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9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健康指数联合PI-RADS评分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10μg/L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陈原杰 余天一 李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评价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位于灰区时(4~10μg/L)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并建立两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2年11月—2023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 目的评价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位于灰区时(4~10μg/L)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并建立两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2年11月—2023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31例患者(血清PSA 4~10μg/L)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35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96例)。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变量对前列腺癌的预测价值,建立PHI联合PI-RADS诊断前列腺癌的预测模型Logit(P)。建立各独立变量和预测模型Logit(P)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因素的曲线下面积,选取各因素和预测模型Logit(P)的最佳截断值,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PSA)、前列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前列腺健康指数密度(PHI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SA、%fPSA、p2PSA、PHI、PHID诊断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5、0.634、0.771、0.812、0.802。PHI与PI-RADS评分联合的预测模型为:Logit(P)=1.117×PI-RADS评分+0.086×PHI-7.886,预测模型Logit(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显著高于各单一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I在血清PSA 4~10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中诊断效能优于传统的前列腺肿瘤标志物,联合PI-RADS评分建立的联合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指标,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癌的漏诊率,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健康指数 前列腺 PI-RADS评分 前列腺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 前列腺异性抗原 受试者操作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及参考值范围调查
2
作者 杜炜 宋向毅 +5 位作者 李伟 王文军 秦建瑞 史文红 姬慧琳 姬俊鹏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4期1-3,7,共4页
目的:调查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及参考值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该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170名健康男性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t-PSA水平。统计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t-PSA水平... 目的:调查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及参考值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该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170名健康男性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t-PSA水平。统计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t-PSA水平及分布情况、不同血清t-PSA水平分段人数、不同年龄段血清t-PSA水平检出结果,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t-PSA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年龄段血清t-PSA年均增长量。结果: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t-PSA水平为0.16~152.00μg/L,平均(2.72±0.72)μg/L;且血清t-PSA水平的95%参考值范围为0~8.35μg/L。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t-PSA水平0~10.00μg/L有2084名,占比96.04%,且该范围内>65岁者的占比为94.29%。血清t-PSA水平呈非正态分布,其中0~0.5μg/L人数最多,20.00(不含)~152.00μg/L人数最少;且>10.00μg/L有86名,其中10.00(不含)~20.00μg/L有62名,20.00(不含)~152.00μg/L有24名。不同年龄段血清t-PSA中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250,P=0.030);80~89岁平均数、标准差均最大,50~59岁、90~99岁纳入人数较少,去除该年龄段后,随年龄增加血清t-PSA水平呈上升趋势。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PSA水平与年龄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r=0.779,P=0.000)。60~69岁、70~79岁、80~89岁血清t-PSA年均增长量分别为0.090μg/L、0.172μg/L、0.030μg/L,其中70~79岁年均增长量最大。结论: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t-PSA水平为(2.72±0.72)μg/L,且随年龄增加,血清t-PSA水平呈升高趋势,可适当上调高龄人群血清t-PSA参考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男性 年龄 前列腺异性抗原 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勃起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余洪波 关翰 +3 位作者 李聪 王鹏会 江尧 徐鹏程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HoLEP组和TURP组,每组各49例。HoLEP组患者行HoLEP治... 目的:探讨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HoLEP组和TURP组,每组各49例。HoLEP组患者行HoLEP治疗;TURP组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PSA水平、勃起功能[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Qmax)、排尿后残余尿量(PVR)]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oLEP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TURP组(P<0.05)。术后6个月,HoLEP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TURP组(P<0.05);两组患者PSA水平及PVR均降低(P<0.05),且HoLEP组低于TURP组(P<0.05);IIEF-5评分均降低(P<0.05),且HoLEP组高于TURP组(P<0.05);Qmax均升高(P<0.05),且HoLEP组高于TURP组(P<0.05)。HoLEP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URP组(P<0.05)。结论:HoLEP能提高BPH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好地保护患者勃起功能,降低PSA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钬激光剜除术 前列腺异性抗原 勃起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前列腺癌筛查方式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析
