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数据驱动下基于涌现分析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
1
作者 王金凤 王正起 +2 位作者 张珂 冯立杰 刘鹏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69,共10页
[研究目的]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使得精准识别用户需求以引导企业高效开展产品创新显得愈发重要。开展多源数据驱动下基于涌现分析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研究,为企业精准高效开展产品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创新方法支持。[研究方法]首先,基于LD... [研究目的]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使得精准识别用户需求以引导企业高效开展产品创新显得愈发重要。开展多源数据驱动下基于涌现分析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研究,为企业精准高效开展产品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创新方法支持。[研究方法]首先,基于LDA主题模型,从非结构化社交媒体数据中挖掘主题,进而利用GLMM模型分析用户投诉主题的涌现水平,筛选出亟待改进的用户投诉主题;其次,基于语义相似度分析,使用产品描述文本,嵌入制造商偏好对用户投诉主题进行分类;最后,依托专利涌现分析甄别产品改进主题,并利用多维技术创新地图为企业探索更为明晰的产品创新机会。[研究结果/结论]案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研究框架基于涌现分析并融合多源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全面挖掘产品创新潜力,精准锁定创新需求,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产品研发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创新机会识别 多源数据 涌现分析 多维技术创新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下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金凤 仵轩 +2 位作者 冯立杰 张珂 刘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3-1445,共13页
精准识别产品创新机会对制造商规避盲目创新风险,持续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针对现有产品创新机会识别研究中因视角单一致使制造商价值创造的效率难以最大化,以及识别的创新机会聚焦度不清晰等诸多问题,基于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 精准识别产品创新机会对制造商规避盲目创新风险,持续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针对现有产品创新机会识别研究中因视角单一致使制造商价值创造的效率难以最大化,以及识别的创新机会聚焦度不清晰等诸多问题,基于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构建了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首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从用户在线评论和产品描述文本中分别提取用户偏好及制造商偏好的产品属性主题;其次,基于两类主题之间的相似度进行主题分类以获取具象产品的创新需求;再次,从现有相关专利中提取创新要素并依托多维技术创新地图识别产品创新机会;最后,以老年智能手环靶向开展产品创新机会识别为例,验证了所提路径的可行性。应用结果表明,构建的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下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能够为制造商高效开展产品创新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决策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创新机会识别 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 多维技术创新地图 结构主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组合进化视角下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研究
3
作者 张硕 李荣荣 乔亚丽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142,共10页
[目的/意义]如何识别具有创新性的技术组合、发挥技术间组合效应,对于企业高效开展产品创新活动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从技术组合进化视角出发,结合SAO语义挖掘、K-Shell分解算法和网络模体算法,提出产品创新机会识别方法。首先,获... [目的/意义]如何识别具有创新性的技术组合、发挥技术间组合效应,对于企业高效开展产品创新活动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从技术组合进化视角出发,结合SAO语义挖掘、K-Shell分解算法和网络模体算法,提出产品创新机会识别方法。首先,获取与产品相关的专利信息建立产品—专利数据库;其次,提取SAO语义结构,以与技术或产品相关的S(Subject)/O(Object)概念层级实体作为网络节点,A (Action)作为网络连边,构建SAO语义网络;再次,借助K-Shell分解算法与网络模体算法对上述语义网络进行挖掘,识别产品—技术间组合模式;最后,以结直肠癌领域产品为研究对象,开展产品创新机会实证研究,验证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应用结果表明,技术组合进化理论的引入为产品创新机会识别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的方法能够考虑产品—技术间组合效应,为企业精准高效地推进产品创新活动提供坚实的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机会 产品创新机会 文本挖掘 SAO语义挖掘 Motif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情景的模糊前端创新机会识别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力萌 檀润华 +2 位作者 刘伟 张换高 张金璞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3-1326,共14页
