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歌中京剧创腔技法的非程式运用——以《唱支山歌给党听》为例
1
作者 刘恺岩 《戏剧之家》 2025年第5期58-60,共3页
建党百年之际,沈鹏飞教授将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的经典旋律以京剧程派唱腔进行设计创作,抒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敬仰,通过京剧旋律娓娓道来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的故事,重温中国共产党建设新中国的艰苦奋斗历程。该作品在创作时采用了... 建党百年之际,沈鹏飞教授将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的经典旋律以京剧程派唱腔进行设计创作,抒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敬仰,通过京剧旋律娓娓道来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的故事,重温中国共产党建设新中国的艰苦奋斗历程。该作品在创作时采用了有别于程式性京剧创腔技法的手法,根据唱词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的音调气质,力求让音乐语言更富有生活气息让音乐和人物的形象能协调一致。本文以《唱支山歌给党听》为例,浅析京歌的非程式创腔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京歌 创腔技法 非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口头创腔传统与程砚秋的创腔原则及方法研究
2
作者 海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口传身授是京剧的基本传承方式。口头传承的灵活性与可变性形成京剧演唱及表演的“活口”传统,与这种口头传统相联系的便是京剧的口头创腔传统。口头创腔是京剧自晚清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唱腔创作传统。程砚秋是20世纪前期在唱腔创作... 口传身授是京剧的基本传承方式。口头传承的灵活性与可变性形成京剧演唱及表演的“活口”传统,与这种口头传统相联系的便是京剧的口头创腔传统。口头创腔是京剧自晚清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唱腔创作传统。程砚秋是20世纪前期在唱腔创作方面成就最突出的著名京剧旦角演员,他曾对京剧及创腔的原则和方法做过专门阐释。从京剧的口头创腔传统入手,以程砚秋的讲话整理稿《创腔经验随谈》及《戏场上的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程砚秋所阐述的京剧及戏曲创腔原则和方法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京剧口头创腔的传统及其在京剧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口头创腔 程砚秋 演员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腔的多种途径
3
作者 费玉平 《福建艺术》 2024年第2期11-14,共4页
以“传统戏”唱腔精髓为基础,以“样板戏”作曲技巧为手段,以“元素分裂法”理念为突破口,是我们探求的多种创腔途径。反思当前创腔思维存在的不足,大约有这样几个方面。其一,盲目地模仿“传统戏”与“样板戏”的套路;其二,生搬硬套地... 以“传统戏”唱腔精髓为基础,以“样板戏”作曲技巧为手段,以“元素分裂法”理念为突破口,是我们探求的多种创腔途径。反思当前创腔思维存在的不足,大约有这样几个方面。其一,盲目地模仿“传统戏”与“样板戏”的套路;其二,生搬硬套地将老唱腔与新音调拼接在一起;其三,干脆丢下传统,另起炉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板戏 创腔 传统戏 作曲技巧 分裂法 存在的不足 多种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微创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
4
作者 王浩 邹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10-14,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微创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TMC)的效果。方法选取108例TMC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微创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围术期情... 目的观察改良微创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TMC)的效果。方法选取108例TMC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微创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围术期情况、手术前后炎症-应激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皮质醇(Cor)]水平、Wnt/β-catenin通路指标表达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效果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研究组血清IL-6、CRP、MDA和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研究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Wnt1 mRNA、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美容满意度为90.74%,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微创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TMC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手术创伤,显著降低术后短期内炎症-应激因子水平,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活性,提高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改良微创腔镜小切口手术 炎症因子 应激因子 WNT/Β-CATENIN通路 并发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粤语九声调值与粤剧创腔逻辑的“字-腔”关系
5
作者 孔庆夫 金婷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4期42-54,共13页
