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LNG冷能的低温冷库流程比较 被引量:21
1
作者 黄美斌 林文胜 顾安忠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2,共5页
介绍了LNG在低温冷库中的利用,并根据中间冷媒是否相变提出了两种基本的流程,即无相变流程和有相变流程。以总容量为3000t的冷库为例,进行了中间冷媒的比选,通过运用HYSYS软件模拟冷媒的两种循环过程,得出各个状态点的参数,并比较了两... 介绍了LNG在低温冷库中的利用,并根据中间冷媒是否相变提出了两种基本的流程,即无相变流程和有相变流程。以总容量为3000t的冷库为例,进行了中间冷媒的比选,通过运用HYSYS软件模拟冷媒的两种循环过程,得出各个状态点的参数,并比较了两种流程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说明无相变流程设备简单,控制方便,但冷媒质量流量大;有相变流程冷媒质量流量小,但流程、设备与控制更复杂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利用lng冷能的低温冷库 流程 中间冷媒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差能与低温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付强 王国荣 +4 位作者 周守为 钟林 张理 余兴勇 杨浦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60,共9页
我国海洋温差能资源量巨大,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南海海域,是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支撑,也是未来我国南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诸多岛屿能源补给保障的重要途径;目前海洋温差能发电(OTEC)技术和装备尚处于实验... 我国海洋温差能资源量巨大,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南海海域,是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支撑,也是未来我国南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诸多岛屿能源补给保障的重要途径;目前海洋温差能发电(OTEC)技术和装备尚处于实验阶段,兆瓦级试验电站建设成本巨大,整体技术成熟度不及商业级利用规模,亟待发展突破。本文总结了国内外OTEC及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技术装备所面临的挑战,针对南海温差能资源开发困境、广东省液化天然气(LNG)冷能资源浪费等情况,提出了以LNG气化的低温海水替代深层海水进行温差能发电的新途径。建议以珠海LNG气化站为例,探索LNG冷能回收-温差能发电、低温冷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发展模式;通过初步概算示范基地的投资与收益,完成了相应模式的经济与技术可行性论证。相关发展模式建议、应用案例论证过程,可为我国温差能与低温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借鉴和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温差能 低温海水资源 lng冷能 综合利用 温差能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冷能发电模式分析
3
作者 任锦 《化工设计》 CAS 2023年第4期3-6,50,1,共6页
本文以项目实例,将朗肯循环运用到联合法发电流程,通过模拟计算表明,混合工质是用于低温朗肯循环最合适的工质,工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系统净输出功的影响较为明显,利用周边装置余热作为工质蒸发热源可有效改善系统冷量回收率。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lng) 低温朗肯循环 混合工质 冷能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