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导骨再生技术联合颌骨囊肿刮除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倪振芳 罗善峰 +2 位作者 周武 金介 陈佩志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探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联合颌骨囊肿刮除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病历,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研究组42例采... 目的 探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联合颌骨囊肿刮除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病历,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研究组42例采用GBR技术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在术前2 d、术后6个月上、下颌骨高度和宽度的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上、下颌骨高度和宽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BR技术联合颌骨囊肿刮除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修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刮除 引导骨再生 修复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内镜下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李趣 韦飞虎 黄金聪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3期51-55,共5页
目的 比较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内镜下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50例鼾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75例)和试验组(175例)... 目的 比较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内镜下刮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50例鼾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75例)和试验组(175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刮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量表(OSA-18)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6个月随访的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AHI、LSaO2以及PSQI、OSA-1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AHI、PSQI以及OSA-18评分均低于术前,LSaO2高于术前,且试验组AHI、PSQI以及OSA-18评分低于对照组,LSaO2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内镜下刮除术,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更好,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睡眠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内镜下刮除 小儿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辅助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治疗中早期股骨头坏死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文明 袁伶俐 +3 位作者 张仲传 梁英杰 唐昊旭 牛国旗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3D打印导板辅助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治疗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中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48髋),分为3D打印组20例(24髋)和对照组20例(24髋),3D打印组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对照组... 目的观察3D打印导板辅助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治疗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中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48髋),分为3D打印组20例(24髋)和对照组20例(24髋),3D打印组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和手术出血量等),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末次随访时股骨头存活率。结果3D打印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有所提高,3D打印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VAS低于术前,3D打印组术后3个月VAS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末次随访影像学检查显示,3D打印组1例股骨头发生轻度塌陷,髋关节活动尚可,未行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存活率为95.83%;对照组3例股骨头发生不同程度塌陷,其中1例因髋关节明显活动受限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存活率为87.50%;两组股骨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板辅助坏死灶刮除联合陶瓷棒植入术治疗中早期股骨头坏死可准确定位坏死灶,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透视次数和手术出血量,更有利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股骨头坏死 导向模板 坏死灶刮除 Β-磷酸三钙 陶瓷棒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骨巨细胞瘤刮除填充术后继发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王林 高嵩涛 +3 位作者 刘继军 罗建平 牛科润 张俊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2255-2261,共7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GCTB)局灶刮除联合填充术后出现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周围GCT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 目的:分析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GCTB)局灶刮除联合填充术后出现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周围GCT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继发骨关节炎,将患者分为有骨关节炎组和无骨关节炎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Campanacci分级、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美国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功能评分、软骨下是否植骨、软骨下残留骨厚度、肿瘤横断面百分比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绘制列线图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内部验证,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C)和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最终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和临床影响曲线(clinical impact curve, CIC)评估该模型的临床效用。结果:共纳入87例患者,平均年龄(34.9±9.6)岁(18~54岁),随访时间为17~68个月,平均40个月。无骨关节炎组64人,有骨关节炎组23人。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Campanacci分级、VAS评分、MST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软骨下是否植骨、软骨下残留骨厚度、肿瘤横断面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软骨下是否植骨、软骨下残留骨厚度、肿瘤横断面百分比是术后继发骨关节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列线图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内部验证,模型的表观曲线与校准后的偏差曲线吻合较好,预测模型的AUC为0.827(95%CI:0.743~0.911)。DCA曲线显示,在0~0.5的阈值区间具有最大效益。CIC曲线表明,预测模型可以在阈值概率范围内有效区分出膝关节周围GCTB术后继发骨关节炎的高危患者。结论:基于软骨下是否植骨、软骨下残留骨厚度、肿瘤横断面百分比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术后继发骨关节炎的风险概率,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并施以提前干预措施以延缓软骨的损伤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巨细胞瘤 刮除 骨关节炎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腺样体刮除术联合双侧扁桃体剥离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曾瀚霖 谢九根 杨军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腺样体刮除术及双侧扁桃体剥离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需进行手术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作为...