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彩色超声检查与诊断作用的评估
1
作者 陈岩 《智慧健康》 2025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的诊断效能,并评估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32例外伤后疑似TPA患者,所有病例均接受CDUS及DSA检查,以DSA为... 目的 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的诊断效能,并评估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32例外伤后疑似TPA患者,所有病例均接受CDUS及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DUS诊断符合率;对31例确诊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压迫修复/凝血酶注射),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CDUS诊断符合DSA 31例(96.9%),1例髂动脉TPA因肠道气体干扰漏诊。结论 CDUS对TPA的诊断准确性与DSA高度一致,且具有无创、快速的优势;超声引导微创治疗可作为多数TPA的首选方案,DSA则适用于复杂病例补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 彩色超声检查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鉴今 曲乐丰 +8 位作者 柏骏 金杰 职康康 邹思力 吴永发 王昊邈 贺元 王亮 季相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外周动脉TPA患者,病变位于颈总动脉4例,椎动脉1例,锁骨下动... 目的探讨采用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外周动脉TPA患者,病变位于颈总动脉4例,椎动脉1例,锁骨下动脉1例,股浅动脉2例。依据急性和慢性TPA分类及不同原则处置,8例患者均接受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中记录造影表现、植入支架尺寸及数目、支架植入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瘤腔修复效果及内漏或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提示瘤腔完全修复,载瘤动脉远端通畅,无对比剂内漏。术后平均随访14.3个月(6~30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CTA检查提示无内漏或再狭窄发生。结论根据分类处置原则,采用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TPA,具有操作微创简易、可行性好、疗效确切、兼具较好安全性的优点,可作为处理外周动脉TPA的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 外周动脉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腔内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吕朋华 王立富 +4 位作者 王书祥 孙陵 耿素萍 陈明 黄文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肝动脉瘤2例,肾动脉瘤4例,脾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2例,周围血管9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6例置入带膜支架,10例采用明胶海绵栓塞或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部分动脉瘤...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肝动脉瘤2例,肾动脉瘤4例,脾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2例,周围血管9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6例置入带膜支架,10例采用明胶海绵栓塞或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部分动脉瘤内填塞加供血动脉栓塞治疗,1例股动脉穿孔型假瘤采用压迫法。结果技术成功率100%。17例动脉瘤闭塞,症状体征消失;1例胸主动脉假瘤出现内瘘;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方法治疗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覆膜支架 血管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云松 马廉亭 +2 位作者 吴佐泉 苏磊 秦伟毅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 观察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TPA)模型的病理改变 ,探讨人颈内动脉TPA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时机与方法。方法 运用显微外科操作 ,制作 2 0只兔右侧颈总动脉TPA模型 ,并行彩色超声多普勒随访及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 6~ 12d 2 0... 目的 观察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TPA)模型的病理改变 ,探讨人颈内动脉TPA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时机与方法。方法 运用显微外科操作 ,制作 2 0只兔右侧颈总动脉TPA模型 ,并行彩色超声多普勒随访及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 6~ 12d 2 0只兔均于手术部位出现明显的搏动性包块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为假性动脉瘤形成。术后 2周内瘤腔直径均不超 5mm ,瘤壁由部分机化的血栓构成 ,薄且不均匀。术后 3~ 4周瘤径增大至 10 5~ 18.0mm ,病理大体检查见瘤体与周围组织有一潜在间隙 ,瘤壁厚约 2~ 3mm ,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术后第 7周瘤径增大至 3 5 5~ 5 2 .0mm ,瘤壁厚薄不均 ,瘤顶处瘤壁菲薄。结论 对于颈内动脉TPA ,在其形成期的早期及瘤体增大期 ,闭塞载瘤动脉最为安全、有效 ;在瘤体稳定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颈总动脉 动物模型 TPA 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自力 赵桂香 +4 位作者 李作勇 朱文 郭晓波 王毅 彭德飞 《贵州医药》 CAS 2003年第8期713-714,共2页
