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法定位活组织检查前哨淋巴结在结直肠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魏东耀 耿亚梅 +3 位作者 臧雷 赵占伟 靳忠党 王冬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828-830,共3页
目的:探讨对结直肠癌患者行体外法定位前哨淋巴结( sentinel lymph node,SLN)技术的可靠性及其对肿瘤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结直肠癌患者体外法定位的SLN,用10g/L异硫蓝染料对离体肿瘤染色并在5min内找出被蓝染的... 目的:探讨对结直肠癌患者行体外法定位前哨淋巴结( sentinel lymph node,SLN)技术的可靠性及其对肿瘤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结直肠癌患者体外法定位的SLN,用10g/L异硫蓝染料对离体肿瘤染色并在5min内找出被蓝染的第1-4个淋巴结判定为SLN。组织病理学检查被HE染色蓝染的SLN;若检查结果为阴性,再对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寻找染色为阳性的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所获得的全部淋巴结,并计算体外法SLN 检出率及病理分期提高率。结果共检出淋巴结672枚,其中 SLN 102枚。SLN 患者36例(92.3%,36/39);每例患者SLN为1~5枚,平均2.62枚。其中17例患者行常规HE染色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LN微转移灶皆为阴性,于根治性切除术中获得的标本中非SLN的区域淋巴结也均为阴性,即假阴性率为0.0%;12例患者于常规HE染色中检测到SLN中存在微转移灶,检出率为30.8%(12/39),HE染色为阴性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被证实存在微转移灶患者7例,联合抗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提高检出率为17.9%(7/39),病理分期提高率为20.5%(8/39)。结论结直肠癌体外SLN定位活组织检查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联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能提高检出率,使患者病理分期得到提高,并对应用辅助化疗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给予准确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对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海 唐朝阳 +1 位作者 江拥军 申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33期66-67,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对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采取注射亚甲蓝的方法定位腋窝前哨淋巴结并对其进行活检,...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对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采取注射亚甲蓝的方法定位腋窝前哨淋巴结并对其进行活检,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实施全部淋巴结连续切片病理检查。观察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对乳腺癌的预测情况。结果 68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共检出66例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7.1%,平均检出时间为(5.3±0.2)min。共检出前哨淋巴结127枚,腋窝淋巴结共560枚,均为阴性。66例前哨淋巴结病理结果显示,63例为阳性,3例阴性,准确率为95.5%(63/66)。结论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检测技术,利于正确判断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淋巴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活检与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贾巍 宋瑞 +3 位作者 王勇 孙霞 董江萌 杨进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活检和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假阴性诊断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8年7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有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150例,分为术前活检组和术中冷冻组。依据术... 目的分析术前活检和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假阴性诊断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8年7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有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150例,分为术前活检组和术中冷冻组。依据术前穿刺、术中冷冻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对术前活检组患者术前、术后病理一致性(术前活检假阴性率)和术中冷冻组术中、术后病理一致性(术中检测假阴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不同年龄、肿瘤直径患者的病理一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活检组石蜡病理和术前穿刺活检病理的一致率较术中冷冻组高(P<0.05)。术前活检组假阴性率较术中冷冻组低(P<0.05)。结论术前活检在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准确性上优于术中冷冻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优化也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组织检查 针吸 冷冻超薄切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诊断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爱兰 刘敏 +4 位作者 陆作为 宋冬 左文述 王永胜 宋现让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63-464,479,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49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同时进行SLN术中细胞学与快速病理检查,与常规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LN术中细胞学检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准确率分别为86.2%、99.3%和9... 