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1
作者 赵建 《中华武术》 2025年第3期25-27,共3页
现代化和现代性是现当代人类文明史的核心命题。过去一百多年,无数传统国家经历了现代化的转型,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事实证明,现代化的道路并不只有一条,在多种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中,是否更能够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本国的具体情形相... 现代化和现代性是现当代人类文明史的核心命题。过去一百多年,无数传统国家经历了现代化的转型,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事实证明,现代化的道路并不只有一条,在多种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中,是否更能够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本国的具体情形相结合,特别是激发本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对成功转型至关重要。中国未来的现代化模式到底什么样子?采取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大家迫切想知道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创造性转换 现代化模式 核心命题 现代元素 成功转型 现当代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现代性视域下早期中国电影对经典名著的创造性转换——以民国《红楼梦》电影为例
2
作者 李汇群 《曹雪芹研究》 2024年第4期118-135,共18页
本文结合视觉现代性理论,以民国时期《红楼梦》电影为研究对象,从图像现代性和影像现代性两重维度展开,梳理了早期中国电影与绘画、戏曲、文学之间的联系,分析了海报剧照构图展现的新身体、新景观和电影镜头建构的视觉修辞,总结了早期... 本文结合视觉现代性理论,以民国时期《红楼梦》电影为研究对象,从图像现代性和影像现代性两重维度展开,梳理了早期中国电影与绘画、戏曲、文学之间的联系,分析了海报剧照构图展现的新身体、新景观和电影镜头建构的视觉修辞,总结了早期中国电影对经典名著进行创造性转换的经验,期待为未来电影发展和现代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现代性 《红楼梦》电影 图像 影像 创造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叙事视角下纸艺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3
作者 孙茜 王旭盼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28-I0028,共1页
当今社会,品牌叙事传播已成为品牌设计中的核心价值之一,超越了传统的讲故事形式,成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深度情感联系的有效途径。通过精心设计的叙事结构和内容传达其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涵和独特个性,而这些叙事通常通过高度视觉化... 当今社会,品牌叙事传播已成为品牌设计中的核心价值之一,超越了传统的讲故事形式,成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深度情感联系的有效途径。通过精心设计的叙事结构和内容传达其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涵和独特个性,而这些叙事通常通过高度视觉化的元素来实现。纸艺这一历史悠久且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凭借其“自然”“传统”“匠心”“造物美学”等文化意趣及材质亲和力,在品牌叙事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转换 情感联系 创新性发展 纸艺 讲故事 品牌设计 视觉化 叙事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换及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探析
4
作者 贾少英 黄琼霞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11期8-11,共4页
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题中应有之义,亦是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与时俱进之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 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题中应有之义,亦是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与时俱进之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文章从意义、前提、路径这三个维度探析高等中医药院校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方式方法,以期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把握政策机遇,加强挖掘研究,推动中医药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创造性转换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基层民主的本土化累积及创造性转换——以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朱俊瑞 赵宬斐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31,共6页
浙江基层民主发展,结合了地方性的特色,在实践中创新与突破,创造了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治理文本,不仅提升了基层民主自治的创新能力,而且丰富了基层民主治理的形态。本文借助美国学者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概念,以一种"地... 浙江基层民主发展,结合了地方性的特色,在实践中创新与突破,创造了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治理文本,不仅提升了基层民主自治的创新能力,而且丰富了基层民主治理的形态。本文借助美国学者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概念,以一种"地方性知识"的视角,审视浙江基层民主的本土资源的累积与创造性转化,并对浙江基层民主的发展与创新给予一定的解释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基层民主 创造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创造性转换——以朱光潜《诗论》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文学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90,共8页
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向现代批评的转型过程中,朱光潜先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20世纪30年代初朱光潜先生完成的《诗论》是他一生中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诗论》以其谨严的逻辑体系和自觉的理论思维... 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向现代批评的转型过程中,朱光潜先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20世纪30年代初朱光潜先生完成的《诗论》是他一生中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诗论》以其谨严的逻辑体系和自觉的理论思维、现代批评方法的借鉴运用以及一些颇有创见的理论主张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既沟通了中国诗学与西方诗学的联系,也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赋予中国传统文学批评鲜活的生命,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实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诗论》 传统批评 现代批评 创造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考试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建设中国式考试现代化的文化视角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向东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考试文化。