关键词 四肢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发病机制 手术治疗 选择性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成军 赵渝 张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5例急性锁骨下动脉损伤伴出血性休克,2例外伤后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外伤性锁骨下假性动脉瘤,1例外伤性锁骨下动静脉瘘。实施了腔内支架治疗,成功实施9例,1例...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5例急性锁骨下动脉损伤伴出血性休克,2例外伤后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外伤性锁骨下假性动脉瘤,1例外伤性锁骨下动静脉瘘。实施了腔内支架治疗,成功实施9例,1例造影后发现血管完全断裂后立即转为开放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随访4~30月,所有支架置入病例血管通畅,无严重狭窄及闭塞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锁骨下动脉损伤,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崭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损伤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腔内治疗 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万圣云 宋海屏 +1 位作者 余昌俊 葛建军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动脉瘤外科治疗措施。方法 对 2例锁骨下动脉损伤, 5例锁骨下假性动脉瘤实施了外科手术,根据病变的部位、程度及受伤时间、累及范围等,选用锁骨上、下切口,胸骨正中切口、左胸书本型切口等,采用了血...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动脉瘤外科治疗措施。方法 对 2例锁骨下动脉损伤, 5例锁骨下假性动脉瘤实施了外科手术,根据病变的部位、程度及受伤时间、累及范围等,选用锁骨上、下切口,胸骨正中切口、左胸书本型切口等,采用了血管缝扎、血管壁修补,血管吻合,血管移植、辅助体外循环及球囊止血技术。结果 5例痊愈、1例动静脉狭窄, 1例动脉闭塞伴臂丛损伤,平均失血 800ml。结论 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假性动脉瘤手术复杂,术前对病变进行仔细评估,选择合理的切口及手术方法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损伤 切口 外科治疗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并发症 止血技术 痊愈 策略 平均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RA和DSA诊断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并动静脉瘘(附1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福敏 谢晓东 +2 位作者 陈天武 吴戈 王朝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 提高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并动静脉瘘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报告 1例腰椎间盘手术所致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并动静脉瘘 ,比较分析MRA和DSA对该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MRA能够明确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的诊断 ,与DSA有良好的相关... 目的 提高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并动静脉瘘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报告 1例腰椎间盘手术所致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并动静脉瘘 ,比较分析MRA和DSA对该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MRA能够明确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的诊断 ,与DSA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MRA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并动静脉瘘的确诊有重要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常规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MRA DSA 诊断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并动静脉瘘的比较影像学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福敏 谢晓东 +2 位作者 刘荣波 王朝华 陈天武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282-283,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并发症 动静脉瘘 影像学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晓旭 王克臻 +1 位作者 陈东 石军伟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 提高对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 2例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检查 (DSA)明确诊断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延迟性鼻衄常发生于颅脑损伤 1~ 3个月... 目的 提高对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 2例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检查 (DSA)明确诊断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延迟性鼻衄常发生于颅脑损伤 1~ 3个月之后。伤后MRI表现为蝶窦内血肿 ,伴血肿内流空现象。 1例病人行选择血管内介入可脱球囊闭塞并旷置载瘤的颈内动脉 ;1例病人行选择颈部颈内动脉结扎术 ,2例病人疗效均佳。结论 对于伴有单眼盲、颅底骨折和蝶窦内血肿以及严重鼻衄的病人要高度怀疑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可能 ,可先行头部MRI筛选诊断。若出现延迟性严重鼻衄 ,及早行全脑血管DSA明确诊断。根据病人脑动脉环侧支循环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蝶窦内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严重鼻衄 颈内动脉结扎术 诊断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覆膜支架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力 杨铭 +2 位作者 马廉亭 李俊 陈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12期720-72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评价其覆膜支架血管内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3例儿童颈内动脉瘤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覆膜支架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 目的探讨儿童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评价其覆膜支架血管内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3例儿童颈内动脉瘤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覆膜支架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人均经CTA或DSA随访2~4年无再出血,临床治愈。