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大学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艳华 《商业经济》 2015年第2期151-153,共3页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大学生协同创新计划的实施,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就业能力带来了新的机遇,且培养模式即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用人单位等发挥各自的优势。目前,我国传统培养模式仍存在培养体系不完善,缺乏协同...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大学生协同创新计划的实施,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就业能力带来了新的机遇,且培养模式即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用人单位等发挥各自的优势。目前,我国传统培养模式仍存在培养体系不完善,缺乏协同的规划和布局;培养资源分散,培养模式单一,培养视野狭窄等问题。有效推进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就业能力,高校应加快打破壁垒,创设协同创新环境;搭建平台,完善培养体系和保障体系,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竞争力的根本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 就业能力提升 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实践与理论体系构建——评《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鹰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3-113,共1页
时代的发展,在改变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人们生活水准的同时,也对整个社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应对新的时代背景和挑战,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 时代的发展,在改变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人们生活水准的同时,也对整个社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应对新的时代背景和挑战,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战略规划。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应运而生,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机制着力于充分利用地方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协同创新 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协同创新机制 理论体系构建
原文传递
社会需求视角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3
作者 乔芷寒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第10期76-79,共4页
社会需求是加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条件,如何在国家重大战略的背景下尊重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是亟须考虑并重视的问题。本研究对目前我国高水平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分类进行了梳... 社会需求是加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条件,如何在国家重大战略的背景下尊重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是亟须考虑并重视的问题。本研究对目前我国高水平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分类进行了梳理,探讨了我国在现阶段高水平研究生人才培养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并基于社会需求的视角提出改进策略及创新路径,以期构建一种适应社会需要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为我国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需求 培养模式 研究培养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秋芬 《大学物理实验》 2006年第3期88-91,共4页
根据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特点,从几个方面、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 物理实验设计性 研究性实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赛龙舟运动的传承与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一龙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第4期82-83,共2页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尤其是龙舟运动的传承与人才培养创新等研究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我国在人才领域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视的问题。它所涉及的不单单包含龙舟运动的传承更...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尤其是龙舟运动的传承与人才培养创新等研究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我国在人才领域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视的问题。它所涉及的不单单包含龙舟运动的传承更为重要的是对人才培养创新的研究。而在我国进行初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对龙舟文化的传承和人才培养,也就导致现如今在进行龙舟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人才,没有合适的人才继续进行隆重文化的传承,导致龙舟文化在很长时间之内都缺少精英人才进行传承。本文将会对高校赛龙舟运动的传承与人才培养创新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我国针对龙舟运动传承与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舟运动 文化传承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究
6
作者 张义玲 王吴芳 王伟祖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231-232,共2页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施精英教育是时代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校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所肩负的光荣使命.然而,如何培养出本科拔尖创新人才,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近年...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施精英教育是时代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校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所肩负的光荣使命.然而,如何培养出本科拔尖创新人才,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全国诸多高校在精英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改革,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本文将总结归纳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探讨精英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为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精英研究性学习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 人工智能”背景下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7
作者 何鹏 吴大鹏 +2 位作者 龙珍兰 杜慧敏 张 鸿 《信息产业报道》 2024年第9期0105-0107,共3页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结合新工科并融合多学科,从而体现新时代信息与通信工程特征成为需要考虑 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工科 人工智能”背景下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然后分别从构建 “导...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结合新工科并融合多学科,从而体现新时代信息与通信工程特征成为需要考虑 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工科 人工智能”背景下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然后分别从构建 “导师 辅导员”的协同育人模式、人工智能 多学科融合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创新、构建面向行业应用的“人工智能 虚拟仿真” 实验实践平台以及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团队协作的智能通信研究生导师队伍健谈四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人工智能 多学科融合 研究培养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孙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8年第4期18-20,共3页
研究生是高校高层次的人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构筑产学研战略联盟,改革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开创合作共赢的... 研究生是高校高层次的人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构筑产学研战略联盟,改革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产学研战略联盟 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途径与方法
原文传递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评《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胡天石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共1页
在信息经济背景下,科技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促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机制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模式研究
原文传递
The exploration of the innovation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game analysis
10
作者 GAO Chaofeng YANG Ting DUAN Longlo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5年第12期12-14,共3页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s a new mode of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how to obtain the maximum value in the pros and cons,It is the problems that enterprises and scho...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s a new mode of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how to obtain the maximum value in the pros and cons,It is the problems that enterprises and schools, both sides need to work together to solve. This article will carries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ooperation game research production analysis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innovation. Emphasizing that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s signed employment agreement, both parties together to develop personnel training plan, and the teachers,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to carry on the cooperation, using "agreement order type" talent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rsity - Industry Cooperation Game analysi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greement order ty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