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在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术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赵于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86-0189,共4页
对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应用快速康复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本院接收的68例创伤性骨盆骨折,按照手术的先后顺序分对照组(采用常规与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对护理成效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 对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应用快速康复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本院接收的68例创伤性骨盆骨折,按照手术的先后顺序分对照组(采用常规与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对护理成效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能够有效提升行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理念 外固定支架 手术治疗 创伤性骨盆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在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术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唐梦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89-0192,共4页
深入分析并验证快速康复护理在外固定支架联合手术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中的效果,进而提升护理水平并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方法 从过去两年的就诊案例中选取60例在本院接受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盆骨折的患者,将其平分为两组,... 深入分析并验证快速康复护理在外固定支架联合手术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中的效果,进而提升护理水平并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方法 从过去两年的就诊案例中选取60例在本院接受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盆骨折的患者,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一组(对照组)接受标准的护理程序,而另一组(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实施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多项恢复关键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神经损伤、褥疮、尿路感染和螺钉感染)以及治疗前后ODI评分。结果 在对术后恢复指标的比较分析中,接受快速康复理念护理的患者组展现了显著优势,具体体现为初次下床活动的时限缩短、住院日减少以及切口愈合加快,与此同时,患者在术后体验到的疼痛程度亦较低(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实验组患者在并发症出现率上低于传统护理组,此差异在统计学上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接受快速康复护理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功能恢复评估中的ODI得分显著减少,并且较之对照组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 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外固定支架联合手术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的护理过程中具有显著效果,可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理念 外固定支架 创伤性骨盆骨折 护理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联合手术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42例 被引量:26
3
作者 田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89-2890,共2页
在临床上,骨盆骨折为一类常见的严重损伤,有50%以上骨盆骨折为创伤性骨盆骨折(UPF)〔1〕。由于此类骨折病情较为复杂,往往并发失血性休克以及其他盆腔脏器损伤,形成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抢救原则主要是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实施抗休克治疗... 在临床上,骨盆骨折为一类常见的严重损伤,有50%以上骨盆骨折为创伤性骨盆骨折(UPF)〔1〕。由于此类骨折病情较为复杂,往往并发失血性休克以及其他盆腔脏器损伤,形成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抢救原则主要是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实施抗休克治疗,同时配合骨盆外固定疗法,最终减少病死率以及致残率〔2〕。近些年来有学者报道可采取创伤控制型手术治疗此类骨折,并取得显著效果〔3〕。本文通过外固定支架以及手术疗法治疗此类骨折患者,观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手术治疗 创伤性骨盆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海娟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2期355-356,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法对骨科23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从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及止痛等方面进行急救,对其并发症做好严密观察。结果本组23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法对骨科23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从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及止痛等方面进行急救,对其并发症做好严密观察。结果本组23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及时、合理的早期救治是骨盆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临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婷 苏玉雪 +1 位作者 陈雪 朱研霖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2081-2082,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将收治的68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临床护理。术后护理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将收治的68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临床护理。术后护理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护理感染率仅为5.9%,明显低于对照组(23.5%),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3.5%)。结论:加强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综合临床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参考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46例临床急救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谭志永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3期406-407,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46例临床急救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46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液体复苏方法分为A组(常规快速液体复苏组)23例和B组(限制性液体复苏组)23例,将两组患者中...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46例临床急救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46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液体复苏方法分为A组(常规快速液体复苏组)23例和B组(限制性液体复苏组)23例,将两组患者中不同休克程度者的治愈率、死亡率、ARDS发生率、MODS发生率、24h输血量及治疗前后的血乳酸、凝血指标、血细胞比容进行比较。结果:B组不同休克程度患者的治愈率高于A组,死亡率、ARDS发生率、MODS发生率均低于A组,24h输血量小于A组,治疗后4h的血乳酸、凝血指标、血细胞比容均优于A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急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克指数对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昝昀 黄耀凯 +3 位作者 汪礼军 唐鹏 刘剑 李伟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I)对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价值研究。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86例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内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245)和死亡组(n=41)。建立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I)对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价值研究。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86例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内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245)和死亡组(n=41)。建立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院内死亡的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SI预测输血和死亡预后的价值,计算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年龄、哥斯拉昏迷评分为(GCS)、改良创伤评分(RTS)、输血、SI是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SI预测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院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82(95%可信区间0.721~0.823),临界值为0.93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8.25%和73.21%。SI≥0.7的患者输血比例明显高于SI<0.7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预测输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95%可信区间0.701~0.799),临界值为0.87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0.25%和83.54%。结论年龄、GCS评分、RTS评分、输血及SI是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SI可反映即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情况,是一种无创、简便、重复性强的指标,有助于对急诊患者进行病情评估。SI对预测患者是否接受输血和院内死亡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指数 创伤性骨盆骨折 输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氧吧对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岚 杨威 《康复学报》 2018年第5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音乐氧吧对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创伤性骨盆骨折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音乐氧吧治... 目的:探讨音乐氧吧对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创伤性骨盆骨折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音乐氧吧治疗。采用自制量表评价2组进行康复训练的积极性,VAS量表评价疼痛评分,SDS/SAS评价负面情绪状况(包括抑郁、焦虑),Matt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康复效果的优良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DS抑郁评分和SAS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康复训练积极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效果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氧吧治疗能够提高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和康复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感,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 音乐氧吧 抑郁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向红 施卓娅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6期362-362,共1页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 合并症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呼吸道通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9
10