为帮助设计者在产品开发模糊前端阶段获取有价值的创新机会,提出一种基于情景的模糊前端创新机会识别方法。该方法明确了产品参与的情景与产品创新过程的关系,从未来情景条件和演化原理不确定的角度发现产品创新机会。以原型产品典型实... 为帮助设计者在产品开发模糊前端阶段获取有价值的创新机会,提出一种基于情景的模糊前端创新机会识别方法。该方法明确了产品参与的情景与产品创新过程的关系,从未来情景条件和演化原理不确定的角度发现产品创新机会。以原型产品典型实践性情景作为初始场景,对情景条件中的初始核心情景要素,用户关联要素和环境关联要素采用不同的情景操作策略探索未来可能的新情景要素及特征,并提出了重组新的未来情景条件的过程,发现产品集成到不同情景条件下的特征要求。同时提出了支持情景预期演化的演化原理的发现过程,进而发现基于此原理的产品应具备的作用特征作为创新机会。将该方法应用于吸尘器设备的创新研发中,可识别出多种产品创新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 情景要素 模糊前端 创新机会识别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差异对创新机会识别能力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军敏 段明明 徐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6-9,共4页
企业实施创新的前提是识别潜在的创新机会,而创新机会的识别又取决于信任关系的建立——因为信任关系影响信息的扩散程度。在信任-信息-创新框架中引入社会网络分析,阐述了文化差异对创新机会识别的重要作用,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个... 企业实施创新的前提是识别潜在的创新机会,而创新机会的识别又取决于信任关系的建立——因为信任关系影响信息的扩散程度。在信任-信息-创新框架中引入社会网络分析,阐述了文化差异对创新机会识别的重要作用,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个维度分析了不同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认为,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信任与社会网络对信息扩散程度的影响是独立的,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信任与社会网络对信息扩散程度的影响是交互的,从而导致在不同文化模式中对创新机会的识别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创新机会识别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特征考虑用户创新偏好的软件产品创新机会识别及优先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冯立杰 李子宇 +2 位作者 王金凤 张珂 刘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25-3638,共14页
为提升用户满意度及项目交付成功率,针对传统软件研发中对产品创新及用户创新偏好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了面向特征考虑用户创新偏好的软件产品创新机会识别及优先级分析方法。首先,结合区间二元语义、质量功能展开(QFD)和决策实验与评估... 为提升用户满意度及项目交付成功率,针对传统软件研发中对产品创新及用户创新偏好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了面向特征考虑用户创新偏好的软件产品创新机会识别及优先级分析方法。首先,结合区间二元语义、质量功能展开(QFD)和决策实验与评估试验法(DEMATEL),将用户需求及重要度转换为软件产品的特征及重要度;其次,在利用创新Kano(I-Kano)模型分析用户创新偏好的基础上,运用多维技术创新地图提出的创新法则识别软件特征的创新机会,并量化创新机会的满意度;再次,采用由软件特征重要度、创新机会满意度及成本构成的ISC-Dim三维评价模型确定创新机会的优先度,并进行优先级排序;最后,以A公司《工作价值管理》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开发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特征 用户创新偏好 创新机会 KANO模型 区间二元语义 ISC-Dim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业技术轨道差异性的创新机会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夏若江 徐承志 黄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5-11,共7页
行业技术轨道变化频率的不同造成了技术生命周期更迭频率的差异,因此导致创新机会分布的差异。技术轨道变化相对缓慢的行业,创新机会的把握较多取决于资源积累能力;而技术轨道变化较快的行业,创新机会的把握较少取决于资源积累能力,而... 行业技术轨道变化频率的不同造成了技术生命周期更迭频率的差异,因此导致创新机会分布的差异。技术轨道变化相对缓慢的行业,创新机会的把握较多取决于资源积累能力;而技术轨道变化较快的行业,创新机会的把握较少取决于资源积累能力,而较多取决于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持。就这种创新机会的不同分布特征进行了论述,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轨道 技术生命周期 创新机会 技术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一般人力资本要素与创新机会识别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于东平 段云龙 +2 位作者 张新启 逯相雪 朱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12-118,共7页
为厘清企业家一般人力资本要素与创新机会识别关系,阐释已有的迥异性研究结果,运用问卷调查法,提出并检验了企业家既有知识、乐观程度、创造性思维等一般人力资本要素与创新机会识别间的复杂关系假设。结果显示:就总体样本而言,企业家... 为厘清企业家一般人力资本要素与创新机会识别关系,阐释已有的迥异性研究结果,运用问卷调查法,提出并检验了企业家既有知识、乐观程度、创造性思维等一般人力资本要素与创新机会识别间的复杂关系假设。结果显示:就总体样本而言,企业家既有知识、乐观程度、创造性思维等一般人力资本要素与创新机会识别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就分组样本而言,女性企业家既有知识与创新机会识别间无显著关系,其乐观程度与创新机会识别间存在倒U型关系,其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机会识别呈显著U型关系;男性企业家乐观程度及创造性思维均与创新机会识别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其既有知识与创新机会识别间存在显著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一般人力资本 创新机会识别 关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需求导向下基于三级技术功效矩阵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鹏 闫煜析 +1 位作者 冯立杰 王金凤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8-146,共9页
