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攀钢重轨钢初轧坯堆冷的除氢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冼爱平 李培基 +3 位作者 陈文绣 王仪康 陈仁义 梅东生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A273-A277,共5页
用石腊油法测定了U71Mn重轨钢初轧坯中的可扩散氢和氢在钢中的扩散系数,并通过解剖经过堆垛缓冷的初轧坯,测定氢在断面上的分布结果表明,重轨钢坯中的氢绝大部分均为可扩散氢,室温下氢在U71Mn钢坯中扩散系数为(0.85—1.02)×10^(-6)... 用石腊油法测定了U71Mn重轨钢初轧坯中的可扩散氢和氢在钢中的扩散系数,并通过解剖经过堆垛缓冷的初轧坯,测定氢在断面上的分布结果表明,重轨钢坯中的氢绝大部分均为可扩散氢,室温下氢在U71Mn钢坯中扩散系数为(0.85—1.02)×10^(-6)cm^2/s初轧坯经堆冷后,含氢量大幅度下降,它有助于形成攀钢重轨无白点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71Mn钢 扩散 白点 初轧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初轧坯表面纵裂纹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航 褚翰林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53,共2页
分析了由 2 .3tGCr1 5高碳铬轴承钢铸锭轧成 1 40mm×1 40mm初轧坯表面纵裂纹的形成原因 ,得到的结果表明 :初轧时由于第一道次孔型内一个方向上压下量过大 ,使轧件高宽比太大而产生该种裂纹。改进初轧工艺后 ,即消除了该种裂纹。
关键词 GCR15 轴承钢 初轧坯 表面纵裂纹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轧坯表面拉裂缺陷形成原因的剖析
3
作者 汪美蔷 陈方玉 《武钢技术》 CAS 1992年第5期34-38,共5页
1 前言为研究初轧坯表面拉裂缺陷形成的原因,本试验从浇铸工艺、板坯加热制度及轧制工艺出发,剖析了其对拉裂缺陷的影响。通过对拉裂缺陷宏观形貌、金相显微组织特征的了解,阐述了其与工艺的对应关系,从而为初轧坯表面质量的改进提供了... 1 前言为研究初轧坯表面拉裂缺陷形成的原因,本试验从浇铸工艺、板坯加热制度及轧制工艺出发,剖析了其对拉裂缺陷的影响。通过对拉裂缺陷宏观形貌、金相显微组织特征的了解,阐述了其与工艺的对应关系,从而为初轧坯表面质量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轧坯 表面拉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Mn_2抽油杆用钢初轧坯表面裂纹分析
4
作者 关长斌 谷成荫 《河北冶金》 1992年第1期29-31,43,共4页
本文采用金相分析和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35Mn_2抽油杆用钢初轧坯表面裂纹。指出:纵向裂纹产生在钢锭进入均热炉之前的凝固阶段,属应力裂纹。横向裂纹产生在轧制的初始道次阶段,属轧制裂纹。
关键词 35Mn2 初轧坯 表面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304HC含铜不锈钢初轧坯开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万荣 郭光宇 王俊琴 《大型铸锻件》 2004年第2期15-17,共3页
对 SU S3 0 4HC含铜不锈钢初轧坯开裂严重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 。
关键词 SUS304HC 含铜不锈钢 初轧坯 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轧坯高温喷印涂料的研试
6
作者 刘安民 宗志明 杨健 《武钢技术》 CAS 1991年第1期31-34,56,共5页
一、前言近代钢坯生产,不仅产量大,而且热送温度高,如仍采用人工标号,劳动条件恶劣,易造成混钢事故,影响产品质量;若冷却后标号,则不能热送,浪费能源。故改用打钢印办法,但字迹过小,不易辨认,使用不理想。目前,我国已能生产中温喷印涂料... 一、前言近代钢坯生产,不仅产量大,而且热送温度高,如仍采用人工标号,劳动条件恶劣,易造成混钢事故,影响产品质量;若冷却后标号,则不能热送,浪费能源。故改用打钢印办法,但字迹过小,不易辨认,使用不理想。目前,我国已能生产中温喷印涂料(<800℃),而高温喷印涂料(>950℃)尚未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轧坯 高温 喷印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轧坯退火工艺改进研究
7
作者 许立伟 王喜洪 张云霖 《山西冶金》 CAS 1997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前国内大多数初轧厂的钢坯退火工艺都较为保守,退火周期长,能耗高,本文对钢坯退火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改进工艺方案,经过对GCr15的生产性试验,取得明显效果,为探索初轧坯退火工艺向节能降耗转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初轧坯 退火工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不锈钢初轧坯裂纹的探讨
8
作者 张曙 《四川冶金》 CAS 1989年第3期74-81,113,114,共10页