以人本主义为其哲学基础,与“读书做官”这一获得广泛社会认同的价值取向相对应,以建设贤人政治、倡导知识本位为价值取向,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设考原则,是中国传统考试文化的基...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考试文化。以人本主义为其哲学基础,与“读书做官”这一获得广泛社会认同的价值取向相对应,以建设贤人政治、倡导知识本位为价值取向,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设考原则,是中国传统考试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考试文化蕴含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的再生力和能动的适应力,即使在经济机制发生变化后,仍表现出重要的现代价值,在当代社会得以传承与扩布,并与新的社会形态的价值体系相融合。通过对传统考试文化进行分析、衡估、选择、改造、扬弃和辩证转化,可以实现传统考试文化的话语系统、核心内容和作用定位在当代的创造性转换,为中国式考试现代化筑牢价值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考试现代化 创造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作品的戏剧改编与创造性转换 被引量:3
8
作者 宋宝珍 卢荟伊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103-111,共9页
文学与戏剧是一对姊妹艺术,自有戏剧以来,它与文学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与戏剧在文本呈现上具有相通性,但在体裁与呈现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性。文学作品的戏剧改编,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瞭望与发现,也是在文学宝藏中的寻找与精选,是依照戏剧... 文学与戏剧是一对姊妹艺术,自有戏剧以来,它与文学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与戏剧在文本呈现上具有相通性,但在体裁与呈现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性。文学作品的戏剧改编,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瞭望与发现,也是在文学宝藏中的寻找与精选,是依照戏剧性原理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转换,乃至新开掘、新阐释与新表现。改编者既要尊重原著,又要发挥创新性,不仅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博观约取、含英咀华的过滤与提纯,而且要葆有原作的精华内涵与精粹成分。戏剧改编不仅是旨在完成不同媒介、不同形态作品的相互转换,而且是为了找到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涵、美学潜质以及和当代文化价值的连接点和相通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戏剧改编 方法 创造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是戏曲的灵魂——戏曲音乐的历史范型及其创造性转换 被引量:3
9
作者 于平 《福建艺术》 2006年第5期5-7,共3页
作为文章标题的句式,是从众所周知的“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点化而来的。从戏曲表演“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要求来看,音乐(歌)和舞蹈(舞)倒是具有同一性的。它们共同标示出戏曲表演的审美取向,也共同彰显出戏曲艺术的灵魂居所。
关键词 戏曲音乐 创造性转换 灵魂 范型 历史 戏曲表演 文章标题 审美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法律传统向法制现代化的创造性转换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一星 高玉娟 《甘肃农业》 2006年第1期163-163,共1页
我国的法律传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法制现代化与法律传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法律传统与法制现代化的内涵着手,分析了法律传统与现代法制的关系,并结合中国法律传统的特点,试图找出一条... 我国的法律传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法制现代化与法律传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法律传统与法制现代化的内涵着手,分析了法律传统与现代法制的关系,并结合中国法律传统的特点,试图找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法制现代化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传统 法制现代化 创造性转换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转换——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
11
作者 袁辉初 陈慕姣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2-126,共5页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前提下,毛泽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转换。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创造性...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前提下,毛泽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转换。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创造性转换。毛泽东把哲学基本问题转换为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并对其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基本问题 创造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的创造性转换
12
作者 张炎兴 赵秀芳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8,共4页
美国实证会计研究,是在证券市场高度发达,以决策有用观为导向的会计规范体系比较完善的基础上展开的。我国证券市场不够发达,公司股权比较集中,会计规范体系也不够成熟,引进美国实证会计理论需要进行创造性转换,即从我国会计环境出发,... 美国实证会计研究,是在证券市场高度发达,以决策有用观为导向的会计规范体系比较完善的基础上展开的。我国证券市场不够发达,公司股权比较集中,会计规范体系也不够成熟,引进美国实证会计理论需要进行创造性转换,即从我国会计环境出发,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规范体系为目标来进行实证会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会计研究 规范会计研究 会计环境 创造性转换 会计规范体系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创造性转换
13
作者 徐新 陈连根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实现创造性转换。要实现创造性转换 ,社会转型是工作的立足点 ,观念创新是工作的关键点 。
关键词 社会转型 高校教师 思想政治工作 创造性转换 观念创新 制度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及其创造性转换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安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62-163,166,共3页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基础,强调等级特权是其基本特征。在法制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与现代法治产生冲突,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是解决冲突的一条切实可行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基本精神 冲突 创造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社会科学价值规范的合理建构与创造性转换
15
作者 王忠武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187,247,共6页