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腺样体刮除术及双侧扁桃体剥离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需进行手术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对照组行腺样体刮除术联合双侧扁桃体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术后疼痛评分[疼痛数字分级法(NR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48、72h,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中均未出现出血过量、术中疼痛及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与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联合双侧扁桃体剥离术相比,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手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腺样体刮除 双侧扁桃体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囊肿刮除术后两种不同骨腔处理方式骨愈合情况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赵永波 张凤田 +2 位作者 孙益虎 孙丽丽 牟建彪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刮除术后两种不同骨腔处理方式对骨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到2023年10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颌骨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6例。按照术后骨腔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以血块充填者...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刮除术后两种不同骨腔处理方式对骨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到2023年10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颌骨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6例。按照术后骨腔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以血块充填者为对照组,共26例;以同种异体骨植骨者为观察组,共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骨愈合情况并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 d、3 d、5 d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 d的肿胀程度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骨质增生厚度、骨质增生密度较术后1周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5 d,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在术后5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肿胀程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颌骨囊肿刮除术后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相较于血块充填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不仅体现在骨愈合的速度和质量上,还体现在减轻患者疼痛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囊肿 刮除 血块充填 同种异体骨植骨 骨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保膝手术与瘤段切除肿瘤型假体置换术对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7
作者 邢林卿 胡明鑫 +3 位作者 徐长波 董永浩 王勇 尤笑迎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保膝手术与瘤段切除肿瘤型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将采用瘤段切除肿瘤型假体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至置换组,将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保膝手术治疗的患... 目的探讨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保膝手术与瘤段切除肿瘤型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将采用瘤段切除肿瘤型假体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至置换组,将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保膝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至保膝组。置换组26例,保膝组34例。收集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保肢评分(musculo 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复发情况,单因素分析影响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保膝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置换组,P<0.05,保膝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置换组,P<0.05,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P>0.05。术前两组MSTS评分、HSS评分比较,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保膝组MSTS评分、HSS评分均更高,P<0.05。通过末次随访发现,复发12例(20.00%),未复发患者48例(80.00%)。单因素分析得出影响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因素为Campanacci分级和肿瘤体积(P<0.05)。结论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保膝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较瘤段切除肿瘤型假体置换术疗效更优,其复发可能与病理分级或肿瘤体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 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保膝手术 瘤段切除肿瘤型假体置换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与刮匙刮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许田田 《大医生》 2024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 比较宫腔镜电切术(TCRP)与刮匙刮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E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 目的 比较宫腔镜电切术(TCRP)与刮匙刮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E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刮匙刮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TCR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和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PBAC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均减小,且观察组减小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TCRP和刮匙刮除术均能缓解EP患者的临床症状,且TCRP的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改善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的效果更显著,术后生活质量更高,且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 刮除 子宫内膜息肉 月经量 子宫内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窗减压术与囊肿刮除术治疗颌骨囊肿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杨英来 景国勋 +1 位作者 吴巧兰 柳哲 《大医生》 2024年第18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开窗减压术与囊肿刮除术治疗颌骨囊肿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颌骨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囊肿刮除术治疗,研... 目的比较开窗减压术与囊肿刮除术治疗颌骨囊肿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颌骨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囊肿刮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及恢复指标、临床指标、血清学指标[神经肽Y(NPY)、P物质(SP)、神经生长因子(NGF)、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病灶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囊肿面积均减小,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牙髓活力值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 h,研究组患者NPY、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N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两组患者NPY、SP、NGF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β-EP水平均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能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且疼痛程度较轻,应激反应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减压术 囊肿刮除 颌骨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刮除后两种植入材料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振华 王晋 +2 位作者 尹军强 刘大伟 孟悛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78-980,共3页