[目的/意义]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以引导企业高效开展产品创新,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此,开展了用户需求导向下基于三级技术功效矩阵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研究。[方法/过程]首先,针对目标产品领域进行用户评论数据与专利数据... [目的/意义]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以引导企业高效开展产品创新,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此,开展了用户需求导向下基于三级技术功效矩阵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研究。[方法/过程]首先,针对目标产品领域进行用户评论数据与专利数据的收集及预处理;其次,利用LDA主题模型对评论数据进行主题聚类以挖掘重点用户需求;再次,运用Stanford Parser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专利数据中提取SAO结构,从中识别技术词与功效词并分别进行主题聚类,以构建技术功效视角下的三级语义知识库;最后,以重点用户需求导航,并以三级语义知识库为数据源,构建三级技术功效矩阵,识别具有较高创新价值的产品创新机会。[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构建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能够为企业精准高效开展产品创新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需求导向 三级技术功效矩阵 机会算法 SAO语义分析 产品创新机会识别
原文传递
需求驱动下移动互联网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研究——以网易云音乐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金凤 王孟琪 +1 位作者 冯立杰 岳俊举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6-102,95,共8页
[目的/意义]准确识别创新机会是移动互联网产品夺取致胜先机、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方法/过程]基于需求驱动视角,运用模糊认知图挖掘潜在需求并构建Kano模型识别关键需求;以其为约束,引入多维技术创新地图,尝试利用创新维度与优化... [目的/意义]准确识别创新机会是移动互联网产品夺取致胜先机、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方法/过程]基于需求驱动视角,运用模糊认知图挖掘潜在需求并构建Kano模型识别关键需求;以其为约束,引入多维技术创新地图,尝试利用创新维度与优化法则不同的作用方式,形成多种可行创新方案;并通过方案评价法对其筛选,确定优选方案。以"网易云音乐"手机APP创新机会识别为例,详细阐述该方法体系的具体实践过程,并证实其可行性。[结果/结论]以期为引导/激励/辅助分析者更好地进行创新思考提供颇具操作性的理论工具,给企业指出产品创新决策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需求驱动 创新机会 多维技术创新地图 网易云音乐
原文传递
企业家才能与创新机会的动态匹配模型——对企业家创新决策的含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吉云 姚洪心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74,共11页
企业家是如何做出创新决策的?基于对企业家创新活动本质的分析,通过考察企业家才能与创新机会的动态匹配,本文在微观层面构建一个创新决策模型。我们发现:1)市场的信息发现功能对创新激励至关重要;2)创新过程中观察到的"外生"... 企业家是如何做出创新决策的?基于对企业家创新活动本质的分析,通过考察企业家才能与创新机会的动态匹配,本文在微观层面构建一个创新决策模型。我们发现:1)市场的信息发现功能对创新激励至关重要;2)创新过程中观察到的"外生"信号是否"正面"是进一步创新的决定性因素;3)创新机会可被分享程度将会影响到市场对企业家的创新"奖励";4)保留收益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市场有效性等外部因素会影响企业家的创新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才能 创新机会 动态匹配 创新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创造力与组织绩效:创新机会识别的中介作用和积极情绪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东平 王敬菲 陶文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1-18,共8页
依据创造力理论和资源优势理论,尝试性构建考虑创新机会识别中介作用、积极情绪调节作用的管理者创造力与组织绩效关系模型,并基于187份有效问卷,对提出的假设关系进行实证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就总体样本而言,管理者创造力对组织绩效具... 依据创造力理论和资源优势理论,尝试性构建考虑创新机会识别中介作用、积极情绪调节作用的管理者创造力与组织绩效关系模型,并基于187份有效问卷,对提出的假设关系进行实证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就总体样本而言,管理者创造力对组织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新机会识别在管理者创造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情绪正向调节管理者创造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就分组样本而言,在国有企业中,创新机会识别在管理者创造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中并未发挥中介作用,但积极情绪在二者关系中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在私营企业中,创新机会识别在管理者创造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但积极情绪在二者关系中并未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创造力 创新机会识别 积极情绪 组织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M逆向映射的技术创新机会识别--以新能源汽车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许学国 桂美增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6-153,198,共9页