4
作者 孙亭亭 冯杰 +1 位作者 李祖化 高艳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18-122,136,共6页
背景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广泛危害中老年男性身心健康,且近年来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渐升高,以病理组织活检为确诊金标准,各个检验指标及影像学检查为辅助诊断,缺少各种筛查方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目的比较多种前列腺癌筛... 背景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广泛危害中老年男性身心健康,且近年来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渐升高,以病理组织活检为确诊金标准,各个检验指标及影像学检查为辅助诊断,缺少各种筛查方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目的比较多种前列腺癌筛查方式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断为前列腺癌305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276例全部手术患者。比较分析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质量比(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mass ratio,PSAMR)、经直肠前列腺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ET,PSMA-PET),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质量比(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mass ratio,PSAMR)和前列腺直肠超声体积(transrectal ultrasound volume,TRUS-V)联合筛查方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PCa的多种筛查方式中PSA、fPSA/tPSA、PSAD、PSAMR、TRUS、mpMRI、PSMA-PET,PSAMR和TRUS-V联合的灵敏度分别为72.84%、66.10%、68.61%、67.88%、60.23%、83.45%、99.07%,90.20%;特异性分别为81.10%、83.03%、85.00%、85.71%、97.95%、92.94%、73.33%,78.50%。结论PCa的多种筛查方式中,PSMA-PET检查的灵敏度最高,TRUS检查的特异性最高。对患者前列腺良恶性性质难以判断时,可结合多种筛查方式综合分析,以减少前列腺癌患者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异性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质量比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 前列腺异性抗原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对特异性抗原灰区前列腺临床显著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云 董喆 +3 位作者 刘百川 赵建 王海屹 叶慧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2-498,共7页
目的基于双中心数据,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4~10 ng/ml)患者中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 目的基于双中心数据,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4~10 ng/ml)患者中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中心一)和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中心二)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且具备病理结果的PSA灰区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将中心一患者作为训练组(220例),中心二患者作为测试组(50例)。训练组应用Logistic回归确定csPCa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分析多参数组合对csPCa的诊断效能,在测试组进行验证。结果训练组csPCa和非csPCa组前列腺体积、PSAD、PI-RADS v2.1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68、6.589、75.676,P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RADS v2.1评分和PSAD是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01)。训练组和测试组PI-RADS v2.1+PSAD组成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PSA灰区csPCa的曲线下面积为0.860(95%CI 0.808~0.903)、0.906(95%CI 0.790~0.970);Logistic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PI-RADS v2.1和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当PI-RADS v2.1评分为低或中危组且PSAD<0.15 ng/ml^(2)时,训练组和测试组的csPCa检出率较低。结论PI-RADS v2.1评分和PSAD是预测PSA灰区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应用对PSA灰区csPCa的诊断效能优于两者单独应用,有助于临床活检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前列腺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评估前列腺癌术后复发的价值
6
作者 蒋晓兰 尹静 +5 位作者 罗庆才 陈兵 蒋丹丹 牟菁 袁方 廖宗楠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45-648,653,共5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多参数成像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24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局部复发...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多参数成像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24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局部复发,将其分为局部复发组(n=22)和未复发组(n=221)。记录磁共振弥散成像(DWI)评分、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分及总风险评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表观扩散系数(ADC)值、DWI评分、DCE-MRI评分、总风险评分及血清PSA水平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总风险评分、血清PSA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年龄、术前前列腺体积、体重指数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临床分期、血清PSA水平及Gleason、DWI、DCE-MRI、总风险评分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ADC值低于未复发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总风险评分及血清PSA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742、0.965、0.940,P<0.05)。结论基于DCE-MRI和DWI的总风险评分与血清PSA水平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诊断均有利,二者联合诊断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根治术 局部复发 磁共振 前列腺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7)Lu-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放射性配体疗法治疗前列腺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7
作者 刘国兵 卓维海 +43 位作者 顾宇参 杨志 陈跃 樊卫 郭剑明 谭建 朱小华 霍力 兰晓莉 李彪 缪蔚冰 宋少莉 徐浩 田蓉 罗全勇 王峰 王雪梅 杨爱民 戴东 邓智勇 赵晋华 陈晓良 范岩 高再荣 韩星敏 蒋宁一 匡安仁 林岩松 刘甫庚 楼岑 苏新辉 唐立钧 王辉 王欣璐 杨福洲 杨辉 赵新明 杨波 黄晓冬 陈继亮 李思进 汪静 李亚明 石洪成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844-850,F0003,共8页