目的:探讨术中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49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同时进行SLN术中细胞学与快速病理检查,与常规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LN术中细胞学检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准确率分别为86.2%、99.3%和96.7%;术中快速病理学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准确率分别为98.5%、100.0%和99.0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细胞学检查可以作为快速病理的补充或替代手段用于乳腺癌SLN的诊断,正确取材和制片是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学技术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不同检查方法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尹培 曹莉明 +3 位作者 游志鑫 柴鹏 郝美静 王浩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8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不同检查方法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47例,术...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不同检查方法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47例,术前均于乳晕周围注射^(99m)Tc-硫胶体(^(99m)Tc-SC)对SLN定位,实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利用γ探测仪进行SLN探测,术后所有标本均行常规病理检查,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VEGF表达情况。结果 47例术中共切检SLN 105枚,常规病理检查检出SLN转移85枚。VEGF表达常规病理检查检出SLN转移明显高于常规病理检查检出无SLN转移,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VEGF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常规病理检查方法及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检测对乳腺癌SLN转移检出率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病理检查方法对乳腺癌SLN转移检出率均低于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N活组织病理检查对判断乳腺癌SLN是否转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上对乳腺癌患者应在常规病理检查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等检查,以提高SLN微转移灶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马其彬 陈修(氵邕)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850-851,共2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肿瘤转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颜招 朱红成 +1 位作者 李长仔 张祎 《医学诊断》 2024年第4期487-494,共8页
腋窝淋巴结状态是乳腺癌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评估的重要依据,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有重要的意义,是评估其是否转移的标准之一,是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的标准术式。虽然前哨淋巴结具有创伤小,后遗症少等优点,... 腋窝淋巴结状态是乳腺癌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评估的重要依据,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有重要的意义,是评估其是否转移的标准之一,是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的标准术式。虽然前哨淋巴结具有创伤小,后遗症少等优点,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在传统观念上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仍然是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对于1~2个淋巴结微转移的患者可免除ALND,其总体生存并不会受到影响。对于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能否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腋窝淋巴结状态进行较为精准的评估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将结合现有与前哨淋巴结活检相关文献,就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临床上面临的一些争议和问题做一综述。Axillary lymph node status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staging of breast cancer, the choice of treatment plan, and the evaluation of prognosis.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is one of th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whether it is metastatic. It is also a standard operation for axillary lymph node negative patients. Although sentinel lymph node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 and fewer sequelae,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 is still the standar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entinel lymph node positive breast cancer.