[目的/意义]技术创新机会识别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技术布局战略,从而抢占技术制高点以形成科技创新的非对称优势。[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式拓扑映射(The Generative Topographic Mapping, GTM)的技术创新机会识别方法。... [目的/意义]技术创新机会识别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技术布局战略,从而抢占技术制高点以形成科技创新的非对称优势。[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式拓扑映射(The Generative Topographic Mapping, GTM)的技术创新机会识别方法。结合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方法从SCI论文及德温特专利数据入手进行技术创新机会识别。首先构建基于Bert-LSTM文本分类模型,实现对论文及专利数据的主题识别;然后运用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技术中词性标注对论文和专利摘要文本进行挖掘,从而识别出不同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词;最后采用GTM算法绘制技术地图,通过对空白新兴技术点逆向映射进而实现对技术创新机会的有效识别。[结果/结论]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基于Bert-LSTM文本分类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其他分类模型;基于论文和专利数据绘制的技术地图,能够直接呈现出不同数据源所涉及的研究范围,通过GTM算法逆向映射实现了快速、客观识别技术创新机会,从而为企业技术布局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为客观识别技术创新机会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深度学习 技术创新机会 技术地图 主题识别
原文传递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机会选择的在线风险补偿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伍勇 梁巧转 魏泽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82-85,共4页
通过在创新机会选择过程中引入在线分析与竞争策略,针对未来创新机会出现的质量、数量和顺序的无法预知性,给出预先的资源分配和投入策略,使企业在任何可能情况下的收益总是在已知确定信息条件下最优收益的一定范围之内。同时,还根据创... 通过在创新机会选择过程中引入在线分析与竞争策略,针对未来创新机会出现的质量、数量和顺序的无法预知性,给出预先的资源分配和投入策略,使企业在任何可能情况下的收益总是在已知确定信息条件下最优收益的一定范围之内。同时,还根据创新机会选择过程中的实际特点,引入风险补偿策略,给不同风险偏好的决策人员提供相应的理论证据。研究结论对企业创新机会的选择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技术企业 创新机会选择 在线预留策略 竞争比 风险补偿 预留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机会识别对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兼论区域政策法律环境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洪德 邹国平 李盼盼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基于全国416家装备制造企业的有效样本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创新机会识别与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为区域环境优化和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借鉴。针对创新机会识别是否有助于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全国416家装备制造企业的有效样本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创新机会识别与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为区域环境优化和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借鉴。针对创新机会识别是否有助于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这一研究问题,以转型经济为背景,建立以创新机会识别、区域政策法律环境、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为内容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机会识别 装备制造企业 创新能力 区域政策法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O语义分析与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的技术创新机会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立杰 王清华 +2 位作者 王金凤 张珂 张世斌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1-20,共10页