以粤语“九声调值”为载体的粤剧创腔,素有“问字啰音”(依字行腔)的传统,但同时也会存在很大比例的“问音啰字”(以乐行腔)现象,两者是粤剧创腔中的“一体两面”,并行存在于粤剧唱段之中。而粤语作为语言,其本身是活态、流变和发展的,... 以粤语“九声调值”为载体的粤剧创腔,素有“问字啰音”(依字行腔)的传统,但同时也会存在很大比例的“问音啰字”(以乐行腔)现象,两者是粤剧创腔中的“一体两面”,并行存在于粤剧唱段之中。而粤语作为语言,其本身是活态、流变和发展的,当然也会产生新的“调值”,如此一来,在粤剧声腔的保护、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之中,需要同时关注粤语“九声调值”、粤剧创腔逻辑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 九声调值 粤剧声 创腔逻辑 字—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多聚糖材料用于体表创腔止血效果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白石 杨红岩 +2 位作者 晏晓青 曾玮 韩岩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4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孔多聚糖材料在体表创腔的止血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置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患者80例,术中共制备皮下腔隙142个。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使用微孔多聚糖材料组,B组为空白对照组。收集临床术后前3 d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和拔... 目的:探讨微孔多聚糖材料在体表创腔的止血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置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患者80例,术中共制备皮下腔隙142个。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使用微孔多聚糖材料组,B组为空白对照组。收集临床术后前3 d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和拔管天数等数据,按照创腔单位面积引流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使用微孔多聚糖材料组在术后前3 d创腔单位面积引流量(0.275±0.126)mL/cm^2,术后创腔单位面积总引流量(0.458±0.207)mL/cm^2,而对照组分别为(0.472±0.222)mL/cm^2和(0.722±0.303)mL/cm^2,2组对照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置管时间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微孔多聚糖材料对临床体表创腔的止血作用安全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多聚糖 止血材料 创腔 面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术后患者血清和创腔引流液中IL-6及TNF-α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崔兆清 姚玉民 章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2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机体的创伤。方法2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为观察组(LT),20例开放甲状腺手术患者为对照组(OT),术前及术后6、24、72 h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和创腔引流液中的IL-6及TNF-α。结果术后6 h观察组血清及创腔引流液...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机体的创伤。方法2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为观察组(LT),20例开放甲状腺手术患者为对照组(OT),术前及术后6、24、72 h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和创腔引流液中的IL-6及TNF-α。结果术后6 h观察组血清及创腔引流液中IL-6、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术后72 h血清IL-6、TNF-α浓度仍高于术前(P均<0.05);两组创腔引流液中IL-6、TNF-α均高于血清(P均<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机体的创伤明显小于开放甲状腺手术,细胞因子形成的部位应为创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创腔引流液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腔聚乙烯醇泡沫封闭式负压引流的应用和体会 被引量:15
8
作者 乔建国 裘华德 +1 位作者 武连生 王欣 《医学新知》 CAS 1996年第3期109-110,共2页
介绍一种新的外科引流方法,适用于感染或非感染创腔的治疗。该方法用插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醇泡沫作引流物,创口用透明薄膜封闭后负压持续引流。经临床应用表明该法具有引流效果好、控制感染迅速、促进肉芽组织健康生长等优点,是一种较好... 介绍一种新的外科引流方法,适用于感染或非感染创腔的治疗。该方法用插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醇泡沫作引流物,创口用透明薄膜封闭后负压持续引流。经临床应用表明该法具有引流效果好、控制感染迅速、促进肉芽组织健康生长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引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术 泡沫封闭式 创腔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创腔感染 被引量:13
9
作者 沈影超 孔文斌 +1 位作者 张永良 王宸 《现代医学》 2009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下肢创腔感染效果。方法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本院收治的13例下肢创腔感染患者常规清创后,采用VSD技术进行引流治疗。选择2005年2月至200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6例下肢创腔感染患者作对照,对两组的临床...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下肢创腔感染效果。方法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本院收治的13例下肢创腔感染患者常规清创后,采用VSD技术进行引流治疗。选择2005年2月至200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6例下肢创腔感染患者作对照,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VSD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VSD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VSD组抗生素使用天数、引流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SD可以明显地促进下肢创腔感染的愈合,提高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创腔感染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流行乐坛“旧曲新唱”的“创腔”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毅萱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4期65-70,110,共7页