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atients with 1~2 lymph node micrometastases can be exempted from ALND, and their overall survival will not be affected. Whether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can accurately evaluate axillary lymph node status in axillary lymph node positive patients after neoadjuvant therapy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and some controversies and problems in clinical practice based 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 related to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淋巴结清扫术中前哨淋巴结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路川 应敏刚 +2 位作者 臧卫东 林庆中 魏晟宏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114例胃癌清扫术患者行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并予以行第二站以上的淋巴结清扫术,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胃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7.37%,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92.06%,敏感性... 目的探讨胃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114例胃癌清扫术患者行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并予以行第二站以上的淋巴结清扫术,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胃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7.37%,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92.06%,敏感性为95.03%。结论对早期胃癌行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有助于确定适当的清扫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淋巴结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ngPoint导航联合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采样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朱建坤 刘大伟 +1 位作者 李晓峰 孟倩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寻找一种准确定位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前哨淋巴结(SLN)的方法,验证SLN作为淋巴结取样样本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外科临床分期为Ⅰa期NSCL... 目的:寻找一种准确定位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前哨淋巴结(SLN)的方法,验证SLN作为淋巴结取样样本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外科临床分期为Ⅰa期NSCLC住院患者50例,术前借助LungPoint导航气管镜下肿瘤周围注射示踪剂吲哚菁绿,通过荧光胸腔镜成像完成SLN定位,并对包括SLN在内的区域淋巴结行病理学检查,使用该方法对SLN的识别率、准确率与假阴性率等验证其作为淋巴结取样样本的合理性。结果:50例患者中,41例检测到SLN,识别率为82.0%(41/50),经病理检测发现3例共计9枚SLN有淋巴结转移(阳性),其中1例亦检出非前哨淋巴结(N-SLN)阳性2枚。9例患者未检测到SLN,清扫淋巴结54枚,未发现转移淋巴结,故SLN准确率为100.0%(41/41),假阴性率为0(0/3)。结论:借助LungPoint气管镜在肿瘤周围注射示踪剂吲哚菁绿,通过荧光胸腔镜成像探寻SLN技术具有较高的区域淋巴结转移预测性,有望成为指导Ⅰa期NSCLC系统性淋巴结采样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吲哚花青绿 显微镜检查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指导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价值 被引量:16
10
作者 于志强 李志旺 +3 位作者 韦伟 孙德胜 韩彬 刘晓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指导下结合淋巴结内注射亚甲蓝定位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可行性及SLN转移与非转移时的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方法选择30例经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于近肿瘤侧乳晕区皮内及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指导下结合淋巴结内注射亚甲蓝定位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可行性及SLN转移与非转移时的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方法选择30例经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于近肿瘤侧乳晕区皮内及皮下注射造影剂,观察SLN的超声造影增强情况,记录SLN的大小、个数、淋巴门、纵横比、增强时间及增强模式。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注入SLN内,对其定位。手术取出标记的SLN送病理检查,并根据结果分为SLN转移组和SLN非转移组。结果 3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超声造影成功检出SLN者27例,共检出51个SLN,检出率为90%。术后病理证实,阳性SLN 21个(转移组),阴性SLN 30个(非转移组)。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在淋巴门是否消失、纵横比、增强时间及增强模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淋巴门、纵横比和增强模式,是鉴别SLN转移与非转移的声像图特征。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清楚显示检测到的淋巴管与SLN。超声造影联合亚甲蓝定位,不仅有助于术中顺利找到SLN,提高检出率,而且根据SLN的声像图特征能够初步判断其是否转移。超声造影与病理双把关,将减少SLN的假阴性率。超声造影联合亚甲蓝定位指导SLN活检,定位准确,方法简练,成本低,效果好,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识别技术在子宫内膜癌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斌 吴令英 +5 位作者 李晓光 鲁海珍 白萍 李淑敏 章文华 高菊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中进行前哨淋巴结(SLN)识别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1例。术中将示踪剂亚甲蓝分多点注射于子宫浆膜下,进而追踪识别蓝染的淋巴结为SLN。切取SLN后再行其它淋巴...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中进行前哨淋巴结(SLN)识别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1例。术中将示踪剂亚甲蓝分多点注射于子宫浆膜下,进而追踪识别蓝染的淋巴结为SLN。切取SLN后再行其它淋巴结切除,SLN与其它淋巴结分送常规病理检查。结果:31例中4例(12.9%)在注射亚甲蓝过程中发生泄漏,无淋巴管着色。其余27例(87.1%)均有子宫浆膜面及双侧骨盆漏斗韧带内的淋巴管着色,其中22例盆腔内淋巴管同时着色。27例淋巴管着色的病例中23例(85.2%)识别出SLN,共计90枚,平均每例3.9枚(1~10枚)。