作者 应东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787-787,共1页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应东芬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1期156-156,共1页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创伤性骨盆骨折半数以上伴有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是失血性休克,如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因此如何急救护理相当重要。我院2002年3月~2008年2月共救治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创伤性骨盆骨折半数以上伴有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是失血性休克,如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因此如何急救护理相当重要。我院2002年3月~2008年2月共救治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39例,成功抢救3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覃利亚 黄耀凯 张昌碧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9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8例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入院至术后3个月)DVT...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9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8例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入院至术后3个月)DVT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DVT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结果构建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法分析模型预测DVT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268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中,发生DVT者88例,占32.8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365,95%CI:1.653~5.394,P=0.005)、ISS评分≥25分(OR=4.236,95%CI:1.937~6.002,P=0.002)、GCS评分<9分(OR=1.968,95%CI:1.125~3.627,P=0.018)、术后未使用抗凝药(OR=4.369,95%Cl:1.699~6.374,P<0.001)、术后卧床时间≥7 d(OR=5.136,95%CI:1.937~7.815,P<0.001)是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了DVT预测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01。该模型预测DVT的灵敏度为81.82%(72/88)、特异度为87.09%(108/124),准确率为67.16%(180/268)。结论急诊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围手术期DVT的发生率较高。年龄≥60岁、ISS评分≥25分、GCS评分<9分、术后未使用抗凝药、术后卧床时间≥7 d是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抢救与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凌佳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2期248-249,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采取综合的抢救与护理措施的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采取常规的...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采取综合的抢救与护理措施的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采取常规的抢救与护理措施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抢救与护理,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同时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所有死亡患者均为失血过多,并发DIC、ARDS。结论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与护理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 抢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阻断联合髂内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水平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阻断联合髂内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止血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骨盆填塞止血,研究组实施腹主动脉阻断联合...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阻断联合髂内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止血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骨盆填塞止血,研究组实施腹主动脉阻断联合髂内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记录输血量及ICU停留时间,观察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收缩压、舒张压和中心静脉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输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ICU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体温、酸中毒、多脏器功能综合征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主动脉阻断联合髂内动脉栓塞术可有效减少盆骨折出血患者出血量,促进病情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出血 腹主动脉阻断 髂内动脉栓塞 并发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急救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建玉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3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急救护理措施,分析早期急救的整体干预情况,为后续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照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5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64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抢救护...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急救护理措施,分析早期急救的整体干预情况,为后续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照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5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64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抢救护理措施,分析护理干预的整体干预情况。结果:本次对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采取了有效及时的早期急救、手术治疗以及护理措施,疗效显著,仅有3例患者因并发症且失血较多死亡,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5.31%。结论: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症多,且死亡率比较高,根据患者的ISS评分,选择合适有效的早期抢救和护理,可以有效地纠正患者的休克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早期急救 护理
原文传递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救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汪海涛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32期4615-4616,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救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用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救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用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细胞比容以及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临床急救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救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光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5期59-59,61,共2页
目的:分析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应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的临床急救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76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快速液体复苏法治疗,研究组采用限制性液... 目的:分析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应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的临床急救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76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快速液体复苏法治疗,研究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性指标与综合性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存活率、HGB水平比对照组高,死亡率、ARDS与MODS发生率、血乳酸水平比对照组低,复苏用时比对照组短,补液量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抢救效果更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抢救与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书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24期29-29,3,共2页
目的:探讨关于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患有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共60例。按照临床抢救方法不同,将以上患者研究样本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目的:探讨关于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患有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共60例。按照临床抢救方法不同,将以上患者研究样本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取临床常规急救方法与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急救护理方法基础上采取综合性干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P〈O.05)。结论:综合性干预护理应用于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抢救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抢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对策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红 《智慧健康》 2018年第4期143-14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平均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100),给予对照组常规护...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平均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100),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发生几率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感染发生几率,并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其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创伤性骨盆骨折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38例临床急救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善洪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16期40-41,共2页
目的: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急救效果进行讨论研究。方法:2016年5月-2017年4月参与本实验的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共38例为本实验样本。秉承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医护人员将... 目的: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急救效果进行讨论研究。方法:2016年5月-2017年4月参与本实验的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共38例为本实验样本。秉承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医护人员将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和常规液体复苏方案分别应用于2组患者临床急救,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各指标变化情况(复苏时间、血细胞比容及补液量)。结果:临床综合指标来看观察组患者补液量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细胞比容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复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从急救效果来看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MODS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ARDS发生率),观察组均更低,同时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急救后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急救效果更明显。结论:将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应用于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病症急救中,能够最大程度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控制患者出现脏器衰竭及呼吸窘迫情况,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这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创伤性骨盆骨折 临床急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