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板、椎体间隙截骨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
1
作者 裴世深 李士学 +2 位作者 康肖 刘璞 王清和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520-1521,共2页
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往往出现僵硬的后凸畸形,进而引起脊柱不稳、慢性下腰痛、畸形、神经和脊髓压迫、刺激症状。本院对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收治... 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往往出现僵硬的后凸畸形,进而引起脊柱不稳、慢性下腰痛、畸形、神经和脊髓压迫、刺激症状。本院对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继发后凸畸形患者16例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单节段 截骨术 创伤性后凸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患者术后疗效分析
2
作者 汪凡栋 郑佳状 +5 位作者 陈宇 刘元彬 廖伟 宋昭君 唐龙 王淼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6期842-845,共4页
目的 探讨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 PTK)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本院采用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治疗的90例PTK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 目的 探讨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 PTK)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本院采用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治疗的90例PTK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24个月时的影像学参数和临床指标。结果 手术时间140~235 min,平均(208.40±53.17)min,术中出血量为400~1200mL,平均(621.54±80.26) mL;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随访12~24个月,平均(12.53±2.16)个月,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术后2周和术后24个月时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tic, 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显著高于术前,胸腰段Coob角、矢状面平衡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末次随访时胸腰段Coob角、TK、PT、SVA显著高于术后2周,SS、LL显著低于术后2周(P<0.05)。术后2周和术后24个月时VAS评分、ODI指数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24个月时VAS评分、ODI指数显著低于术后2周(P<0.05)。术后24个月时,患者SRS-22评分中的疼痛、心理状况、自我形象、功能状况及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双下肢短暂麻木,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恢复;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 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治疗PTK患者疗效显著,可缓解疼痛程度,改善功能障碍,恢复矢状面平衡,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 脊柱 截骨术 矢状面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张开楔形截骨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想 张军卫 +3 位作者 白金柱 唐和虎 吕振 洪毅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PTK)的临床特点,探讨采用闭合-张开楔形截骨(COWO)治疗胸腰段PTK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6年-2015年共连续性收治胸腰段PTK患者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0~59岁,平均35.7岁。除2例患者外,其余10例患... 目的分析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PTK)的临床特点,探讨采用闭合-张开楔形截骨(COWO)治疗胸腰段PTK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6年-2015年共连续性收治胸腰段PTK患者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0~59岁,平均35.7岁。除2例患者外,其余10例患者伤后早期均于外院接受过手术治疗,本次手术距初始受伤时间为6个月~14年,平均31.2个月。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局部后凸畸形及中重度腰背部疼痛。8例患者合并神经损伤,ASIA残损分级包括A级4例,B级1例,C级2例,D级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COWO的截骨方式。具体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术前和随访时VAS疼痛评分、神经功能情况以及影像学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随访时间37.8个月(24~52个月)。平均手术时间389min(320~4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045ml(2200~4000ml)。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损害加重外,无持续性神经损害病例。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但均未影响伤口愈合。腰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7分改善至2.3分(P<0.05)。术前平均后凸角度62.3°(36~96°),术后即刻矫正至8.5°(-12~50°),最终随访时有4.1°矫正丢失。最终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早期处理不当是胸腰段PTK的主要原因。相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后凸畸形,胸腰段PTK具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在选择手术截骨方式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COWO是矫正PTK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 创伤性后凸畸形 闭合-张开楔形截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壳截骨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创伤性胸腰段后凸畸形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海江 于海洋 +4 位作者 李超 崔西龙 梁成民 翟云雷 姜济世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蛋壳截骨矫形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创伤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骨质疏松性创伤性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行伤椎蛋壳截骨矫形、钉棒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后凸矫正、腰痛症状缓解及神经功能恢复情... 目的探讨蛋壳截骨矫形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创伤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骨质疏松性创伤性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行伤椎蛋壳截骨矫形、钉棒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后凸矫正、腰痛症状缓解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8.2±2.3)个月。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前后凸Cobb角为30°~55°(45.2°±5.4°),JOA评分为12~17(14.5±3.1)分,疼痛VAS评分为6~9(7.6±0.2)分。术后2周后凸Cobb角为0°~10°(6.2°±1.5°),JOA评分为20~27(24.3±2.1)分,VAS评分为1~5(4.2±0.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为0°~11°(6.3°±2.4°),JOA评分为21~28(25.6±3.3)分,VAS评分为0~5(4.1±0.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C级2例恢复至D级1例、E级1例;D级3例恢复至E级2例,1例无明显改善;7例E级术后无变化。结论蛋壳截骨矫形钉棒内固定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创伤性胸腰段后凸畸形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壳截骨 骨折固定术 胸腰段骨折 创伤性后凸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Ⅳ级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金鑫 陈政宇 +4 位作者 关凯 孙勇伟 王劲乐 胡全文 霍红军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6期815-818,共4页
目的 探讨Ⅳ级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后凸畸形(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 PTK)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7年9月~2020年1月开展Ⅳ级截骨术治疗的37例PTK患者临床资料,T6例,T13例,L11例,L7例;5例Frankel分级为D级... 目的 探讨Ⅳ级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段后凸畸形(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 PTK)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7年9月~2020年1月开展Ⅳ级截骨术治疗的37例PTK患者临床资料,T6例,T13例,L11例,L7例;5例Frankel分级为D级,其余均为E级;本次手术与骨折发生时或首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为3~51个月,平均(16.3±5.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获访24~37个月,平均(29.3±5.2)个月。结果 37例手术耗时150~230 min,平均(170.3±15.7)min;术中出血400~1100 mL,平均(661.4±130.8)mL;手术固定3~7个节段,平均(4.5±0.8)个节段。术中发生硬膜撕裂2例,予以及时修补,术后未见脑脊液漏发生;随访期间未见椎弓根钉断裂、拔出或断棒等并发症。所有截骨面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8个月。患者术后顽固性腰痛和躯干无力、疲劳感等症状均消失或显著缓解,术前5例Frankel分级为D级者均恢复为E级;与术前相比,患者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均获显著改善(P<0.001);术后FK、TK、LL角均获显著矫正(P<0.05),且未见明显的矫正度丢失(P>0.05)。此外,SVA、PI、PT和SS角在手术前后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 PTK患者经Ⅳ级截骨术可实现较理想的后凸矫形效果,减轻疼痛和功能障碍,且后期矫正丢失少,截骨面融合率高、并发症少,总体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创伤性后凸畸形 Ⅳ级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向超 《临床研究》 2016年第12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究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 目的 探究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的Cobb角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Cobb角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云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20-20,共1页