除1枚(1.1%)SLN位于腹主动脉旁区域外,其余89枚(98.9%)分布于盆腔的各组淋巴结中,主要为闭孔38枚(42.2%)、髂内19枚(21.1%)。本组中27例(87.1%)患者接受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例(12.9%)行盆腔淋巴结取样术。31例中7例(22.6%)同期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手术共切除淋巴结926枚,平均每例29.8枚(14~55枚)。3例(9.7%)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SLN转移,另1例转移患者无SLN检出。未发现与本研究相关的损伤及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亚甲蓝在子宫内膜癌术中进行SLN识别具有可行性,此技术简便、安全,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淋巴结转移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淋巴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8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梁阔 康骅 +3 位作者 海涛 张雁 王晓辉 张锋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染料法腔镜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亚甲蓝染色法对83例Ⅰ、Ⅱ期乳腺癌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ESLNB),然后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EALND)。对获取的全部淋巴结行病理检查,评价前哨淋巴结检出率... 目的探讨染料法腔镜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亚甲蓝染色法对83例Ⅰ、Ⅱ期乳腺癌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ESLNB),然后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EALND)。对获取的全部淋巴结行病理检查,评价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及假阴性率。结果83例中73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87.9%(73/83)。ESLNB准确率97.3%(71/73),灵敏性88.2%(15/17),特异性100.0%(56/56)。结论染料法腔镜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可行,能够对早期乳腺癌进行准确分期,但体重指数高、肿瘤部位在内侧、术前肿瘤切除活检、腔镜技术欠熟练等是影响前哨淋巴结检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腔镜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亚甲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率的探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涛 陈保平 +4 位作者 王洪 富鹰 魏希亮 李中 胡庚坤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3-44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放射性示踪剂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时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探索降低假阴性率的方法。方法:收集2000年5月—2007年5月进行乳腺癌SLN活检150例,术前注射99mTc标记的右旋糖酐(99mTc-DX),术中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放射性示踪剂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时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探索降低假阴性率的方法。方法:收集2000年5月—2007年5月进行乳腺癌SLN活检150例,术前注射99mTc标记的右旋糖酐(99mTc-DX),术中应用γ探测仪进行SLN探测,术后将SLN单独送检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SLN活检的成功率为96%,灵敏度为93.4%,特异度为100%,假阴性率为6.6%,假阳性率为0,准确度为97.2%,阳性结果预测值为100%,阴性结果预测值为95.4%,尤登指数(正确指数)为0.934。假阴性与适应证的选择、解剖变异、术前活检和放疗、内乳SLN的出现、多灶性病变、病理学检查不彻底、探测技术不熟练有关。结论:严格掌握SLN活检适应证,严格按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探测,术中仔细认真,术后对SLN进行详细的病理学检查,可以逐步将假阴性率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假阴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实践指南更新及展望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美琪 陈海龙 +2 位作者 胡跃 邓甬川 郑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1-387,共7页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常见和最先转移的部位,是早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独立预后因子。准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对局部治疗的选择、全身综合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项腋窝淋巴结准确分期的微创...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常见和最先转移的部位,是早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独立预后因子。准确的腋窝淋巴结分期对局部治疗的选择、全身综合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项腋窝淋巴结准确分期的微创活检技术。循证医学Ⅰ级证据证实,对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SLNB可安全而有效地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从而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是,SLNB的开展有其特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是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多灶性或多中心病灶、有既往乳腺活检手术史、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临床医师应该遵循指南并结合临床实践综合考虑。通常认为如果SLNB阳性则应该进一步行ALND。随着临床实践的积累和最新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乳腺癌腋窝治疗正从单一的手术治疗走向个体化的多学科干预。