结论由于儿童血管顺应性好,覆膜支架血管内栓塞治疗成功率高,目前是儿童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颈内动脉 血管内治疗 覆膜支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附13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野 陈华 +2 位作者 陈立岩 黄新阶 龚万庆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2年第4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3例疑诊断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行DSA检查,明确诊断后,对其中8例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后复查DSA。结果DSA能清楚显示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开口及大小,3例采用弹簧...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3例疑诊断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行DSA检查,明确诊断后,对其中8例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后复查DSA。结果DSA能清楚显示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开口及大小,3例采用弹簧钢圈栓塞供血动脉,5例用真丝线段及明胶海绵进行栓塞,追踪显示瘘口封闭,瘤体吸收。结论DSA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明确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弹簧钢圈、真丝线段及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栓塞较小动脉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介入治疗 数字减影 血管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虹吸段完全性栓塞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2
13
作者 时光刚 王静清 唐军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2,I004,共4页
目的 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 ,DSA)技术诊断颅脑外伤所致的颈内动脉 (internalcarotidartery ,ICA)虹吸段假性动脉瘤。方法 对颅脑外伤合并严重鼻出血的患者进行DSA造影 ,筛选出虹吸段ICA假性动脉瘤 6... 目的 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 ,DSA)技术诊断颅脑外伤所致的颈内动脉 (internalcarotidartery ,ICA)虹吸段假性动脉瘤。方法 对颅脑外伤合并严重鼻出血的患者进行DSA造影 ,筛选出虹吸段ICA假性动脉瘤 6例 ,经脑动脉环侧支循环功能检测 ,对功能良好者进行ICA虹吸段完全性栓塞。结果  6例经DSA明确诊断为ICA假性动脉瘤 ,5例进行了动脉栓塞 ,其中 4例痊愈 ,1例死亡 ;另 1例脑动脉环侧支循环功能不良 ,未行栓塞 ,行改善侧支循环功能训练时鼻出血死亡。结论 经DSA明确诊断的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 ,经脑动脉环侧支循环筛选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虹吸段完全性栓塞 治疗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腔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希全 葛世堂 +2 位作者 齐德明 陈众 潘晓琳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6年7月解放军第148医院收治的28例TP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TPA位于四肢动脉13例,颈内动脉2例,肾动脉5例,胆囊动脉2例,臀上动脉2例,髂总动脉1例,肠系膜...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6年7月解放军第148医院收治的28例TP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TPA位于四肢动脉13例,颈内动脉2例,肾动脉5例,胆囊动脉2例,臀上动脉2例,髂总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脾动脉1例,阴茎动脉1例。17例主干型假性动脉瘤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或多层裸支架植入术,11例终末型假性动脉瘤采用弹簧圈栓塞术。结果 28例患者腔内介入治疗均取得成功,假性动脉瘤均消失。17例植入支架者术后远端动脉搏动正常,无重要分支动脉闭塞,11例弹簧圈栓塞者术后出血停止,未出现脏器缺血坏死。术后随访6~39个月,平均(18.9±10.7)个月,失访1例,所有随访患者假性动脉瘤未复发,支架植入患者血管通畅,未发现支架移位、断裂,弹簧圈异位等并发症。结论根据假性动脉瘤位置、类型和侧支循环等选择不同的介入方法治疗TPA,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可作为TPA的一线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中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致脑内出血:病例报告和文献回顾 被引量:1
15
作者 鲍翔 单国进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1期137-139,共3页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比例不到1%[1,2],而脑膜中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更是比较少见,急性或者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3]。但是也经常与硬膜下血肿或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脑膜中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导致的...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比例不到1%[1,2],而脑膜中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更是比较少见,急性或者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3]。但是也经常与硬膜下血肿或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脑膜中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脑内血肿是极为罕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脑膜中动脉 动脉瘤破裂 文献回顾 病例报告 脑内出血 迟发性硬膜外血肿 蛛网膜下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国标 李沁梅 +1 位作者 张建波 许剑涛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及后处理重建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CT资料,全部病例均行16排容积CT扫描,包括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后处理重建显示瘤体的影像征象,包括多平面...