为精准识别技术创新机会,提出一种基于SAO语义分析与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的技术创新机会识别方法。首先融合关键词分析和SAO语义分析方法剖析影响技术创新的要素,并以“链”结构梳理创新要素的层级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的技术形态;然后以多维... 为精准识别技术创新机会,提出一种基于SAO语义分析与多维技术创新地图的技术创新机会识别方法。首先融合关键词分析和SAO语义分析方法剖析影响技术创新的要素,并以“链”结构梳理创新要素的层级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的技术形态;然后以多维技术创新地图为导航,基于维法耦合原理实现概念化和具象化两层技术创新机会的识别;最后以富钛料制备技术创新机会识别为例,检索并搜集392条专利为数据集,识别出3个概念化和6个具象化技术创新机会,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为企业准确研判技术创新机会以不断获取技术先行者优势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机会识别 专利分析 SAO语义分析 多维技术创新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新机会识别: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忠辉 王枭扬 罗均梅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6-162,共7页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新机会识别的促进因素这一观点可能夸大了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好处而忽视了其潜在的成本。为此,关注创业自我效能感在机会识别过程中的“黑暗”面,并将信息扫描频率引入创新机会识别过程,基于145名中国创业者的调查数据...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新机会识别的促进因素这一观点可能夸大了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好处而忽视了其潜在的成本。为此,关注创业自我效能感在机会识别过程中的“黑暗”面,并将信息扫描频率引入创新机会识别过程,基于145名中国创业者的调查数据,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来考察创业自我效能感、信息扫描频率、创业经验与创新机会识别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信息扫描频率有负向影响,而信息扫描频率的降低不利于创新机会的识别;信息扫描频率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新机会识别的关系中发挥负向中介作用,而创业经验可以缓解信息扫描频率的负向中介效应。基于此,提出新创企业管理者应正确看待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新机会识别的作用机制,创业者应积极进行信息扫描并更好地利用创业经验等对策建议,以此启发创业者在实践中更好地识别创新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 创业自我效能感 创新机会识别 信息扫描 创业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费者需求视角的创新机会挖掘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景坤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0-24,共5页
从消费者需求视角出发,以从顾客角度重新定义顾客价值链为出发点,探讨挖掘创新机会的基本方法,提出企业成功进行产品或技术创新的一些基本策略,并结合具体实例对这些策略进行适度验证。旨在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消费者需求 创新机会 顾客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才能-创新机会匹配对创新溢价的影响——来自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19
作者 吉云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2-47,95,共6页
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创新溢价可以反映市场对企业创新潜力的评估。通过构造创新溢价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用创业板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创新机会显著影响创新溢价,表明投资者看好处于有利行业公司的未来创新前景。企业家才能... 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创新溢价可以反映市场对企业创新潜力的评估。通过构造创新溢价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用创业板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创新机会显著影响创新溢价,表明投资者看好处于有利行业公司的未来创新前景。企业家才能-创新机会匹配显著影响创新溢价,这意味着,拥有较高企业家才能,且能够充分利用创新机会的公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创新水平。此外,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公司规模和总收入等四个控制变量与创新溢价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溢价 创业型企业估值 企业家才能 创新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团队特征、创新机会识别与高科技企业成长 被引量:12
20
作者 彭中文 张双杰 韩茹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3-177,共5页
文章利用2011-2016年我国创业板高科技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混合效应模型对高管团队特征、创新机会识别与高科技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技术创新投入越多越有利于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研发项目规划对高科技企业成... 文章利用2011-2016年我国创业板高科技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混合效应模型对高管团队特征、创新机会识别与高科技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技术创新投入越多越有利于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研发项目规划对高科技企业成长存在正向影响但不显著;高管团队任期较长、受教育程度较高有利于促进高科技企业成长,但高管团队的职业经历过多不利于高科技企业成长;进一步研究发现,有研发项目规划的高科技企业,其高管团队特征对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针对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团队特征 创新机会识别 高科技企业 企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