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机械制造基础”创新课程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贾晓丽 刘书海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第1期38-40,共3页
在"中国制造2015"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介绍了该专业"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在结合大学生创新竞赛、创新型课堂研讨、课程... 在"中国制造2015"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介绍了该专业"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在结合大学生创新竞赛、创新型课堂研讨、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综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建设措施及实施的初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机械制造基础 创新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课程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希芝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5-29,共5页
临沂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区域性高校,多年来不断进行办学思想和理论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实施创新课程建设是目前学校实现新一轮跨越的"一号工程"。实施创新课程建设有其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创新课程建设突出了先进性、科学性... 临沂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区域性高校,多年来不断进行办学思想和理论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实施创新课程建设是目前学校实现新一轮跨越的"一号工程"。实施创新课程建设有其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创新课程建设突出了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国际化四个鲜明的特点。实施创新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以课程要素建设为基础,颠覆性改革授课模式,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体系,灵活变换考试考核方式。惟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课程建设 应用型人才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化工学院实施创新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立斌 林清夫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化学化工学院在创新课程建设中,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原则,参照以美国州立大学为代表的区域高校课程模式,构建了以"五类"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施了单门课程按要素建设的工作,为培养应... 化学化工学院在创新课程建设中,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原则,参照以美国州立大学为代表的区域高校课程模式,构建了以"五类"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施了单门课程按要素建设的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 植入课程 课程要素 化学化工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印刷创新课程建设
4
作者 王晓红 严美芳 +1 位作者 徐敏 许旭萍 《出版与印刷》 2013年第3期42-44,共3页
经教育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印刷工程本科专业进入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沪教委高[2012]25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 经教育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印刷工程本科专业进入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沪教委高[2012]25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上海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围绕卓越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加强团队建设,全面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印刷工程 课程建设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课程创新建设为抓手,培养知华友华的来华留学生——以郑州大学来华留学生在线课程《走进中国》为例
5
作者 吕兆格 黄卓明 《教育国际交流》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提升,来华留学教育成为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知华友华的来华留学生对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意义重大。课程创新建设作为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备受关注。本文以郑州大学来华留学生在线课程《走进...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提升,来华留学教育成为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知华友华的来华留学生对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意义重大。课程创新建设作为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备受关注。本文以郑州大学来华留学生在线课程《走进中国》为例,阐述课程创建背景、课程创建理念及特色。该课程在多个平台上线并广泛应用,荣获诸多奖项,受到各界好评,有效提升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增强了知华友华的情感认同,成功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升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学校影响力。为来华留学教育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助力打造数字教学资源体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创新建设 来华留学生 知华友华 《走进中国》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高校实验室安全:课程建设创新与管理体系改革探索
6
作者 张婧婧 臧涛 +5 位作者 张楠 张赟 朱琳琳 郭庆合 千智斌 王辉 《新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63-72,共10页
高等院校是孕育祖国未来人才的摇篮,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高校实验室作为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地,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通过实验室安全课程建设创新,研发构建... 高等院校是孕育祖国未来人才的摇篮,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高校实验室作为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地,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通过实验室安全课程建设创新,研发构建了创新与风险防范并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实用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同时,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改革中,融合精益管理与高效运作的理念,构建出一套精益、高效、实用且可持续优化的管理体系。研究结果显示,这一系列改革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安全、责任与法律意识,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安全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效能,全面升级优化了实验室安全环境,为高校实验室的持续稳定运行铸就了坚固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安全 创新课程建设 管理体系构建 安全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课程建设与管理——以《设计管理》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虹 袁园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7期79-80,83,共3页
北京印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因此,在该校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中,创新实践能力与综合性素质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该文以... 北京印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因此,在该校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中,创新实践能力与综合性素质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该文以北京印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位《设计管理》创新课程建设与管理为例,探讨创新课程建设对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作用,厘清创新课程实践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规律,并对课程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专业 创新课程建设与管理 《设计管理》
原文传递
“新医科”视角下医工融合在形态学创新实验课程建设中的探索 被引量:15
8
作者 左雅敏 王燕 +3 位作者 王晓雯 曾凡龙 徐臣利 彭兴春 《医学教育管理》 2022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医学迈入人工智能阶段和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基于医工结合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建立。通过立足医学教育的新特点及要求,以建设医学形态学创新实验课程为例,提出新医科背景下形态学实验课...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医学迈入人工智能阶段和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基于医工结合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建立。通过立足医学教育的新特点及要求,以建设医学形态学创新实验课程为例,提出新医科背景下形态学实验课程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及综合素质"三维能力"内涵,探讨以学生培养为中心,以科研创新为目标,以自主学习为向导,以进阶式的项目设计贯穿全过程的"医工融合"实验课程教学方案,并创新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对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形态实验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工融合 形态实验学 创新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层阶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8
9
作者 万是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1-23,共3页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缺乏系统思维、课程内容不能体现普适性、课程实施缺乏层次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规律、国家政策指导文件、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层次性需求都要求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要层阶递进,产学融合的教学模式也...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缺乏系统思维、课程内容不能体现普适性、课程实施缺乏层次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规律、国家政策指导文件、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层次性需求都要求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要层阶递进,产学融合的教学模式也为层阶式课程建设提供了推进的基础。高职院校层阶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把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设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通识类基础课程,开设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开设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协同推进完善创新创业质量提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层阶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课程思政融入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静 李斌 +3 位作者 潘韬文 陶孟孟 迟浩华 刁云鹏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10-311,共2页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培养医学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医学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医学院校陆续设立并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符合国家战略部署方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医学院校的创...