本文根据长特公司第四钢厂几年来对不锈钢初轧坯裂纹的攻关工作进行了总结。就裂纹的形态及形成原因,防止措施,以及本文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设想作了阐述。作者认为:对于出现的钢坯裂纹只要能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控制好钢成分,确保钢锭内外质... 本文根据长特公司第四钢厂几年来对不锈钢初轧坯裂纹的攻关工作进行了总结。就裂纹的形态及形成原因,防止措施,以及本文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设想作了阐述。作者认为:对于出现的钢坯裂纹只要能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控制好钢成分,确保钢锭内外质量,防止过热过烧,按规定压下等等,钢坯局拉裂和密集形裂纹,基本上是可以消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初轧坯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r18NI12Mo2Ti钢初轧坯开裂成因研究
9
作者 潘雅珍 《五钢科技》 1993年第5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不锈钢 初轧坯 开裂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初轧坯的轧制
10
作者 张建英 《包钢科技》 2005年第6期17-20,共4页
文章提出了大型钢坯轧制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高轧件变形的特点,从钢坯孔型设计原理出发,结合轧钢机、剪断机的能力参数,有针对性地编排轧制工艺规程,采用合理的工艺制度,从而达到稳定质量,满足生产需求的目的。
关键词 初轧坯 大断面 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体类型钢初轧坯退火工艺的改进
11
作者 顾新根 陆季宗 《五钢科技》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通过对H13等四种钢坯退火,精炼转场后两个别钢坯出现表面裂纹产生原因的调查、分析,认为是由于台车炉温度偏差大,以及采用低温退火的结果,改用不完全退火后,消除了钢坯表面裂纹产生,稳定了退火钢坯质量。
关键词 马氏体类型钢 初轧坯 低温退火 不完全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钢初(连)轧坯表面皱裂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玉玲 《马钢科研》 1997年第3期31-36,共6页
本文对初连轧开坯过程中出现在方坯表面皱裂的原因进行研究和试验,提出了消除皱裂的措施,在生产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 皱裂 不均匀变形 压下规程 初轧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视频技术在线测量热轧钢坯尺寸
13
作者 陈林 王景存 崔大福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69-73,57,共6页
用视频技术(线阵CCD传感器)与图像数据处理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开发了热轧钢坯尺寸在线实时自动检测系统。对钢坯高度、宽度以及长度进行了动态测量,为保证钢坯的小正公差轧制和等重量剪切工艺的实施,进一步指导轧制生产,提... 用视频技术(线阵CCD传感器)与图像数据处理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开发了热轧钢坯尺寸在线实时自动检测系统。对钢坯高度、宽度以及长度进行了动态测量,为保证钢坯的小正公差轧制和等重量剪切工艺的实施,进一步指导轧制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在线检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技术 测量 初轧坯 尺寸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初轧工艺 减少批材裂纹
14
作者 李洪德 胡林 《鞍钢技术》 CAS 1997年第10期15-20,23,共7页
鞍钢现行的初轧均热制度和轧制制度,必然在初轧坯表面产生裂纹。根据生产实践并结合现场观察,提出三条改进意见:(1)初轧方坯时,适当降低钢锭的均热温度并增加翻钢次数和轧钢道次;(2)初轧板坯时,适当降低板锭的均热温度并减少... 鞍钢现行的初轧均热制度和轧制制度,必然在初轧坯表面产生裂纹。根据生产实践并结合现场观察,提出三条改进意见:(1)初轧方坯时,适当降低钢锭的均热温度并增加翻钢次数和轧钢道次;(2)初轧板坯时,适当降低板锭的均热温度并减少原有立轧部分的总压下量;(3)安装轧辊冷却水遮挡装置,减少冷却水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轧坯 质量 裂纹 均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CrMo、42CrMo锻造用钢坯的试制
15
作者 曹晖 《包钢科技》 1998年第4期89-92,共4页
自从引进连铸精炼设备后,包钢开始着手开发新钢种的工作,1997年11月起到1998年3月间,采用不同生产工艺,试制冶炼35CrMo钢5炉,42CrMo钢4炉,分别轧制成几种断面尺寸的锻造钢坯,经检验各项指标完全合格.本文着重阐述了产品试验过程及结果,... 自从引进连铸精炼设备后,包钢开始着手开发新钢种的工作,1997年11月起到1998年3月间,采用不同生产工艺,试制冶炼35CrMo钢5炉,42CrMo钢4炉,分别轧制成几种断面尺寸的锻造钢坯,经检验各项指标完全合格.本文着重阐述了产品试验过程及结果,并对其原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 初轧坯 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坯连铸机用电磁搅拌装置
16
作者 郭汉声 《宝钢技术》 CAS 1989年第3期43-47,共5页
宝钢二期工程引进的两台双机双流立弯型连铸机采用了由安川电机与新日铁联合研制的板坯电磁搅拌器DKS,旨在改善板坯内部质量,使连铸坯具有初轧坯同样的品质,本文着重介绍其工作原理、电气控制系统的构成、设计依据、设备规格、搅拌力的... 宝钢二期工程引进的两台双机双流立弯型连铸机采用了由安川电机与新日铁联合研制的板坯电磁搅拌器DKS,旨在改善板坯内部质量,使连铸坯具有初轧坯同样的品质,本文着重介绍其工作原理、电气控制系统的构成、设计依据、设备规格、搅拌力的计算与测试及DKS 工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机 电磁搅拌器 电磁搅拌装置 初轧坯 电气控制系统 设备规格 双机 新日铁 质量 等轴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坯除鳞系统