^(177)Lu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放射性配体疗法已在国外获批应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且正在国内开展多项临床试验。专家组参考国外经验和观点,并结合国内临床实践和实测数据,形成^(177)Lu-... ^(177)Lu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放射性配体疗法已在国外获批应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且正在国内开展多项临床试验。专家组参考国外经验和观点,并结合国内临床实践和实测数据,形成^(177)Lu-PSMA放射性配体疗法在前列腺癌临床应用中的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7)Lu标记的前列腺异性抗原 前列腺 放射性配体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衍生指标对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张沥 张晶 +2 位作者 折霞 汤敏 李陇超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4期243-249,共7页
目的评估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衍生指标,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4年3月在我院行前列腺MRI检查的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最终纳... 目的评估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衍生指标,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4年3月在我院行前列腺MRI检查的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最终纳入128例,其中前列腺癌30例,前列腺增生9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PSA及其衍生指标、APT最大值(APT_(max))、APT平均值(APT_(mean))、APT最小值(APT_(min))。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诊断灰区前列腺癌的独立预测指标,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参数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两组患者体积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癌组APT_(max)、APT_(mean)、APT_(min)值[(3.63±1.01)%、(2.60±0.857)%、(1.53±0.916)%]均大于增生组[(2.82±0.803)%、(1.95±0.092)%、(0.956±0.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前列腺体积、PSAD、APT_(max)、APT_(min)值均是预测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灰区前列腺癌的AUC分别为0.781、0.762、0.772、0.731。列线图模型对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AUC值为0.856,高于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APT_(max)、APT_(min)值联合前列腺体积、PSAD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灰区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前列腺异性抗原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近似椭圆公式测量法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秦方辉 张衡 +1 位作者 林林 陈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双近似椭圆公式测量法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3年6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接受检查的80例PSA灰区的早期PC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前列腺磁... 目的:探讨双近似椭圆公式测量法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3年6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接受检查的80例PSA灰区的早期PC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基于T2WI横断位及矢状位图像,分别采用椭圆公式测量法和双近似椭圆公式测量法来测量前列腺体积(PV),从而获得两种不同方法测量的PV1和PV2,进而计算两种不同体积下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分别记为PSAD1和PSAD2。根据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将80例患者分为PCa组以及non-PCa组,比较PSAD1和PSAD2对PCa的诊断价值。结果:PCa组的PV2、PSAD1和PSAD2均大于non-PCa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PSAD2对PCa的诊断价值高于PSAD1(P<0.05);PSAD2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当截断值为0.145时,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74.1%,约登(Youden)指数为0.664。结论:双近似椭圆公式测量法对PSA灰区PCa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更可靠的工具来鉴别PCa和非PCa,有望改善早期PCa的筛查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异性抗原密度 磁共振成像 双近似椭圆公式测量法 受试者工作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微小RNA-21-5p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春燕 黄志成 +2 位作者 刘飞 张思州 胡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尿液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微小RNA-21-5p(miR-21-5p)对前列腺癌(PC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PCa患者为病例组,7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尿PSA... 目的探讨尿液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微小RNA-21-5p(miR-21-5p)对前列腺癌(PC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PCa患者为病例组,7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尿PSA、miR-21-5p水平,分析PSA和miR-21-5p对PCa早期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尿液PSA、miR-21-5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Gleason分级、TNM分期的升高,PCa患者尿PSA、miR-21-5p水平逐渐升高(P<0.05);存在转移的PCa患者尿PSA、miR-21-5p水平高于未转移患者(P<0.05)。PSA、miR-21-5p及串联联合试验诊断PCa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1、0.878、0.947,其中联合诊断的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PCa患者尿PSA、miR-21-5p水平明显升高,PSA、miR-21-5p可作为PCa诊断和病理分级的参考指标,联合检测对PCa具有更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异性抗原 微小RNA-21-5p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健康指数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刘聪 周文杰 +1 位作者 魏凡杰 毛伟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经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恶性组,另选取同期在乐...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经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恶性组,另选取同期在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80例患者作为良性组。