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培养医学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医学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医学院校陆续设立并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符合国家战略部署方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不仅有助于引导医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改变思维方式、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还有助于缓解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推动社会问题的逐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常态化 课程思政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医学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分析学》课程建设及创新研究——兼论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建勇 朱学义 李文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117,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社会对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财务分析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借鉴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的实际做法,从8个方面介绍了《财务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社会对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财务分析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借鉴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的实际做法,从8个方面介绍了《财务分析学》课程建设及创新的具体措施,期望能对其他高校的财务分析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综合分析能力 《财务分析学》 课程建设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时代课程建设创新的思考——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教与学的探讨
12
作者 李东升 周恩浩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6期77-77,共1页
本文从课程建设创新的视角,探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教与学"的思考,秉承传统的教育学说和应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多学科的个性差异,探索出一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具有中国特色"教与学&... 本文从课程建设创新的视角,探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教与学"的思考,秉承传统的教育学说和应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多学科的个性差异,探索出一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具有中国特色"教与学"的新方法,创意高校课程建设的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课程建设 多元 “教与学”时尚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态文明理论类课程建设创新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13
作者 江山 刘贤芬 《铜陵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25-129,共5页
将德语专业学习和生态文明理论教学相结合是南昌航空大学德语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种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尝试。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德语系自身的优势,为本专业生态文明理论类课程的开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方面人才的培养... 将德语专业学习和生态文明理论教学相结合是南昌航空大学德语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种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尝试。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德语系自身的优势,为本专业生态文明理论类课程的开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不仅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可为中德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语专业 硕士研究生 生态文明理论 课程建设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技术系列课程创新建设与实践
14
作者 周铁军 魏宏杨 +2 位作者 陈仲林 王雪松 覃琳 《高等建筑教育》 2008年第5期35-38,共4页
建筑技术系列课程是建筑技术教育中核心课程和扩展课程组成的教学课程体系。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使建筑技术教育在多学科的教育背景中面临新的挑战。为适应宽口径学科发展要求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课程体系、教... 建筑技术系列课程是建筑技术教育中核心课程和扩展课程组成的教学课程体系。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使建筑技术教育在多学科的教育背景中面临新的挑战。为适应宽口径学科发展要求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教材、教学平台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建设,解决大学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使课程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技术 课程体系 教学共性与个陛 课程建设基础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艺术类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探析
15
作者 杨海玉 《科技创业月刊》 2019年第5期72-74,共3页
高职院校艺术类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是学院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改善专业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但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知识深度不足、力度不足、师资水平偏低等情况,严重抑制了学院艺术类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发展。高职院校艺术... 高职院校艺术类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是学院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改善专业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但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知识深度不足、力度不足、师资水平偏低等情况,严重抑制了学院艺术类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发展。高职院校艺术类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对学生未来社会发展有很大助益,能够推动我国社会创业就业事业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基于此,对高职院校艺术类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艺术类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指导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创新建设
16
作者 祝嫦鹤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第4期108-109,共2页
首先介绍了OBE教育理念,并且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在OBE指导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创新建设,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
关键词 OBE 商务英语 课程创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临县伞头秧歌精品课程建设研究——创新教学诠释非遗舞蹈精品形象
17
作者 王娜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10期151-153,共3页
非遗舞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作为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学术高地,肩负推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非遗临县伞头秧歌被引入高校专业舞蹈课堂,填补了高校舞蹈专业课堂缺少国家级非遗舞蹈伞头秧歌的空白,对其展开精品课... 非遗舞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作为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学术高地,肩负推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非遗临县伞头秧歌被引入高校专业舞蹈课堂,填补了高校舞蹈专业课堂缺少国家级非遗舞蹈伞头秧歌的空白,对其展开精品课程建设研究,就为其科学传承创建了挖掘、创新、传承不断档的阵地,进而生动打造山西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的生态形象新名片。本文从非遗伞头秧歌具备成为精品课程的内涵与特质、创新教学推动伞头秧歌从初入课堂向精品课程演化、伞头秧歌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说明非遗临县伞头秧歌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临县伞头秧歌 精品课程建设创新教学 非遗舞蹈精品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合作背景下中职《国际英文簿记入门》课程建设创新实践研究
18
作者 陈星涛 《广东教育(职教)》 2020年第5期46-48,共3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国际合作办学是职业学校适合时代潮流、迎合产业调整、切合学生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广州市各中职学校在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国际合作办学是职业学校适合时代潮流、迎合产业调整、切合学生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广州市各中职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引导下,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职业教育的开放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办学 课程建设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优质教育资源 合作背景 开放办学 中职 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导向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临沂大学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邱春林 《菏泽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11-117,共7页
针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临沂大学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围绕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内容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体系建设等,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线,融入课程建设、融入... 针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临沂大学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围绕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内容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体系建设等,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线,融入课程建设、融入课堂教学,融入教学改革与研究,融入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初步探索走出一条以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依托,以资源服务建设为保障的创新创业示范课程建设之路,夯实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导向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融入 体系化建设——南京理工大学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存扣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9年第3期127-127,共1页
构建全面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高校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南京理工大学结合工科专业的特色,在建设了一批具有本校特色的各类创新创业课程,与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系统化的融合,基础通识研讨类课程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 构建全面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高校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南京理工大学结合工科专业的特色,在建设了一批具有本校特色的各类创新创业课程,与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系统化的融合,基础通识研讨类课程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为主线,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类创新创业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着力引导学生逐步在所学专业的学术研究实践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探讨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