充分而准确的术前腋窝淋巴结分期将越来越多原来需行SLNB的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通过更微创的穿刺活检提前筛选出来,因此SLNB的阳性率将大幅度降低,提示今后部分早期乳癌腋窝处理可能将步入一个免除SLNB的无创时代。本文就SLNB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及展望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乳腺肿瘤/病理学 乳腺肿瘤/外科学 腋/外科学 淋巴结切除术 淋巴结/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腔镜下应用核素联合染料示踪法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附41例报告)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贵龙 张毅 +2 位作者 范林军 杨新华 姜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在乳腔镜下采用核素联合染料示踪法对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探讨通过前哨淋巴结(SLN)对腋窝淋巴结内癌细胞转移情况进行预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新辅助化疗2~4个疗程后的乳腺癌患者41例,术前15~18h在... 目的在乳腔镜下采用核素联合染料示踪法对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探讨通过前哨淋巴结(SLN)对腋窝淋巴结内癌细胞转移情况进行预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新辅助化疗2~4个疗程后的乳腺癌患者41例,术前15~18h在肿块或活检腔周围分4点注射99Tcm标记的硫胶体0.5~1.0mCi(1Ci=3.7×1010Bq),术中在同样部位皮下注射美蓝4~6ml。使用γ探测仪在存在高放射活性的部位进行体表定位,腋窝注射溶脂剂,吸脂后,乳腔镜下行SLNB,然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将检出的淋巴结制成石蜡切片行常规病理检查,将结果显示有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确定为转移阳性;对病理检查显示为转移阴性的SLN进一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K19的表达。计算采用SLN进行预测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41例患者中,39例患者(95.12%)检出SLN,共126枚,每例平均3.07(1~5)枚。病理检查显示,18例患者的SLN转移阳性(均为真阳性),21例SLN转移阴性(其中20例为真阴性,1例为假阴性)。SLN对腋窝淋巴结内癌细胞转移情况的预测准确性为97.43%,敏感性为94.74%,特异性100%,假阴性率为5.26%,假阳性率0%。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1例病理检查显示转移阴性的SLN内CK19表达阳性。所有患者均对SLNB术后的美容效果较为满意。结论乳腔镜下应用核素联合染料示踪法能提高SLN的检出率,且具有微创、美容的优点。通过SLN内癌细胞转移情况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内癌细胞的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内窥镜 染色与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解剖学定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郑刚 王磊 +4 位作者 左文述 王聚花 刘雁冰 赵桐 李永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示踪剂注射部位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定位的影响。方法:对53例cN0期乳腺癌患者行核素示踪联合染料染色示踪法检测SLN,在原发肿瘤表面的皮下组织内或切除活组织检查残腔肿瘤周围两点注射99m锝(99mTc)标... 目的:探讨示踪剂注射部位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定位的影响。方法:对53例cN0期乳腺癌患者行核素示踪联合染料染色示踪法检测SLN,在原发肿瘤表面的皮下组织内或切除活组织检查残腔肿瘤周围两点注射99m锝(99mTc)标记的硫胶体,将卡纳琳或亚甲蓝分别注射于肿瘤对角线相应部位的皮下组织内(30例)或乳头乳晕下皮下组织内(23例)。SLN活组织检查后再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标本行常规HE染色组织学检查。结果:53例患者均成功检测出SLN,核素示踪法与蓝染料法的成功率均为96.23%(51/53),联合检测的成功率100%(53/53),共检出SLN103枚,平均每例检出1.94枚,其中50例SLN位于胸大肌外侧缘的外侧组淋巴结(LevelⅠ),1例位于胸小肌后(LevelⅡ),1例同时位于LevelⅠ及LevelⅡ,1例同时位于LevelⅠ及胸骨旁。全部病例蓝染料与核素示踪标识的SLN均为同一枚(或同一组)淋巴结,两者完全吻合;且蓝染料注射于乳头乳晕或肿瘤对角线部位与核素注射于肿瘤周围所标识的SLN也完全一致。结论:SLN可能是乳房整个器官的SLN,而非乳房某个具体部位的SLN,与示踪剂的注射部位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解剖定位 卡纳琳 亚甲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蓝示踪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雷秋模 雷杰言 +1 位作者 徐亮 漆幼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3028-3030,共3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注射液染色示踪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09年12月经联合检测方法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182例,采用1%亚甲蓝注射液4 ml分4点注射于肿瘤周围或已切除瘤腔壁周围乳腺组织内,局部... 目的探讨亚甲蓝注射液染色示踪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09年12月经联合检测方法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182例,采用1%亚甲蓝注射液4 ml分4点注射于肿瘤周围或已切除瘤腔壁周围乳腺组织内,局部按摩5~10 min后,先行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两标本均标记送常规切片或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查。参照美国Louisvill大学对SLNB技术的评价标准:检出率=检出前哨淋巴结(SLN)的例数/接受活检的例数×100%;准确率=(SLN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SLNB总例数×100%;灵敏度=SLN阳性例数/腋窝淋巴结(ALN)转移例数×100%;假阴性率=SLN假阴性例数/ALN转移例数×100%。结果本组182例患者中,发现SLN 172例(检出率为94.50%),未发现10例,SLN全部染色143例,大部分染色16例,小部分染色8例,极小部分染色5例。SLN转移69例,微转移1例,无转移102例,未发现跳跃性转移。而ALND转移80例,无转移92例,灵敏度为87.50%(70/80)。SLN与ALN经病理检查完全符合162例,准确率为94.18%(162/172);假阴性10例,假阴性率为12.50%(10/80);假阳性0例。活检出SLN平均为1.5枚(0~4枚),ALN平均为12枚(10~36枚)。