分别采取两组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PSA表达,并比较其阳性率,并计算PHI,比较其PHI水平。随后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前列腺癌患者的PSA阳性率与PHI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SA、PHI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两组受检者PSA、PHI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PSA阳性率和PHI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不同年龄、T分期PH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PS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患者PH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患者PS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为PSA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95%CI:1.259~2.457、1.364~3.475、1.176~4.010、1.036~2.745;P=0.030、0.023、0.016、0.005)。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为PHI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95%CI:1.362~3.783、0.826~2.926、1.221~3.525、0.315~1.425;P=0.042、0.031、0.026、0.01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的PSA阳性率、PHI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为PSA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为PHI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异性抗原 前列腺健康指数 前列腺 临床病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在t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转移灶检出的应用价值及预测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安琪 王卓楠 +5 位作者 董伟璇 李运轩 李磊 贺大林 吴开杰 段小艺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索^(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对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转移灶检出的应用价值以及影响成像结果的临床预测变量,并建立PET/CT阳性预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于西... 目的探索^(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对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转移灶检出的应用价值以及影响成像结果的临床预测变量,并建立PET/CT阳性预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并行^(18)F-PSMA PET/CT成像的175例患者的影像、病理、血清学指标等临床资料。依据PET/CT成像结果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计算阳性检出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18)F-PSMA PET/CT成像对tPSA≤20 ng/mL前列腺癌转移灶阳性检出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列线图。结果175例tPSA≤20 ng/mL的前列腺癌患者中,^(18)F-PSMAPET/CT检测出转移灶78例,未检出转移灶97例,阳性率为44.6%(78/175);有无尿路系统症状、PET/CT检查同期有无行雄激素剥夺(ADT)治疗及Gleason(GS)评分危险程度在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尿路系统症状(OR=3.64,P<0.001)、GS评分危险程度(OR=3.96,P<0.001)及同期行ADT治疗(OR=3.71,P<0.001)与转移灶阳性检出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亦显示尿路系统症状(OR=3.19,P=0.002)、GS评分高危组(OR=2.95,P=0.005)以及同期行ADT治疗(OR=3.27,P=0.001)是影响PET/CT阳性检出率的独立预测因子。成功建立PET/CT列线图。结论血清tPSA≤20 ng/mL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发生转移的几率仍较高,^(18)F-PSMA PET/CT对于转移灶的早期检出有较高价值;尿路系统症状、GS评分高危组以及同期行ADT治疗是影响转移灶检出的独立预测因子,结合预测列线图可以协助临床优化影像学检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异性抗原 转移 独立预测因子 预测列线图 前列腺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体及前列腺健康指数相关参数诊断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灰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培江 周密 +1 位作者 黄华建 易凌霄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9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体(p2PSA)及前列腺健康指数(PHI)相关参数诊断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灰区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诊治的286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体(p2PSA)及前列腺健康指数(PHI)相关参数诊断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灰区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诊治的286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学结果将其分组为PCa组(n=78)和良性前列腺病变组(n=208)。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前列腺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测定血清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p2PSA水平,计算%fPSA、%p2PSA和PHI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DADS)评分、血清p2PSA、%p2PSA、PHI单项及联合检测对PCa的诊断价值,分析血清p2PSA、%fPSA、%p2PSA、PHI、MRI PI-DADS评分单项及联合检测评估Gleason评分危险度的价值。结果PCa组MRI PI-DADS评分、血清p2PSA、%p2PSA、PHI水平高于良性前列腺病变组(P<0.05)。MRI PI-DADS评分、血清p2PSA、%p2PSA及PHI联合检测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62%、90.66%,诊断效能高于单项检测(P<0.05)。Gleason评分≥7分、Gleason评分≤6分分别有29例、49例。Gleason评分≥7分组MRI PI-DADS评分、血清p2PSA、%p2PSA和PHI高于Gleason评分≤6分组,%fPSA低于Gleason评分≤6分组(P<0.05)。MRI PI-DADS评分、p2PSA、%fPSA、%p2PSA及PHI联合检测评估Gleason评分危险度的AUC为0.92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53%、81.24%,评估效能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p2PSA及PHI相关参数可早期诊断PCa的发生,也能进一步提高对侵袭性PCa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健康指数 前列腺异性抗原前体 GLEASON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相关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临床评价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玉琦 洪伟 +2 位作者 王飞 张春丽 王荣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9-1597,共9页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高表达为特征。