目的:比较四肢长骨初发非恶性骨巨细胞瘤(Jaffe病理学Ⅰ~Ⅱ级)刮除植骨术与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本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且随访36个月以上的64例初发四肢长骨非恶性骨巨细胞瘤病例,将其... 目的:比较四肢长骨初发非恶性骨巨细胞瘤(Jaffe病理学Ⅰ~Ⅱ级)刮除植骨术与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本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且随访36个月以上的64例初发四肢长骨非恶性骨巨细胞瘤病例,将其按病灶刮除后植入材料的不同分为2组,进行术后1年和3年疗效的评比。刮除植骨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19~59岁,平均29.0岁,Jaffe病理学Ⅰ级9倒、Ⅱ级29例;刮除骨水泥填充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1~53岁,平均31-2岁,Jaffe病理学Ⅰ级5例、Ⅱ级21例。结果:根据Mankin疗效评定标准:Ⅰ~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1年复发率(7.7%)低于刮除植骨组(31.6%)(X2=5.15,P〈O.05),其中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1年复发率(9.5%)亦低于刮除植骨组(34.5%)(X2=4.16,P〈O.05)。Ⅰ~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3年复发率(15.4%)低于刮除植骨组(44.7%)(X^2=6.03,P〈0.05),其中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3年复发率(14.3%)亦低于刮除植骨组(48.3%)(X^2=6.27,P〈0.05)。结论:四肢长骨初发非恶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术后1年和3年疗效均优于刮除植骨术,在临床情况允许下可采用肿瘤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来治疗四肢长骨初发非恶性骨巨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骨巨细胞瘤 刮除 疗效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骨巨细胞瘤 被引量:11
11
作者 姜保国 徐万鹏 +2 位作者 李昭荣 徐晓昭 杨荣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80-582,共3页
目的 :观察采用刮除、酒精灭活及骨水泥填充相结合治疗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对 1980年 6月~ 1998年 3月 ,经刮除、酒精灭活加骨水泥填充治疗的骨巨细胞瘤 98例进行随访。男 45例 ,女 5 3例。发病部位 ,股骨下端48例、胫骨上端 2 4... 目的 :观察采用刮除、酒精灭活及骨水泥填充相结合治疗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对 1980年 6月~ 1998年 3月 ,经刮除、酒精灭活加骨水泥填充治疗的骨巨细胞瘤 98例进行随访。男 45例 ,女 5 3例。发病部位 ,股骨下端48例、胫骨上端 2 4例、肱骨上端 7例、桡骨远端 8例、股骨上端 3例、髂骨 2例、骶骨 4例、肱骨下端、尺骨各 1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 5年 3个月 ,1年内复发率 5 .9% ,3年内复发率 12 .9% ,5年内复发率为 13.9%。结论 :强调手术过程中刮除的精细操作、酒精灭活和骨水泥填充时的再灭活作用 ,提出彻底刮除、酒精灭活和骨水泥填充手术可以使囊内切除手术达到邻界切除手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除 骨水泥填充 骨巨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灶刮除植骨联合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在股骨近端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野 陈龙刚 +2 位作者 史斌 张男 付勤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病灶刮除植骨联合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近端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病灶刮除、自体髂骨或自体髂骨加同种异体骨植入及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良性肿瘤患者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 目的:探讨病灶刮除植骨联合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近端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病灶刮除、自体髂骨或自体髂骨加同种异体骨植入及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良性肿瘤患者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2~68岁,平均42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9个月。手术前后采用MSTS评分评价患者的下肢功能,并将末次MSTS评分与术前评分进行比较,随访时同时行X线检查,评价病灶愈合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9个月。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为27.06±2.59高于术前的16.44±1.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X线片均显示植骨融合,合并病理骨折者骨连续性恢复,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变形及移位等。术后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13个月复发。结论:病灶刮除植骨联合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是治疗股骨近端肿瘤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并且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肿瘤 刮除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硬化疗法与刮除法治疗化脓性肉芽肿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正团 徐泉 +3 位作者 李国威 李鹏 段怡涛 宋美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01-602,共2页
目的观察和对比尿素硬化疗法和刮除法治疗化脓性肉芽肿(PG)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PG患者共98例,随机列入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40%尿素溶液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刮除疗法。结果一次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92.30%,复发率7.70%,... 目的观察和对比尿素硬化疗法和刮除法治疗化脓性肉芽肿(PG)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PG患者共98例,随机列入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40%尿素溶液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刮除疗法。结果一次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92.30%,复发率7.70%,对照组分别为78.26%和21.74%,两组治愈率和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色素异常、瘢痕形成或持久疼痛)的发生率治疗组9.62%,对照组30.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局部注射尿素治疗PG是一种效果优良、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的方法,优于刮除疗法,可以作为一种保守治疗方法常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肉芽肿 尿素 硬化疗法 刮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对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大建 刘新义 +2 位作者 张恩东 刘艳 孙彩波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在内镜直视下研究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病变残留比率和残留的部位。方法对107例腺样体增生肥大患儿,其中腺样体Ⅱ度肥大64例,Ⅲ度肥大43例,先行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然后在内镜直视下观察是否有病变残留以及病变残留的大小和部位,对有病变... 目的在内镜直视下研究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病变残留比率和残留的部位。方法对107例腺样体增生肥大患儿,其中腺样体Ⅱ度肥大64例,Ⅲ度肥大43例,先行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然后在内镜直视下观察是否有病变残留以及病变残留的大小和部位,对有病变残留的患儿在内镜直视下应用切割吸引器切除腺样体残留组织。结果行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的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残留,显著残留率(病变残留最大径超过1cm)53.1%(57/107),其中腺样体Ⅱ度肥大显著残留率25.0%(16/64),Ⅲ度肥大95.3%(41/43),残留位于腺样体上极35例(61.4%)、腺样体靠近圆枕处28例(49.1%)、腺样体下级16例(28.1%)。结论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极易遗留病变组织,部位包括腺样体上极、腺样体靠近圆枕处、腺样体下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刮除 内窥镜检查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前路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治疗严重颈椎结核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文良 吴梅英 +6 位作者 许建中 杨柳 周仲安 马树枝 王序全 周强 李起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9-230,共2页
