论尚未发现乳腺癌腋窝"跳跃式"淋巴转移模式,推测SLNB假阴性的产生是技术问题,可能与手术者对SLCs和SLN行走路线和数量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有直接关系。核素法与染料法各有优劣,两者联合,优势互补,通过术前核素显像对SLC和SLN的分布获得大致了解后,在术中仔细解剖沿蓝染SLC寻找SLN,可以有效的检出SLC,并减少SLNB的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通道 99Tcm-SC 美蓝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技术在评估乳腺癌前哨淋巴通道及前哨淋巴结多样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莹 巩海燕 +2 位作者 杜丽雯 李春莲 栗翠英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23期2586-258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显示乳腺癌前哨淋巴通道(SLC)及前哨淋巴结(SLN)多样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女性乳腺癌患者26例,术前均接受乳晕及深层腺体内注射超声造影剂行超声造影探查SLC和SLN。术中于乳晕及深层腺体内注射亚甲蓝,术后解剖蓝...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显示乳腺癌前哨淋巴通道(SLC)及前哨淋巴结(SLN)多样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女性乳腺癌患者26例,术前均接受乳晕及深层腺体内注射超声造影剂行超声造影探查SLC和SLN。术中于乳晕及深层腺体内注射亚甲蓝,术后解剖蓝染的SLC和SLN,并进一步将超声造影探及的SLN及蓝染的SLN送病理检查。结果用超声造影技术,26例患者探及至少1条SLC及1个SLN。探及到3种类型的SLC,分别为浅层前哨淋巴通道(SSLC)、穿支前哨淋巴通道(PSLC)和深层前哨淋巴通道(DSLC)。探及到5种淋巴引流模式(LDP),分别为SSLC、PSLC、SSLC+PSLC、SSLC+DSLC和SSLC+PSLC+DSLC。超声造影探及的LDP与手术LDP相一致的患者为24例(92.31%)。6例患者探及到分叉的SLC;3例患者探及到中断的SLC,且相对应的SLN没有强化;术后病理证实该3例患者腋窝淋巴结均有癌转移。结论超声造影在术前评估乳腺癌SLC和SLN多样性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对进一步SLN活检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造影 前哨淋巴通道 前哨淋巴
原文传递
前哨淋巴结活检指导保留乳房手术患者行选择性腋窝淋巴结清除术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翔 王水 +3 位作者 刘晓安 凌立君 丁强 査小明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通过前哨淋巴通道(SLC)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以指导保留乳房手术(breast-conserving therapy,BCT)患者行选择性腋窝淋巴结清除术(ALND)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在BCT患者中采用联合示踪法通过SLC行SLNB。对术中检... 目的研究通过前哨淋巴通道(SLC)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以指导保留乳房手术(breast-conserving therapy,BCT)患者行选择性腋窝淋巴结清除术(ALND)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在BCT患者中采用联合示踪法通过SLC行SLNB。对术中检出的前哨淋巴结(SLN)行细胞印片和冰冻切片检查,根据SLN的术中病理结果行选择性ALND,其中SLN阳性、行ALND者为A组,SLN阴性仅行SLNB者为B组。定性资料的比较选用χ2检验,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联合示踪法行SLNB的BCT患者共43例,检出42例,A组28例,B组14例。两组患者的SLC均被显影。每例患者被检出SLN1~3枚,平均1.4枚,共被检出59枚。SLNB检出率为97.7%(42/43)。术后病理检查共检出阳性SLN29例,其中术中细胞印片、冰冻切片及二者联合病理检测分别检出阳性淋巴结27、27、28例。A组ALND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03)。结论通过SLC行SLNB有助于准确定位SLN,能够指导BCT患者行选择性ALND,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前哨淋巴通道 保留乳房手术 腋窝淋巴结清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