针对PSMA靶点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s)是当今PCa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在PCa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新型PSMA相关RDCs进入临...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高表达为特征。针对PSMA靶点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s)是当今PCa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在PCa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新型PSMA相关RDCs进入临床研究。鉴于放射性药物的特殊性,在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时,必须考虑电离辐射的影响。该文综述近10年来PSMA相关RDCs的临床研究,并重点介绍PSMA相关RDCs临床研究中药品综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 前列腺 前列腺异性抗原 临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流动力学检查参数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垒 吴嵩 曲直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分析尿流动力学检查参数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AU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100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AUR分为AUR组和... 目的分析尿流动力学检查参数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AU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100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AUR分为AUR组和非AUR组,每组50例。检测两组的膀胱顺应性、尿流率、膀胱初始尿意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检测两组血清总PSA(tPSA)和游离PSA(fPSA)水平。结果AUR组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力均显著低于非AU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UR组膀胱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膀胱残余尿量均显著高于非AU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UR组血清tPSA及fPS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U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力与BPH患者发生AUR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膀胱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膀胱残余尿量、tPSA及fPSA与BPH患者发生AU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低尿流率、低最大逼尿肌压力、高膀胱初始尿意容量、高最大膀胱容量、高膀胱顺应性、高膀胱残余尿量、高tPSA及高fPSA是影响BPH患者发生AU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参数及PSA与老年BPH患者发生AUR具有相关性,临床可通过监测尿流动力学检查参数及PSA水平分析老年BPH患者发生AUR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动力学检查参数 前列腺异性抗原 老年 良性前列腺增生 急性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化石墨纳米片的库仑型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16
作者 王静 高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9-526,共8页
以石墨为原料,1-芘丁酸(PBA)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超声剥离法合成了PBA非共价功能化的石墨纳米片(PBA@GNSs),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将PBA@GNSs撒在刷好的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s)表面,以实现电极的批量化修饰。用活化试剂N... 以石墨为原料,1-芘丁酸(PBA)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超声剥离法合成了PBA非共价功能化的石墨纳米片(PBA@GNSs),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将PBA@GNSs撒在刷好的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s)表面,以实现电极的批量化修饰。用活化试剂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HS-EDC)活化PBA的羧基,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封闭剂,将PBA@GNSs固定抗体(Ab_1),构建了Ab_1/PBA@GNSs/SPCEs免疫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研究了上述传感器的构建过程,并用库仑法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该免疫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10~3 000 ng·L^(-1),检出限为3.3 ng·L^(-1)。对样品平行测定5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加标回收率为96.1%~101%。选择性和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免疫传感器对PSA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于4℃保存18 d后,库仑响应信号仅衰减为初始信号的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片 超声剥离法 库仑法 前列腺异性抗原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P53标记物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顾晓箭 吕建林 +4 位作者 赖仁胜 张亚大 张平 卢子杰 朱清毅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提高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认识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对前列腺腺癌13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2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74例患者病变组织作抗高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抗体(CK34BE12)、前列腺特异... 目的:提高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认识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对前列腺腺癌13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2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74例患者病变组织作抗高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抗体(CK34BE1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突变型P53的表达。结果:9例前列腺癌的腺体基底细胞区CK34BE12染色为阴性;4例染色大部分区域呈现阴性,染色区域部分腺体CK34BE12的染色呈现断续的阳性反应,PSA表达阴性,P53表达呈阳性,阳性细胞标记指数>15%。13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腺体基底细胞区CK34BE12染色呈阳性,9例基底细胞区CK34BE12染色呈现断续阳性的区域占主体,染色小部分区域呈现阴性,染色区域PSA表达减弱,P53表达呈阳性,阳性细胞标记指数<15%。7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腺体基底细胞对CK34BE12染色均呈强阳性,染色的反应带呈现不规则粗线形连续环状强阳性着色围绕在腺周,染色区域中PSA表达呈现阳性,P53表达呈阴性。