结论 SLN是肿瘤淋巴转移必经的第一站淋巴结,SLNB预测淋巴转移准确率高,亚甲蓝染色法在SLNB中安全价廉、效果好、易推广,SLNB可以取代ALND,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亚甲蓝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检测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陶锋 许国权 +3 位作者 王松祥 吕杰青 傅燕萍 单水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0-502,共3页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在不同部位和不同浸润深度胃癌中定位检测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使用亚甲蓝多点注射对90例胃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活检,5-10分钟内,在胃周可找到蓝染淋巴结,即SLN,将其送病理切片,随后行D2或D2以...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在不同部位和不同浸润深度胃癌中定位检测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使用亚甲蓝多点注射对90例胃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活检,5-10分钟内,在胃周可找到蓝染淋巴结,即SLN,将其送病理切片,随后行D2或D2以上手术。胃标本及其余胃周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90例中88例检出SLN,检出率97.8%。88例SLN中,SLN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86.2%(50/58),准确性90.9%(80/88),特异性100.0%(30/30),假阴性率13.8%(8/58)。同时,SLN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准确率随胃癌浸润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随胃癌部位按L区、M区、U区的顺序而呈降低趋势。结论亚甲蓝多点注射是一个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的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淋巴结的方法,早期胃癌SLN的敏感性、准确率较高。L、M区胃癌SLN的敏感性、准确率较U区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淋巴转移 肿瘤侵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快速预测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燕 孙晓 +5 位作者 赵桐 刘雁冰 邱鹏飞 李盼盼 田崇麟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8-375,共8页
背景与目的:大部分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而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 SLN)并没有发生转移,因此准确预测n SLN转移至关重要。... 背景与目的:大部分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而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 SLN)并没有发生转移,因此准确预测n SLN转移至关重要。该研究将建立基于分子诊断一步核酸扩增法(onestep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OSNA)的术中快速预测乳腺癌n SLN转移的模型,以期有效指导乳腺癌后续治疗。方法:利用2010年OSNA临床试验入组的552例患者中SLN阳性、并接受ALND的103例患者数据,建立基于分子诊断的乳腺癌NSLN转移的预测模型,并利用2015年OSNA临床试验入组的327例患者中61例符合相同条件的患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原发肿瘤大小、SLN总肿瘤负荷、SLN阳性数及阴性数是NSLN转移的四个独立相关因素,利用这四个因素建立预测列线图,得出建模组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814,验证组患者的AUC为0.842。利用验证组61例患者影像学评估的肿瘤大小替代病理大小对本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出AUC为0.838,与模型验证性AU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0 6)。结论:基于分子诊断的乳腺癌预测n SLN转移的模型既可以术中快速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也可以术后常规预测,明显优于其他预测模型,对后续腋窝的处理及放疗靶区勾画具有更好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分子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龚益平 孙青海 +3 位作者 邵军 程洪涛 夏和顺 熊斌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80-683,共4页
目的:染料法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方法之一,其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染料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2007年1月—2008年8月乳腺癌患者141例,于乳晕周围注射1%亚甲蓝,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随... 目的:染料法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方法之一,其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染料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2007年1月—2008年8月乳腺癌患者141例,于乳晕周围注射1%亚甲蓝,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常规HE染色进行病理诊断。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26例患者检出前哨淋巴结,15例检测失败。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89.4%,假阴性率为6.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活检成功率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肿瘤大小、术前腋窝淋巴结状态、肿瘤分级及腋窝淋巴结阳性数≥4枚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587,P=0.024)、BMI(OR=4.882,P=0.011)及腋窝淋巴结阳性数≥4枚(OR=3.143,P=0.013)是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亚甲蓝示踪法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靠方法,其成功率与患者年龄、BMI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检查 诊断 亚甲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