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心理学探讨 |
张恩普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2
|
略论王夫之诗论中的诗创作心理学思想 |
訾小广
|
《高师函授学刊》
|
1995 |
1
|
|
3
|
一部追求简单的性理论著作——读黎山■著《文艺创作心理学》 |
穆纪光
|
《社会科学(甘肃)》
|
1988 |
0 |
|
4
|
对新中国音乐创作心理学文献初步读解 |
杨和平
|
《剧影月报》
|
2006 |
0 |
|
5
|
从创作心理学角度浅析鲁迅笔下的教师形象 |
金美琦
|
《文存阅刊》
|
2023 |
0 |
|
6
|
舞蹈编创中结构的重要性——以《舞蹈创作心理学》中结构的功能性进行分析 |
马祎
|
《大观(论坛)》
|
2022 |
0 |
|
7
|
福克纳意识流小说的心理学创作背景探源 |
刘蜀云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8
|
文艺心理学 |
曹维铭
|
《社会科学》
|
1985 |
0 |
|
9
|
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刍议 |
孔建英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0
|
在“心论”与“文论”的交汇处——《淮南子》文艺心理学思想初探 |
李建中
|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11
|
审美主体创作动机的心理论述 |
董小玉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2
|
创作心理的形成及其活动机制 |
彭定安
|
《理论与改革》
|
1988 |
0 |
|
13
|
论审美创作主体的双重心理特征 |
董小玉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0 |
|
14
|
《长恨歌》的创作心理与创作契机 |
钟来因
|
《江西社会科学》
|
1985 |
9
|
|
15
|
艺术黑箱:作家创作心理探微 |
谢海泉
|
《当代文坛》
|
1987 |
0 |
|
16
|
论丁玲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
文学武
|
《柳州师专学报》
|
1995 |
1
|
|
17
|
从艺术心理到精神生态 |
鲁枢元
夏中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9
|
|
18
|
个性心理结构的可颖悟性与不可解析性 |
王舟波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1987 |
0 |
|
19
|
浅谈文学创作中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的异同 |
邓英樱
|
《大理大学学报》
CAS
|
1987 |
0 |
|
20
|
小说家的理论思考──评王克俭的《小说创作隐性逻辑》 |
胡尹强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