结论:在组织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联合应用CK34BE12及PSA标记物可特异地显示前列腺腺体基底细胞的存在及间接了解其基底细胞层的完整性与否,结合P53的表达判断致癌基因的存在;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肿瘤恶性程度的准确判断具有很大帮助,且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高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 前列腺异性抗原 P5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网膜素-1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秦莉莉 孙丽霞 +3 位作者 郭俊 王浩然 刘梦晨 张文娟 《中国医药》 2024年第9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网膜素-1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之间的关系,为PCOS的诊疗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21年2—1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40例为PCOS组,选取同期因输卵管因素或... 目的探讨血清网膜素-1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之间的关系,为PCOS的诊疗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21年2—1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40例为PCOS组,选取同期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来就诊的月经规律的不孕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生殖内分泌激素、网膜素-1和PSA水平;比较2组间上述各项指标间的差异。结果PCOS组的促黄体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睾酮、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PS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网膜素-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网膜素-1与睾酮、HOMA-IR、丙氨酸转氨酶呈负相关(r=-0.479,P=0.033;r=-0.450,P=0.046;r=-0.679,P=0.001);PSA与睾酮、空腹胰岛素、HOMA-IR呈正相关(r=0.562,P=0.010;r=0.472,P=0.035;r=0.574,P=0.008),与网膜素-1呈负相关(r=-0.472,P=0.036)。结论血清网膜素-1及PSA均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网膜素-1 前列腺异性抗原 胰岛素抵抗 高雄激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及其衍生物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10μg/L前列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19
作者 江唯 黄雅为 +4 位作者 冯梦婷 谢超 李志华 方亮 汪建焜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3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同源异构体2(P2PSA)及其衍生物在血清PSA 4~10μg/L前列腺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景德镇第一人民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血清PSA 4~10μg/L的52例前列腺病变...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同源异构体2(P2PSA)及其衍生物在血清PSA 4~10μg/L前列腺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景德镇第一人民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血清PSA 4~10μg/L的52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分为实验组(前列腺癌)与对照组(良性前列腺增生),每组26例。两组均行血清标志物检测[总PSA(tPSA)、P2PSA及百分比P2PSA(%P2PSA)、游离PSA(f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比较两组血清标志物,采用Logistic分析法分析血清标志物检测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分析法分析血清标志物与前列腺癌侵袭性、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标志物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tPSA水平比较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P2PSA水平、%P2PSA、PH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PS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tPSA与前列腺癌无相关性;P2PSA、%P2PSA、PHI均与前列腺癌呈正相关(P<0.05);fPSA与前列腺癌呈负相关(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tPSA与前列腺癌侵袭性、淋巴结转移风险无相关;P2PSA、%P2PSA、PHI均与前列腺癌侵袭性、淋巴结转移风险均呈正相关(P<0.05);fPSA与前列腺癌侵袭性、淋巴结转移风险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2PSA、%P2PSA、fPSA、PHI诊断前列腺癌的AUC分别为0.783、0.746、0.740、0.777,灵敏度分别为76.92%、65.38%、69.23%、61.54%,特异度分别为69.23%、80.77%、73.08%、80.77%,截断值分别为>18.80μg/L、>1.57、≤1.52μg/L、>4.73,均具备一定的诊断效能(AUC>0.7);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AUC为0.525,诊断效能较差。结论P2PSA、%P2PSA、fPSA、PHI在血清PSA 4~10μg/L前列腺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均具备一定的诊断效能,且P2PSA、%P2PSA、fPSA、PHI与前列腺癌侵袭性及淋巴结转移风险密切相关,可应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前列腺癌侵袭性、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 前列腺病变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诊断灰区的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党强 王宁 +2 位作者 张桂豪 吴芃 郑少斌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BMI与PSA处于4~10ng/mL的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关系,提高PSA处于诊断灰区的前列腺癌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2012年8月至2016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50例PSA在4~10ng/mL之间,并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 目的通过分析BMI与PSA处于4~10ng/mL的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关系,提高PSA处于诊断灰区的前列腺癌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2012年8月至2016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50例PSA在4~10ng/mL之间,并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分别以年龄、BMI及Gleason评分做为亚组分层依据,分析BMI与前列腺穿刺病理结果及Gleason评分的关系。结果所有分组病例活检结果确认为前列腺癌者共计24例,其中高BMI组10例,低BMI组14例。高BMI组中,高Gleason评分9例,比率为90%,与低BMI组相比(高Gleason评分5例,35.7%),存在统计学差异(90%vs.35.7%,P=0.003)。其中老龄组亚组分析显示:高BMI组前列腺癌检出率为14.3%(9/63),低BMI组前列腺癌检出率5.0%(5/100),P=0.039;高BMI组病理活检阳性率31.7%(20/63),低BMI组病理活检阳性率14%(14/100),P=0.007。结论临床工作中在对可疑人群评估前列腺穿刺活检时,除考虑t-PSA、f-PSA/t-PSA和PSAD外,还应考虑年龄和BMI,尤其是老龄肥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质量指数 前列腺 异性抗原 前列腺穿刺活检 临床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