17
《特钢技术》 CAS 1996年第4期58-58,共1页
Elwood公司新开发了一种Elwood高压水除鳞系统.该装置用来改善产品质量.该系统包括Elwood双向除鳞控制阀,系统截止阀,蓄水器安全切断阀,集水管充液阀组、泵卸水阀组、装于滑动底板的过滤器、集水管除鳞喷射环、除鳞箱和蓄水器侧臂装置.... Elwood公司新开发了一种Elwood高压水除鳞系统.该装置用来改善产品质量.该系统包括Elwood双向除鳞控制阀,系统截止阀,蓄水器安全切断阀,集水管充液阀组、泵卸水阀组、装于滑动底板的过滤器、集水管除鳞喷射环、除鳞箱和蓄水器侧臂装置.该装置可处理碳钢初轧坯最大尺寸为311×665mm,辊道速度为83m/min,小时生产率为36个初轧坯.该除鳞系统最大工作压力为210bar,最大水流量为1235l/min,蓄水器为1325 l,泵为212l/min.双向除鳞控制阀包括结构简单耐用、具有优质流动特性的新型Elwood DIN管式内部设计.由Elwood的“P”器联阀用空气螺管式驱动器进行水导向驱动.集水管喷射环是八角形结构,有8个喷嘴,可达到对初轧坯的最佳喷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鳞 除鳞系统 安全切断阀 初轧坯 集水管 喷射环 控制阀 流动特性 最大工作压力 高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方针目标管理提高钢锭成坯率
18
作者 任柏福 《冶金经济与管理》 1986年第3期51-53,共3页
本钢初轧厂是七十年代初建成的大型轧钢厂,现有职工2,449人,重点设备214台,主体设备1150万能板坯初轧机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自1977年正式纳入国家生产计划以来,先后轧制了二十几个钢号的产品,生产能力已达到一期工程的设计指... 本钢初轧厂是七十年代初建成的大型轧钢厂,现有职工2,449人,重点设备214台,主体设备1150万能板坯初轧机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自1977年正式纳入国家生产计划以来,先后轧制了二十几个钢号的产品,生产能力已达到一期工程的设计指标.从1981年开始,我们结合工厂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从全面计划管理入手,采用PDCA循环方式,对钢锭成坯率实施方针目标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一、课题的选择在初轧坯目标成本中,原料费占总成本的91%左右,是降低成本的主要目标.“成坯率”是反映原料成本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轧坯 目标管理 全面计划管理 目标成本 全面质量管理 生产计划 主体设备 降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重轨质量的若干措施
19
作者 孙惠民 《包钢科技》 1990年第2期26-30,共5页
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主力。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对钢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钢轨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畅通,因此提高其质量受到国内外生产厂家的重视。包钢是国内钢轨主要生产厂家之一,近年来产品质量虽有很大提高... 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主力。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对钢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钢轨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畅通,因此提高其质量受到国内外生产厂家的重视。包钢是国内钢轨主要生产厂家之一,近年来产品质量虽有很大提高,但目前尚有某些需要改进之处。下面就提高重轨产品质量谈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轨 铁路运输 保护渣 主要生产厂家 轨梁 交通运输 初轧坯 浇铸温度 非金属夹杂 火焰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墨铸铁钢锭模的制造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端如 《包钢科技》 1989年第2期59-59,共1页
用蠕墨铸铁(ЧВГ)制造重3.4~4.4吨初轧坯型钢锭模的生产基本工艺参数已研究过。在化铁炉内熔炼铸铁的产量为12吨/时,炉料由50%炼钢生铁和50%打碎废钢锭模组成。原料生铁的化学成分为%:C3.5~3.8,Si1.5~2.0,Mn0.3~0.6,P≤0.17,S... 用蠕墨铸铁(ЧВГ)制造重3.4~4.4吨初轧坯型钢锭模的生产基本工艺参数已研究过。在化铁炉内熔炼铸铁的产量为12吨/时,炉料由50%炼钢生铁和50%打碎废钢锭模组成。原料生铁的化学成分为%:C3.5~3.8,Si1.5~2.0,Mn0.3~0.6,P≤0.17,S≤0.09,用四种合金变性处理:1—55%Si,9%Mg,其余是Fe;2—1 成分中再加入4%Ca;3—2成分中加入2.5%Al;4—3成分中加入0.5%稀土金属(РЗМ)。用漏斗把合金装入罐中使铸铁孕育处理。孕育前铸铁温度为1230—1260℃。合金加入量为罐内铸铁量的0.9、1.1、1.3%。孕育处理后铸铁成分为(%):C3.3~3.7,Si2—2.8,Mn0.3~0.6,P≤0.17,S0.01~0.04,Mg0.02~0.05。将此铸铁铸成钢锭模和楔形试块,由楔形试块切成试样,以测定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锭模 蠕墨铸铁 孕育处理 初轧坯 炼钢生铁 球墨 变性处理 金相组织 楔形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