本文旨在通过列举当下"旧曲新唱"实践实例,将创腔理论中旋律润腔、节奏歌词、乐句语态、语言变化以及音色情绪等在流行歌曲"旧曲新唱"中的运用分析,得出在当代流行歌曲"旧曲新唱"音乐创作和演唱创作中要... 本文旨在通过列举当下"旧曲新唱"实践实例,将创腔理论中旋律润腔、节奏歌词、乐句语态、语言变化以及音色情绪等在流行歌曲"旧曲新唱"中的运用分析,得出在当代流行歌曲"旧曲新唱"音乐创作和演唱创作中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对歌曲演唱形态的深刻影响,以及当代"旧曲新唱"创腔手法的运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歌曲 旧曲新唱 创腔 词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剧华派创腔手法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谈欣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18,共8页
长期以来,以华素琴为代表的扬剧华派,因其创演扬剧武戏方面的成就而广为流传。然而,华派在创腔方面的突出贡献却少为人知,实为华派研究之遗憾。华素琴工于清曲,又能从它剧种中汲取艺术营养,既保持了扬剧特色,又不囿于成法,常使用“板数... 长期以来,以华素琴为代表的扬剧华派,因其创演扬剧武戏方面的成就而广为流传。然而,华派在创腔方面的突出贡献却少为人知,实为华派研究之遗憾。华素琴工于清曲,又能从它剧种中汲取艺术营养,既保持了扬剧特色,又不囿于成法,常使用“板数变化”“增音润腔”“强音煞尾”及“创腔集曲”四种创腔手法对已有曲调进行创编,一改本色质朴的传统唱腔,形成精巧细致,婉丽流畅的唱腔旋律及风格,从而成就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剧 华派 创腔 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在上颌骨切除术后创腔中的应用
12
作者 谢金 宋昌湘 +3 位作者 徐明安 鲍玲 胡国勤 孟黎平 《安徽医学》 2000年第4期39-39,42,共2页
关键词 鼻肿瘤 上颌骨切除术 手术后创腔 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汤冲洗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腔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美琴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11期99-100,共2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腔采取苦参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均采取肛瘘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创腔,观察组采取苦参汤冲洗创腔...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腔采取苦参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均采取肛瘘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创腔,观察组采取苦参汤冲洗创腔,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肛门功能及复发情况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并无明显差异性,但术后疼痛、肛门创腔愈合时间等指标有明显差异,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腔患者采取苦参汤冲洗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感,缩短创口愈合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单纯性肛瘘 苦参汤 术后创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创腔引流管治疗腰椎术后脑脊液漏探讨
14
作者 潘峰 李章华 +5 位作者 陶凤华 郭卫春 任岳 陶海鹰 孙虹 彭昊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5期57-59,共3页
目的评价保留创腔引流管治疗腰椎后路手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 2007年7月~2011年7月我科共行腰椎后路手术580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42~67岁,平均58.5岁。均行术后保留创腔引流管治疗,切口愈合前应用抗生素... 目的评价保留创腔引流管治疗腰椎后路手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 2007年7月~2011年7月我科共行腰椎后路手术580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42~67岁,平均58.5岁。均行术后保留创腔引流管治疗,切口愈合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给予相应对症、支持治疗。观察脑脊液漏消失及切口愈合时间,并记录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脑脊液漏的消失时间为6~11天,平均8.1天;切口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13~20天,平均15.6天;无切口感染、化脓性脑脊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保留创腔引流管治疗腰椎后路手术后脑脊液漏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手术 脑脊液漏 保留创腔引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大肌肌瓣填充创腔在乳癌保乳根治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亓健 薛克成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337-338,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胸大肌肌瓣填充创腔在减少乳癌保乳根治术后并发症、改善乳房外形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 6 1例早期乳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31例 ,行保乳根治术 ;治疗组 30例 ,在行保乳根治术的基础上加胸大肌肌瓣填充创腔。观察两... 目的 探讨应用胸大肌肌瓣填充创腔在减少乳癌保乳根治术后并发症、改善乳房外形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 6 1例早期乳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31例 ,行保乳根治术 ;治疗组 30例 ,在行保乳根治术的基础上加胸大肌肌瓣填充创腔。观察两组在创腔积液及术后病乳外形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创腔积液明显减少 ,病人的病乳形态好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乳癌保乳根治术中应用胸大肌肌瓣填充创腔能减少创腔积液 ,改善乳房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癌 乳癌保乳根治术 胸大肌肌瓣 创腔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胸部深部感染性创腔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怀东 姜志斌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euum assisted closure,VAC)用于肺部术后胸部深部感染性创腔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因行肺叶切除术后遗留感染性创腔创面共10例,清创后安装VAC装置,采用100~125mm Hg负压及持续吸引模式治疗,有手...