针对患有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病症的患者,应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展开治疗工作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选A医院骨科在2015-2020年接诊的100例患有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病症的患者,分别按照骨科的常规手术流程与标准或者是应用后路脊椎V型截... 针对患有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病症的患者,应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展开治疗工作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选A医院骨科在2015-2020年接诊的100例患有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病症的患者,分别按照骨科的常规手术流程与标准或者是应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来展开治疗工作,各组人数均为50,分别为普通外科组和V型截骨术组,在研究中,需要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obb角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与病症复发的情况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且V型截骨术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更大;在此次研究当中,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所出现的并发症包括腹痛、感染和皮肤溃破等三种,V性截骨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要比普通外科组少12个百分点,复发率为2%,要比普通外科组少10个百分点。结论:对患有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病症的患者展开治疗工作的过程当中,应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来进行,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比较优秀,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较低,也能减少复发问题的发生,可以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为其创造良好的预后恢复条件,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骨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孟军 吉旭彬 +2 位作者 李亮 许海宁 C.Fisher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5期266-269,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经验、技术要点及效果。方法将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29例;对照组:应用前路椎体... 目的总结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经验、技术要点及效果。方法将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29例;对照组:应用前路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融合术26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畸形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断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不融合、纠正后凸畸形度数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V型截骨术治疗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可有效防止手术后畸形再发生,矫正后凸畸形彻底、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钉-棒系统 V型截骨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效果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邓文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619-1620,共2页
目的探究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对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术后腰椎功能(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安县中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93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6例接受前路椎体骨... 目的探究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对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术后腰椎功能(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安县中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93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6例接受前路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研究组47例接受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且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JOA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失血量,改善其术后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棒系统 后路型截骨内固定术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脊椎Ⅴ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英昌 张小伟 +2 位作者 杨夏阳 叶康铭 王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6期139-140,共2页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36)、对照组(n=36)。观察组采用椎弓根钉-棒...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36)、对照组(n=36)。观察组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前路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通过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 棒系统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椎间盘入路治疗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牛东兴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间盘入路治疗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兰考县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4例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前路椎体撑开加固...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间盘入路治疗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兰考县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4例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前路椎体撑开加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后路经椎间盘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椎体压缩百分比、Cobb’s角以及临床指标。结果术后观察组高度丢失率、断钉断棒松动率及不融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椎体压缩百分比和Cobb’s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椎体压缩百分比和Cobb’s角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椎间盘入路治疗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可有效降低椎体压缩百分比和Cobb’s角,且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经椎间盘入路 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 椎体压缩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洪杰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4期46-,51,共2页
目的分析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该院收治的2014年9月一2016年10月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中选取出7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 目的分析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该院收治的2014年9月一2016年10月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中选取出7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Cobb角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Cobb角都所有减小,但观察组的减小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Cobb角、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应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其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的应用效果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博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研究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80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手术治疗的方式,观察组40例采用后路脊... 目的研究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80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手术治疗的方式,观察组40例采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方式进行治疗,主要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的情况,以此来判断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完成不同的手术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以及复发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有着显著性的差异,统计具有意义(P<0.05)。