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及后处理重建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CT资料,全部病例均行16排容积CT扫描,包括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后处理重建显示瘤体的影像征象,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技术。结果:11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均为单发,位于股动脉4例(4/11),胫后动脉3例(3/11),腋动脉2例(2/11),胸主动脉1例(1/11),肾动脉1例(1/11)。瘤体长轴3-12cm,平均5.8±0.9cm。CT表现为突出受损动脉腔外的椭圆形或分叶状异常强化团块影,密度均匀。轴位扫描及后处理重建可清楚显示假性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毗邻关系。9例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2例行手术治疗。结论:16排CT及后处理重建可显示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特征性征象,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血管内治疗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廉亭 陈庄洪 +6 位作者 郑玉明 余泽 秦尚振 徐国政 龚杰 杨铭 蔡贤华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3期168-170,共3页
1979年以来,对118例病人,其中颈内动脉一海绵窦瘘88例、动静脉瘘8例、假性动脉瘤22例采用了血管内治疗:①可脱性球囊栓塞64例:②弹簧圈栓塞19例;③钨丝螺旋圈栓塞15冽;④肌瓣“放风筝”法治疗6例:⑤眼上静脉穿刺注入栓塞材料2例;⑥瘤腔... 1979年以来,对118例病人,其中颈内动脉一海绵窦瘘88例、动静脉瘘8例、假性动脉瘤22例采用了血管内治疗:①可脱性球囊栓塞64例:②弹簧圈栓塞19例;③钨丝螺旋圈栓塞15冽;④肌瓣“放风筝”法治疗6例:⑤眼上静脉穿刺注入栓塞材料2例;⑥瘤腔直接穿刺注入栓塞材料2例;①气囊导管暂时阻断动脉腔内血流与血管重建相结合治疗10例.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术后出现偏瘫,在半年内恢复,余皆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血管内治疗 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昊 全伟 +2 位作者 钟文军 陈颖东 于晓春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6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 探讨使用血管内介入的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对近10年单纯用介入栓塞的方法治愈的头颈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2l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血管造影确诊有血管壁损伤并在血管外形成囊腔,假性动脉瘤的位置分别是:10例位... 目的 探讨使用血管内介入的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对近10年单纯用介入栓塞的方法治愈的头颈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2l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血管造影确诊有血管壁损伤并在血管外形成囊腔,假性动脉瘤的位置分别是:10例位于颈内动脉,8例位于颈外动脉,3例位于锁骨下动脉/推动脉。分别用带纤毛的铂金微弹簧圈、可脱性微球囊、电解可脱性弹簧进行栓塞。结果 单纯闭塞动脉瘤保留载瘤动脉通畅的13例,同时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的有8例,1例出现术后视力下降,无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6~24月,无复发表现。结论 对头颈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栓塞 头颈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鹏 郭英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4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30例,均给予介入栓塞方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止血,均介入栓塞治疗成功,造影...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30例,均给予介入栓塞方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止血,均介入栓塞治疗成功,造影复查结果表明假性动脉瘤供血动脉已得到有效封闭,在假性动脉瘤瘤体内未发现对比剂充盈现象,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减轻。术后随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方法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临床疗效较理想,可及时有效止血,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
20
作者 刘云松 马廉亭 吴佐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7,I003,共3页
在 2 4只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制作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TPA)。术后 3~ 4周存留的 16个TPA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弹簧圈(MC)瘤腔栓塞组和MC载瘤动脉栓塞组 ,给予相应的治疗。栓塞治疗后 3个月复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见MC瘤腔栓塞组TPA完... 在 2 4只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制作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TPA)。术后 3~ 4周存留的 16个TPA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弹簧圈(MC)瘤腔栓塞组和MC载瘤动脉栓塞组 ,给予相应的治疗。栓塞治疗后 3个月复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见MC瘤腔栓塞组TPA完全闭塞 ,载瘤动脉通畅 ,局部解剖发现TPA消失。MC载瘤动脉栓塞组TPA亦消失。对照组均于观察过程中死于TPA破裂出血。统计分析显示两组实验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微弹簧圈 栓塞治疗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