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euum assisted closure,VAC)用于肺部术后胸部深部感染性创腔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因行肺叶切除术后遗留感染性创腔创面共10例,清创后安装VAC装置,采用100~125mm Hg负压及持续吸引模式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转整形外科治疗至愈合。观察治疗后伤口肉芽覆盖和治愈情况。结果: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治疗后伤口治愈率80%(8/10),平均愈合时间(18±3.2)d,其中1例转整形外科手术治愈,1例行清创缝合出院。结论:VAC治疗对胸部深部创腔创面治疗有效,促进创腔的封闭、肉芽组织生长和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创腔面治疗 胸部伤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承前人 求美求新——太谷秧歌艺术家王效端创腔手法初探
17
作者 常晓菲 《黄河之声》 2008年第16期85-86,共2页
现年已八十高龄的王效端是目前山西省太谷秧歌传承人中最重要的代表,在长达六十多年的从艺生涯中,他师承前人,博采众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创腔手法,本文作者在对王效端唱腔进行了认真的采录研究后,从四个方... 现年已八十高龄的王效端是目前山西省太谷秧歌传承人中最重要的代表,在长达六十多年的从艺生涯中,他师承前人,博采众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创腔手法,本文作者在对王效端唱腔进行了认真的采录研究后,从四个方面对其创腔手法做了归纳和整理。希望这一探索能为太谷秧歌乃至其他剧种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秧歌 王效端 创腔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承前人 求美求新——太谷秧歌艺术家王效端创腔手法初探
18
作者 常晓菲 《黄河之声》 2008年第23期50-51,共2页
现年已八十高龄的王效端是目前山西省太谷秧歌传承人中最重要的代表,在长达六十多年的从艺生涯中,他师承前人,博采众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创腔手法,本文作者在对王效端唱腔进行了认真的采录研究后,从四个方... 现年已八十高龄的王效端是目前山西省太谷秧歌传承人中最重要的代表,在长达六十多年的从艺生涯中,他师承前人,博采众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创腔手法,本文作者在对王效端唱腔进行了认真的采录研究后,从四个方面对其创腔手法做了归纳和整理。希望这一探索能为太谷秧歌乃至其他剧种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秧歌 王效端 创腔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一次性创腔血性液引流袋更换频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艳 罗涛 +1 位作者 宋亚欣 张杰敏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一次性创腔引流袋更换频率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性,以减少医源性导管相关性切口感染几率。方法:选择80例术后置创腔引流管并接一次性血性液引流袋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观察组B、C。A组24 h...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一次性创腔引流袋更换频率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性,以减少医源性导管相关性切口感染几率。方法:选择80例术后置创腔引流管并接一次性血性液引流袋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观察组B、C。A组24 h更换1次引流袋,B组48h更换一次,C组不更换直至拔管。分别留取引流管、引流袋内液体及手术切口分泌物送检细菌培养。观察各组各部位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术后24 h,A、B、C组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A组各部位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均为3例,阳性率11.53%,B组均为2例,阳性率7.40%,C组阴性,χ~2值=3.1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2 h,A组各部位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均为5例,阳性率19.23%,B组均为3例,阳性率11.11%,C组阴性,χ~2值=5.49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比较:术后第2天,χ~2值=3.103,P<0.05;术后第3至7天,χ~2值=4.21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一次性创腔引流袋的护理,直接于每24 h计量后排空引流袋至拔管即可,不必常规每24 h或48 h更换1次创腔引流袋,可显著降低或杜绝医源性导管相关性切口感染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膝关节置换 切口感染 假体周围感染 创腔引流袋 更换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术后创腔张力性积液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绳祝 叶峰 +5 位作者 邓平福 刘晓纬 王用书 葛元鸿 郑毅 徐学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创腔张力性积液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开颅术后创腔张力性积液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中,1例脑出血,1例胶质瘤。术后1 d意识清楚,但随后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复查CT示创腔出现张力性积...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创腔张力性积液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开颅术后创腔张力性积液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中,1例脑出血,1例胶质瘤。术后1 d意识清楚,但随后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复查CT示创腔出现张力性积液,中线明显偏移。2例均早期积极手术探查,放置创腔引流管,术后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开颅手术时,若皮层造瘘口为非功能区需尽量开大,避免形成"壶"形结构;位置较深接近脑室的手术需注意勿将脑室打开小口,避免单向活瓣形成;创腔出现张力性积液,需早期开颅手术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创腔张力性积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