结论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在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过程中相较于普通手术治疗方式有着更好的效果,有助于患者后期的快速康复,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何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9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汉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41例/组)。为参照组...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汉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41例/组)。为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采用后路脊柱V型截骨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腹痛、皮肤破溃等)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和Cobb角。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88%)低于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6.83%),P<0.05。在术后6个月内,试验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2.44%)低于参照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19.51%),P<0.05。手术前,试验组患者的Cobb角〔(50.27±4.25)°〕与参照组患者的Cobb角〔(50.13±4.03)°〕相比,P>0.05。手术后,试验组患者的Cobb角〔(9.49±1.35)°〕小于参照组患者的Cobb角〔(18.39±2.49)°〕,P<0.05。结论: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效果较好,可显著减小患者的Cobb角,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术后并发症 复发率 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截骨矫形术式选择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琨 杨操 +6 位作者 杨述华 郜勇 吴星火 张宇坤 李帅 刘伟 宋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观测经椎弓根截骨(PSO)与Smith-Petersen截骨(SPO)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和临床疗效,探讨截骨矫形术式选择。方法:2006年3月~2014年12月,对47例创伤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了截骨矫形手术。其中男30例,... 目的:观测经椎弓根截骨(PSO)与Smith-Petersen截骨(SPO)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和临床疗效,探讨截骨矫形术式选择。方法:2006年3月~2014年12月,对47例创伤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了截骨矫形手术。其中男30例,女17,年龄22~69岁,平均42.5±15.5岁。均为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导致的创伤性后凸畸形。47例患者主诉均为腰背部疼痛。针对不同病理特征和畸形程度,32例行PSO矫形,15例行SPO矫形。PSO手术在病椎行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SPO手术在病椎上下及相邻间隙做2~3节段SPO截骨矫形。通过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后凸畸形Cobb角及矢状面平衡(SVA),分析两种方法矫形效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析两种方法临床疗效。结果:47例中有42例获得随访,其中PSO手术29例,SPO手术13例。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9.4±7.8个月。42例均获得骨性融合。后凸畸形Cobb角PSO组术前为41.8°±10.5°,术后为2.6°±1.2°,末次随访时为3.2°±1.3°,矫正率92.3%;SPO组术前为40.2°±9.6°,术后为4.9°±2.3°,末次随访时为5.3°±3.5°,矫正率86.8%。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SO组SVA术前为5.0±4.1cm,术后为-0.6±2.2cm,末次随访时为1.2±1.5cm;SPO组SVA术前为3.5±2.2cm,术后为0.8±0.6㎝,末次随访时为1.3±1.1cm。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SVA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SO组VAS术前为6.46±1.72,末次随访时为0.91±0.59,ODI术前为(69.4±12.1)%,末次随访时为(23.7±11.5)%;SPO组VAS术前为6.51±1.87,末次随访时为2.08±0.75,ODI术前为(68.1±16.3)%,末次随访时为(33.1±12.5)%,两组随访VAS和ODI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不同病理特征和畸形程度的胸腰椎陈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选用PSO或SPO矫治均可取得良好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截骨 Smith-Petersen截骨 胸腰段脊柱 创伤性后凸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路 陈银河 +6 位作者 杨庆国 申才良 尤涛 张银顺 李伟 王磊 贾金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82-1184,共3页
回顾性分析后路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SO)治疗20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通过Frankel分级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 回顾性分析后路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SO)治疗20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通过Frankel分级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Cobb角、VAS评分和ODI评分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获得较大改善。后路单节段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创伤性后凸畸形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利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刘旭陆云马俊杰刘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2期00276-00276,共1页
分析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应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Cobb... 分析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应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Cobb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obb角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为3.03%,对照组为24.24%,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对照组发生率为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Cobb角,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复发率,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Cobb角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椎后凸畸形:术前评估及手术方案选择 被引量:1
18
作者 盛伟斌 徐韬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2248-2251,共4页
创伤性颈椎后凸畸形(TCK)常为迟发性和医源性后凸,其手术治疗目的是充分减压解除脊髓压迫、阻止畸形进展并重建局部和整体平衡、防止邻近节段结构性失代偿、减轻疼痛及改善呼吸和吞咽功能并维持稳定。为达这一目的,除对患者年龄、骨密... 创伤性颈椎后凸畸形(TCK)常为迟发性和医源性后凸,其手术治疗目的是充分减压解除脊髓压迫、阻止畸形进展并重建局部和整体平衡、防止邻近节段结构性失代偿、减轻疼痛及改善呼吸和吞咽功能并维持稳定。为达这一目的,除对患者年龄、骨密度、心肺及神经功能等进行评估外,还需对创伤后导致后凸畸形的原因、是否手术、畸形部位、严重、僵硬程度及矢状平衡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颈椎后凸畸形 术前评估 手术方案
原文传递
后路脊椎Ⅴ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柳立民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2期110-111,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脊椎Ⅴ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74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36例实施常规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38例实施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 目的观察后路脊椎Ⅴ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74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36例实施常规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38例实施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2.22%,研究组复发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临床效果确切,患者Cobb角改善明显,并发症、复发率低,可以作为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后路脊椎Ⅴ型截骨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对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术后Cobb角及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鹏举 李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12期49-49,共1页
目的探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对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前路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obb角、并发症发生情... 目的探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对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前路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obb角、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断钉/松动/断棒率、高度丢失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Cobb角,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COBB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