社会科学价值规范是反映社会科学的普遍规律和应有要求、指导和调节社会科学运行发展的根本性思想原则与行为准则,对于社会科学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前提预设、目标定向、思想指导和行为约束作用,应当依据内需主导、外需适应、合乎规律和... 社会科学价值规范是反映社会科学的普遍规律和应有要求、指导和调节社会科学运行发展的根本性思想原则与行为准则,对于社会科学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前提预设、目标定向、思想指导和行为约束作用,应当依据内需主导、外需适应、合乎规律和关系协调的原则合理建构。现代社会科学的价值规范包括价值原则、价值选择、价值中立、价值评价等基本范型,这些价值规范各有其存在基础、功能作用和适用范围,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交融、稳定性与开放性共存、历史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基本特征,要根据社会科学的具体条件和现实需要进行创造性重构与转换,包括基于研究流程的阶段性价值转换、基于成果差异的技术性价值转换、基于价值形态的结构性价值转换、基于历史变迁的时代性价值转换以及基于时空条件的本土化价值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价值规范 合理建构 结构功能 创造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存在的必要性及创造性转换
16
作者 孔祥参 侯晓光 《辽宁经济》 2007年第2期37-37,共1页
一、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存在的必要性 1.法理学的层面。“在权力和自由裁量权方面,始终会存在一些法律所不能或只能部分渗透于其间的开放领域。一个政治国家的典型事态,既非以无限权力的统治为特点,亦非以严格的规范控制为特点”。... 一、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存在的必要性 1.法理学的层面。“在权力和自由裁量权方面,始终会存在一些法律所不能或只能部分渗透于其间的开放领域。一个政治国家的典型事态,既非以无限权力的统治为特点,亦非以严格的规范控制为特点”。有一种思维定势笔者称之为“行政法万能主义”,一旦社会生活中出现某种新型的行政关系,而这种行政关系又不能被现有的行政法律规范所调整.行政法的学者们便会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现行的行政法规范,而相应的理论建言则必为“完善现有行政法规范,以尽快将此行政关系纳入行政法调整范围”。然而是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都适合由法律来调整?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界限在哪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 创造性转换 行政法律规范 行政法规范 行政关系 社会关系 自由裁量 政治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实施“六大”战略的探索及对其内容的创造性转换
17
作者 欧阳小松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3,共6页
1929年1月-1930年6月,毛泽东对实施"六大"战略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探索内容包括:中国革命高潮到来的时速问题,红军如何有效完成争取群众、促进革命高潮任务及争取江西(首先胜利)等方面。之后,通过创立农村包... 1929年1月-1930年6月,毛泽东对实施"六大"战略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探索内容包括:中国革命高潮到来的时速问题,红军如何有效完成争取群众、促进革命高潮任务及争取江西(首先胜利)等方面。之后,通过创立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毛泽东对探索内容作了创造性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六大”战略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 探索 创造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村发展进程中的精准扶贫模式及其创造性转换——基于广东省韶关市的实践经验
18
作者 姬超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6期339-344,共6页
全面脱贫事关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但是许多地区囿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导致扶贫工作裹足不前,数字脱贫和形式脱贫问题严重。许多地区在精准扶贫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扶贫工作游离在村庄整体发展体系之外,从而丧失了内生发展的动力... 全面脱贫事关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但是许多地区囿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导致扶贫工作裹足不前,数字脱贫和形式脱贫问题严重。许多地区在精准扶贫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扶贫工作游离在村庄整体发展体系之外,从而丧失了内生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扶贫项目中"精英捕获"和"弱者吸纳"现象并存,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农村集体资源甚至被侵蚀,最终导致很多项目难以持续发展,精准扶贫的模式亟待探索创新。基于广东省韶关市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将精准扶贫当作一项事业而不是一项工作来干,扶贫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才能得到保障。在实践过程中,地方官员和群众发挥主动创造的积极性,积极转变传统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将精准扶贫工作嵌入到整村发展的进程中,从而为长久脱贫奠定了根基;另一方面,将扶贫这一指涉公平正义的规范性问题创造性地转换成指涉效率价值的实证性问题,将市场因子注入精准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而为高效脱贫提供动力保障,这就为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发掘出新的宝贵素材,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扶贫模式 农村发展 创造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换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琳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 知行观 创造性转换 《实践论》 道德形而上学 知先行后 知行关系 哲学认识论 哲学发展 关系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耕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创造性转换问题探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牛雨陈 聂志平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8-72,共5页
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造就的实用型文化。当下,深刻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和风姿,使其精髓由里而外地释放,转换为农耕智慧,实现创新性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思想文化之源。根据农耕文化转换的基础,提出了保护与传承农耕文... 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造就的实用型文化。当下,深刻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和风姿,使其精髓由里而外地释放,转换为农耕智慧,实现创新性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思想文化之源。根据农耕文化转换的基础,提出了保护与传承农耕文化、开展农耕文化旅游、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结合、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等有效措施来推动农耕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创造性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乡村振兴 创造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