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刮除病灶植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颈椎结核的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 :随访 1 999~ 2 0 0 1年严重颈椎结核患者 1 0例 ,经一期前路刮除病灶、椎体间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 2 0个月。 结果 :局部结... 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刮除病灶植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颈椎结核的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 :随访 1 999~ 2 0 0 1年严重颈椎结核患者 1 0例 ,经一期前路刮除病灶、椎体间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 2 0个月。 结果 :局部结核无复发 ,植骨融合 ,颈椎后凸畸形得到纠正 ,神经症状均有改善。结论 :一期前路彻底刮除结核病灶植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手术 前路病灶刮除 内固定 手术治疗 严重颈椎结核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皮下剥离加刮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开华 邹晴 +1 位作者 康道现 樊弘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269-1271,共3页
目的:评估小切口皮下剥离加刮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为腋臭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10月~2012年5月行小切口皮下剥离加刮除术治疗腋臭患者共98例,男42例,女56例。取平卧位,以腋毛生长区边缘画线确定清除范围,在... 目的:评估小切口皮下剥离加刮除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为腋臭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10月~2012年5月行小切口皮下剥离加刮除术治疗腋臭患者共98例,男42例,女56例。取平卧位,以腋毛生长区边缘画线确定清除范围,在腋窝行肿胀麻醉。在手术区域中央沿皮纹走向取长1cm切口,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用外科剪剪除汗腺及脂肪组织,再以刮匙刮除残存汗腺及脂肪组织。缝合切缘,弹力绷带以"8"字加压法包扎。结果:9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0~80min。其中1例术后一侧形成血肿,2例拆线后切缘缝合处轻微裂开。经处理后所有98例患者术后均满意。结论:采用小切口皮下剥离加刮除术治疗腋臭具有创伤小、术后处理简单、恢复快、治愈率高的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 小切口 剥离 刮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腺样体肥大吸切术与刮除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志明 董凯峰 +1 位作者 张继华 宋冬梅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232-233,共2页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常并发渗出性中耳炎、慢性鼻-鼻窦炎和扁桃体炎。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1]。手术切除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方法。近年来,腺样体吸切术在逐渐的推广。如何更好的发挥吸切术的...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常并发渗出性中耳炎、慢性鼻-鼻窦炎和扁桃体炎。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1]。手术切除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方法。近年来,腺样体吸切术在逐渐的推广。如何更好的发挥吸切术的优势,合理的使用鼻内镜,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防止和减少手术并发症一直是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腺样体吸切术 腺样体刮除 腺样体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术与病段切除术治疗肢体骨巨细胞瘤的中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韦永中 李菊明 +1 位作者 马益民 许晶晶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肢体骨巨细胞瘤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的疗效,并与病段切除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2003—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骨巨细胞瘤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35岁。病变部位位于股骨远端12例,股骨近端2... 目的探讨肢体骨巨细胞瘤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的疗效,并与病段切除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2003—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骨巨细胞瘤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35岁。病变部位位于股骨远端12例,股骨近端2例,胫骨近端8例,胫骨远端2例,桡骨远端6例,肱骨近端3例,腓骨近端4例。按照Campanacci分级:Ⅱ级15例,Ⅲ级22例。治疗方法: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或加内固定16例;病段切除21例,其中病段切除加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13例。结果随访4~12年,平均随访6年。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复发3例,复发率18.8%;病段切除组复发2例,复发率9.5%(均为软组织内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随访: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7年发生骨关节炎1例,未予特殊处理;病段切除组肿瘤假体重建组分别于术后5年、12年因松动返修各1例。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功能评分:骨水泥填充组平均评分为28分,病段切除组为22分。功能评定优良29例,中差8例,其中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优良率为93.8%,病段切除组的优良率为66.7%。结论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是肢体骨巨细胞瘤治疗的有效方法,彻底清除病灶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对于CampanacciⅢ级合并病理性不稳定骨折者可选择病段切除或加假体重建,应注意假体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外科手术 刮除 骨水泥成形术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糜蛋白酶联合小切口刮除法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疗效观察及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迪 刘晓 +2 位作者 金顺玉 崔彦博 张桂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9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α-糜蛋白酶联合小切口刮除法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的疗效。方法:面部皮脂腺囊肿患者6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联合使用α-糜蛋白酶;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α-糜蛋白酶联合小切口刮除法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的疗效。方法:面部皮脂腺囊肿患者6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联合使用α-糜蛋白酶;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糜蛋白酶联合小切口刮除法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创伤小、费用低、治疗时间短、效果佳,是比较理想的皮脂腺囊肿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糜蛋白酶 皮脂腺囊肿 小切口 刮除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和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翠兰 张晓梅 +2 位作者 徐荣荣 崔晓明 张小月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2期5-8,共4页
目的: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和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本院7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39)。对照组应用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治疗,研究... 目的: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和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本院7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39)。对照组应用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子宫动脉血流情况(RI、PI);比较两组复发情况、复发时间及妊娠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RI、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RI、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颈粘连、颈管狭窄、低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均可以应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以及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治疗,但相较而言,电切除术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情况和月经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下刮除 电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